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称,从严查处“忽悠式回购”,严查涉嫌擅自改变募集资金用途等违法违规行为,出手整治上市公司“蹭热点”、短线交易等,是近期相关部

文章称,从严查处“忽悠式回购”,严查涉嫌擅自改变募集资金用途等违法违规行为,出手整治上市公司“蹭热点”、短线交易等,是近期相关部门从严监管的重点。近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一家上市公司,因承诺回购公司股份,在公司账面充盈情况下,时隔一年却未实施,被监管部门下发《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并将相关违规行为记入诚信档案。同日,深交所也就此事向该上市公司下发关注函,并表示将对公司及相关违规当事人启动纪律处分程序。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经济日报:资本市场容不得“忽悠式回购”】

【经济日报:资本市场容不得“忽悠式回购”】文章称,从严查处“忽悠式回购”,严查涉嫌擅自改变募集资金用途等违法违规行为,出手整治上市公司“蹭热点”、短线交易等,是近期相关部门从严监管的重点。近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一家上市公司,因承诺回购公司股份,在公司账面充盈情况下,时隔一年却未实施,被监管部门下发《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并将相关违规行为记入诚信档案。同日,深交所也就此事向该上市公司下发关注函,并表示将对公司及相关违规当事人启动纪律处分程序。

封面图片

将 “长牙带刺” 落到实处 !监管严查结构化发债违规行为

将“长牙带刺”落到实处!监管严查结构化发债违规行为据中国基金报,近期证监会下发新一期的《机构监管情况通报》显示,近年来,证监会落实“穿透式监管、全链条问责”,持续强化机构监管,针对证券基金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业务参与结构化发债违规行为,已累计处理19家机构和90名从业人员,相关违规行为显著减少。《通报》披露,某基金公司在公司治理、私募资管业务等方面存在涉嫌违规情况,涉及产品沦为通道、参与结构化发债等问题。监管对该基金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暂停新增私募资管产品备案3个月的行政监管措施,并对高管及相关专户产品投资经理一并采取监管措施。证监会表示,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新“国九条”要求,全面强化证券基金经营机构监管,将“长牙带刺”落到实处。各行业机构应着力加强内部治理和文化建设,严格执行法规要求,切实履行主动管理职责,严禁参与各种异化、变形的结构化发债行为,牢牢守住合规风控底线。

封面图片

经济日报:坚决惩戒违规短线交易

经济日报:坚决惩戒违规短线交易文章称,在解释违规短线交易时,上市公司普遍将其归因于“不懂规则”“误操作”“不存在主观故意”等,话里话外都在解释违规行为是无心之失。但这些说法并不能令投资者信服,质疑上市公司“内幕交易”“故意为之”的声音此起彼伏。即便是真因不懂规则、误操作而实施了短线交易,也不应以一句轻飘飘的道歉了事。要完全杜绝此类行为的发生,监管部门还应提升监管震慑力,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建立分析模型,从交易者身份、交易规模、交易时间等多维度监测,综合研判,让违规者无处遁形。同时,要加大对短线交易行为的处罚力度,无论是主观故意还是误操作都应予以一定惩戒,涉案金额巨大的还可考虑采取禁入市场等处罚措施。

封面图片

【让监管“长牙带刺”,深交所集中力量惩治违规减持、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

【让监管“长牙带刺”,深交所集中力量惩治违规减持、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12月6日,记者获悉,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以来,深交所对违法违规行为快查快办,“零容忍”打击资本市场各类乱象,让上市公司监管真正“长牙带刺”。下一步,深交所将持续保持资本市场监管“严的基调”,进一步强化上市公司全链条监管,并将结合最新市场发展形势,集中力量惩治违规减持、财务造假、信披违规、蹭热点炒股价等影响恶劣的违法违规行为,压实上市公司主体责任,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切实增强市场信心。(中证金牛座)

封面图片

北交所:从严从快打击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资金占用、违规减持等行为

北交所:从严从快打击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资金占用、违规减持等行为据北交所发布,北交所近期制定了《推动提高北交所上市公司质量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到,强化自律监管,突出政治引领,坚守监管主责主业,系统集成、形成合力。坚持“证监讲政、监管姓监”,持续完善分类监管、科技监管、现场与非现场监管、一体化监管等上市公司监管机制安排。以完善上市公司监管规则体系为基础,优化信息披露监管与股票交易监管、司局所“三点一线”监管等协作机制,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协调,形成监管强大合力。强化科技赋能,大力提升监管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持续提高一线监管精准度和有效性,加强自律监管与行政监管衔接,配合做好民事、刑事等立体化追责,从严从快打击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资金占用、违规减持等行为,切实将以投资者为本理念落到实处。

封面图片

从严监管再融资 倒逼上市公司练好内功

从严监管再融资倒逼上市公司练好内功近日,多家上市公司宣布终止定增计划。谈及定增未能实施的原因,不少公司均提到了监管政策的影响。可以看到,继8月底证监会对再融资作出监管安排之后,11月8日,沪深交易所出台优化再融资的具体措施,设定了五条“红线”:一是严格限制破发、破净情形上市公司再融资。二是从严把控连续亏损企业融资间隔期。三是限制财务性投资金额较高上市公司的融资规模。四是从严把关前次募资使用。五是严格把关再融资募集资金主要投向主业的相关要求。笔者认为,当前从严从紧监管再融资,在优化资金配置,引导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经营状况良好的优质上市公司的同时,也倒逼上市公司打破对融资的盲目依赖,专注练好内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