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凯称要为受精神健康困扰人士塑造安心求助环境

陈友凯称要为受精神健康困扰人士塑造安心求助环境精神健康咨询委员会委员、港大临床医学院精神医学系讲座教授陈友凯表示,最近香港发生一些精神健康事故,在社会上带来很大的回响,认为一旦有悲剧出现,社会上出现恐慌,以及对受精神健康困扰人士的负面标签是可以理解,但不能够只将视野聚焦在事故,更特别需要一个多角度的平衡看法,提醒数以万计有精神健康问题的人士,每日生活都是平稳正常,甚至是有活力而精彩地生活。陈友凯在本台节目《香港家书》说,精神健康问题是社会一个不可逃避的事实,有时疾病会影响到人的思维及判断,导致他们于极罕有的情况之下造成对人的伤害。他认为,要有效地面对风险,最重要是塑造一个让不幸患病的人,能安心求助的环境,让他们得以与人沟通,从而更快地得到适切的协助;相反,如果容许社会形成一个负面、有隔膜及标签的环境,只会令有困扰的人士对求助却步,反而造成更多风险。陈友凯提到,留意到很多市民都关注如何能为有需要人士提供更好的治疗及服务,反映社会关注精神健康方面的进步,虽然发生令人痛心的事故,也要继续坚持建立一个不让恐惧控制的社会,令有需要的人士能够舒畅地与家人、朋友及服务团队沟通,方可适时提供协助。2023-06-1710:43:47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陈友凯称精神健康咨询委员会讨论适当 冀当局人手配合

陈友凯称精神健康咨询委员会讨论适当冀当局人手配合精神健康咨询委员会昨日开会,委员之一、港大医学院精神医学系讲座教授陈友凯表示,会议上详细讨论考虑修订现时条例,将「有条件释放」的机制扩大至自愿入院、有刑事暴力倾向人士。他说,现时处于方向性的讨论,他认为是适当方向,期望当局有适当人手配合。陈友凯在本台节目《千禧年代》说,要在法律上修例,需要较长时间,预期医管局会进行研究,计算所需人手,亦需做好与病人家人的沟通等工作。他表示,有关机制应该以治疗为本,并非要惩教或困著病人,要在病人的权利以及当局所采取的措施之间取得平衡。在用药方面,医管局会订立临床指引及守则,以尽量处方较新及副作用较少的口服或注射药物等。陈友凯说,很多病人的暴力风险与其病患的复发有关,要视乎有无准时服药,口服药很多时在病人有意或无意下或会做得不足,而医生亦不知情。他认为,注射针剂药物比较可靠防止复发,但在本港使用针剂药物不算普遍,因为普遍人会认为要打针是病情较严重,实际上并非如此,所以病人教育及沟通都是重要方向。2023-07-2809:04:32

封面图片

卢宠茂:探讨善用关爱队协助精神健康有需要人士

卢宠茂:探讨善用关爱队协助精神健康有需要人士在立法会大会上,议员陈家珮提出质询,关注近期社会不幸事件的相关血腥暴力片段广泛流传,忧虑未成年人士不安及焦虑,长远影响精神健康。医务衞生局局长卢宠茂说,政府已提醒媒体要自律,不要播放有关血腥暴力片段,并呼吁市民停止转发,如有情绪困扰,应尽早寻求协助。卢宠茂指出,片段令大批市民惶恐不安,已为公众提供辅导,包括求助热线、事发现场亦有临床心理学家提供即时辅导及转介。他提到教育局与学校保持沟通,为学生提供心理教育,促进精神健康,政府在十八区成立关爱队,动员社区力量探访有需要人士,局方会探讨善用关爱队,协助精神健康有需要人士。选委界议员郭玲丽表示,有研究机构指74%学生没有接受过辅导,但美国则有95%学生接受过辅导。她指出,内地学校安排辅导员充当心理治疗师,澳门亦有提供学生情绪支援,特区政府会否考虑完善相关支援机制。教育局副局长施俊辉回应说目前中学有「一校两社工」,小学则有「一校一社工」,透过鼓励全校参与的训辅模式,提供全面而广泛的辅导服务。他又说支援有需要的学生并非个别社工或老师的责任,而是全体教师,有精神病患的学生属于特殊学习需要的一群,学校会获得津贴及额外资源支援有关学生。2023-07-1212:30:35

