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健委官员:鼓励地方在降低生育成本上大胆创新

中国卫健委官员:鼓励地方在降低生育成本上大胆创新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司长杨文庄呼吁中国加快推进生育支持各项工作,鼓励地方在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上大胆创新。据中国澎湃新闻星期四(2月9日)报道,杨文庄在《人口与健康》期刊写道,经济负担、子女照料、女性对职业发展的担忧等仍是制约家庭生育的主要因素,归根到底是生育、养育子女的成本太高。要解决群众后顾之忧,必须统筹考虑各种制约因素,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切实减轻家庭负担。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应该是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能落地的多种政策措施组合。杨文庄认为,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是人口工作的重大变革,工作思路、方法和手段要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积极转变,坚决破除长期以来限制生育的思想观念、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不断提升现代人口治理能力和水平。杨文庄提出,重视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优化生育养育综合服务,促进生育友好、儿童优先和家庭发展。他也提出,要鼓励地方在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十四五”期末,使家庭负担有效降低,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积极推动建立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扶助关怀。中国人口去年减少85万,自1961年来首现负增长。随着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迎来人口拐点,分析早前预计,中国劳动队伍将加速萎缩,消费、住宅和基础设施等需求也随之减少。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版

『养育成本的国际比较:把一个孩子抚养到刚年满18岁所花的成本相对于人均GDP的倍数,澳大利亚是2.08倍,法国是2.24倍,瑞典是2.91倍,德国是3.64倍,美国是4.11倍,日本是4.26倍,中国是6.9倍,几乎是全球最高的。』出自《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版》文:梁建章,任泽平,黄文政,何亚福这个数据最高的应该是韩国7.79倍。生育成本过高是影响育龄家庭生育意愿的最重要负面因素之一,所以东亚三国的出生率都低。

封面图片

日前,由梁建章等牵头的育娲人口发布《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报告显示,全国家庭0-17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53.8万元,

日前,由梁建章等牵头的育娲人口发布《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报告显示,全国家庭0-17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53.8万元,0岁至大学本科毕业的养育成本平均为约68万元;上海和北京家庭0-17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分别为101万元和93.6万元,西藏和青海家庭0-17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只有34.9和37.9万元。放眼全球,在中国抚养一个孩子到年满18岁的成本相当于人均GDP的6.3倍,而澳大利亚是2.08倍、法国是2.24倍、瑞典是2.91倍、德国是3.64倍、美国是4.11倍、日本是4.26倍。

封面图片

全国妇联建议完善生育成本合理分担机制

全国妇联建议完善生育成本合理分担机制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妇联带来了关于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构建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的建议,提出包括完善生育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在内的三方面建议措施。建议明确职工生育奖励假、配偶陪产假等假期津贴或工资由生育保险基金或地方财政负担。对女职工产假及生育奖励假期间企业承担的社会保险费予以一定比例的补贴。在税收政策上进一步体现对家庭养育的关怀,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征税办法。建议立法机关在修改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时,增加在政府采购和招投标项目中,对性别平等状况较好、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较高的企业予以适当加分、同等条件优先考虑等有关内容。(新京报)

封面图片

中国卫健委:四因素导致出生人口下降

中国卫健委:四因素导致出生人口下降中国去年净增人口数量创下近60年来新低,中国国家卫健委官员今天分析说,育龄妇女规模下降、婚育观念的变化、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偏高以及冠病疫情影响等多重因素导致中国出生人口下降。中国国家统计局本月20日发布去年人口数据,去年末中国人口14亿12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即0.752%),死亡人口101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据澎湃新闻报道,国家卫健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长杨金瑞今天在发布会上介绍说,中国育龄妇女特别是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规模下降,“十三五”时期20-34岁生育旺盛期妇女年均减少340万,2021年相比2020年减少了473万,这是带动出生人口数量下降的重要因素。杨金瑞说,年轻人的婚姻观念也发生显著变化,90后、00后作为新的婚育主体,绝大部分成长和工作在城镇,受教育年限更长,就业竞争压力更大,婚育推迟现象十分突出;婚姻推迟增加了女性终身不婚的可能性,进一步抑制了生育水平;同时,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也持续走低。另外,住房、教育、就业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的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居高不下,加大了年轻人生育顾虑;疫情也对部分群众婚育安排产生一定影响。对于推出了三孩政策却没有奏效的质疑,杨金瑞说,三孩生育政策实施时间还不长,配套的积极生育支持措施也在陆续出台中,短期内很难显现出明显效果。杨金瑞认为,人口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不一样,人口再生产的周期长,影响因素多,生育决策的因素很复杂。他透露,下一步各地各部门将着眼于群众最期盼的生育养育教育等工作,推出系列配套支持措施,出实招、出硬招,进一步推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和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健在发布会上介绍了目前其他面临低生育率挑战的国家和地区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主要包括时间支持、经济支持和服务支持三类。...发布:2022年1月20日11:25AM

