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揭示为什么大流行后不再需要广泛佩戴口罩

科学家揭示为什么大流行后不再需要广泛佩戴口罩来自不同医疗系统的医疗流行病学家和传染病专家认为,由于技术进步和人口免疫力的提高,在医疗环境中普遍使用口罩已经没有必要了。他们主张对SARS-CoV-2的管理与其他呼吸道病毒类似,在特定情况下使用口罩,并根据大流行病的变化情况调整政策。"虽然在大流行的早期阶段至关重要,但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更稳定的阶段,有大量的人口级免疫力,对严重疾病的持久保护,一系列毒性较低的变体,以及其他重要和有利的变化,"通讯作者EricaS.Shenoy,医学博士,麻省总医院布里格姆的感染控制医学主任和麻省总医院(MGH)的传染病医生说。"随着条件的变化,我们需要重新评估我们的感染预防政策,包括医疗环境中的掩蔽要求,并进行调整。"在评论中,作者强调了大流行病的不同阶段,并描述说,虽然在有医疗对策之前,普遍遮住口鼻是合理的,但疫情的发展和全民免疫力已经改变了政策的适当性。他们强调了一个不断变化的主题,回顾了最初在医疗环境中扩大口罩使用的理由,需要解除的原因,以及可能促使重新考虑再次更广泛使用口罩的条件。塔夫茨医疗卫生系统首席感染控制官、塔夫茨医疗中心的医院流行病学家ShiraDoron博士说:"在医疗机构普遍使用口罩三年后,风险-效益计算已经发生了变化。口罩确实有坏处,比如沟通障碍和人际关系中断。我们正处于大流行病的一个阶段,现在结束强制戴口罩是有意义的。"鉴于进展情况,作者主张以类似于在医疗环境中管理其他呼吸道病毒的方式来管理SARS-CoV-2。这包括确保医护人员在从事可能产生飞溅或喷雾的活动时使用口罩(和面罩带来的眼睛保护),如果病人有呼吸道症状,则需要让他们戴口罩。"随着大流行病进入流行阶段,我们需要将预防工作过渡到所有呼吸道病毒。执行风险评估并应用从COVID-19中吸取的教训,包括如何应用口罩,将允许在现在和未来的季节中做出更灵活、更持久的反应,"合著者、剑桥贝斯以色列拉黑健康公司的首席感染预防官SharonWright博士说。"最好的循证政策制定是动态的,并适应不断变化的条件、证据和背景。"高级作者WestynBranch-Elliman,MD,MMSc说:"随着所有这些因素的变化,甚至政策目标也可能需要更新。"她是VA波士顿医疗系统的传染病专家和临床调查员。她解释说,自2020年以来,社会一直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状态中,在此期间我们取得了重大的预防和治疗进展,感染死亡率大幅下降。她继续说:"与此同时,我们知道普遍戴口罩不是没有成本的,即使是在医疗保健方面。鉴于这些现实情况,现在是再次更新政策的时候了,要认识到这不太可能是最后一次更新。变化和适应是可以预期的。这并不意味着'科学已经改变',但周围的一切几乎都改变了"。...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5624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56243.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哪种病毒会引发下一次全球大流行?科学家发现X疾病的线索

