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竟是“显眼包”?它们为什么不用“绿色”皮毛来伪装自己?

老虎竟是“显眼包”?它们为什么不用“绿色”皮毛来伪装自己?图片来源:SOOGIF问题来了:老虎的皮毛是黄棕色的,条纹是黑色的,趴在绿色的草丛中可以说是十分显眼。像野猪、梅花鹿这些食草动物还不一眼就看见,扭头就跑了?谈何伪装?难道展板上、百科全书上说的是错的?其实不然,今天咱们就来说说为什么黄棕色、黑条纹的老虎,能在绿色的森林中隐藏自己。仔细阅读,你也能在逛动物园的时候炫耀一把!老虎的皮毛为何是棕黄色的?绿色的动物确实不少,比如青蛙、蜥蜴、鸟类都有不少是绿色的,唯独兽类,几乎都是黄色、褐色、棕色、黑色等颜色,虽然很多种类身上的斑点或花纹特别复杂好看,但是就没有哪一种是绿色的!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兽类不喜欢绿色吗?蜥蜴,图片来源:SOOGIF原来,各种兽类的毛色是由动物皮毛或髓质细胞中存在的色素所表现出来的。在哺乳类的体内,只有真黑色素与褐黑色素两种色素,真黑色素可以将哺乳动物的毛发呈现出黑色以及棕色,而褐黑色素可以呈现出红色以及黄色。另外,白化基因的影响之下,毛会呈现出白色,而这些颜色的组合,就让大多数哺乳动物的皮毛颜色的主体是黑色、棕色或白色,也就决定了哺乳动物毛皮颜色的基调,虽然它们也有大红、亮黄、灰白等颜色,很多种类还有眼花缭乱的斑点和条纹,但是却鲜有靓丽的蓝色、绿色等颜色。有些见多识广的朋友会反驳了:“为什么有些树懒就是绿色的呢?”这是因为树懒的皮毛上附着着一些藻类,当藻类生长得十分茂盛的时候,自然看起来就是一片绿咯。融入环境的树懒,图片来源:piqsels所以说,老虎为什么不是绿色的?不是它有意和生活过不去,是因为它根本就产生不了让皮毛显现绿色的色素!这些动物们原来是“色盲”当然了,老虎就算不是绿色的,也能在草丛中隐藏自己。老虎的主要食物是各种大型食草动物,比如野猪、鹿类、牛、羊等等,这些动物恰恰都是“色盲”。在它们的眼睛里的视锥细胞只有两种,一种是红色一种是蓝色,而缺乏了感受绿色的视锥细胞,所以就无法分辨红色、橙色、黄色和绿色。反正自己的猎物看不到绿色,把自己搞成绿色的反而是多此一举了。小羊崽,图片来源:SOOGIF其实,我们人类为代表的灵长类,在哺乳动物中算是个“异类”。有一种假说:在中生代,我们哺乳动物的祖先都是生活在恐龙繁盛的时代,为了生存基本上白天在洞穴里睡觉,晚上趁着恐龙睡觉跑出来找吃的,而夜间的光线比较差,分辨颜色比较困难,所以灵长类的祖先重点发展了嗅觉、触觉、听觉等感官能力,而视觉也朝着偏重分辨物体的方向发展。不过,灵长类这一支高度适应树栖生活,以各种植物为食,而植物的花和果实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高档食品”,尤其是果实还更加美味,但是果实的味道在成熟前后差别是很大的,很多果实未成熟时会又酸又涩,难以下咽,而果实成熟之后往往颜色会有所变化,比如苹果、橘子等,其丰富多彩的颜色目的是提醒以果实为食的动物前来采食,最终达到帮助植物传播种子的目的。灵长类在演化过程中,拥有三种视锥细胞,掌握了通过颜色来感知环境及周边物体变化的能力,而诸如鹿、牛、羊、马等食草动物,几乎不用通过颜色来分辨食物,所以我们眼中的世界,要远比这些食草动物五彩斑斓得多。你看,这可不是百科全书和展板弄错了,老虎虽然是个“显眼包”,但架不住它的猎物眼神儿不好呀。动物皮毛的“伪装色”当然了,作为顶级掠食者的老虎,只要考虑到不被猎物发现,不用担心有什么动物能捕食自己,但很多动物隐藏身形更是为了保护自己,比如新西兰的鸮鹦鹉,很多鹦鹉的羽毛都极其艳丽,但鸮鹦鹉的体色却显得有些“素”,有一种观点认为,鸮鹦鹉适应了在地面的生活,无法飞行,而它的天敌是一些大型猛禽,在遇到危险的时候,素净的羽毛和草丛能够融为一体,只要鸮鹦鹉不动,天上的敌人就无法发现他。透明的鱼苗,图片来源:wikipedia我们平时吃的鲫鱼、鲤鱼它头部、背部的颜色较深,而腹部的颜色较浅,也是一种伪装色,从水面向下看,能够和水面融为一体,而从水下向上看时,同样不那么显眼;当然,没有颜色也可能是一种好的伪装,比如日本鳗鲡的柳叶状幼体,还有银鱼,它们的身体几乎是透明的,只要静止不动很难发现那里有一条鱼存在。叶䗛,图片来源:wikipedia说到利用体色伪装,一些昆虫才是天才,比如螳螂。一些螳螂的体色能和树皮上的苔藓融为一体,而另外一些种类则像一朵花一样鲜艳,在花丛中很难发现。叶䗛(xiū)和一些竹节虫更加夸张除了体色的伪装,还有体型和姿态的伪装,一个把自己变成了一片叶子,另一个把自己变成了一根树枝,甚至在边角还有一些模仿被啃过的痕迹,简直可以以假乱真,软体动物中的头足类则掌握了更强的魔法,它们能通过收放体表皮肤的色素细胞而改变自己的体色,真正地让自己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而且还能随时改变,甚至有的章鱼能够利用变色和改变触手的形状将自己伪装成其他的海洋生物。学了这么多,还不趁着放假去动物园显摆显摆?...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8733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87339.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北极熊的透光皮毛是新型超温暖纺织品的技术关键

