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杰逊|西安交大的保安,算不算伤害民族感情?

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本质上都是学生,大家都是学生,为什么要让中国学生守规矩呢?一个学校的保安,吃的都是中国人种的米,穿的都是中国人织的衣,却反过来让我们对外国人“守规矩”,这算不算伤害民族感情呢?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麦杰逊西安交大的保安,算不算伤害民族感情?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bait/202

封面图片

据中国《(澎湃新闻》报导,今年中国再现来港读研究所的热潮,竞争比以往更多激烈,许多人视到港读研为最后希望。对不少中国学生来说,香

据中国《(澎湃新闻》报导,今年中国再现来港读研究所的热潮,竞争比以往更多激烈,许多人视到港读研为最后希望。对不少中国学生来说,香港与外国的教育模式接近、大学世界排名高、学费性价比佳、时间成本低及离中国距离近等,都成为了他们报名香港大专院校的助力。加上,疫情爆发至今,国外对中国人限制严格,导致出国成本上升,更吸引许多中国学生来港。另一方面,特首李家超2022年发表首份施政报告,提出放宽「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将逗留期限由一年延长至两年,成为中国学生来港的诱因。按港府入境数据显示,2020年,有31123名中国学生获准来港就读,而在2021年人数达到37087名,同比增长19.16%。中国学生获准来港就读人数虽然上升,但仍然供不应求,愈来愈多中国学生报读,令竞争愈来愈激烈。同文Commons报导TG@commonshkmedia/IG@commonshk#中国留学生#来港读研#中国学生#蝗祸#蝗童

封面图片

阿斯麦支持的大学陷入中美芯片战争

阿斯麦支持的大学陷入中美芯片战争埃因霍芬理工大学是荷兰阿斯麦控股公司人才的主要输送地,但由于美国政府试图限制中国生产半导体的能力,该大学已成为中美芯片战的焦点。埃因霍温理工大学校长罗伯特-扬·斯米茨表示:“美国人总是问我关于中国学生的问题。”埃因霍温理工大学距离阿斯麦全球总部约五英里。斯米茨最近在办公室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美国驻荷兰大使就大量中国学生的问题向他提出质询。阿斯麦已向埃因霍温理工大学投入巨资,用于培养未来的员工。斯米茨表示,他的学校与政府和安全部门合作,对外国教授进行筛查,并就访问中国时的安全措施向教职员工提供建议。埃因霍温大学一位研究半导体技术的教授表示,招募中国学生从事敏感课题的研究变得越来越困难。——(摘抄部分)

封面图片

美国需要中国人学人文学Humanity,印度学生学科学.

美国需要中国人学人文学Humanity,印度学生学科学.华盛顿(路透社)-美国欢迎更多来自中国的学生,但要学习人文学科而不是科学,安全考虑,美国大学限制中国学生获得敏感技术。坎贝尔告诉理事会,我希望看到更多的中国学生来美国学习人文和社会科学,而不是粒子物理学。因为中国间谍和知识产权盗窃,对于学术、商业或非营利部门关系的任何枯萎,北京中共官员应承担主要责任。Reuters吃瓜俱乐部@ChiGuaClub

封面图片

060527【Wall Street Has Been Financing CCP Expansion】The entire m

060527【WallStreetHasBeenFinancingCCPExpansion】TheentiremodernhistorythatChinesestudentslearnfromtheirtextbooksisfakehistory.AlotoftheChinesepeoplediedfromtheCCP'sbrutalityandpoliticalsuppression,andstarvationisamanufacturedhumanitariancrisis.TheCCPhasmanufacturedalotofso-callednaturaldisasters.中国学生从教科书上学到的整部现代史都是假历史。很多中国人死于中共的暴行和政治镇压,饥荒是人为制造的人道主义危机。中共制造了很多所谓的天灾。#freemilesguo#freeyvettewang#释放郭文贵#释放王雁平@NFSCHimalayaNews

封面图片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一位副教授几乎遭封锁、不得教授她创设的课程,原因为她在课堂触及现代奴役等「敏感」议题时以中国为例,被视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一位副教授几乎遭封锁、不得教授她创设的课程,原因为她在课堂触及现代奴役等「敏感」议题时以中国为例,被视为对中国「有偏见」、「挑衅」。英国每日电讯报引用电邮往来内容报导:这位副教授的上司、UCL能源学院教授史特拉肯声称,基于「商业考量」,大学有必要在「来自中国的准学生」之间维持良好名声;若中国学生在校感到遭遇「偏见」、「被针对」,大学招生前景将大受影响。席沃斯去年10月在一门专题课程要求学生检视由人权组织「自由行」发布的「2014全球奴役指数」,并分组讨论「为何中国有那么多奴隶」。根据这份报告,中国境内的奴隶人数全球排名第2。排名第1的则是印度。课程间一名中国学生突然起身,以听来像是被惹恼的语气质问席沃斯,为何她教学要使用这么糟糕的挑衅手法。当时教室内约有80名学生,其中近30人是中国学生。席沃斯隔天即接获来自同事的电邮,原来是有其他国籍的学生对中国学生被老师惹恼感到不满。对此史特拉肯称,几位中国学生「十分不开心」。他说,席沃斯当时应该也要拿印度当例子,这样中国学生才不至于觉得「被针对」。当晚,席沃斯发现她无法编辑UCL的校内学习网站,也无法透过校内电邮系统向学生发信。再过几天,史特拉肯来信表示,教学团队十分担忧并重视学生感受。有同事强力要求她停止相关课堂活动。后来史特拉肯表示,校方接获两起针对席沃斯的申诉,不满她对中国学生「有偏见」。史特拉肯称,申诉来自几位中国学生以及一名华裔教职员。史特拉肯当时向校方说明为何她被视为对中国「有偏见」:包括在抓到有中国学生考试作弊后,从此对中国学生「疑心太重」,穷追不舍调查中国学生找「枪手」代为参加考试或完成作业的情形,甚至曾让学生因此被退学。这篇报导一出英国哗然,UCL今天发布声明,表示将调查相关情事。校方发言人称,尽管不便评论个案,报导提到的问题显然令人忧心。UCL副教授席沃斯说,她「毫无选择」,必须担任吹哨者,揭露英国大学院校如何屈从于言论审查、忌惮来自部分中国学生的压力,进而自我审查。致力提升英国公众对中国影响力认知的非盈利组织「英中透视」主任盾君山(SamDunning)告诉台湾中央社记者:UCL事件清楚显示大学对中国资金的依赖,为此不惜牺牲学术自由和教学品质。他表示该组织掌握更多类似案例;许多学术人员害怕对外发声,因为担心学术生涯受冲击,他也批「这种现象在英国非常普遍」。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政治经济学教授琼斯则表示,他估计「反中鹰派」会试图将UCL事件操作成「中国侵蚀英国自由」,但问题根源其实是英国历届政府的高等教育「市场化」政策,让大学院校依赖源自海外的收入,校方因此必须讨好学生客户。UCL的中国学生人数为英国最多,该校约有5万名学生,其中超过1万1000名是来自中国。这意味中国学生占UCL学生总人数近1/4。这些中国学生向校方缴交的费用一般是英国在地学生的2至3倍,达一年4万英镑。ByMandark5678https://www.telegraph.co.uk/news/2024/03/09/ucl-china-students-censorship-fees-professor-slavery/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