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发布《新冠疫情应对白皮书》,总结三年疫情期间的经验教训,并探讨如何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传染病大流行。

新加坡发布《新冠疫情应对白皮书》,总结三年疫情期间的经验教训,并探讨如何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传染病大流行。长处-增长了卫生系统的能力,尤其是检测能力-全国疫苗接种政策,在世界范围内也算是比较早拿到疫苗的-保持开放,没有危及到食品和关键医药的供给-支持民生,提供了经济支持和心理健康支援-教育系统持续运转,提供了额外的资源,支持老师、家长以及学生转向居家学习-保持了人民的高度信任,通过准确的、及时地通过可信渠道发布信息-全国齐心,包括但不限于多方支援就业和商务、社区响应仍需提高的-疫情初期,外来劳工宿舍的爆发显示了早期在地预警的确实,需要对外来劳工的健康和居住情况有更好的数据来源-边境控制,早期边境关闭不够决绝,导致放进来一些病例,未来需要更好的边境管理措施,需要更有针对性,如果不管用了就需要开放-口罩政策,早期新加坡在对COVID-19了解不够的情况下,指出口罩是不好使的,后来打脸了,反思是不应该那么决断-密接追踪,早期对TraceTogether这类追踪手段采取得太慢,未来必须考虑将技术考虑到应急预案中-安全管理措施,安全管理措施过于细致/严厉,不利于执行,需要更多的变通-疫情后转向,Delta型期间收紧放松管理措施左右横跳、仰卧起坐,从集中隔离/治疗转向居家隔离过于迅猛,引起了不安结论优先级要搞清楚-在每个节点,都要想清楚,防疫的目的到底是保人命,还是保民生-措施需要有可行性,不能指标画上天,实际落不了地加强抗打击能力-供应链要分散,防囤积要积极,本地应该要有重要物品的仓储和生产能力-早期预警监测系统要进一步发展-方舱医院是个好东西,多用途设施搞起来,必要的时候可以转关系要搞好-需要搞民众能一站式求助和解决问题的平台-政府要和个人搞好关系,才能更好利用资源-保健企业要搞起来,当医疗部门的后备力量加强公共健康的专业力量-多招人-多搞国际合作-要加强专用力量的建设-法治建设也要加强,可能需要修改现有的法条科学技术也要参与-研究要多搞-数据分享要搞起来-关键系统网络安全要加强改善面向未来的规划和能力建设-常态化推演-规划的时候要考虑更糟糕的情况-拉一支专门的团队开放,透明-信息公开要透明,民众的不满也要管理,国家的精神要建设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发改委:提高重大烈性传染病应对能力

中国发改委:提高重大烈性传染病应对能力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通知,提出要推动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加快疫苗研发升级,提高重大烈性传染病应对能力。根据中国发改委网站今天(10日)消息,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通知提出,推动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助力疾病早期预防,加快疫苗研发生产技术迭代升级,开发多联多价疫苗,发展新型基因工程疫苗、治疗性疫苗,提高重大烈性传染病应对能力。文件明确,要推动基因检测、生物遗传等先进技术与疾病预防深度融合,开展遗传病、出生缺陷、肿瘤、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等重大疾病早期筛查,为个体化治疗提供精准解决方案和决策支持。文件还提出,提升疾病诊断能力。推动生物技术与精密机械、新型材料、增材制造等前沿技术融合创新,大力开发分子诊断、化学发光免疫诊断、即时即地检验等先进诊断技术和产品,发展高端医学影像等诊断装备,促进装备向智能化、小型化、快速化、精准化、集成化发展;强化中医疗效判定与机制研究,推动中医药理论的传承创新。此外,文件提出提高临床医疗水平。发展微流控芯片、细胞制备自动化等先进技术,推动抗体药物、重组蛋白、多肽、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等生物药发展,鼓励推进慢性病、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和罕见病的原创药物研发;推广中西医结合,集成推广生物防治、绿色防控技术和模式,协同规范抗菌药物使用。发布:2022年5月10日10:27PM

封面图片

孔繁毅吁做好准备应对疫情再爆发 倡设三大传染病中心

孔繁毅吁做好准备应对疫情再爆发倡设三大传染病中心第5波疫情下,长者死亡率高,在去年的高峰期,部分公立医院外露天位置一度放满病床,大批病人等候入院。政府专家顾问、港大内科学系传染病科主任孔繁毅说,对此感到心酸。他忆述当时情况严峻,很多长者于短时间内入院,一日平均要处理约200名病人,当时政府很快采购到抗病毒药,让医生可于「黄金时期」处方有关药物,有助病人康复。至于如何做好准备,应对一旦疫情再次爆发。孔繁毅认为,应加强应变能力,当疫情出现,可即时将部分内科病房转为简单负气压病房。他亦建议,在港九及新界3个大区都要各有一个传染病中心,每间中心可提供300至500张负压病床,并配备较好的实验室设施。他亦提出,需要大幅增加内科的病床及医护人手,提升医护应对传染病的培训。孔繁毅去年初疫情高峰期后曾经提出,如果疫情持续缓和,建议去年6、7月时市民在户外可不用戴口罩。他说,如果市民去年6、7月在户外不用戴口罩,虽然感染数字短时间内可能会增加,但估计大部分会是轻症,但同时可能推高混合免疫屏障,感染情况或会缓减。他强调,提出的建议基于科学,政府很多时都会聆听并采纳专家意见,他亦明白政府在考虑不同建议时,要检视多个不同因素。2023-03-2708:21:32(1)

