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11人联合实名举报学术造假背后:导师曾叫嚣“我背后有学校年薪50万的专业律师团队”

高校对科研的高标准考核会把压力传导到研究生身上,张铎深有感触:“很多学校本身是不要求研究生发论文的,但是要求了导师,导师肯定就要求研究生了,研究生想进高校,也得提前‘卷’,博士期间你得有好的论文产出,大家只要是一个系统压力肯定是相互传导,谁也不能独善其身。”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官媒:导师不必是师父更不是老板

中国官媒:导师不必是师父更不是老板针对北京邮电大学15名学生联名举报自己的导师事件,中国官媒央视网星期天(4月14日)发表评论文章说,导师就是导师,不必是“师父”,更不该是“老板”。文章说,北京邮电大学生联名举报导师看似是“极端”个案,背后折射的“导生关系”失序确属不争的事实。高校中有相当一部分导师在追求个人学术利益最大化时,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正“沦为”功利性的雇佣关系,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不少硕士、博士研究生成为科研廉价劳动力,给导师干活往往“不求回报”,成为导师的“黑工”。文章指出,早在2006年,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路甬祥院士,就曾公开批驳“科研老板”现象。但近20年过去,高校科研院所里的导师还是“老板”。特别是对理工科的学生来说,每日考勤打卡、在实验室“九九六”,和普通打工族没什么区别。但如果纯粹是职场,你出钱我办事,彼此互不相欠、清清爽爽,倒也还好。可是,劳动法并不保护在高校和科研院所里的研究生。文章指出,尽管《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明确指出,导师不得要求研究生从事与学业、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不得违规随意拖延研究生毕业时间;同时规定,对导师的师德失范行为,培养单位可视情况,采取约谈、限招、停招、取消导师资格、清除出教师队伍等措施,但现实是,这些规定很难落实。文章分析,导师对学生拥有绝对“权力”。学生何时开题、答辩、毕业,完全由导师直接决定;科研补贴给不给、给多少,也完全由导师说了算。如果想毕业、有补助,学生自然得听导师的话。此外,由于实验室环境相对封闭,导师“压榨”研究生时,“家丑”往往很难外扬;学生即便想“维权”,可有些“穿小鞋”行为,如拖延指导、拒绝签字等,导师也能以“是学生能力不足”轻易否认。文章还说,有时校方哪怕知道了,也宁愿“睁只眼闭只眼”。因为一个学术“大佬”会直接影响学科排名、国家实验室、国家课题基金和SCI论文等考核申报硬指标,高校也得罪不起,即便“闹大了”也倾向“轻拿轻放”。中国教育部曾要求,高校应建立师德监督体系、投诉举报平台,但人情、面子和利益捆绑,让高校对导师的监督制度往往流于纸面。...2024年4月14日5:28PM

封面图片

高瑜:今天网上爆出华中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1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1月16日联名举报导师黄飞若滥用科研经费,学术造假,

高瑜:今天网上爆出华中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1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1月16日联名举报导师黄飞若滥用科研经费,学术造假,包括论文造假、教材造假,打压学生等的不端行为。举报信长达120页,内容翔实,证据确凿。黄飞若有“植物提取大师“、”表观遗传学专家“的头衔,招牌研究是植物提取山竹醇(英文Garcinol)。这项研究还涉及80头实验猪,实验周期52天,总计耗费高达17.97亿元,每头猪每天竟然消耗价值43.2万元的山竹醇。黄飞若曾带领几届研究生团队寻找可提取高浓度山竹醇的鲜果,从山竹皮到大叶藤黄、印度藤黄连,一些来源都摸不到的物质,让人叫苦不迭。等到研究生们终于找到“可能合适“的果实,准备大量购买时,黄导师却遣散了绝大部分研究生。黄只带领两名博士后在电脑前写论文,一篇篇植物提取——山竹醇,全方位改善断奶仔猪、肥育猪、妊辰后期母猪、产蛋后期蛋鸡的性能,涉及生长性能繁殖性能,肉品质等多方面可谓全能添加剂的论文出笼。论文写作中,黄飞若还强迫两位博士后篡改数据,伪造实验结果。整个项目研究的过程里,团队的几届研究生从未看到过1毫克纯度98.85%山竹醇的提取过程,也没见到过这种1毫克价值800元的提取物的实物。黄飞若经常警告团队成员“不要在网络上发表任何言论“,”我背后有学校年薪50万的专业律师团队。“这项耗资18亿的“猪吃山竹醇”研究项目被揭发,证实了国家科研经费是如何被滥用的,高校对学术研究监管不严,直接造成了论文造假、教材造假,学术腐败竟然能够达到如此程度,教书育人的水准又如何能提及?正是黄飞若这样的毫无道德操守者,在高校反而最吃香,不但能获得大批科研经费,还能谋得一顶顶学术高帽,成为项目研究的带头人。。华中农业大学已经接受研究生们的举报,对黄飞若展开调查,向全校发出通报。一所高校可拿18亿喂猪,火箭军能往火箭筒里注水,胡锦涛以降,军委只剩军委主席,十七、十八届军委副主席及军委委员因腐败全部进秦城,又有何稀奇?进秦城的腐败大军绵绵无绝期。

