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据报允许省级政府销售债券筹1万亿人民币偿还隐性债

中国据报允许省级政府销售债券筹1万亿人民币偿还隐性债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将允许省级政府通过销售债券筹集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约1876亿新元)资金,来偿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LGFV)和其他资产负债表外发行人的债务。据彭博社星期五(8月11日)引述知情人士报道,除了北京、上海、广东和西藏以外,所有省级政府都将能够利用债券再融资来偿还表外债务,即所谓的隐性债务。知情人士透露,中国财政部已向有关部门通报了这项“再融资债券”计划。每个省市都将设定一个融资配额,但知情人士没有提供进一步的细节。知情人士说,有关部门还将12个省市划为“高风险”地区,包括贵州、湖南、吉林、安徽和天津市等,并对这些省市提供更多融资支持。报道称,这项计划实际上是将债务负担从LGFV转移给省级政府,将有助化解各个地方政府面临的债务违约风险,还能降低隐性债务的融资成本,给地方政府更多的偿债时间,改善融资条件。知情人士说,这项计划将分批进行。目前尚不清楚各个省市将如何在其管辖范围内的不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之间分配配额。一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由省级政府管辖,另一些则由市或县政府管理。知情人士也没有解释北京、上海、广东和西藏被排除在这项计划之外的原因。中国许多行政单位使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借款,支付无法从官方预算中支付的基础设施和其他服务费用。LGFV大多数以城市投资公司的形式存在,由地方政府控制,但并不属于政府部门,其债务不会出现在官方财务报表中,因此这类债务被视为是“隐性债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2月估计,截至今年年底,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隐藏债务总额为66万亿元,较2019年的40万亿元迅速增长,显示地方政府为支持地方经济,在冠病疫情期间加大了非公开借款和支出。报道称,这项计划所制定的1万亿元目标金额,与IMF估计的66万亿元规模相比只是九牛一毛。它的规模也远远小于中国政府在2015年发起类似倡议所安排的规模。中国政府在2015年曾发起一项倡议,在数年时间内安排额外12.2万亿元的大规模债券互换配额,以降低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已启动一项计划,允许地方政府将所谓的“隐性”债务换成利息成本较低的债券,以化解90亿美元表外借款的风险。

中国已启动一项计划,允许地方政府将所谓的“隐性”债务换成利息成本较低的债券,以化解90亿美元表外借款的风险。据《上海证券报》援引一份官方文件报道,内蒙古地区发行了三笔“再融资”债券,价值663亿元人民币(合90亿美元),期限为3至7年。彭博社早些时候报道称,北京将允许省级政府通过发债筹集约1万亿元人民币,用于偿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其他国有表外债务发行人的债务。该计划受到密切关注,因为偿债成本日益限制地方政府向经济提供财政支持的能力,拖累中国经济增长。地方政府控制的融资平台意外违约的风险也增加了金融稳定风险。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将达到66万亿元人民币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总额相比,计划再融资债券的总额较小。

封面图片

中国前10个月共发行地方债近8.5万亿人民币

中国前10个月共发行地方债近8.5万亿人民币中国财政部公布,今年前10个月全国共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近8.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约1.61万亿新元)。综合中新网和央视新闻报道,中国财政部星期三(11月29日)公布的地方政府债券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国发行新增债券4.34万亿元,发行再融资债券4.14万亿元。两者合计,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8.47万亿元。上述超过8.47万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券中,一般债券3.08万亿元、专项债券5.4万亿元。财政部也公布,前10个月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期限12.6年,其中一般债券7.5年,专项债券15.5年;平均发行利率2.90%,其中一般债券2.80%,专项债券2.96%。今年前10个月,地方政府债券到期偿还本金3.44万亿元,其中发行再融资债券偿还本金3.06万亿元、安排财政资金等偿还本金3777亿元。同期,地方政府债券支付利息1.05万亿元。数据显示,今年10月,全国发行新增债券2267亿元,发行再融资债券1.17万亿元。两者合计,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4万亿元。另外,中国财政部公布,截至今年10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40万1011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42万1674亿元的限额之内。其中一般债务15万7086亿元,专项债务24万3925亿元;政府债券39万9353亿元,非政府债券形式存量政府债务1658亿元。截至今年10月末,地方政府债券剩余平均年限9.2年,其中一般债券6.4年,专项债券11.0年;平均利率3.28%,其中一般债券3.27%,专项债券3.28%。今年以来,中国地方债务问题持续严峻,预计今年规模高达3.6万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务密集到期。为了缓解偿债压力,地方政府发行再融资债券偿债。这也被普遍认为是用于偿还政府负有责任的隐性债务,从而延长债务期限,降低利息负担,达到缓释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目的。2023年12月1日1:02PM

