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利用现有光纤达到了301Tbps的传输速率

研究人员利用现有光纤达到了301Tbps的传输速率红外线传送是光纤宽带的一般工作原理,但研究人员利用新的定制设备,开发了一个从未在商业系统中使用过的频段,即"E波段"。伊恩-菲利普斯博士与波长管理装置。图片:阿斯顿大学科学家们在一份声明中说,工程与技术研究所(IET)于今年3月公布了测试结果,测试使用的是已经铺设在地下的光纤电缆。研究小组还在2023年10月于格拉斯哥举行的欧洲光通信会议(ECOC)上介绍了这项研究,但论文尚未公开。所有商用光纤连接都通过电缆在电磁波谱中的红外线C波段和L波段部分传送数据。用于互联网连接的特定红外区域范围为1260至1675纳米(nm),可见光波长大约在光谱的400纳米到700纳米之间。C波段和L波段(波长在1530纳米和1625纳米之间)通常用于商业连接,因为它们最稳定,意味着传输过程中丢失的数据最少。但科学家们推测,总有一天,巨大的流量会导致这两个波段拥堵,这意味着需要增加传输波段来提高容量。S波段与C波段相邻,波长范围在1460纳米到1530纳米之间。"波分复用"(WDM)系统中与其他两个波段结合使用,从而达到更高的传输速度。然而,科学家们以前从未能够模拟E波段连接,因为该区域的数据丢失率极高,大约是C波段和L波段传输丢失率的五倍。具体来说,光导纤维很容易受到羟基(OH)分子的影响,这些分子可能通过制造过程或自然环境进入管道并破坏连接。E波段被称为"水峰值"波段,因为该区域的红外光吸收羟基分子会造成极高的传输损耗。在新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建立了一个系统,使稳定的E波段传输成为可能。他们利用E波段和邻近的S波段演示了成功稳定的高速数据传输。为了在这一电磁频谱区域保持稳定的连接,研究人员创造了两种名为"光放大器"的新设备。"光放大器"和"光增益均衡器"前者有助于远距离放大信号,后者则监控每个波长通道,并在需要时调整幅度。他们在光纤电缆中部署了这些设备,以确保红外光传输数据时不会出现通常困扰这些波段连接的不稳定性和损耗。"过去几年中,阿斯顿大学一直在开发在E波段工作的光放大器。"伊恩-菲利普斯伊恩-菲利普斯(IanPhillips)说。"在开发我们的设备之前,没有人能够以可控的方式正确模拟E波段信道"。尽管301Tbps的速度已经非常快,但近年来其他科学家已经利用光纤连接展示了更快的速度。例如,美国国家信息与通信技术研究所的一个团队创下了每秒22.9Petabits的纪录,比阿斯顿大学团队达到的速度快75倍。他们使用了波分复用技术在8英里(13公里)的距离上演示了这种高速连接,但没有使用E波段。...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5592.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5592.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英国阿斯顿大学研究团队实现光纤传输速度重大突破

英国阿斯顿大学研究团队实现光纤传输速度重大突破美国家庭宽带互联网连接速度超过242Mbps就被认为是相当快的了。但是,英国阿斯顿大学的研究者们最近使用一根光纤电缆,实现了比这快大约1.2百万倍的传输速度,达到了301Tbps(太比特每秒),这在特定波长带上是一个新的里程碑!他们通过开发一种光学处理器,成功访问了光纤中原本无法触及的E波段和S波段,这些波段比常用的C波段和L波段宽三倍以上。这项技术突破意味着无需更换现有光纤基础设施,即可大幅提升互联网速度,对于提高网络容量和商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线索:@ZaiHuabot投稿:@TNSubmbot频道:@TestFlightCN

封面图片

日本在标准商用光纤中创下 402 Tbps 传输速率的世界纪录

日本在标准商用光纤中创下402Tbps传输速率的世界纪录由日本国家信息通信研究机构(NICT)光子网络实验室领导的国际联合研究小组演示了创纪录的37.6THz总光传输带宽,从而在标准市售光纤中创下了每秒402Tbps的新数据速率记录。NICT在50公里长的单光缆上通过1505个信道传输信号,使用了6种放大器和1个光增益均衡器实现了以上记录。该技术可以使用现有光纤基础设施的情况下,让数据传输速率容量高出此前纪录25%,传输带宽增加35%,表明当前光纤措施仍有很大的潜力值得挖掘。——

