北大国发院对 2008 至 2018 年间教育减负政策进行跟踪研究发现:教育减负实行期间,收入处于下10%家庭的学生升入高中的概

北大国发院对2008至2018年间教育减负政策进行跟踪研究发现:教育减负实行期间,收入处于下10%家庭的学生升入高中的概率平均下降了9.3%,教育总开支平均下降了21%,每周学习时间平均下降了9.19个小时。而收入处于上10%家庭的学生升入高中的概率平均上升了5.3个百分点,教育总开支平均上升了67%,每周学习时间平均上升了10.37个小时。也就是说,减负政策总体上在减少学生学习负担和家庭教育支出方面效果不显著;反而带来了教育产出的分化,使高收入家庭的学生升入高中的概率上升,而低收入家庭的概率下降。*原文将“教育减负”视为双减,存在事实性错误,现已修改。via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研究发现教育减负效果不显著

研究发现教育减负效果不显著北大的三位研究人员在该校主编的《经济学》(季刊)上发表论文《教育减负、家庭教育支出与教育公平》,分析了实施了近二十年的教育减负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收入处于下10%家庭的学生升入高中的概率平均下降了9.3%,教育总开支平均下降了21%,每周学习时间平均下降了9.19个小时。而收入处于上10%家庭的学生升入高中的概率平均上升了5.3个百分点,教育总开支平均上升67%,每周学习时间平均上升了10.37个小时。结果表明,此前的减负政策总体上在减少学生学习负担和家庭教育支出方面效果不显著,反而带来了教育产出的分化,使高收入家庭的学生升入高中的概率上升,而低收入家庭的概率下降。论文作者指出,在存在剧烈升学竞争的情况下限制教育供给的政策不仅难以减负,反而进一步凸显了教育公平问题。来源,,频道:@kejiqu群组:@kejiquchat

封面图片

有学者对双减政策进行跟踪研究发现:双减后,收入处于下10%家庭的学生升入高中的概率平均下降了9.3%,教育总开支平均下降了21%

有学者对双减政策进行跟踪研究发现:双减后,收入处于下10%家庭的学生升入高中的概率平均下降了9.3%,教育总开支平均下降了21%,每周学习时间平均下降了9.19个小时。而收入处于上10%家庭的学生升入高中的概率平均上升了5.3个百分点,教育总开支平均上升了67%,每周学习时间平均上升了10.37个小时。也就是说,减负政策总体上在减少学生学习负担和家庭教育支出方面效果不显著;反而带来了教育产出的分化,使高收入家庭的学生升入高中的概率上升,而低收入家庭的概率下降。【网评】论文可以在这里看到:

封面图片

【404文库】时光我不语|北大学者《经济学》发文,评估教育减负政策效果

总的来看,一方面,既往的减负政策没有使高收入家庭和学生“减负”,他们反而增加了各项教育投入,参与到基础教育的“内卷”当中;另一方面,减负政策却使得低收入家庭减少各项教育投入,导致这些家庭的学生在升学竞争中获取的机会越来越渺茫,被动从升学竞争中退出,不得不“躺平”。

