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不敢苟同放开封控是“大溃败”等说法

胡锡进:不敢苟同放开封控是“大溃败”等说法中国疫情防控转向、大幅放宽封控措施,对于一些舆论指目前放开封控是“大溃败”“断送了之前三年的防疫成果”,《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他对这些说法完全不敢苟同,呼吁不要早早宣扬悲情,无根据地论证中国“一错再错”。胡锡进星期五(12月9日)在个人微博发文说,大家都在关注疫情对医疗体系的冲击,但这轮汹涌疫情到现在造成的死亡病例非常少。至于死亡病例非常少的可信度,他认为,如果漏掉死亡病例的上报,属于恶意瞒报,责任很重,各地官员未必敢冒风险去瞒报。他以北京市和广东省的情况举例分析,认为死亡病例较少的情况基本是可信的。而至于为什么重症和死亡病例这么少,就需要医学专家们给出客观、准确的分析。他猜测,有可能是病毒更弱了,也可能是接种疫苗的普及率高。胡锡进写到,随后重症很可能会增加,死亡病例大概也会增加。但内地感染人数暴增的同时,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展的速度比世界其他地方慢,这样的一个苗头已经一目了然。他因此认为,接下来怎么发展不好说,但现在因为病例迅速增加,医疗资源有些紧张,就断言“大溃败”,这话说得太早了,“要看接下来的发展,要看结果”。他还说,如果中国大陆能够最终把死亡病例控制在很低水平上,那就说明前三年的防疫的确争取到了宝贵时间,当前放开封控虽然造成了医疗资源紧张等问题,但没有导致严重的最终后果,那么此时放开就是适时的,中国的防疫总体上就是成功的。他最后强调,虽然现在还不能下这个结论,但也请不要早早宣扬悲情,无根据地论证中国“一错再错”,应该努力把眼下的事情做好,尽量减少病毒快速传播期间民众的困难和担忧,“时间给出的打分最公正”。——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胡锡进:中国今冬明春“放开”不可能

胡锡进:中国今冬明春“放开”不可能中国官方发布二十条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后,对于应该“严控”还是“放开”的争论明显增多。《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认为,一些人所要的那种“放开”今冬明春在中国不可能,现在需要认真探讨怎么把二十条落实好。胡锡进星期天(11月20日)在个人微博发文说,他判断,“一些人所要的那种‘放开’是不可能的,至少今冬明春的中国决不会那样做”。他认为现在探讨这个主张没有意义,只会造成人心的混乱,增加社会上的焦躁情绪。他指出,现在需要认真探讨的是怎么把二十条落实好,尽最大可能不因这种落实而导致疫情的严重扩散。“因为二十条是有科学依据的,它的目的就是促进精准防控”。胡锡进说,最近虽然疫情上升快,但全国新增大规模封控的消息减少了。如果社区封控少了,社会活动限制的时间短了,跨省流动限制也少了,在冬天病毒活跃的情况下,病例有一定增加,但总量能控制得住,各地人们感染的几率仍然很低,死亡病例更是保持在很低水平上,也就是绝大多数的人安全有保障,他认为就是成功。他提醒,最要防止的是两种情况,一是有的地方病例刚有所上升,就慌张了,重新搞大规模静默。二是要防止疫情大规模扩散,直至失去控制,而且疫情如果在一两个地方完全失控,将会打乱整个国家的防控全局。他因此呼吁,一些人不要再喊“放开”,更不要宣扬“躺平”,那会引导对二十条的误读,对全面推行二十条有害无益;也不要宣扬只能或者“放开”或者反复静默封城,而没有中间选择。他最后写道,在奥密克戎传播如此迅速的这个冬天,保持住低感染率和极低死亡率,就是巨大的成果。——