封面图片

英国科学家解锁光纤新频段,实现 301,000 Gbps 超高速网络

英国科学家解锁光纤新频段,实现301,000Gbps超高速网络https://www.ithome.com/0/759/229.htm具体来说,该团队研制了“光放大器和光增益均衡器”,除了商用化的C波段和L波段之外,还能利用E波段和S波段进行信号传输。“在我们的装置研发出来之前,没有人能够以可控的方式正确模拟E波段信道,”参与该项目的阿斯顿大学研究人员之一伊恩・菲利普斯(IanPhillips)表示。

封面图片

英国科学家解锁光纤新频段,实现 301000 Gbps 超高速网络

英国科学家宣称,他们研发出了一种通过单根标准光纤实现高达30.1万Gbps网速的技术。阿斯顿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利用新的光纤波长频段实现了这一突破。这些频段目前尚未被现有的光纤电缆所使用。此前其他科学家也曾通过将光脉冲分割成更多波段的方式实现超过100万Gbps的超高速网络,从而提升数据传输速率。然而,阿斯顿大学团队的论文指出,这些解决方案通常需要对整个光纤网络进行升级。“相比之下,我们的多波段传输(MBT)技术虽然总体带宽受限于既有标准单模光纤(SSMF),但仅需在节点和运营商层面进行系统升级,”研究人员写道。他们还提到,这项实验是在长达50公里的光纤上进行的。具体来说,该团队研制了“光放大器和光增益均衡器”,除了商用化的C波段和L波段之外,还能利用E波段和S波段进行信号传输。“在我们的装置研发出来之前,没有人能够以可控的方式正确模拟E波段信道,”参与该项目的阿斯顿大学研究人员之一伊恩・菲利普斯(IanPhillips)表示。这项研究成果有望为互联网服务商提供一种更实惠的方式来提高现有光纤网络的速率,“通过利用更多可用频段(不仅仅是传统C波段,还包括L、S以及现在的新增E波段)来提高系统容量,可以帮助降低提供带宽的成本,”阿斯顿大学教授瓦莱德・福里什亚克(WladekForysiak)补充道,“这相比于部署更多新型光纤来说,也是一种更加环保的解决方案。”via匿名标签:#光纤#网络频道:@GodlyNews1投稿:@GodlyNewsBot