封面图片

梁建章解读诺奖得主戈尔丁观点 呼吁女性生育减负

梁建章解读诺奖得主戈尔丁观点呼吁女性生育减负戈尔丁关于女性职业发展的代表作是《事业还是家庭?—女性追求平等的百年旅程》(CareerandFamily:Women’sCentury-LongJourneyTowardEquity),在这本书中,她按照“家庭”和“事业”在女性生命周期中扮演的角色,把不同年代拥有本科学历的女性分为五组。最早的一组女性出生于十九世纪末,最晚的一组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更年轻的一代还没过生育年龄),深入研究了她们在事业、婚姻、子女等方面的情况,以及代际的演变历程。具体分组如下:第一组女性最早追溯到一百年前,毕业于1900-1919(出生于1878-1897),她们在家庭和事业中二选一。在未生育的女性中,绝大部分曾经参加工作,而有生育的女性则很少就业。第二组女性在1920-1945间大学毕业(出生于1898-1923)。这一组女性很多是一开始会参加工作,但当组建了家庭后则会退出劳动力市场。第三组女性在1956-1965年间大学毕业(出生于1924-1943)。这一组女性是事业与家庭齐头并进,并且很多女性即使在养育孩子期间会暂停就业,但在子女长大之后,依然会重返就业市场。第四组女性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大学毕业(出生于1944-1957)。这一组女性的特点是对事业的重视程度超过家庭。第五组女性在20世纪80年代及之后大学毕业(出生于1958-1978)。这组女性汲取了第四组女性过于重视事业而错失家庭的教训,力求兼顾事业和家庭。戈尔丁在书中描述了100多年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从事业或家庭的二选一到两者兼顾的过程。其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导致的职业需求从体力到脑力劳动的过渡,以及避孕药的出现使得女性有了推迟婚姻和生育的选择。尽管高知女性兼顾事业和家庭的能力越来越强,她们的收入和事业成就仍然明显落后于男性。戈尔丁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贪婪的工作”(GreedyWork)安排,而非职场上的性别歧视。“贪婪的工作”描绘了这样一种现象:愿意全天候和在办公室随叫随到的员工会获得丰厚回报。这些回报往往与投入的时间不成比例。多投入一倍的时间,收益却远远超过一倍。而无法在工作上投入额外时间的人,其工资也会不成比例地缩水。如果一个人有孩子要照料或其他家庭责任要负担,就很难在工作上随叫随到。而有孩子的女性,就需要重新选择在时间上要求较低的职位,因此,即使按小时计算薪酬,所得的工资和那些“贪婪的工作”相比,也会更低。在这本书中,戈尔丁写道:“如果女性不为家庭随时待命,她们自然可以从事时间长、报酬高、时间安排不可预测、晚上随叫随到、周末偶尔加班的工作,事实上,很多女性已经身体力行。对于刚毕业的女性大学生和家庭负担较少的女性,选择时间长、要求高的工作未尝不可。可一旦宝宝降生,优先事项就会改变。基本的照护非常耗时,并且女性突然要为家庭随时待命了。为了给家人提供更多方便,她们必须减少对雇主和客户的服务。于是,她们往往减少工作时间,或者选择灵活性更高的工作,但收入要少得多。随着孩子长大和日益独立,这些责任会减少,而在这些时期,女性的收入相对于男性确实有所增长。但其他家庭需求往往会在以后的生活中出现,慢慢取代孩子减少的需求。”戈尔丁等经济学家的研究发现,女性未生育之前与男性的工资差距很小,但生育之后女性和男性的收入差距立即拉大。这通常被称为是“母职惩罚”。由于女性比男性承担更多照顾子女的责任,使得女性在生育后职业发展和收入增长都变得困难。中国也有类似的研究。2021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发表于北大核心期刊《人口与经济》一项研究表明,对中等收入家庭来说,从就业情况来看,在控制个人人力资本特征、所在省份和家庭特征等变量后,在妻子一方,孩子数量与妻子就业几率存在负相关关系,而生育行为对丈夫就业几率的影响不显著。就妻子而言,与没有孩子相比,有一个孩子使得其就业几率下降约6.6%;而有两个孩子,其就业几率再次下降9.3%(与一孩状态相比)。