封面图片

胡锡进宣布感染冠病

胡锡进宣布感染冠病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前主编、自诩“躺平派”的胡锡进宣布感染冠病,并形容感染让他觉得踏实。胡锡进星期五(12月16日)在微博写道,“老胡阳了哈,今天早上测出来的,比两周前我预测自己会在一个月之内中招早了很多天。”做为放开封控的舆论支持者之一,胡锡进还自我调侃“阳了好啊”,称现在他所处的北京市那么多人感染了,他要是不阳“不足以平民愤”。胡锡进写道,过去一个多星期他去了医院、急救中心、商超、快递公司等“复杂地方”采访,预感到自己很难躲过感染,但也抱着可以“在刀尖上跳一个漂亮平安舞”的侥幸,很注意个人防护。他描述自己星期三外出采访后,星期四(15日)下午发现发烧了,但当时检测是阴性,晚上烧到38.4摄氏度,星期五早上才测出来阳性。他说,自己的症状算不上很重,除了两片退烧药外暂时还没有吃过其他药物,并认为“听过今天,应该就没事了”。他还说,沾上冠病也基本不会影响做事,但从昨天开始就停止了外出采访,并将在转阴之前严格居家隔离。胡锡进最后写道,虽然他周围的亲朋好友大部分都染上了冠病,但大家都挺乐观的。“国家决定放开封控,老胡跟着洪流往前走,无论经历什么,我都不会觉得孤独,因为我在周围看到很多很多同伴,我是他们中的一份子。做这样的一份子,我觉得很踏实。”发布:2022年12月16日1:20PM

封面图片

胡锡进:与疫情最终摊牌必须也只能在北京解决

胡锡进:与疫情最终摊牌必须也只能在北京解决中国放宽防疫措施后感染者数量大增,首都北京出现买药难就诊难等现象,《环球时报》前主编胡锡进发文称,他推测北京已走上放开封控后感染的峰值,且已进入最严重的情况,但接下来在北京和北方疫情严重的地区,大概率应该不会有更多的困难进一步叠加。胡锡进星期一(12月12日)晚在个人微博发文称,虽然现在数据和信息有些混乱,但很多北京人的周围都有亲戚朋友感染,感染面已经非常广。“我们已经在遭遇发热门诊看病的紧张和相关药物购买的困难,如果说这就是医疗资源挤兑的话,北京市的这种挤兑已经到来”。但他也称,别听互联网上怎么说,要看周围人的情况,如果因冠病住进ICU并且死亡的例子在扩大了的熟人圈和所生活的大社区中没有发生,就说明冠病死亡概率极低。同样,如果大熟人圈里没有发高烧但没有退烧药、感冒药可以吃的情况,就说明“医疗挤兑的确出现了,但它远没有达到有人曾经担心的‘人道主义灾难’的程度”。胡锡进说,随着大家对弱化了的冠病病毒的认识迅速增多,恐惧下降,各种挤兑性质的失序会逐渐缓解,恢复势必发生。北京等北方城市现在很可能已经站到疫情传播的峰值上,而且它的延续时间应该不会很长。他认为,这个峰值既是北京市,也是全国放开封控之后的战略拐点。“这个拐点当然不是仅指疫情传播层面的(这个层面在全国也需要更长时间),它同时更是社会心理层面的,是经济复苏层面的,是社会综合适应性方面的”。他推测,公众心理和适应性的转变、跟进不排除比疫情好转来得更快。胡锡进还说,之前中国一直下不了放开封控的决心,北京这轮疫情出现扩散苗头后不久,他曾含蓄表达,“与疫情的最终摊牌必须也只能在北京解决”,现在北京市成为此轮疫情最热闹的“震中”,如果“北京市能闯过去,整个中国在心理和政治上就算闯过去了”。发布:2022年12月13日4:31PM

封面图片

胡锡进:中国公布冠病数据用“在院死亡”限定 应被视为客观努力

胡锡进:中国公布冠病数据用“在院死亡”限定应被视为客观努力中国《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认为,官方公布的最新冠病相关死亡人数,大概考虑到了疫情期间准确统计死亡人数的困难,因此用了“在院死亡”的限定,这应被视为一种客观的努力。胡锡进星期天(1月15日)在微博写道,星期六(14日)公布的是“在院”死亡病例数据,据此可以认为,如果是在医院外,比如在家中死亡的情况,并不在近6万死亡病例的统计之内,因此这个数据也应该视为这一个多月里冠病死亡病例的不完全统计。胡锡进称,从全球的情况看,准确统计冠病死亡病例通常是困难的,很多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经不起细抠。对于有人担心在医院中的死亡病例可能有漏报的情况,胡锡进说,他希望那样的漏报范围有限。中国官方星期六通报,从2022年12月8日至2023年1月12日,全国医疗机构累计发生在院冠病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5万9938例,其中冠病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5503例,基础疾病合并冠病病毒感染死亡病例5万4435例。发布:2023年1月15日4:15PM

