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发 3 万亿生育补贴

专家建议发3万亿生育补贴12月11日,任泽平等多位专家联合发文称,大力发放生育补贴有助于提振生育和扩大内需,初步计算,大约需要1-3万亿左右的补贴。包括提供生育津贴、产假、托儿服务等措施。此外,中国还将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据任泽平介绍,欧美国家的生育率普遍能够达到1.5到1.9之间,而中国的生育率目前仅为1.1左右,今年甚至可能跌破这个数字。因此,他强调中国需要尽快从放开生育转向鼓励生育,并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官媒:鼓励生育不能只靠补贴

中国官媒:鼓励生育不能只靠补贴对于中国不断下滑的生育率,官媒发表评论认为,生育补贴不是生育支持政策的全部,鼓励措施要有整体思维。《经济日报》星期四(1月26日)发表题为《生育鼓励措施需有整体思维》的文章称,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支持生育,在当前人口形势下非常迫切。拿出真金白银补贴生育家庭,不仅有助于减轻生育养育压力,也体现了国家鼓励生育的政策意图。不过,文章指出,生育补贴不是生育支持政策的全部。除经济因素外,多数家庭在制定生育决策时还要考虑到子女托育、住房空间、教育成本以及女性就业权益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养育孩子的压力会传导至生活的方方面面。文章认为,要改变社会的生育观念和行为惯性,既要在具体问题上解决年轻人的生育痛点,也要在宏观层面稳住年轻人对社会发展的信心和预期。文章建议的措施包括:加大托育公共服务供给,营造平等创业就业的职场环境,健全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就业、社保等方面政策体系,从经济、法律、社会公平机制等多方面出台符合实际的措施等。文章最后写道,生育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只有运用整体思维建立符合国情、覆盖面更广、时效更长、全方位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才能切实解决中国家庭不敢生、不愿生的问题,使生育率得到提振,逐步回到合理的水平上来。中国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末,中国人口为14亿1175万人,新生人口少于死亡人口,共减少约85万人,是1961年大饥荒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发布:2023年1月26日1:29PM

封面图片

携程推出企业生育补贴:每孩每年1万 连发5年

携程推出企业生育补贴:每孩每年1万连发5年6月30日,携程集团宣布,推出针对全球员工的生育补贴政策——“程二代程长礼金”。2023年7月1日起,入职满3年的全球员工,不论性别,每新生育一个孩子,将获得每年一万元的现金补贴,发放至孩子满5周岁后终止。经初步测算,携程计划未来投入10亿元生育补贴,用于激励员工生育。“很惊喜,全家都对即将到来的孩子充满期待并且做好了准备,没想到公司也直接给到了5万元的‘大红包’。”胡俊是携程机票服务部的员工,已经在携程工作5年,妻子即将于7月初临产,他将是第一批领取到携程生育补贴的员工之一。据了解,自2015年12月起,携程集团同时发布了孕期交通费、生育礼金和生育医疗补贴等福利,并在此后陆续增加了孕妇躺椅、辅助生育以及母婴室等10余项福利。在此次生育补贴政策出台前,携程年均在生育福利上的投入近800万元。据统计,2022年对比2015年,携程员工年新生儿家庭占比增长147%,其中二胎占比增长329%。“我一直建议政府给有孩子尤其是多孩的家庭发钱,从而降低家庭的生育成本,帮助更多年轻人完成生育多个孩子的愿望。”作为人口经济学家,携程集团董事局主席梁建章表示:“企业也可以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发挥作用,为社会凝聚共识构建一个良好的生育氛围。”生育成本居高不下,已经成为影响生育率的重要因素。据育娲人口研究智库统计,在中国把一个孩子从0岁抚养到刚满18岁所花费的成本平均为48.5万元,相当于人均GDP的6.9倍,这一数据是德国(3.64)的近两倍,是澳大利亚(2.08)的三倍多。与此同时,2017年至2022年,中国出生人口连续六年下降。而家庭财税补贴是梁建章觉得应该先行的措施,因为最容易实施也是见效最快的。梁建章建议,至少用GDP的2%-5%来鼓励生育,这样生育率才能提升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1.6左右。携程生育补贴就是一种探索,旨在带动更大规模的社会资源投入该领域。梁建章在今年出版的新书《人口战略》中估算,如果按照GDP2.4%来补贴,即每孩每月补贴1000元,每年可以多生240万个孩子。除现金补贴外,梁建章还曾提出包括教育改革、向多孩家庭提供购房补贴、增建托儿所等10大生育减负政策建议以鼓励生育。via(author:编辑:赵欣宇)