封面图片

中国前10个月发行地方债规模突破8万亿人民币

中国前10个月发行地方债规模突破8万亿人民币今年前10个月,中国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规模已达8.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约1.58万亿新元),创历史新高,主因是“借新债换旧债”特殊再融资债的大规模发行。综合《上海证券报》和第一财经报道,专项债券信息网数据显示,截至11月2日,今年以来地方债发行规模达到8.6万亿元,比去年全年增加1.2万亿元。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说,地方债年度发行规模首度迈上8万亿元关口,主要与今年地方债到期规模大、发行普通再融资债滚动接续的规模增加,以及特殊再融资债大规模发行有关。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新增地方债共发行4.3万亿元,同比增速达74%,其中新增一般债发行6571亿元,发行进度为91.3%;新增专项债发行3.7万亿元,发行进度为92.5%。发行的新增专项债中,投向基建领域占比超六成。从投向来看,主要是市政和园区、社会事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数据还显示,10月以来,用于偿还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的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迅速放量,24个省份披露将发行的特殊债合计1.0431万亿元,也是今年地方发债规模突破8万亿元的主因。再融资债券是用于偿还到期债券本金或现有债务,由于今年规模高达3.6万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务密集到期,为了缓解偿债压力,地方政府发行再融资债券偿债。这也被普遍认为是用于偿还政府负有责任的隐性债务,从而延长债务期限,降低利息负担,达到缓释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目的。中国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地方政府债券到期偿还本金3.2万亿元,其中发行再融资债券偿还本金2.9万亿元,占到期偿还本金比重约89%,体现了地方偿债高度依赖借新还旧。从额度分配来看,本轮特殊再融资债额度分配向债务负担相对较重的省份倾斜。24个发行特殊再融资债的省份中,云南、内蒙古、辽宁(含大连)发行规模均超过1000亿元;天津、贵州、重庆、吉林、湖南、广西发行规模均超过600亿元;黑龙江略超300亿元,其他省份则在300亿元以下。这些省份发行的城投债中,用于借新还旧和偿还有息债务的比重相对较高,显示债务兑付压力较大。...2023年11月4日12:02PM

封面图片

中国地方隐性债务

中国地方隐性债务高盛报告指在统计2,000多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后推算中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高达53万亿元,达到GDP一半以上。根据官方数据中国地方公开债务已经有25.66万亿元。中国政府也高度关注规模庞大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债务原文链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网》《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彭博》英-(ChinahiddenlocalgovernmentdebtrisestooverhalfofGDPatUS$8.2trillion,GoldmanSachsreportsays)

封面图片

今年特殊再融资债券有望继续发行,用于支持隐性债务化解

今年特殊再融资债券有望继续发行,用于支持隐性债务化解中国债券信息网消息,贵州省2月2日发行约325亿元特殊再融资债,成为今年首个发行特殊再融资债的省份。专家预计,在去年已发行逾1.3万亿元基础上,今年特殊再融资债券有望继续发行,用于支持隐性债务化解。此外,金融化债进程料加快,一揽子化债方案将陆续落地。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2024年大概率将继续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支持隐性债务化解。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认为,今年金融化债进程将加快,相对于重点在于置换隐性债务的财政化债而言,金融化债更多侧重于降低债务付息成本。远东资信分析师张妍建议,地方政府加强引导城投公司市场化转型,根据各地城市发展需求和发展趋势,引导城投公司市场化运营、参加市场化业务,增强城投公司自身“造血”能力,降低其对地方政府财政资金依赖程度。(中证报)

封面图片

对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一揽子政策措施,着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一

对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一揽子政策措施,着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一是完善常态化监测机制。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管,统一认识、统一口径、统一监管,加强数据比对校验,努力实现全覆盖。二是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严堵违法违规举债融资的“后门”,着力加强风险源头管控,硬化预算约束,要求严格地方建设项目审核,管控新增项目融资的金融“闸门”,强化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债务融资管控,严禁违规为地方政府变相举债,决不允许新增隐性债务上新项目、铺新摊子。三是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务违约处置机制,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依法实现债务人、债权人合理分担风险。坚持分类审慎处置,纠正政府投资基金、PPP、政府购买服务中的不规范行为。四是健全监督问责机制。推动出台终身问责、倒查责任制度办法,坚决查处问责违法违规行为。督促省级政府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继续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终身问责、倒查责任。从执行情况看,经过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地方隐性债务规模逐步下降,风险得到缓释。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