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治一治短视频虚假摆拍乱象

经济日报:治一治短视频虚假摆拍乱象经济日报第五版文章指出,不可任由短视频摆拍自由“生长”、任其发挥,是时候治一治、管一管了。对此,应多方合作、综合发力。加强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明确网络短视频创作主体的责任,加大对传递错误观念、刻意制造争议、煽动公众情绪摆拍行为的监管和惩处力度。短视频创作主体应坚守创作底线,加强短视频拍摄内容的创新与提升,遵循正确价值导向,从而产出和传播优质的短视频。还要明确合理摆拍的边界,在虚构情节和剧情演绎中注明“虚构演绎,谨慎识别”“创意作品”等标识,帮助观众识别。相关短视频平台需要建立健全短视频摆拍的审核和标注机制,完善短视频发布、推流的标准,对虚假演绎短视频的内容认真审核,以维护良好网络生态。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抖音严打虚假摆拍 伪造故事误导公众将被无限期封禁

抖音严打虚假摆拍伪造故事误导公众将被无限期封禁针对这一现象,3月30日,抖音官方账号发布了关于“演绎”类作品的内容创作的最新规则。新规要求创作者发布剧情虚构内容时,“需在显著位置标注作品系演绎”。此举意在打击网络上的虚构摆拍行为。新规明确表示,利用虚假摆拍进行不当营销的账号,平台将从严处罚。新规要求:“创作者通过剧情演绎方式创作、发布虚构内容时,需在显著位置标注作品系演绎”(文案包括但不限于“虚构/演绎作品,仅供娱乐”等),避免作品被误解。对未注明“演绎”标识,又刻意利用虚假摆拍获取流量进行不当营销,误导公众的账号,平台将视情节对其进行无限期封禁等处罚。同时,抖音在新规中明确,即便视频已经主动打标,内容仍需遵守《抖音社区公约》,包括但不限于:不得包含虚假慈善、虚假卖惨等违反公序良俗的内容,不得含有低俗、暴力、歧视等违法或不良内容。另外,抖音将开通申诉通道,若创作者认为自己发布的虚构作品无责,仅因被不合理曲解或者其他原因引发视频被处罚,可向平台提出申诉。抖音表示,这一规则更新,既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虚假摆拍现象的治理,也是为了避免内容创作引发错误解读,服务广大创作者制作、传播合法合规演绎剧情内容的需求。上述规则已经开始试运行,并将于2023年5月1日起正式生效。抖音在公告中还表示,为了方便创作者,将在创作发布页面上线“演绎”声明打标功能。其中,“发布后打标”功能已经于近日上线。具体形式为,当平台发现某个作品真实性可能存疑时,会向创作者发送通知,提示其作品疑似存在“演绎摆拍”,为避免他人解读对作品产生影响,创作者可以选择勾选“该作品为演绎作品,仅供娱乐”等声明,相关标识会在视频下方自动展现。目前,抖音正在积极开发“发布前打标”声明等功能,未来创作者可以在发布页面一键勾选,对作品进行打标。2022年以来,抖音针对不实信息已经上线了预警、溯源、存疑(提醒)、跳转、粉丝抹除、谣言库、拦截、打标、推送等多项能力。2023年1月1日至今,抖音针对以摆拍为重点的不实信息现象予以严厉打击,共对2648个账号予以封禁等处罚,下架133.7万个视频。(一橙)...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5196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51963.htm

封面图片

抖音:未注明“摆拍”造成公众误解者将被禁言或封号

抖音:未注明“摆拍”造成公众误解者将被禁言或封号针对抖音APP中大量的“摆拍”视频,抖音公司发布公告称,未标注者将被处以禁言乃至封号的处罚。抖音安全中心星期四(3月30日)发布关于更新“剧情演绎”类视频创作规范的公告称,部分剧情视频作品在传播过程中,因为前后语境缺失引发误解,被误以为是真实事件,给网友和创作者造成了不良影响。此外,还有极个别创作者试图利用虚假人设、情节、场景、道具等编造不实信息,凸显对立或冲突效果,从而达到不当获取流量甚至变现的目的。公告称,为进一步加强对虚假摆拍现象的治理,避免内容创作引发错误解读,服务广大创作者制作、传播正常演绎剧情类内容的需求,抖音更新了关于“演绎”类作品的内容创作规则,要求创作者通过剧情演绎方式创作、发布虚构内容时,需在显著位置标注作品系演绎,避免误解。如作品因未对外注明系“演绎”或“虚构”,致使社会公众、新闻媒体产生误解,平台将从严处置,视情节对发布账号给予全面禁言30天至无限期封禁等处罚。另外,主动打标并有效对外展示的同时,剧情类创作作品仍需遵守抖音社区公约,包括但不限于:不得包含虚假慈善、虚假卖惨等违反公序良俗的内容,不得含有低俗、暴力、歧视等违法或不良内容。上述内容创作规则已经开始试运行,并将于2023年5月1日起正式生效。