哪种病毒会引发下一次全球大流行?科学家发现X疾病的线索专家们说,这些发现将为目前监测未来流行病并为其做好准备的工作提供支持,包括为疫苗和诊断方法的开发提供指导。X病是世界卫生组织使用的一个通用术语,代表一种可能对人类构成重大威胁的假定的、未知的病原体。RNA病毒以RNA的形式携带遗传信息,其结构与DNA相似。它们会引起许多疾病,包括普通感冒、COVID-19和麻疹,并且是近代史上大多数流行病或全球大流行的罪魁祸首。监测动物种群中的RNA病毒有助于识别那些最有可能在人类中出现并迅速传播的病毒。然而,由于流通中的病毒数量巨大,这项工作极具挑战性,而且成本高昂。由爱丁堡大学领导的研究小组追踪了743种不同RNA病毒的血统,以了解它们是如何进化的,其中包括目前已知可感染人类的所有病毒。研究人员比较了严格意义上的人畜共患病病毒(从动物传染给人类,但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和人传人病毒(可在人群中传播)的发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可在人类种群中传播的病毒通常与严格意义上的人畜共患病病毒分开进化。当来自同一血统的相关病毒已经可以在人类之间传播时,往往就会出现人类可传播病毒。严格意义上的人畜共患病病毒历来不会在人类中引发流行病,即便有一种近亲病毒可以感染人类也不会在人类之间传播,这似乎不会增加流行病的潜在风险。研究小组提醒说,下一次大流行仍有可能是由严格意义上的人畜共患病病毒(如禽流感)或全新病毒引起的,不过,这些发现提供了一条途径,有助于在现有的大量RNA病毒中简化对X病的监控。爱丁堡大学传染病流行病学教授马克-伍尔豪斯(MarkWoolhouse)说:"没有合适祖先的病毒似乎不会引起流行病。在潜在的大量哺乳动物和鸟类病毒中,我们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与现有的具有流行潜力的人类病毒相关的病毒上。这项研究极大地缩小了寻找下一个X病的范围"。编译来源:ScitechDaily...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1794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17945.htm

封面图片

拜登宣布新冠大流行在美国已经结束

拜登宣布新冠大流行在美国已经结束美国总统乔-拜登宣布该大流行病在美国已经结束,即使死于Covid的美国人的人数继续上升。"我们仍然在做大量的工作。但这一流行病已经结束了,"拜登先生在一次电视采访中说。统计数据显示,平均每天有400多名美国人死于这种病毒。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负责人上周说,这种大流行病的结束"指日可待"。拜登先生在接受周日播出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节目《60分钟》采访时说,尽管为控制病毒做了大量工作,但情况正在迅速改善。但政府官员周一告诉美国媒体,这些评论并不意味着政策的改变,也没有计划取消正在进行的Covid-19公共卫生紧急状态。——

封面图片

钟南山:除非病毒大流行或往人群聚集地方 不特别主张长期戴口罩

钟南山:除非病毒大流行或往人群聚集地方不特别主张长期戴口罩对于近期呼吸道疾病患者明显增多,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认为,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常规原因,即天气骤冷后,鼻黏膜的免疫功能降低,病毒容易进入呼吸道。二是因为长期戴口罩,也会使自身免疫系统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削弱抵御疾病的能力。钟南山说,除非出现病毒大流行的时期,或者前往人群聚集的地方,否则不是特别主张长期佩戴口罩。2023-12-2314:35:57(1)

