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首次公布 AI 应用矩阵

蚂蚁首次公布AI应用矩阵5月27日,蚂蚁在开放日上对外展示了多个AI创新应用产品。基于大规模业务场景的需求,蚂蚁集团已经布局了包括知识图谱、运筹优化、图学习、可信AI、大模型等在内的AI技术,其中蚂蚁百灵大模型已于去年底完成备案。蚂蚁集团CTO何征宇透露,基于蚂蚁百灵大模型的三个应用是蚂蚁当下重点破局方向:生活管家、就医助理及金融助手。此外,多模态大模型技术也在蚂蚁内部也有一些创新应用,如AI智绘、AIGC数字人等。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蚂蚁百灵大模型完成备案 多款产品将向公众开放

蚂蚁百灵大模型完成备案多款产品将向公众开放中国金融科技巨头蚂蚁集团的百灵语言大模型已完成备案,多款产品将向公众开放。据《上海证券报》报道,蚂蚁集团星期一(11月6日)说,根据国家七部委联合公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指导要求,蚂蚁百灵大模型已完成备案,基于百灵大模型的多款产品已陆续完成内测,将向公众开放。据悉,蚂蚁百灵语言大模型采用Transfromer架构,基于万亿级Token语料训练而成,支持窗口长度达32K,推理能力领先,在主流推理类榜单中排名前列。蚂蚁集团副总裁、百灵大模型负责人徐鹏表示,蚂蚁大模型以全栈布局、长线发展为原则,以创造产业价值为目标。备案通过后,“百灵”将全线应用到蚂蚁的各个业务场景,并在各垂直领域创新研发产品,更多应用产品即将面向社会开放。目前,蚂蚁大模型已形成包括大模型底层基础设施、基础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应用产品在内的完整技术链条。在行业大模型层面,蚂蚁集团布局了包括金融、医疗、安全等领域。蚂蚁今年9月对外发布金融大模型及两款应用产品,包括面向消费者的金融智能助理“支小宝2.0”和面向行业专家的金融业务助理“支小助”。2023年11月6日12:30PM

封面图片

据中证报,5 月 24 日,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开幕,大会主题为 “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发展新质生产力”。蚂蚁集团董事长兼

据中证报,5月24日,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开幕,大会主题为“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发展新质生产力”。蚂蚁集团董事长兼CEO井贤栋在主论坛上发言时表示,下一个十年,蚂蚁将以更大力度投入科技创新,聚焦人工智能和数据要素技术,开启蚂蚁科技的全新未来,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蚂蚁集团是国内较早布局AI大模型的厂商,自研的百灵大模型2023年已通过备案。井贤栋介绍,蚂蚁大模型坚持面向产业、全栈布局,当下重点破局三个应用,分别是生活管家“支付宝智能助理”、就医助理“安诊儿”和金融管家“支小宝”。

封面图片

支付宝全新 AI 产品开启灰测,支持挂号订票点外卖等 30 多项办事服务

支付宝全新AI产品开启灰测,支持挂号订票点外卖等30多项办事服务4月26日,支付宝在首页灰度测试一款全新的办事AI产品。与其他侧重聊天交流的AI原生应用不同,支付宝智能助理聚焦生活办事,并内置于支付宝App内,通过AI技术可为用户提供出行、健康、政务等场景的30多项服务。据了解,该产品基于蚂蚁百灵大模型研发,目前还在灰度测试阶段,会陆续开放测试范围。受邀测试的用户,可以通过在支付宝首页下拉,或点击右上角+号从智能助理的入口使用。

封面图片

国际组织 WDTA 首次就大模型安全发布国际标准,蚂蚁集团、OpenAI、科大讯飞等参编

国际组织WDTA首次就大模型安全发布国际标准,蚂蚁集团、OpenAI、科大讯飞等参编4月17日消息,在第27届联合国科技大会,世界数字技术院(WDTA)发布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安全测试标准》和《大语言模型安全测试方法》两项国际标准。据了解,这两项国际标准为大模型及生成式AI应用方面的安全测试标准,由OpenAI、蚂蚁集团、科大讯飞、谷歌、微软、英伟达、百度、腾讯等数十家单位的多名专家学者共同编制而成。

封面图片

蚂蚁集团 CTO:大模型还处于钻木取火阶段,能用但太贵了

蚂蚁集团CTO:大模型还处于钻木取火阶段,能用但太贵了5月28日,在第九届蚂蚁技术日上,蚂蚁集团CTO何征宇表示,大模型仍处于钻木取火阶段,规模落地需要攻坚三大挑战:可靠性、经济性、易用性。其中,可靠性是在技术层面用AI监督AI,以解决控制和“对齐”模型。经济性是把大模型做“小”,这决定了大模型应用能否成为主流。易用性则是将智能“傻瓜化”,进一步降低C端门槛,这决定了生成式AI是否能规模化落地应用,扎根C端。(澎湃新闻)

封面图片

蚂蚁集团开放 AI 安全检测平台:集成 1000 多件专利、40 余种主流对抗算法9

蚂蚁集团开放AI安全检测平台:集成1000多件专利、40余种主流对抗算法9月1日下午,在上海“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可信AI论坛”现场,中国信通院、清华大学、蚂蚁集团联合发布AI安全检测平台“蚁鉴”,面向AI模型开发者提供从模型对抗测试到防御加固的一站式测评解决方案,帮助开发者一键识别和挖掘模型漏洞,打造更安全可靠的AI。记者了解到,这也是行业首个面向工业场景全数据类型的AI安全检测产品。该平台基于蚂蚁多年的风险对抗实践,集1000多件可信AI专利于一身,融合了自研的智能博弈对抗技术,可以实现文本、图像、表格、序列等不同数据类型的自动化测试、量化评分和安全性增强。蚂蚁集团大安全技术部总裁李俊奎介绍,该平台内嵌了自研的AI安全计算引擎,计算性能提升了数十倍;内置了40余种国内外主流及自研的攻击算法模型,通过模拟黑产及自动进化攻击手段,对AI模型“检测—防御—升级”,可有效发现AI模型漏洞,减少系统性风险;此外,该平台覆盖了对模型未知情况下的“随机噪声”、“迁移攻击”等攻击样本,更符合工业界应用的攻击评测基准。李俊奎说,该平台支持零编码测评,用户上传待测模型,选择攻击算法后,平台可自动化评估AI安全风险,全面加固模型算法。该平台现已开放AI模型鲁棒性测评,未来持续增加模型可解释性、算法公平性、隐私保护等特性的检测服务。来自:雷锋频道:@kejiqu群组:@kejiquchat投稿:@kejiqubot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