封面图片

胡锡进:无差别超长封控既不科学负作用也太大

胡锡进:无差别超长封控既不科学负作用也太大中国《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星期二(11月1日)晚在微博发文说,疫情一时结束不了,那么各地都需要让防疫的机制是真正可持续的。把大量阴性市民长时间一刀切地封控在社区里,这不科学,也没有法律依据。那样做副作用肯定是巨大的,并会不断积累。胡锡进说,第九版冠病防控方案规定的从境外进入中国大陆者只需要7+3隔离,与当下有的城市对居民社区实施远超过7+3(10天)的静默管理存在矛盾。但问题肯定不是出在第九版防控方案上,而一定是实施超长时间封控的地方出了执行层面的问题。胡锡进指出,很多城市较大范围的封控持续一周或者10天就基本控制住了疫情,但有的地方封控却不见效果,只好不断延长。按照奥密克戎变种的潜伏期,一个社区如果封控10天时间,居民们都足不出户,所有感染者应该都已经找出来了。即使有特殊情况,两周时间感染者也应该全都找出来了。有的社区封了一个月以上仍然出现新感染者,只能说明封控的管理方式和质量出了问题,可能是居民下楼核酸检测的排队过程出现了交叉感染,或者病毒残留在了楼道里,感染了其他人。在有的地方出现过核酸检测员和志愿者是感染者的情况,造成感染链突破防控的屏障畅行无阻。胡锡进说,如果一些社区封控了两周、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仍做不到病例清零,封控的组织环节一定存在严重问题。那样的封控不仅十分低效,甚至可能是无效的。所以一旦有的地方封控10天以上仍出新病例,一定要从组织环节认真查找问题,及时做出调整,不能就惯性地把社区不停封控下去,那样的话清零效果不会自动到来,而且于理于法都没有根据,相关地方的政府不能让人民群众为他们封控组织工作的不力埋单。胡锡进还说,从理论上说,社区里的阴性居民都不应被封控10天以上,考虑到一些地方防控形势的复杂,这个时间做一点延长可以理解,但不能是反复拖延的。他强烈建议超长封控的地方针对阴性居民调整防疫措施,即使不完全开放他们的行动,也应该为增加他们的行动自由多打开一些空间,比如允许他们定时出小区,在规定的时间里外出购物、办事等等。...发布:2022年11月2日2:47PM

封面图片

胡锡进吁中国专家就国家未来防疫走向多发声

胡锡进吁中国专家就国家未来防疫走向多发声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呼吁中国专家就国家未来防疫走向多发声,也希望中国政府能向公众说明有关方面的研究情况。胡锡进星期天(9月25日)在个人微博发文,谈及中国防疫的未来方向时,自称是否该“放开”感到困惑,因为无法判断“放开”的利弊孰轻孰重。他说,外国走上“放开”道路是不得已的,美欧控制不住疫情,在付出巨大代价后率先走上那条路……中国是唯一有选择的社会,但中国抗疫的确付出了经济代价。“现在越来越多人对反复“静态管理”感觉受不了了”。胡锡进说:“面向未来,中国需要非常理性的研判计算。专家们要站出来说话,国家应该组织相关的全面研究,并且把它们向公众透明:放开或者坚持不放开,对老百姓的利与弊是什么,对国家的整体利弊又是什么?”这是胡锡进连续第二天在微博发文,呼吁中国防疫专家多发声。他星期六(24日)写道,作为非常关心防疫前景的老百姓,他诚恳希望防疫专家多发声,也希望那些专家们所在的机构不要对他们的发声进行限制。他还吁请网民高抬贵手,不要给表达专业意见看法的专家贴标签,施加压力,那些压力会传导到专家所在的机构甚至上级单位,形成最终不利专家继续发声的行政环境。胡锡进说,防疫是当下中国超级重要并牵动全局的公共事项,必须有实事求是的科学讨论。“这是我们共同执行好国家防疫大政方针十分必要的一部分。全国在防疫问题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当中搞出舆论场的尖锐对立,弄得说话‘很敏感’是不应该的”。这两则博文均吸引逾4万人点赞。有网民针对胡锡进25日的博文回应称,“反对过度防疫”,另有人写道,“生活品质在下降,反正都是死,自由才是最可贵的”。胡锡进在博文结尾称,“社会主义中国做决策的用心一定是为了人民的利益,民众要相信国家,国家也要相信民众的觉悟”。发布:2022年9月26日9:14A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