封面图片

内地人口续下降 专家倡中央推政策增家庭生育意愿

内地人口续下降专家倡中央推政策增家庭生育意愿国家统计局早前公布,截至去年底全国人口14亿967万人,按年减少208万,连续第二年人口下跌。国家卫健委副主任、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常务副会长于学军表示,内地生育水平下降速度较快涉及多个成因,新冠疫情大流行客观上对生育造成短期影响,但亦牵涉其他长期原因,特别是在国家城市化和妇女教育水平提高下,令生育下降成为一个必然趋势。于学军接受本台访问时说,任何人口变化都可能对收益水平带来长期影响,卫健委正针对相关问题积极应对。内地去年出生人口902万人,死亡人口111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千分之1.48。对于三孩政策红利是否仍未释放,于学军认为,生育数量政策已经起不到决定性作用,关键在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中央如何为家庭赋能,让家庭有能力和愿意生育。于学军仍对中国人口有信心,指出国家整体人口规模仍然巨大,人口红利仍然存在,加上国家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目标是提升人口质量来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生殖医学专家、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乔杰接受本台访问时说,选择30岁后生育的女性占比越来越高,可能与年轻人先追求事业、较迟考虑生育的生活方式有关。她指,现时不少人更注重子女教育和养育质量,这些会带来额外经济负担,都会引致生育率下降。她建议中央加大家庭支持力度,向每名愿意生育二孩或三孩的女性,逐步增加补贴,特别是生活成本较高的城市,如果能够根据养育孩子数量给予生活成本支持,相信对生育率有一定帮助。乔杰提到,女性生殖能力自35岁开始明显下降,目前政策宣传的关键在于推动育龄夫妻早一点生第一个孩子;她又建议,内地应该针对女性生育能力保护,进行更深入知识宣传,推动不著急成家的单身女性趁年轻先将卵子冷存,提前准备将来的家庭计划。乔杰相信,目前育龄女性数量相对稳定,预计内地出生率不会大幅下跌,但待出生率明显上升,可能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2024-04-0108:57:11

封面图片

调查:香港仅三分之一未生育受访者有生育计划

调查:香港仅三分之一未生育受访者有生育计划香港生育率持续降低,一项最新调查显示,仅有三分之一的未生育受访者有生育计划。据《星岛日报》报道,九龙妇女联会星期二(11月21日)发布“2023施政报告有关鼓励生育政策”问卷调查报告。这项调查报告受访者共计734人,逾六成在45岁以下,当中已生育的逾七成,仅10.1%表示打算继续生育;未生育的逾两成,仅34.9%有生育计划。逾半数受访者认为,向初生婴儿父母派发现金有作用,但认为此举措有吸引力的只有22.4%。逾八成受访者认为,最影响生育的因素是经济。除经济因素外,分别逾七成和逾五成受访者认为,住房和孩子教育问题最影响生育意愿。九龙妇女联会永远名誉会长郑臻认为,教育是影响生育的一大因素,学校、家庭、社会要构成互相协调的机制。联会建议政府改善教育制度,让课程内容更多元化,增加学生出路,并建议政府建立一个支持家庭的社会文化,加强家庭教育。联会也建议推动“家庭友善雇佣”措施,如给父母提供家事假期、增加全薪产假及侍产假等。郑臻说,今年施政报告在鼓励生育政策上迈进了一大步,但这些措施的吸引力不足以刺激市民考虑生育。她指鼓励生育是个复杂的问题,联会研究小组认为政府需要考虑经济、教育层面等多个因素,对症下药,由源头去解决生育问题,并且利用教育潜移默化,激励人们生育。2023年11月21日3:07PM

封面图片

中青报:鼓励生育先要缓解婚姻焦虑

中青报:鼓励生育先要缓解婚姻焦虑中国青年报发表评论文章说,低生育率正在成为影响国内人口均衡发展的主要风险,化解这样的风险,不仅需要消除年轻人的生育恐惧,而且需要减轻他们的婚姻焦虑,只有让年轻人勇于步入婚姻的殿堂,才能鼓励他们承担起为人父母的责任。文章提到,中国已有多地出台包括发放生育补贴在内的生育支持措施,其中包括沈阳、深圳、济南、长沙、哈尔滨等大城市。不过,“人口大户”杭州看起来既不缺人,也不愁“生”,也在2月22日发布鼓励生育的政策,即今年将首次向同一对夫妻生育二孩、三孩,且新出生子女户籍登记在杭州的家庭发放育儿补助,拟向二孩家庭一次性发放补助5000元(人民币,下同,约1000新元),向三孩家庭一次性发放补助两万元。杭州看起来既不缺人,也不愁“生”,实际上,这只是一种错觉。目前最新数据尚未公布,但根据去年浙江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浙江全省总和生育率最低的是杭州,只有0.96。按照人口理论,2.1的总和生育率是维持代际更替、人口稳定的基本条件;1.5是国际社会通认的警戒线,一旦下滑至1.5以下,就有掉入“低生育率陷阱”的可能。换句话说,杭州此番未雨绸缪,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必然之举。文章继而评论道,化解低生育率风险,不仅需要消除年轻人的生育恐惧,而且需要减轻他们的婚姻焦虑。生儿育女意味着漫长而辛苦的付出,年轻人的获得感和安全感,是决定他们婚恋家庭观念的重要参数。从这个意义上看,在出台措施支持适龄夫妇积极生育的同时,有必要前置政策关怀,为年轻人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他们更加有实力和底气去经营家庭、拥抱生活。

封面图片

专家建议对50万以上存款征收利息税引热议

专家建议对50万以上存款征收利息税引热议这些中收入人群有比较可观的存款余额,但是他们宁愿把钱放在银行里面,也不愿拿出来消费,所以这位教授就建议对50万以上的存款征收高额利息费,让高额存款变得没有收益空间,如此一来大家就会把钱拿出来消费了。这也引起了网友的热议,之前也曾有专家表示,要做好消费刺激,比如继续加大新能源汽车补贴等,从而带动可选消费,拉动国内生产形成正循环,刺激内需。根据中国人民银行10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同比多增6.5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刷新历史纪录。按中国14亿人口计算,2022年平均每人存款近1.3万元。据相关部门统计,2022年90后变得爱存钱了,大家换机的周期都加长了。...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4139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41395.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