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暖化万年“僵尸病毒”解冻中 科学家警告:恐引爆新疾病大流行

气候暖化万年“僵尸病毒”解冻中科学家警告:恐引爆新疾病大流行气候变迁和全球暖化日益严重,科学家警告,北极圈永冻土正在融化,在俄罗斯西伯利亚长期冰封的僵尸病毒(arcticzombieviruses)终有一天可能大量释出,引爆另一场疾病大流行,其中恐怕还有来自100万年前的病毒,甚至远超人类的30万年历史。https://www.sinchew.com.my/?p=5320972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研究:气候暖化恐致海洋生物灭绝 引发另一场大流行病

研究:气候暖化恐致海洋生物灭绝引发另一场大流行病(早报讯)美国研究员说,如果人类无法遏制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上升,到了2300年,海洋生物恐面临大规模灭绝的浩劫。苏格兰的另一项研究则警告,气候变化将促使一些动物迁移到较凉爽的地区,它们与其他物种的首次接触将大大提高人类感染新病毒,进而引发另一场大流行病的风险。法新社报道,分别来自华盛顿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的论文作者佩恩(JustinPenn)和多伊奇(CurtisDeutsch)利用生态生理学模型,通过对海洋的温度和氧气水平的预测来衡量物种的物理极限,并得出一个令人震惊的结果——如果气候继续变暖,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可能会经历与二叠纪末期灭绝事件相当的大规模灭绝,也就是所谓的“大死亡”(GreatDying)。这份报告于周四(4月28日)发布。另据苏格兰水域专业技术中心(CREW)在周二发布的一份报告,气候变化将促使一些动物迁移到较凉爽的地区,它们与其他物种的首次接触将大大提高人类感染新病毒,进而引发另一场大流行病的风险。目前在野生动物中传播的病毒当中,有至少1万种可能感染人类。根据该报告,如果全球气温持续上升,导致这些原本大多在热带森林的动物放弃它们的原生栖息地,并在迁徙时首次接触到其他物种,到了2070年,就会出现至少1万5000起新病毒传给另一个物种的事件。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热点包括印度、中国东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欧洲一些人口中心。发布:2022年4月29日12:06PM

封面图片

哪种病毒会引发下一次全球大流行?科学家发现X疾病的线索

哪种病毒会引发下一次全球大流行?科学家发现X疾病的线索专家们说,这些发现将为目前监测未来流行病并为其做好准备的工作提供支持,包括为疫苗和诊断方法的开发提供指导。X病是世界卫生组织使用的一个通用术语,代表一种可能对人类构成重大威胁的假定的、未知的病原体。RNA病毒以RNA的形式携带遗传信息,其结构与DNA相似。它们会引起许多疾病,包括普通感冒、COVID-19和麻疹,并且是近代史上大多数流行病或全球大流行的罪魁祸首。监测动物种群中的RNA病毒有助于识别那些最有可能在人类中出现并迅速传播的病毒。然而,由于流通中的病毒数量巨大,这项工作极具挑战性,而且成本高昂。由爱丁堡大学领导的研究小组追踪了743种不同RNA病毒的血统,以了解它们是如何进化的,其中包括目前已知可感染人类的所有病毒。研究人员比较了严格意义上的人畜共患病病毒(从动物传染给人类,但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和人传人病毒(可在人群中传播)的发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可在人类种群中传播的病毒通常与严格意义上的人畜共患病病毒分开进化。当来自同一血统的相关病毒已经可以在人类之间传播时,往往就会出现人类可传播病毒。严格意义上的人畜共患病病毒历来不会在人类中引发流行病,即便有一种近亲病毒可以感染人类也不会在人类之间传播,这似乎不会增加流行病的潜在风险。研究小组提醒说,下一次大流行仍有可能是由严格意义上的人畜共患病病毒(如禽流感)或全新病毒引起的,不过,这些发现提供了一条途径,有助于在现有的大量RNA病毒中简化对X病的监控。爱丁堡大学传染病流行病学教授马克-伍尔豪斯(MarkWoolhouse)说:"没有合适祖先的病毒似乎不会引起流行病。在潜在的大量哺乳动物和鸟类病毒中,我们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与现有的具有流行潜力的人类病毒相关的病毒上。这项研究极大地缩小了寻找下一个X病的范围"。编译来源:ScitechDaily...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1794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17945.htm

封面图片

藏冰中逾4万8500年 科学家复活“僵尸病毒”

藏冰中逾4万8500年科学家复活“僵尸病毒”(早报讯)全球气候暖化导致古代永久冻土解冻,可能释放出仍具传染性的“僵尸病毒”,对人类构成新的威胁。据彭博社报道,欧洲研究人员检验了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永冻土中收集的20来种古代微生物样本,包括4万8500多年前冻结在湖底的一种病毒。研究人员恢复并重新归类了13种新的病原体,发现它们尽管在永冻层度过了许多年,但仍具传染性,所以称这些病原体为“僵尸病毒”。科学家长期以来警告,大气变暖导致永冻土融化,将释放出以前被困的温室气体如甲烷,使气候变暖恶化。不过,科学家还不太清楚永冻土融化对休眠病原体的影响。来自俄罗斯、德国和法国的研究小组说,他们所恢复的病毒,主要是那些能够感染阿米巴原虫(Amoeba)的毒株,所以对人类的生物学风险“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他们说,可能感染动物或人类的病毒的潜在问题要大得多,并说他们的工作推断出威胁是真实存在的。研究人员在一篇发布到生命科学网站bioRxiv的论文中写道:“古老的永冻土很可能在解冻时释放出这些未知的病毒。这些病毒一旦暴露在户外环境,能保持多长时间的传染性,以及它们在这段时间内遇到并感染合适的宿主的可能性有多大,目前还无法估计。”研究人员在报告中说,全球变暖导致永冻土融化不断加速,而且更多人会在北极地区居住,因此传染风险必然会增加。发布:2022年11月29日7:20PM

