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恒星的力量:EPFL在聚变能研究领域已走过30年

利用恒星的力量:EPFL在聚变能研究领域已走过30年如今,EPFL已成为核聚变领域的领先研究机构,其目标是在地球上复制恒星中发生的反应。核聚变:为恒星提供动力恒星(如太阳)内部的高热和高压会导致成对原子(尤其是氢原子)聚集在一起或发生"聚变"。当这些轻原子核合并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时,会损失一些质量,并按照爱因斯坦的著名公式E=mc2转换成大量能量。这种核聚变过程为恒星提供了动力,并向宇宙释放出惊人的能量。EPFL的TCV(可变配置托卡马克)舱内。资料来源:EPFL/AlainHerzog科学家已经能够在地球上产生核聚变反应。全球研究人员目前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持续保持这些核聚变反应,并以高效、可控的方式利用释放的能量发电。在EPFL,工程师们选择研究一种使用环形磁约束反应堆(称为托卡马克)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氢同位素氘气被加热到一亿摄氏度,使其变成等离子体,并诱发氘核之间的高能碰撞。托卡马克的磁场将等离子体悬浮在真空室的中间,远离设备的内壁。瑞士等离子体中心:引领欧洲核聚变研究瑞士等离子体中心目前拥有约200名研究人员和学生,30年前就开始建造自己的可变配置托卡马克。由于其独特的设计,这个实验反应堆已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核聚变研究设施之一。负责托卡马克测量系统的资深科学家巴西尔-杜瓦尔(BasilDuval)说:"我们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就建造了这个反应堆,它的核心依然如故。他指出,瑞士等离子体中心正在进行的研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部分原因是该中心为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项目做出了贡献,部分原因是研究成果对整个核聚变研究界都很有价值。像瑞士这么大的国家能拥有这样的实验设施,实在是太了不起了。"为纪念其托卡马克装置投入使用30周年,瑞士等离子体公司将于9月份接待欧洲核聚变联盟的代表。该联盟是多项核聚变计划的幕后推手,包括推进热核实验堆的物理基础,并通过TCV托卡马克等设施的实验来优化其成功机会。瑞士等离子体中心主任AmbrogioFasoli也是EUROfusion的主席,并刚刚被任命为该联盟的项目经理。他表示:"我们在瑞士等离子体中心过去30年的工作为等离子体行为提供了重要的见解。TCV在这项工作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最近对其基础设施进行的升级扩大了我们研究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DEMO和未来聚变反应堆关键问题的能力。未来的挑战是巨大的,但我们完全有能力为聚变能源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因为聚变能源是未来全球能源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TCV托卡马克内的等离子体。图片来源:©CurdinWüthrich/SPC/EPFLEPFL独特的托卡马克方法由于EPFL的托卡马克是一个"可变构型"反应堆,科学家们可以利用它来观察等离子体构型的变化如何影响等离子体的特性(如温度和约束质量),并研究新的等离子体构型。它还可用于评估分流器的不同配置,分流器是用于控制反应堆堆芯能量释放的装置。它们的作用对于在不损坏反应堆的情况下长时间维持等离子体至关重要,工程师们仍在努力优化它们的设计。瑞士等离子体中心最近与GoogleDeepMind合作,开发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新型等离子体磁控制方法,并首次成功将其应用于TCV托卡马克中的实际等离子体配置。与所有托卡马克一样,EPFL的托卡马克也有一个将气体转化为等离子体的真空室。这个真空室被大型磁线圈产生的环形磁场包围,防止等离子体接触真空室的内壁。此外,还有一个带有欧姆线圈的中心柱,可保持等离子体的稳定性,以及一个可塑造等离子体结构的极性磁场。整个反应堆配备了一个利用微波和热粒子喷射的加热系统,辅以一系列测量温度、密度、辐射、等离子体构型波动和其他重要参数的仪器。在未来的聚变发电厂中,等离子体内聚变反应产生的热量将为涡轮机提供动力(类似于当前的核裂变反应堆),并产生大量可靠的基荷电力。这一过程将是可持续的、无碳的,不会产生长期的放射性废物。...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8817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88175.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新型钨反应堆让核聚变更接近现实