封面图片

抖音发布公告:“剧情演绎”类视频需注明 否则最严无限期封禁

抖音发布公告:“剧情演绎”类视频需注明否则最严无限期封禁 抖音在公告中称,近年来出现了部分剧情视频作品在网友、媒体传播、转载过程中,因为前后语境缺失引发误解,被误以为是真实事件,给网友和创作者都造成了不良影响。此外,还有极个别创作者试图利用虚假人设、情节、场景、道具等编造不实信息,凸显对立或冲突效果,从而达到不当获取流量甚至变现的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对虚假摆拍现象的治理,避免内容创作引发错误解读,服务广大创作者制作、传播正常演绎剧情类内容的需求。抖音更新了关于“演绎”类作品的内容创作规则,要求:“创作者通过剧情演绎方式创作、发布虚构内容时,需在显著位置标注作品系演绎”,避免作品被误解。对未注明“演绎”标识,又刻意利用虚假摆拍获取流量进行不当营销的账号,将从严处罚。2023年1月1日至今,抖音针对以摆拍为重点的不实信息现象予以严厉打击,共对2648个账号予以封禁等处罚,下架133.7万个视频。此前3月28日,国新办举行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全面清理通过伪造场景、编撰细节、虚构经历等手法摆拍制作的导向不良、误导公众的短视频。...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5200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52009.htm

封面图片

【经济日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短视频平台应及时制止侵权行为】

【经济日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短视频平台应及时制止侵权行为】10月31日消息,经济日报刊文《短视频版权问题“短视”不得》文章,文章表示,保护版权,平台应该主动作为。一方面,加大对正版内容和原创内容的采购和生产力度,努力实现规范化、正版化的运营模式;另一方面,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做到主动审核,积极履行平台主体责任和通知删除义务。技术缺陷不能成为监管缺位的借口。过去,很多平台声称短视频用户规模大、技术更迭快,给监管带来较大困难。随着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对于明显侵权行为,平台将有可能做到及时制止,精准打击。

封面图片

【经济日报:“银行可以兑换π币”为虚假信息】

【经济日报:“银行可以兑换π币”为虚假信息】2023年10月15日03点42分老不正经报道,《经济日报》10月15日第05版发文提醒“银行可以兑换π币”为虚假信息。文章指出,今日不少网友称通过短视频看到“现在银行营业厅开始审批‘π币’”,以为“π币”可以兑换人民币了。经核实,该视频发布者把某地为民服务中心开设的“π型审批师”集成办窗口,曲解为银行物理网点的柜面窗口。其实,“π型审批师”与网传的“π币”没有任何关系,“π币”是英文PiNetwork的简称,已有多地网警发布风险提示。

封面图片

经济日报:微短剧不可短视

经济日报:微短剧不可短视经济日报文章指出,时下,微短剧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围绕微短剧的讨论不断升温。不过,随着讨论增加,争议也在变多。中国消费者协会不久前发布的《2023年第四季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点名短视频平台微短剧诱导付费乱象。近日“夫妻做微短剧每月进账4亿多元”的消息也让网友哗然。与很多新兴行业一样,微短剧行业必然会经历从野蛮生长走向成熟、规范的过程,低劣的内容、引流的噱头终将被市场淘汰。目前来看,随着管理逐步完善,微短剧从业者终将在规范化的道路上找到可持续发展路径,制作出更多精品。而高额收费、重复收费,以及诱导老年人、未成年人消费者“氪金”等乱象,也将得到有效遏制。归根结底,微短剧发展要保持生命力,绝不能短视,要在升级内容品质、撬动产业发展等方面持续深耕,让高流量转化为高质量,让小短剧散发出大能量。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