封面图片

科学家发现可能引发下一次大流行的新型网巢病毒

科学家发现可能引发下一次大流行的新型网巢病毒它们突然出现,就像SARS-CoV-2冠状病毒一样,会引发大规模流行病:这些病毒从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它们其实并不新鲜,但在基因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一个国际研究小组的最新基因分析表明,不同病毒物种之间的遗传物质交换可以产生新的病原体,其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并可能更具威胁性。这项大规模研究由德国癌症研究中心(DKFZ)的病毒学家领导。DKFZ研究小组组长斯特凡-塞茨(StefanSeitz)报告说:"利用新的计算机辅助分析方法,我们在从鱼类到啮齿类动物的各种脊椎动物中发现了40种以前未知的网巢病毒目(又称成套病毒目、套式病毒目),其中包括13种冠状病毒。在高性能计算机的帮助下,研究小组(包括来自汉诺威亥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的克里斯-劳伯工作小组)筛选了近30万个数据集。"病毒学家塞茨认为,我们现在可以一次性分析如此大量的数据,这为我们开辟了全新的视角。病毒研究仍处于相对初级阶段。人们只知道自然界中所有病毒的一小部分,尤其是那些会导致人类、家畜和农作物生病的病毒。因此,这种新方法有望使人们对自然界病毒库的了解实现质的飞跃。塞茨和他的同事们带着新的问题,通过他们的高性能计算机发送了存储在科学数据库中的脊椎动物基因数据。他们寻找受病毒感染的动物,以便大规模获取和研究病毒基因材料。研究的重点是所谓的网巢病毒,其中包括冠状病毒家族。网巢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核糖核酸),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中。这一物种丰富的病毒群具有一些共同特征,这些特征将它们与所有其他RNA病毒区分开来,并证明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然而,在其他方面,网巢病毒彼此间也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基因组的大小。在新病毒的出现方面,有一项发现尤其令人感兴趣:在同时感染不同病毒的宿主动物体内,病毒基因会在病毒复制过程中发生重组。斯特凡-塞茨(StefanSeitz)说:"显然,我们在鱼类身上发现的网巢病毒经常在不同病毒种类之间交换遗传物质,甚至跨越家族界限。当远亲"杂交"时,就会产生具有全新特性的病毒,这种进化上的飞跃不仅会影响病毒的攻击性和危险性,还会影响它们对某些宿主动物的依附性。"我们在鱼类病毒中发现的基因交换,很可能也会在哺乳动物病毒中发生。蝙蝠和鼩鼱一样,经常感染大量不同的病毒,被认为是真正的大熔炉。SARS-CoV-2冠状病毒很可能也是在蝙蝠身上发展起来的,并从那里传给了人类。在网巢病毒之间进行基因交换后,病毒与宿主细胞对接的尖峰蛋白往往会发生变化。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克里斯-劳伯(ChrisLauber)通过家系分析证明了这一点。改变这种锚定分子可以大大改变病毒的特性,使其对自己有利--增加病毒的传染性或使其能够更换宿主。宿主的改变,特别是从动物到人类的宿主的改变,可以极大地促进病毒的传播,这一点在日冕大流行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病毒"游戏规则改变者"可以在任何时候突然出现,成为一个巨大的威胁,并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引发大流行。起点可以是单一的双重感染宿主动物。新的高性能计算机程序有助于防止新病毒的传播。塞茨解释说,它可以系统地搜索对人类有潜在危险的病毒变种。这位DKFZ研究员认为,在他的特殊研究领域--与病毒相关的致癌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应用前景:"我可以想象,我们可以利用新的高性能计算(HPC)系统地检查癌症患者或免疫力低下的人体内的病毒。我们知道,病毒可以诱发癌症,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人类乳头瘤病毒。但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HPC方法提供了追踪病毒的机会,这些病毒以前未被发现,但却潜伏在人类机体中,增加了恶性肿瘤的风险"。编译来源:ScitechDailyDOI:10.1371/journal.ppat.1012163...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32492.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32492.htm

封面图片

全球或在10年内发生另一致命大流行病

全球或在10年内发生另一致命大流行病一健康资讯分析机构的数据显示,由于病毒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全球在10年内发生类似2019冠状病毒这类致命大流行病的可能性为27.5%,而快速推出疫苗是减少死亡人数的关键。彭博社报道,根据英国健康数据分析公司Airfinity的研究模型,气候变化、国际旅行增加、人口增长和人畜共患疾病(zoonoticdisease)造成的威胁,加剧了暴发新流行病的风险。不过分析公司推测,如果在发现新病原体100天后推出有效的疫苗,出现致命大流行病的可能性将下降至8.1。而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一种变异为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禽流感病毒,可能在一天之内就导致英国多达1万5000人死亡。全球现已进入与冠病共存时代,卫生专家将注意力转向为下一个潜在的全球病毒威胁做准备。在过去20年里已经出现三种主要冠状病毒,导致了沙斯(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冠病大流行(COVID-19pandemic),以及2009年的猪流感(H1N1)。Airfinity指出,许多高风险病原体例如中东呼吸综合征和兹卡病毒,都没有获批准的疫苗或治疗方法,而现有的监测政策不太可能及时发现新的大流行病,这凸显了制定大流行病防范措施的迫切性。

封面图片

世卫大会修订国际卫生条例 加强大流行病应对能力

世卫大会修订国际卫生条例加强大流行病应对能力世界卫生大会1日通过一揽子《国际卫生条例(2005)》修正案,以确保所有国家建立起全面、健全的公共卫生制度,加强全球对大流行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监测和应对能力。本次修正案引入“大流行病突发事件”的定义,旨在促进更有效的国际合作,以应对有可能成为或已经成为大流行病的事件。世界卫生组织说,“大流行病突发事件”定义建立在现有《国际卫生条例(2005)》机制基础之上,代表更高级别的警报。(新华社)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