封面图片

研究人员利用光声成像技术实现先进的神经可视化

研究人员利用光声成像技术实现先进的神经可视化因此,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开发医学成像技术,以降低神经损伤的风险。例如,超声波和磁共振成像(MRI)可以帮助外科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准确定位神经的位置。然而,要在超声波图像中将神经与周围组织区分开来具有挑战性,而核磁共振成像则既昂贵又耗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强调了多谱段光声成像在预防侵入性医疗程序中的神经损伤方面的潜力,并确定了最佳神经可视化的关键波长。首次活体记录猪尺神经(左)和正中神经(右)的光声学图像。用1725nm的光照射神经,并将其叠加在共聚焦超声波图像上。图中还显示了神经和周围琼脂糖感兴趣区(ROI)的轮廓。资料来源:M.Graham等人,doi10.1117/1.JBO.28.9.097001光声成像的前景在这方面有一种前景广阔的替代方法,即多光谱光声成像。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技术,光声成像结合了光波和声波,可生成人体组织和结构的详细图像。从本质上讲,首先用脉冲光照射目标区域,使其微微发热。这反过来又会导致组织膨胀,发出超声波,从而被超声波探测器捕捉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最近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在研究中彻底描述了神经组织在整个近红外(NIR)光谱范围内的吸收和光声特征。他们的研究成果于9月4日发表在《生物医学光学杂志》(JournalofBiomedicalOptics)上,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C.Malone副教授兼PULSE实验室主任MuyinatuA.LedijuBell博士领导。他们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确定在光声图像中识别神经组织的理想波长。研究人员假设,位于近红外-III光学窗口内的1630-1850纳米波长将是神经可视化的最佳波长范围,因为神经元髓鞘中的脂质在此范围内有一个特征吸收峰。为了验证这一假设,他们对外周神经样本进行了详细的光学吸收测量。他们在1210纳米波长处观察到一个吸收峰,属于近红外-II波段。然而,这种吸收峰也存在于其他类型的脂质中。与此相反,当从吸收光谱中减去水的贡献时,神经组织在1725纳米的近红外-III范围内显示出一个独特的峰值。实际测试和影响此外,研究人员还使用定制的成像装置对活体猪的外周神经进行了光声测量。这些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假设:利用近红外-III波段的峰值可以有效地区分富含脂质的神经组织和其他类型的组织以及含水或缺脂的材料。贝尔对研究结果感到满意,他说:"我们的工作是首次利用宽波长光谱表征新鲜猪神经样本的光学吸光度光谱,也是首次利用近红外-III窗口的多光谱光声成像技术展示健康和再生猪神经的活体可视化"。这些发现可以激励科学家进一步探索光声成像的潜力。此外,神经组织光吸收曲线的表征有助于在使用其他光学成像模式时改进神经检测和分割技术。"我们的研究结果凸显了多光谱光声成像作为术中技术的临床前景,可用于确定有髓鞘神经的存在或防止医疗干预过程中的神经损伤,并可能对其他基于光学的技术产生影响。因此,我们的贡献成功地为生物医学光学界奠定了新的科学基础。"...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8275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82757.htm

封面图片

日本NTT研发的新型磷化铟基调制器打破光纤数据传输速度纪录

日本NTT研发的新型磷化铟基调制器打破光纤数据传输速度纪录CDM是光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光发射器,可在光通过光纤传输之前,通过调制振幅和相位将信息添加到光上。日本NTT创新设备公司的JosukeOzaki说:"视频分发和网络会议服务等需要数据容量的服务已经普及,预计未来还会推出更加丰富我们生活的服务。要实现新服务,提高支持后台的光传输系统的总数据传输速率非常重要。如果光传输能力不足,就很难实现新的便捷服务和数据社会。此外,开发单个模块即可覆盖C+L波段的光发射器可实现灵活的网络操作,并降低设备成本。"CDM照片资料来源:JosukeOzaki,NTT创新设备公司Ozaki将在2024年3月24-28日于圣地亚哥会议中心举行的全球光通信与网络盛会OFC上介绍这项研究。波特率是衡量数据传输速度的标准之一,它表示通信信道中每秒发生的信号变化次数。波特率越高,每个信道所需的调制信号带宽就越大,传统C波段可传输的信道数量就越少。因此,将波长带宽从C波段扩展到L波段(合称C+L波段)就显得更为重要。虽然由半导体InP制成的调制器具有出色的光学和射频特性,但它们表现出强烈的波长依赖性,因此很难扩展其波长范围。为了克服这一难题,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InP调制器芯片,它具有优化的半导体层和波导结构,可以在很宽的波长范围内工作。通过使用这种新型调制器芯片,他们实现了世界上首个使用InP调制器芯片的CDM,该芯片可在C+L波段传输,封装体尺寸仅为11.9×29.8×4.35mm3。在C+L波段,新型CDM的电光3dB带宽超过90GHz,最大传输时的插入损耗小于8dB,消光比大于等于28dB。研究人员还在使用180Gbaud概率星座形144级正交幅度调制(PCS-144QAM)信号的实验中应用了他们的新型CDM,在C+L波段80千米标准单模光纤上实现了前所未有的1.8Tbps净比特率。据研究报告的作者称,这是首次证明基于InP的CDM可以在C+L波段工作,也是CDM每波长传输容量的世界纪录。该CDM的Alpha样品已准备就绪,可从NTTInnovativeDevices公司发货。"下一步是进一步提高波特率,以实现更高的传输速度,"Ozaki说。"为此,必须找到新的调制器结构和装配配置,包括驱动芯片和封装,以实现更高的EO带宽、更低的功耗和更小的外形尺寸。"编译自/scitechdaily...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401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4013.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