封面图片

袁国勇等发起成立大流行病研究联盟 提升新发传染病监测力及应对

袁国勇等发起成立大流行病研究联盟提升新发传染病监测力及应对首个涵盖香港、内地、新加坡、澳洲及美国科学家的「大流行病研究联盟」成立,为推动有关呼吸道病毒人畜传播的研究协作,提升新发传染病监测能力,更有效应对未来可预期的疫情爆发。针对一旦再次爆发新一波疫情,联盟指出,其中目标是运用快速分子测试,及时作出早期预警、适当反应及控制措施,并利用中和抗体等,在最短时间内生产特定疫苗供全球使用,以降低死亡率,希望有助大众维持正常生活,毋须封城或关闭学校。联盟由港大微生物学系传染病学讲座教授袁国勇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何大一发起。何大一表示,根据疫情历史,预计有更多新发传染病出现,其中一种可能在未来十年内导致下一场疫情。联盟候任主席袁国勇亦指,未来25年内,可能约有一半机会再次发生与新冠疫情相同规模的病毒大流行。联盟计划发表联合研究成果,扩大研究影响,以协助提升各地防疫能力。2023-12-0414:43:51

封面图片

港府专家顾问料冠病疫情年中微幅反弹 倡建三传染病中心

港府专家顾问料冠病疫情年中微幅反弹倡建三传染病中心香港特区政府专家顾问孔繁毅说,香港冠病疫情已告一段落,预料在今年年中时感染数字或将出现微幅反弹,并倡议建三个传染病中心,以强化香港面对疫情的应变能力。也是香港大学内科学系传染病科主任孔繁毅星期一(3月27日)接受香港电台专访时说,香港冠病疫情已告一段落,但到了今年6、7月时,已是第五波疫情消退后约半年,部分患者体内抗体水平或已降至低水平,届时或将出现轻微疫情反弹,但相信大部分个案病征轻微,未必容易识别。孔繁毅认为不用太担心,因目前流行的病毒株为奥密克戎BA.2或BA.5亚系变种病毒株,香港不少人已感染过其中一种,目前混合免疫屏障非常高,夏季病毒活跃度相对不高,并发症个案增加的机会也较低。孔繁毅忆述去年第五波疫情高峰期时,部分公立医院外露天位置一度放满病床,大批病人等候入院的情况,对此感到心酸。他指当时情况严峻,很多长者在短时间内入院,一日平均要处理约200名病人。他认为,香港应加强应变能力,当疫情出现,可即时将部分内科病房转为简单负气压病房,因此建议在港九及新界三个大区都要各有一个传染病中心,每个中心可提供300至500张负压病床,并配备较好的实验室设施,同时大幅增加内科的病床及医护人手,并加强培训。

封面图片

【李兰娟:新冠终将回归乙类传染病管理】

【李兰娟:新冠终将回归乙类传染病管理】疫情终将回到常态化管理阶段!李兰娟:新冠是乙类传染病,按照甲类管理,但是最终会归为乙类传染病管理。针对新冠肺炎的超强传播,以及最初较强的致病力,我们国家把新冠肺炎列为“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目前甲类传染病只有鼠疫和霍乱两个。而乙类传染病有20多种。李兰娟院士认为,随着我们防控措施逐渐到位,新冠病毒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肯定会越来越小,将在合适的时候,回归乙类传染病管理。但怎样把握甲类管理向乙类管理的转变,需要专家全面进行分析评估,结合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病毒未来发展的趋势,病毒对人类经济生活造成的影响等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最终的结论。新冠到什么时候由什么机构公布解除呢?解除传染病的甲类控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之中的规定:需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疫情快三年,很多城市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全员核酸,居家办公,静默管理,对经济的影响是可见明显的冲击。从一开始的致死率高不易治愈到现在病毒一代代不断变异,到今天大多人打了疫苗后,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较多,而且治愈率高。相信很快就会将新冠归为乙类传染病管理。我们终将走出疫情的阴霾,回归到正常的生产生活,可今年南方多个城市的写字楼因为酷暑为“保居民用电”而拉闸限电,不得不居家办公,以后每年夏季气温会不会更高,又是我们面临挑战的长期的一大问题。【网评】快点吧,折腾不起了

封面图片

中国将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管理

中国将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管理继8月出现近500例猴痘感染病例后,中国将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采取跟控制冠病病毒一样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星期五(9月15日)发布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规定,将从下星期三(9月20日)起将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采取乙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资料显示,乙类传染病包括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沙斯)、爱之病、狂犬病、麻疹等。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其既往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自去年5月以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猴痘疫情,多国疫情显示,猴痘病死率约为0.1%。中国去年9月报告首例猴痘输入病例,近年6月开始出现本土猴痘疫情,目前全国20多个省份先后报告猴痘病例,引发新增本土续发疫情和隐匿传播。中国国家卫健委等相关部门将猴痘作为新发突发传染病进行应对处置,不断完善防控政策措施,加强信息发布、宣传教育、重点人群干预和规范治疗,促使猴痘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