新型钨反应堆让核聚变更接近现实对于那些不熟悉托卡马克的人来说,它本质上是一个甜甜圈形状的装置,利用强大的磁场来容纳和控制等离子体--一种极热、带电的气态混合物,对于复制恒星中的聚变反应至关重要。由法国替代能源和原子能委员会(CEA)运营的WEST(稳态托卡马克中的钨环境)反应堆处于这项研究的最前沿。这一突破取决于钨的使用,钨是灯泡灯丝中常见的灰白色金属。这种金属以其卓越的耐热性能而著称,能使等离子体达到难以置信的高温和高密度,而不会导致腔壁熔化。在创纪录的运行过程中,研究小组向WEST注入了1.15千兆焦耳的能量,使等离子体在大约5000万摄氏度的高温下持续燃烧,其温度是太阳核心温度的三倍多。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PPPL)提供了专门的X射线诊断工具,用于精确测量WEST内的强等离子体条件,在这一成就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的路易斯-德尔加多-阿帕里西奥(LuisDelgado-Aparicio)说:"等离子体聚变界是最早利用混合光子计数技术监测等离子体动态的机构之一。"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科学家泽维尔-利塔乌东(XavierLitaudon)解释了为什么钨托卡马克的这一成就是如此重大的突破。"我们需要提供一种新的能源,而且这种能源应该是持续和永久的"。核聚变可以成为改变游戏规则的能源--一种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没有任何放射性废物或碳排放。然而,要实现自持聚变反应,使其产生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从超高温等离子体中提取比启动和维持核聚变过程所需更多的能量,需要极高的温度和极长的约束时间。这就是为什么最近在WEST取得的突破如此令人期待。正如协调该实验的雷米-杜蒙(RemiDumont)简明扼要地指出的那样--"一个惊人的结果"。虽然人类的核聚变能源梦想还需要数年或数十年的时间才能实现,但像这样的里程碑式事件表明,我们正在一步步地接近它。主要的参与者也在加倍努力实现核聚变的承诺。微软公司与Helion公司合作,计划在2028年之前开发出商业核聚变技术,而日本则在去年推出了大型JT-60SA托卡马克反应堆--一个六层楼高的庞然大物,旨在破解核聚变约束难题。与此同时,扩大这种新型钨反应堆的规模,可以使人们期待已久的核聚变未来更加清晰。...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30758.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30758.htm

封面图片

核聚变实验已经克服了两个关键障碍 达到“最佳点”

核聚变实验已经克服了两个关键障碍达到“最佳点” DIII-D托卡马克反应堆内部。图片来源:Rswilcox(CCBY-SA4.0)目前,人们正在探索的实现核聚变发电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使用托卡马克反应堆。这是一种“甜甜圈”形状的真空装置,外面环绕着磁线圈。它借助强大的磁场,将等离子体加热到数亿摄氏度的极高温度,甚至比太阳还热,以达到核聚变的目的。人们一直认为存在一个临界点,即格林沃尔德极限。如果试图提高燃料密度,超过这个临界点时,等离子体就会脱离磁场的约束,四散逃逸,从而可能损坏反应堆。而提高密度对提高产量至关重要,因为实验表明,托卡马克反应堆的产量与燃料密度的平方成正比。现在,美国通用原子能公司的SiyeDing和同事证明,有一种方法可以提高等离子体密度,且能够实现高约束稳态运行。利用这种方法,他们成功使DIII-D国家聚变设施托卡马克反应堆在平均密度比格林沃尔德极限高出20%的情况下,运行了2.2秒。虽然之前已经打破了这一“关卡”,但稳定性较差、持续时间较短,而且这次的关键指标是,能量约束增强因子H98(y,2)>1。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GianlucaSarri解释说,H98(y,2)显示了磁场对等离子体的约束程度,数值为1或以上意味着等离子体被成功固定在适当的位置。“如果现在开始表现出某种稳态运行,就可以一直处于最佳状态。”Sarri说,“这次实验是在一台小型设备上完成的,如果把结果推广到更大的设备上,就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提高功率、实现增益。”这次DIII-D实验依赖于多方法融合,这些方法本身并不新鲜,但融合起来似乎很有前景。DIII-D等离子体室的外半径只有1.6米,目前还不知道同样的方法是否适用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这是法国正在建设的下一代托卡马克,半径将达到6.2米。“这次实验对未来的核聚变发电来说是个好兆头。”Ding说,“许多反应堆设计要求同时具有高约束和高密度。从实验上讲,这是第一次实现这一点。”Ding表示:“下一步耗资巨大,目前研究正在朝着许多不同的方向发展,我希望这篇论文有助于集中全球的努力。”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7313-3...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8660.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8660.htm