封面图片

别人家的导师:36岁成功上天直呼“坐火箭太爽” 出征前还在催学生交论文

别人家的导师:36岁成功上天直呼“坐火箭太爽”出征前还在催学生交论文现场甚至听到舱内发出的“坐火箭太爽了”的凡尔赛~终于,大约9点50分,地面指挥中心宣布:飞船发射成功!据悉,这次发射是我国空间站正式建成以后,在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其中的乘组由3种类别航天员构成(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他们将与神舟十五号的三位同事完成又一次太空会师,并在空间站驻留5个月。“我的导师上天了”这次乘组人员中,最受瞩目的莫属载荷专家桂海潮。昨日乘组名单一出,不少网友就刷起了“我的导师上天了”的段子(据悉那声“坐火箭太爽了”就是他说的)。原来,桂海潮不仅是一位航天员,也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位教授兼博导,今年“才”36岁。在北航任教以来,他已指导了1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其中有3名已经顺利毕业。△前排左二,图源北航官方微信号据北航官方微信号介绍,桂海潮出生于云南保山,以当年北航在云南省录取的理科最高分的成绩进入该校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随后保送读研并提前攻读博士。2014年,桂海潮在北航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后赴海外做博士后研究,2017年入选北航“卓越百人”青年人才引进计划,回到宇航学院工作。神十六载荷专家在北航开启招募后,桂海潮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并从约2500名候选对象中脱颖而,成为第三批18位预备航天员中的4名载荷专家之一,也是唯一来自高校的载荷专家。最后,经过2年多时间的“魔鬼”训练和考核,他终于成为神十六的乘组人员、我国第一位非军人出身的航天员,于今日开启太空之旅。本次任务中,他将主要负责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的在轨操作。(所谓载荷,航天器上装载的、直接实现航天器在轨运行任务的仪器、设备、人员、试验生物及试件等,都被称为有效载荷。)另外,有眼尖的网友从官方肖像图中发现,桂海潮是第一位戴眼镜的航天员,没错!近视眼也可以上天~不过在震动较大的飞船升空过程中,可以发现他并没有戴,进入空间站就可以了。除了桂海潮,另外两位航天员也非常值得说道。本次任务的指令长景海鹏,主要负责飞船的驾驶和空间站操作,他今年57岁,是我国“飞天”次数最多(4次)的航天员:除了本次,2008年的神舟七号、2012年的神舟九号和2016年的神舟十一号他都经历过,并在后两次也担任了指令长。景海鹏在这些任务中也达成了中国首次太空行走、中国航天员首次短期在轨驻留天宫一号、中国航天员首次中期在轨驻留天宫二号这三项纪录。另一位航天员朱杨柱是本次任务中的航天飞行工程师,负责对空间站整个飞行器平台系统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同时开展相关技术试验。他在国防科技大学本硕博连读10年,最终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他是我国首个非飞行员出身的职业航天员、我国首位航天飞行工程师,同时今年也才36岁的他,和桂海潮一起成为我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航天员。太空同时在轨人数创纪录神十六乘组抵达我国空间站后,神十五乘组的三位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不会立刻返回地球,而是在5天后择机启程。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空间站又将同时出现6人(上次是去年12月)。再加上国际空间站的11人,太空在轨人类就达到了创纪录的17人(这个纪录最多可以达19人,我国最多容纳为6,国际为13)。说回本次飞行,航天员们在上面驻留的5个月将完成哪些任务呢?主要包括:2次对接和撤离返回,即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的再对接和撤离,以及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对接;电推进气瓶安装、舱外相机抬升等平台照料工作;辐射生物学暴露实验装置、元器件与组件舱外通用试验装置等舱外应用设施的安装;按计划开展新奇量子现象研究、高精度空间时频系统、广义相对论验证以及生命起源研究;太空授课。开头提到,这次是我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飞行任务。据了解,该阶段一共为期十年,航天员会长期连续驻留空间站,每年进行2次乘组轮换、1—2次物资补给。与此同时,在昨日举行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也透露了一个“小目标”: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月球,我们也快来了!这不,马斯克今天也在Twitter上对咱们的太空实力进行了一番夸赞:中国航天项目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先进得多。OneMoreThing有网友爆料,桂海潮出征前还不忘催学生交论文。嗯,桂老师还有7位学生未毕业。不知道你们压力大不大?不行天上的组会可以安排了...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6246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62465.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