具体到孩子数对母亲工资的影响,既往研究给出了数据。2014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使用CHNS(中国家庭营养与健康调查)1993、1997、2000、2004、2006年的调查数据,发现与没有孩子的女性相比,一孩母亲的小时工资率下降7%,二孩母亲的小时工资率下降16.8%。此外,从家庭收入来看,该研究发现,有一孩的家庭劳动力市场总收入下降约5.6%,有二孩的家庭其劳动力市场总收入再次下降约7.1%。那么,如何缩小男女在职场上的收入差距?戈尔丁提出的解决办法是降低工作的“贪性”,如果贪婪的工作不那么贪婪,而灵活的工作更有效率,那么每一个人都可以同时兼顾家庭和工作。生活和工作会更加平衡,就业市场上也会有更好的性别平等。戈尔丁的研究还显示,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率越低。首先,受教育程度更高,结婚较晚,仅仅这一点就意味着这些女性生的孩子更少。一个简单的时间机会成本模型会告诉你,如果一个女性的单位时间价值很低,也就是说,她们在外部劳动力市场上找不到收入丰厚的工作,那么待在家里,照顾孩子,生更多的孩子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如果她有一份令人满意的高质量工作,那么她可能会尽量要更少的孩子。因此,仅女性受教育程度更高这一点,就会减少生育。抚养方面的情况也在强化这一点,因为在世界各地,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会给予的更多,这就意味着,养单个孩子要花更多的时间,孩子的数目就更少了。中国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也显示,按受教育程度区分的15-64岁妇女平均生育的孩子数如下:小学学历的女性平均生育1.97个孩子,初中学历的女性平均生育1.55个孩子,高中学历的女性平均生育0.94个孩子,专科学历的女性平均生育0.78个孩子,本科学历的女性平均生育0.63个孩子,硕士学历的女性平均生育0.57个孩子,博士学历的女性平均生育0.63个孩子。上述统计数据显示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会降低生育率。但也有一个例外,博士学历的女性平均生育的孩子数稍高于硕士,与本科学历的女性生育的孩子数持平。我在《人口战略》第22章《生育减负和女性平权》提出了女性生育减负的一些建议:一是普及托幼服务。对女性的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是孩子的0~3岁时期,所以很多国家提供了普惠性的幼托服务,来缓解这方面的压力。根据OECDFamilyDatabase的数据,OECD成员中3岁(不含)以下儿童入托率平均值为35%。有11个国家3岁以下儿童入托率超过50%,其中最高的卢森堡是63.3%,冰岛达到了59.7%,荷兰、法国、挪威、比利时等国家超过了55%。在中国,严重缺乏针对未满3岁孩子的托儿服务。根据国家卫健委2021年的数据,0~3岁婴幼儿各类托幼机构的入托率仅为5.5%,远远低于OECD平均水平。现在很多家庭还是依靠老人来带孩子,未来的老人可能并不那么愿意带孩子,所以,大幅提高0~3岁孩子的入托率非常有必要。二是推广混合办公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中远程会议、协同工作软件的成熟,远程办公在技术上已经趋向成熟。亚马逊、微软、Google和苹果都把远程工作的模式常态化了,推出了不同的混合办公的制度。2022年2月,携程中国公司宣布全公司近3万名员工将实行混合办公制,允许员工每周三和周五在家远程办公。这是中国首家大型公司推出“3+2”的混合工作制。以携程为代表的中国的高科技公司正在积极尝试混合办公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即...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053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0533.htm

