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飞舟:公私营医疗协作需要新理念

彭飞舟:公私营医疗协作需要新理念基层医疗健康专员彭飞舟表示,基层医疗与专科的理念略有不同,专科以疾病为主要治理单位,但基层医疗是全人健康,将来公私营协作需要新的理念。彭飞舟在商台节目说,目前公私营协作有随意性,例如医管局医生认为某病人情况相对稳定后,就比较随意让家庭医生跟进。部分弱势社群市民未必能支付「慢病计划」下的诊症共付费,公营系统可能要增加更多相应服务,以协助更多弱势社群为定位,部分负担得起共付费的市民则到社区跟进。他又表示,衞生署过去很努力提供基层医疗服务,包括妇女健康、长者健康等,将来会否由新的模式提供,将服务量和服务范畴放大到每一个区。2024-05-1110:47:31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政府因应学童自杀推三层应急机制 阮淑茵建议尽快推行公私营协作

政府因应学童自杀推三层应急机制阮淑茵建议尽快推行公私营协作近期学童自杀个案上升,政府今日起至明年1月在全港中学推出学校为本三层应急机制,首先协助学校及早识别较高风险学生,再由政府联同跨界别组织「校外支援网络」跟进,学校转介有严重精神健康需要学生予医管局精神科服务,若属紧急情况,会优先处理。精神健康咨询委员会前委员阮淑茵认为,公立医院精神专科轮候时间可达一年,认为当局应尽快推行公私营协作服务。2023-12-0122:36:20

封面图片

叶柏强:可再加强精神科公私营协作

叶柏强:可再加强精神科公私营协作精神健康咨询委员会就支援精神健康服务提出多项措施,身兼精神健康咨询委员会委员的、港大儿童及青少年科学系临床副教授叶柏强表示,高兴见到政府作出了非常合适的反应,认为政府加强服务的决心明显,感到十分鼓舞。叶柏强在出席一电台节目时表示,现时有关精神治疗的公私营合作,一直稳步向前进行中,已经有一定数量的私人执业精神科医生参与医管局的公私营合作计划,于公营医疗系统中较稳定的精神健康病患者,可在私家医院进一步跟进,减低公营精神科压力,但相信服务可再进一步加强。他又提到,疫情对小朋友、学生、家长,甚至家中的长者,都造成不同压力,认为社会各界应携手努力,尽快帮助有需要的家庭。出席同一节目的社区组织协会副主任施丽珊表示,部分少数族裔家庭有语言沟通困难,于接触社区服务上亦较保守,倾向在族群互相寻求帮助,即使机构主动接触,他们亦未必愿意接受服务。她又说,机构曾接触过部分精神病患者,对方表示,即使希望接受治疗,亦需要排期至少数个月甚至一年,建议政府加强公私营精神医疗服务,并提供补贴。2023-06-1010:41:47

封面图片

卢宠茂称公私营医疗系统应目标一致

卢宠茂称公私营医疗系统应目标一致医务衞生局局长卢宠茂出席养和医院一项活动致辞时表示,公私营医疗系统应该目标一致。卢宠茂指出,香港的医疗制度属双轨制,包括公营医疗系统为市民提供安全网,令他们不会因为经济能力而未获适切治疗,而私营医疗系统则提供一个选择,让有经济能力的市民接受优质服务。他提到,有意见指公私营医疗系统是分道扬镳、各走各路,但他认为两者应该殊途同归、目标一致。他认为,医学界的共同希望是为市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2023-03-0311:35:40

封面图片

卢宠茂:急症室收费调整 会考虑公私营服务差距

#港闻【Now新闻台】政府研究调整急症室收费。医衞局局长卢宠茂表示,目前未有任何定案,会考虑公私营服务收费差距。卢宠茂接受电台访问时表示,约六成急症室求诊人次属于次紧急和非紧急,政府不能以有限的医疗资源应付无限的需求。在调整收费时,会考虑公私营服务收费差距,以及市民负担比率和接受程度,保障弱势社群能获得适当服务。他又强调,不会改变现行的分流制度和标准,推出方案前会咨询业界人士及市民,呼吁市民切勿浪费或误用急症室资源。

封面图片

社协称不少基层仅能轮候牙科街症 冀公私营合作改善服务

社协称不少基层仅能轮候牙科街症冀公私营合作改善服务审计署新一份报告指出,衞生署牙科街症服务派筹数目由每年约4万个,减至近年约2万个。部分诊所凌晨12时起初步登记,有市民提早7小时、在下午5时已开始排队。社区组织协会干事连玮翘在本台节目《千禧年代》表示,衞生署改为凌晨登记的做法,令市民不用半夜露宿,但要前往诊所两次是另一种麻烦。他强调,核心问题是筹额少了一半,无论用甚么方法派筹也有困难。连玮翘期望,明年当局推出公私营合作,服务有改善空间。他指出,目前私营牙科服务贵,对不少基层市民来说,除了轮候牙科街症,近乎没有其他方法。长者可使用医疗券分担开支,非长者基层人士更困难。医疗衞生界立法会议员林哲玄在同一节目表示,本港长期以来牙医人手不足,近来听闻部分私营牙医生意惨淡,应积极做好公私营协作。他又认为,衞生署牙科街症派筹有改进空间,例如利用医健通或医管局的HAGO应用程式,让市民可即日网上预约。2024-04-2509:11:34

封面图片

基层医疗健康计划将只许载列《基层医疗指南》医生参与

基层医疗健康计划将只许载列《基层医疗指南》医生参与医务衞生局宣布,为配合基层医疗健康服务发展,由10月6日起,政府资助的多项基层医疗健康计划,包括长者医疗券计划、大肠癌筛查计划和普通科门诊公私营协作计划,将只容许已加入《基层医疗指南》的医生参与。医生若在两个月宽限期结束后,即12月6日及其后仍未加入《指南》,将不能继续为病人提供上述计划下的资助服务,其病人亦不能享用相关资助服务。截至8月底,共有3337名医生载列于《指南》。政府鼓励所有提供基层医疗服务的普通科及专科医生加入《指南》,为巿民提供全面、持续、有协调和以人为本的基层医疗服务。正受惠于上述资助计划的市民,应向医生查询或上网查阅医生是否已经加入《指南》,以确保日后仍可经同一医生享用资助服务,网址为apps.pcdirectory.gov.hk/Public/TC。现时政府资助的疫苗资助计划、院舍防疫注射计划、地区康健中心服务,以及今年第四季推出的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导计划,已规定只有加入《指南》的医生才可参与。《基层医疗健康蓝图》要求所有提供基层医疗健康服务的医疗专业人员必须登记加入《指南》,当局因此将相关规定扩展至所有政府资助的基层医疗健康计划,统一各个资助计划的安排,长远会将这项规定的适用范围陆续扩展至其他基层医疗服务提供者。2023-09-2114:34:34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