封面图片

全国两会|王贺胜称「X疾病」引发全球大流行风险持续增加

全国两会王贺胜称「X疾病」引发全球大流行风险持续增加在北京,国家疾控局局长王贺胜表示,国际社会对「X疾病」高度关注,所谓「X疾病」并不代表某一种具体疾病,而是由未知病原体引发可能导致全球大流行的传染病。王贺胜在两会记者会表示,「X疾病」最主要特点是高致病、传染快、易变异,它的发生发展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很难对「X疾病」的病原体以及发生的时间、地点进行预测。他认为,内地专家普遍认为受全球气候加速变化、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病原跨物种传播频繁发生等因素的影响,由「X疾病」引发全球大流行的风险持续增加,虽然「X疾病」的发生很难避免,但大流行是可以防范和应对。2024-03-0917:20:21

封面图片

科学家揭示为什么大流行后不再需要广泛佩戴口罩

科学家揭示为什么大流行后不再需要广泛佩戴口罩来自不同医疗系统的医疗流行病学家和传染病专家认为,由于技术进步和人口免疫力的提高,在医疗环境中普遍使用口罩已经没有必要了。他们主张对SARS-CoV-2的管理与其他呼吸道病毒类似,在特定情况下使用口罩,并根据大流行病的变化情况调整政策。"虽然在大流行的早期阶段至关重要,但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更稳定的阶段,有大量的人口级免疫力,对严重疾病的持久保护,一系列毒性较低的变体,以及其他重要和有利的变化,"通讯作者EricaS.Shenoy,医学博士,麻省总医院布里格姆的感染控制医学主任和麻省总医院(MGH)的传染病医生说。"随着条件的变化,我们需要重新评估我们的感染预防政策,包括医疗环境中的掩蔽要求,并进行调整。"在评论中,作者强调了大流行病的不同阶段,并描述说,虽然在有医疗对策之前,普遍遮住口鼻是合理的,但疫情的发展和全民免疫力已经改变了政策的适当性。他们强调了一个不断变化的主题,回顾了最初在医疗环境中扩大口罩使用的理由,需要解除的原因,以及可能促使重新考虑再次更广泛使用口罩的条件。塔夫茨医疗卫生系统首席感染控制官、塔夫茨医疗中心的医院流行病学家ShiraDoron博士说:"在医疗机构普遍使用口罩三年后,风险-效益计算已经发生了变化。口罩确实有坏处,比如沟通障碍和人际关系中断。我们正处于大流行病的一个阶段,现在结束强制戴口罩是有意义的。"鉴于进展情况,作者主张以类似于在医疗环境中管理其他呼吸道病毒的方式来管理SARS-CoV-2。这包括确保医护人员在从事可能产生飞溅或喷雾的活动时使用口罩(和面罩带来的眼睛保护),如果病人有呼吸道症状,则需要让他们戴口罩。"随着大流行病进入流行阶段,我们需要将预防工作过渡到所有呼吸道病毒。执行风险评估并应用从COVID-19中吸取的教训,包括如何应用口罩,将允许在现在和未来的季节中做出更灵活、更持久的反应,"合著者、剑桥贝斯以色列拉黑健康公司的首席感染预防官SharonWright博士说。"最好的循证政策制定是动态的,并适应不断变化的条件、证据和背景。"高级作者WestynBranch-Elliman,MD,MMSc说:"随着所有这些因素的变化,甚至政策目标也可能需要更新。"她是VA波士顿医疗系统的传染病专家和临床调查员。她解释说,自2020年以来,社会一直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状态中,在此期间我们取得了重大的预防和治疗进展,感染死亡率大幅下降。她继续说:"与此同时,我们知道普遍戴口罩不是没有成本的,即使是在医疗保健方面。鉴于这些现实情况,现在是再次更新政策的时候了,要认识到这不太可能是最后一次更新。变化和适应是可以预期的。这并不意味着'科学已经改变',但周围的一切几乎都改变了"。...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5624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56243.htm

封面图片

国家疾控局局长回应“X疾病”:虽难避免 但可防范和应对大流行

国家疾控局局长回应“X疾病”:虽难避免但可防范和应对大流行国际社会对“X疾病”高度关注。王贺胜解释,所谓“X疾病”,并不代表某一种具体的疾病,而是一种由未知病原体引发、可能导致全球大流行的传染病。“X疾病”最主要的特点是“高致命、传染快、易变异”,它的发生发展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很难对“X疾病”的病原体以及发生的时间、地点来进行预测。各国专家普遍认为,受全球气候加速变化、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病原跨物种传播频繁发生等因素影响,由“X疾病”引发全球大流行的风险在持续增加。王贺胜认为,虽然“X疾病”的发生很难避免,但由此引发的大流行是可以防范和应对的。国家疾控局将坚持底线思维,认真总结借鉴新冠疫情的防控经验,会同相关部门提前谋划,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以准备工作的确定性,来应对传染病大流行的不确定性。一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坚持依法防控,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平急转换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体系,强化传染病风险评估,提升早发现能力;三是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队伍演练,做好相关物资储备,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四是建立健全科学防控体系,加大科研投入,推进传染病大流行的前瞻性研究,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五是建立健全群防群控体系,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和基层治理机制,广泛开展科普宣教,全面提升公众健康意识和疾病防控能力水平。从国际合作来看,王贺胜表示,传染病流行没有国界,防范应对全球传染病大流行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携手同行。国家疾控局将积极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推动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其他国家的合作,积极参与《大流行条约》缔结和《国际卫生条例(2005)》修订,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311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3119.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