封面图片

精神健康咨询委员会周五开会 供意见提升市民精神健康

精神健康咨询委员会周五开会供意见提升市民精神健康因应钻石山日前发生的谋杀案,精神健康咨询委员会本星期五傍晚将举行会议,就相关事件进行讨论,并向政府提供意见,以提升市民的精神健康。咨询委员会会议的讨论事项将包括医管局精神科的服务模式及相关专业的人手;为社区内精神复元人士提供的康复服务和支援,及对照顾者和社会上特定群组的精神健康支援;减低公众对有精神健康需要人士的误解,以及应对涉及暴力或对公众精神健康构成广泛影响的片段及网上资讯。咨询委员会呼吁市民毋须对有精神健康需要人士抱有不必要恐惧,同时应继续支持他们,鼓励他们求助。2023-06-0521:21:14

封面图片

有精神健康咨询委员会委员指措施不够具体忧原地踏步

有精神健康咨询委员会委员指措施不够具体忧原地踏步政府宣布推出10项措施加强精神健康支援,精神健康咨询委员会委员陈友凯在本台节目《千禧年代》形容这些措施很「虚」,不够具体。他表示,人手是根源问题,如未能增加人手,担心很大机会原地踏步,压力亦会推在前线人员身上。对于医务衞生局副局长李夏茵表示,钻石山持刀谋杀案与人手无关,陈友凯说不同意,表示本港精神健康医疗长期人手不足,精神科医生只有几分钟见一个病人,如果每次都有较长时间倾谈,不会观察不到病人有问题迹象。但他认同优化个案经理的比例是好,又建议当局安排精神科医生及家庭医生在康健中心驻诊。对于当局将会检讨有条件释放机制及社区治疗令,陈友凯说检讨有条件释放机制效果有限,而且要面对病人的人权问题。中大社工系讲师丁惟彬担心收紧释放机制或适得其反,病人表面服从,但心里未必如是,甚至可能不再去求医,隐性患者会增加,以致社区中心及医管局的社工更难提供协助,而且亦会增加社会的标签。他又认为精神病患者发生伤人事件,可能反映病人与医生有互信问题,没有交代真实病况。2023-06-1210:11:11

封面图片

调查指35至54岁受访男士精神健康较需关注惟多数人不会求助

调查指35至54岁受访男士精神健康较需关注惟多数人不会求助有调查发现,35至54岁男士的精神健康较需关注,近六成受访者属中度及严重精神健康风险人士,但大多数人不会寻求协助。有社工希望有需要的男士,可透过推出的手机应用程式,寻求协助。香港心理卫生会于今年1月至9月,透过网上问卷及电话访问了超过1800名18岁以上的男士。结果显示,超过三成男性被定义为中度及严重精神健康风险人士,约两成出现有精神健康风险的征状,列为正常的则有四成多人。调查指出,35至54岁男士的精神健康较需关注,属中度及严重精神健康风险人士有近六成,需考虑提供临床接入服务作支援。调查又显示,受访者最常面对的压力为工作、经济问题、健康问题及家庭,超过六成受访者表示,不会找社福机构或专业人士求助,原因包括认为寻求帮助「会被人看不起」、「是脆弱的表现」、「尴尬」,同时亦表示不知道如何或在哪里获得帮助。精神科专科医生麦永接解释,男性与女性不同,较少有情绪表达,过去两年因情绪自杀的个案中,男士较女士多,情况值得关注。他建议,需增加男士对精神疾病的认识以及消除传统观念。香港心理卫生会计划社工梁嘉骏表示,赛马会去年推出计划,为有需要男士提供精神健康服务,今年首次推出手机应用程式,提供预约社工或临床心理学家线上辅导、精神健康资讯、自学资料课程等,期望以线上形式为男性提供协助。2023-11-1913:37:18

封面图片

钻石山谋杀案 平机会吁勿不当标签精神健康有问题人士

钻石山谋杀案平机会吁勿不当标签精神健康有问题人士平机会主席朱敏健对昨日钻石山荷李活广场谋杀案中两名死者致以深切哀悼,并对两人家属寄予关怀。他说,今次个案属个别事件,强调精神健康问题与暴力并无关系,呼吁社会要客观冷静处理今次事件,不要对精神健康有问题人士作不当标签。朱敏健期望社会人士要以包容和共融的心态,将今次事件与精神病健康问题分开处理。他说,政府已有必要措施协助精神病患者康复,希望大家不要给予压力这些人士。他明白社会人士会有忧虑,但对于如何解决事件,要有正确认知,重申精神病患与暴力并无必然关系。他又希望大家不要再广传今次事件的图片及视频,这对解决事件无帮助,应该给予精神病患者适切支持,对他们康复才有裨益。2023-06-0316:31:38(1)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