封面图片

中国卫健委:十四五期间总人口将负增长

中国卫健委:十四五期间总人口将负增长中国卫健委称中国育龄妇女生育意愿持续走低,预计“十四五”期间总人口将进入负增长阶段。中共国家卫健委党组星期一(8月1日)在《求是》杂志发表文章称,随着长期累积的人口负增长势能进一步释放,中国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十四五”期间将进入负增长阶段。文章指出,中国人口发展既面临人口众多的压力,又面临人口结构转变带来的挑战,在人口负增长下“少子老龄化”将成为常态,而低生育率成为影响中国人口均衡发展的最主要风险。文章称,中国卫健委2021年调查显示,育龄妇女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为1.64个,低于2017年的1.76个和2019年的1.73个,而作为生育主体的“90后”、“00后”仅为1.54个和1.48个。文章还指出,中国老龄化程度加深,预计2035年前后进入人口重度老龄化阶段,即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30%;此外,2020年平均家庭户规模降至2.62人,较2010年减少了0.48人,家庭小型化也使养老和抚幼功能弱化。文章称,经济负担重、子女无人照料和女性对职业发展的担忧等因素是制约生育的主要障碍。中国卫健委强调,应尽快建立健全的配套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将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税收、社保等政策适当向生育子女的家庭倾斜,构建生育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和生育友好的政策支持体系,减轻家庭生育养育负担,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氛围,激发生育潜能。中国国家统计局去年5月公布的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过去10年,中国人口年均增长率下滑至0.53%,创下1953年中国开始组织人口普查以来的新低。由于中国人口增长放缓,中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于去年8月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子女,“三孩”生育政策正式入法。发布:2022年8月1日2:32PM

封面图片

中国官媒:鼓励生育不能只靠补贴

中国官媒:鼓励生育不能只靠补贴对于中国不断下滑的生育率,官媒发表评论认为,生育补贴不是生育支持政策的全部,鼓励措施要有整体思维。《经济日报》星期四(1月26日)发表题为《生育鼓励措施需有整体思维》的文章称,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支持生育,在当前人口形势下非常迫切。拿出真金白银补贴生育家庭,不仅有助于减轻生育养育压力,也体现了国家鼓励生育的政策意图。不过,文章指出,生育补贴不是生育支持政策的全部。除经济因素外,多数家庭在制定生育决策时还要考虑到子女托育、住房空间、教育成本以及女性就业权益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养育孩子的压力会传导至生活的方方面面。文章认为,要改变社会的生育观念和行为惯性,既要在具体问题上解决年轻人的生育痛点,也要在宏观层面稳住年轻人对社会发展的信心和预期。文章建议的措施包括:加大托育公共服务供给,营造平等创业就业的职场环境,健全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就业、社保等方面政策体系,从经济、法律、社会公平机制等多方面出台符合实际的措施等。文章最后写道,生育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只有运用整体思维建立符合国情、覆盖面更广、时效更长、全方位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才能切实解决中国家庭不敢生、不愿生的问题,使生育率得到提振,逐步回到合理的水平上来。中国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末,中国人口为14亿1175万人,新生人口少于死亡人口,共减少约85万人,是1961年大饥荒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发布:2023年1月26日1:29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