封面图片

痴呆症浪潮汹涌:到2040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病例可能比预测高出42%

痴呆症浪潮汹涌:到2040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病例可能比预测高出42%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领导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到2040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痴呆症患者可能多达170万人,比之前的预测高出40%以上。以前的研究基于截至2010年的数据,结果显示高收入国家的痴呆症发病率有所下降。然而,发表在《柳叶刀公共卫生》(TheLancetPublicHealth)上的新研究表明,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痴呆症发病率在2008年后开始不降反升。根据这一估计的发病率上升趋势,研究人员预测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痴呆症患者人数在未来可能会大大高于预期。根据英格兰和威尔士此前的研究,痴呆症患者人数预计将增加57%,从2016年的77万人增加到2040年的120万人。然而,由英国经济与社会研究委员会资助的新研究表明,这一数字可能高达170万。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研究了英国老龄化纵向研究(ELSA)提供的九波数据,这些数据来自2002年至2019年期间居住在英格兰私人家庭的50岁以上老人。他们发现,2002年至2008年间,痴呆症发病率(衡量各年龄段人口中痴呆症患者比例的指标)下降了28.8%。然而,2008年至2016年间,发病率又上升了25.2%。根据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在不同的亚群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的非线性模式。最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员发现,不同教育程度群体之间痴呆症发病率的差异正在扩大,因为在2002-2008年期间,教育程度较低的参与者的痴呆症发病率下降较慢,而在2008年之后,教育程度较低的参与者的痴呆症发病率上升较快。研究人员预测,如果痴呆症发病率的增长速度与2008年至2016年期间观察到的一样快(每年增长2.8%),那么到2040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痴呆症患者人数将增至170万,约为2023年的两倍。相比之下,如果痴呆症发病率像以前报告的那样继续下降,估计人数将达到100万。主要作者陈云涛博士(UCL流行病学与医疗保健研究所)说:"令人震惊的是,如果痴呆症发病率继续下降,到2040年痴呆症患者的人数可能会比现在高出70%。这不仅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破坏性影响,还会给医疗和社会保健带来比目前预测大得多的负担。对发病率趋势的持续监测将对制定社会护理政策至关重要"。超越人口老龄化的发病率上升尽管痴呆症病例的增加通常被归因于人口老龄化,但研究人员还发现,老年群体中痴呆症的发病率也在上升。首席研究员埃里克-布鲁纳教授(UCL流行病学与医疗保健研究所)说:"我们的研究揭示了痴呆症很可能是一个比以前认识到的更为紧迫的政策问题--即使目前的趋势只持续几年。我们发现,在英格兰和威尔士,人口老龄化不仅是这一趋势的主要驱动力,而且老年群体中患痴呆症的人数也在增加。我们不知道这种模式会持续多久,但英国需要做好准备,这样才能确保每个受影响的人,无论其经济状况如何,都能获得所需的帮助和支持。"阿尔茨海默氏症协会全国影响力负责人詹姆斯-怀特(JamesWhite)评论说:"痴呆症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健康和社会关怀问题。柳叶刀公共卫生研究报告中的统计数据严酷地提醒我们,如果不采取行动,痴呆症对个人和经济造成的破坏将不会停止。我们知道,今天在英国出生的人中,每三人中就有一人会在一生中患上这种绝症。随着发病率的上升,改善诊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每个痴呆症患者都必须获得及时、准确和具体的诊断,而你是谁或你住在哪里都不应该影响诊断。这些数据还清楚地表明,我们本已举步维艰的社会医疗系统所承受的压力只会有增无减。优质的社会医疗服务可以极大地改善人们的生活,但我们知道,痴呆症患者--他们是社会医疗服务的最大用户--正在与一个费用高昂、难以获得、而且往往不能满足他们需求的医疗系统作斗争。"...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659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6597.htm

