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自查!耳垂有这症状恐患#心血管疾病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health/202402

None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心血管疾病是本地女性头号杀手

心血管疾病是本地女性头号杀手心血管疾病是本地女性的头号杀手,每三个死亡案例当中,就有一人死于心脏病。然而,有近七成女性误以为乳癌和其他癌症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俗称“无声杀手”的心血管疾病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男性疾病”。实际上,心血管疾病是全球女性群体中的首要致命原因,但许多女性仍欠缺这方面的知识和意识。星期天(6月23日)出炉的新加坡心脏基金会2024年女性心脏健康调查发现,仅有11%的本地女性知道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女性死亡的首要因素。当中,更多马来族女性(51%)知道心脏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印度族女性和华族女性则较少,比率分别是47%和43%。有近四成(38%)的女性误以为乳癌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29%认为死亡导因是一般癌症。但其实心血管疾病才是女性的头号杀手,每三名去世的女性当中,就有一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根据生死注册局2022年的数据,分别有35.2%、34.4%以及27.9%的印度族、马来族和华族女性死于心血管疾病。调查也显示,仅有40%的受访女性知道男性与女性心脏病发作前,所出现的症状有所不同;虽然多数女性能识别较常见的胸口疼痛和喘不过气等症状,仅有少过一半的人能辨识其他症状,如手臂、背部、颈部、下颌或胃部疼痛,以及感到疲劳和恶心。新加坡心脏基金会珍爱女人心筹委会主席兼心脏专科医生田宛仙受访时解释,女性缺乏心血管疾病意识的原因,或是因为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医疗界和媒体对妇科问题如乳癌和子宫颈癌较为关注。她也指出:“以前很多人认为,女性荷尔蒙能对血管起到保护的作用,但她们没有察觉停经之后,荷尔蒙也会跟着消失,因此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就大大提高,甚至超越男性。”令她欣慰的是,调查发现如今女性对心脏病的认识已有所进步,知道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等会直接导致心脏疾病。此外,也有较多女性知道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运动和饮食,就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她指出:“但我们也发现,女性对心脏病其他方面的认识如治疗方式、后遗症等依然不太了解,所以这方面我们还是得继续努力,以提高女性的警觉性。”...2024年6月23日1:49PM

封面图片

中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服皮质类固醇增患心血管疾病#港闻中大医学院研究发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日服5毫克皮质类固醇,患心血管疾病风险

封面图片

研究:剖腹产儿比顺产儿 易患心血管病

研究:剖腹产儿比顺产儿易患心血管病(早报讯)澳大利亚一项研究显示,经剖腹产出生的儿童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与顺产儿童相比更高。新华社报道,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詹姆斯·库克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评估了澳洲近1900名儿童的七项心血管疾病风险指标,发现剖腹产儿童在腰围、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脂肪质量指数等指标上的风险评分都较高,说明剖腹产儿童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于顺产儿童。这项研究日前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公共卫生杂志》上发表论文。论文作者之一、詹姆斯·库克大学的法蒂玛说,顺产过程会使新生儿接触到母亲体内的一些微生物群,这是剖腹产所不具备的。这些微生物会降低新生儿肠道中有害菌群的水平,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这些有益微生物群缺失可能导致某些毒素出现和有害脂肪堆积,进而致病。此前已有研究显示,剖腹产儿童日后出现肥胖症的风险更高。法蒂玛说,很多疾病风险的影响在成年之前并不会显露出来,但对一些儿童体内生物标记物的评估显示已经有一些疾病的亚临床表现。这项研究结果再次说明应当避免没有必要的剖腹产,在一些情况下剖腹产能够挽救母亲和胎儿的生命,但在没有相关医学指征的情况下,顺产还是更好的选择。发布:2022年8月28日3:14PM

封面图片

卢宠茂视察玛丽医院心血管疾病综合医疗中心工作

卢宠茂视察玛丽医院心血管疾病综合医疗中心工作医务衞生局局长卢宠茂视察玛丽医院成立「心血管疾病综合医疗中心」的工作,有关中心可提升心血管疾病综合治疗服务,为病人提供一站式心血管疾病诊疗服务。卢宠茂和医衞局副局长李夏茵会见中心各专科医护,听取筹建中心进展的报告,并视察该院的急症室、心导管室和心脏护理部。心血管疾病是香港头三位死因之一。现时,玛丽医院每年处理大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包括近1500名有急性胸痛征状的病人,他们大多由不同专科联合跟进。成立「心血管疾病综合医疗中心」可优化诊症流程及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病人存活率。卢宠茂表示,行政长官去年在《施政报告》提出医管局会成立「心血管疾病综合医疗中心」,玛丽医院是首间设立有关中心的医院。他有信心在团队的努力下,可推动心血管病诊断高质量发展,以造福市民。2023-08-0822:51:31

封面图片

人造甜味剂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存在直接关联

人造甜味剂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存在直接关联研究人员认为,阿斯巴甜,乙酰磺胺酸钾和三氯蔗糖等人造甜味剂“不应被视为糖的健康安全替代品”。9月7日,发表在《TheBMJ》的一项针对法国成年人的大型研究中发现,较高的人造甜味剂消费量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包括心脏病发作和中风)之间存在潜在的直接关联。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1481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14819.htm

封面图片

每天吃“这零食”控糖又降体脂肪远离心血管疾病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health/20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