封面图片

全球最大核聚变反应堆成功点火 距“人造太阳”问世又近一步

全球最大核聚变反应堆成功点火距“人造太阳”问世又近一步JT-60SA计划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ITER,又称“人造太阳”计划)的先行项目,其成果将会反映到ITER中,并用于未来核聚变原型堆的建设中。据悉,核聚变是两个轻原子核,结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并释放出巨大能量的过程,核聚变理论上可以提供几近无限的能源,这也是各国积极研究可控热核聚变的初衷之一。而JT-60SA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反应堆,10月23日在试验运行时,已首次产生了核聚变必需的等离子体。这个巨大的熔炉利用超导线圈产生的磁场,将超热电离气体或等离子体困在环形真空室内,实现氢原子核的融合并释放能量。不过,JT-60SA要想产生持续时间足以进行有意义的物理实验的等离子体,还需要两年时间,并且,JT-60SA的施工已持续了15年以上,基础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时间都相当漫长。...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0152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01525.htm

封面图片

研究人员找到控制一亿度核聚变等离子体热量的方法

研究人员找到控制一亿度核聚变等离子体热量的方法京都大学的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模型,用于预测和控制聚变反应堆中氢分子的旋转温度。这一发现有助于冷却等离子体和优化聚变装置的性能,为未来聚变发电的进步提供了启示。托卡马克--甜甜圈形核聚变反应堆中封闭的极高温等离子体通常高达1亿摄氏度,会对这些巨型装置的封闭壁造成损坏。研究人员在装置壁附近注入氢气和惰性气体,通过辐射和重组冷却等离子体,这与电离作用正好相反。减轻热负荷对于延长未来聚变装置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了解和预测氢分子在器壁附近的振动和旋转温度过程可以增强重组,但有效的策略仍然难以捉摸。在三个不同的托卡马克中测量了从面向等离子体表面解吸的氢分子的旋转温度;还评估了等离子体中碰撞辐射过程导致的温度升高。图片来源:KyotoUGlobalComms/TaiichiShikama京都大学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最近找到了一种方法,可以解释在日本和美国的三个不同实验聚变装置中测得的旋转温度。他们的模型评估了氢分子的表面相互作用和电子-质子碰撞。模型的通讯作者、京都大学工学研究院的NaoYoneda补充说:"在我们的模型中,我们针对低能级的旋转温度进行了评估,使我们能够解释几个实验装置的测量结果。"通过预测和控制壁面附近的旋转温度,研究小组能够驱散等离子体热通量并优化装置的工作条件。"我们仍然需要了解氢的旋转振动激发机制,"Yoneda说,"但我们很高兴,我们模型的多功能性也使我们能够再现文献中报告的测量旋转温度。"...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935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9355.htm

封面图片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核聚变反应堆欧洲联合环状反应堆(JET)中的聚变反应在等离子体放电的5秒阶段以中子的形式释放出总共59兆焦耳的能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核聚变反应堆欧洲联合环状反应堆(JET)中的聚变反应在等离子体放电的5秒阶段以中子的形式释放出总共59兆焦耳的能量。(EUROfusion)、英国原子能管理局(UKAEA)和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9日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上述消息。打破了JET曾在1997年产生约22兆焦耳聚变能量的等离子体的世界能源纪录。为了过渡到国际大规模聚变实验(ITER)计划,研究人员此次进行的是氘氚混合燃料聚变实验。同时,为了使JET实验尽可能接近未来的热核聚变实验堆条件,他们用铍和钨的混合物而不是碳覆盖等离子体容器壁,因为金属钨比碳更耐腐蚀,而且不会像碳一样过多地与燃料结合。此次实验在比太阳中心温度高10倍的条件下,产生的聚变能量达到了创纪录水平。ITER设施目前正在法国南部的卡达拉奇建设,预计将使用氘和氚混合燃料,计划实现产出能量10倍于输入能量(聚变增益)。要想产生净能量,即输出能量是加热等离子体所需能量的两倍这一目标,在卡达拉奇ITER设施“上线”之前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这次实验是在类ITER条件下创造的世界纪录。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学研究所科学主任西比勒·君特教授表示:“JET的最新实验是向ITER最终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

封面图片

世界最大核聚变发电装置 ITER 已经组装完成 但首次等离子体产生将推迟八年

世界最大核聚变发电装置ITER已经组装完成但首次等离子体产生将推迟八年由35个国家共同发起、旨在利用核聚变生产电力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项目宣布,其已经完成了核心的托卡马克装置组装,但其首次运行时间将推迟至少八年。ITER总干事PietroBarabaschi昨天概述了一个新的项目基线(),以取代2016年的版本。旧文件预计2025年将产出“第一团等离子体”,现在这个时间点已经推迟到了2033年。而原计划中2033年将开始进行的“氘氚聚变”实验则推迟到了2039年。与此同时,该项目将需要额外的54亿美元才能实现运行。——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