封面图片

巧克力不能承受的气候之变

巧克力不能承受的气候之变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大宗商品价格监测,2022年7月至2024年2月期间,可可的成本飙升了136%。随着投机资金入场,可可期货年内涨幅一度接近200%。3月26日期货市场的每吨价格首次突破了10000美元,4月份达到每吨创纪录的12000美元,约为去年价格的四倍。可可加工商因此减少了产量,因为他们买不起可可豆。一项关于气候变化与可可生产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温升与可可产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在气候的极端影响之下,两个主要生产国科特迪瓦和加纳(其产量占世界可可产量的70%)已连续三年无法履行其生产承诺。随着产业链的向下传导,未来可能会出现甜蜜危机。“可可经济带”的气候之困全球可可产业严重依赖西非,可可带是其最重要的原材料产地,不仅因为可可种植量大,还因为豆子品质高,主要包括了科特迪瓦、加纳、尼日利亚、多哥等几个国家。西非有超过200万个可可农场。然而,气候和环境变化的挑战正在造成生产力损失,并逐渐使该行业的长期可持续性和繁荣受到质疑。厄尔尼诺现象是每三到五年出现一次的海水温度现象,去年又卷土重来,首先给相关地区带来了反季节的强降雨,然后又带来了干热。2023年12月,强烈的厄尔尼诺让该地区总降水量达到过去30年同期平均值的两倍以上。特大暴雨之下,加纳和科特迪瓦的可可农场被洪水淹没。今年2月,西非地区又遭遇了严重干旱,气温一度飙升至40°C以上,打破了加纳和科特迪瓦等国的纪录。世界气候归因组织(WWA)的数据显示,高温加上相对潮湿的空气,使该地区的平均酷热指数(HeatIndex,一种综合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热指标)已经达到了约50°C,属于“危险”级别,局部地区甚至高达60°C,为“极度危险”级别。3月底和4月初,西非再度遭遇连续数天更加酷热的极端高温。“温带和极地国家可能看到一些小的经济效益,因为额外的变暖将有利于他们的农业生产,相比之下,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国家处于劣势,因为气候变化的损害将不成比例地影响其边际水量平衡并损害他们的农业部门。”上述研究的一位参与者告诉华尔街见闻,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尤其是位于西部走廊的国家就是这种情况。研究结论显示,在短期内,温度变化增加1%会导致第二年可可产量下降6.72%,第二年下降9.03%。气候变化是由于大气变化而引起的地球气候的周期性变化,以及大气与其他各种地质、化学、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为人类带来严峻的挑战。20世纪西非经历了进一步的气候变化,导致人口减少了30%。西非稀树草原的年降雨量也影响了森林地区。“可可植物特别容易遭受干旱灾害,缺水会导致产量低下,而持续降雨几周又很容易导致高度传染性的黑豆荚病的广泛传播,也会大大降低产量。日照量落在可可树上同样会影响生长和产量。由于可可经济带都是经济边缘国家,缺乏有关气候变化和适应的信息,财力不足,只有少数农民能够采用应对策略。”这位研究者分析。以加纳农民为例,乐施会在2023年对全国400名农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达90%的人买不起足够的食物或其他基本生活用品,如衣服、住房和医疗保健。2020年以来,受访农民的纯收入平均下降了16%,其中女性收入下降了近22%。由于缺乏资金,农民无法投资土地来增加产量或增强抵御气候变化的能力。产业传导效应与此同时,世界对巧克力的需求只增不减。近几十年来,可可的需求翻了一番,造成了巨大的短缺。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3月28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国际可可组织预测2023-2024年产季全球可可缺口约为374000吨,而上一产季为74000吨。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公司数据显示,库存与消费之间的比率达到了31.4%,促使商业参与者开始越来越多地购买,从而推高了价格。根据市场研究公司Circana的数据,2023年美国零售商店的巧克力产品比上一年增长了11.6%。百乐嘉利宝(BarryCallebaut)2月表示计划裁员18%。好时公司在报告2023年第四季度利润同比下降11.5%后,还宣布计划裁员5%。而这种趋势大概率会持续下去。正如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14年气候变化:影响、适应和脆弱性》报告中强调的研究表明,这些小农的未来看起来充满不确定性。如果不发生根本性变化,到2050年,西非可可种植国的气温将上升2.1°C,导致适宜可可种植面积显着减少。该报告还使用了PeterLäderach2011年发表的一篇论文的数据,该论文报告称,随着气温升高导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地势较高的森林地区将变得更适合可可种植。举的一个例子是加纳的阿特瓦山脉,这是一个禁止耕种的森林保护区。该报告的结论是,可可种植国可能必须在种植可可和保护自然栖息地之间做出选择。另一篇由哥伦比亚国际热带农业中心在2017年国际可可研究研讨会(ISCR)上发表的论文提出了严厉警告,得出的结论是,可可种植业陷入了破坏性的反馈循环,气候变化减少了适当耕地的数量,促使农民砍伐更多的森林来开辟农作物种植区,从而造成更多的气候变化。该报告甚至推测,气温升高将导致植物和土壤水分蒸发增加,2050年巧克力将灭绝。值得一提的是,巧克力不是唯一被气候变化“击溃”的食品。干旱和热浪让部分地区因为原料的产量受损而不得不告别美酒。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葡萄酒种植者协会数据称,去年的炎热天气和今年冬天的长期极度寒冷之后,该省几乎所有葡萄园都需要重新调整种植。数据预计今年秋季葡萄的总产量减少了99%。...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3054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30547.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