北极熊的透光皮毛是新型超温暖纺织品的技术关键在寻找人类问题的答案时,科学家们经常求助于已经进化出自己的解决方案的动物。因此,当需要开发一种吸热织物时,一个研究小组将目光投向了北极熊,北极熊的外层使它们能够承受低至-50°F(-46°C)的温度。他们发现,这个秘密与北极熊独特的皮毛和它下面的黑色皮肤之间的关系有关。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5401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54013.htm

封面图片

卫星技术正在帮助加强老虎的栖息地生态保护工作

卫星技术正在帮助加强老虎的栖息地生态保护工作截至2020年1月老虎栖息地的现状(棕褐色)。橙色区域为适合老虎栖息的区域。绿色区域为"空林",已知最近没有老虎栖息,但由于这些区域过去适合老虎栖息,而且面积仍足以支持老虎种群,因此有可能成为老虎恢复栖息地。其余颜色表示栖息地可能适合但老虎居住地未知的区域(棕色),以及栖息地过于破碎无法支持老虎的区域(黑色)。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宇航局总部生态保护项目经理基思-加迪斯(KeithGaddis)说:"卫星每天到每周都会对地球表面的广大区域进行观测。这有助于科学家们监测那些从地面勘测既具有后勤挑战性又耗费时间的栖息地--这对于像老虎这样在大片领地上漫游的动物来说至关重要"。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老虎失去了至少93%的历史分布区,而这些分布区曾经横跨欧亚大陆。如今,大型猫科动物仅生活在10个国家,其中大部分在亚洲。科学家估计,野生老虎仅剩下大约3700至5500只,尽管这比2010年估计的最低数量3200只有所增加。在最近的一项分析中,研究人员回顾了2001年至2020年期间500多项包含老虎及其栖息地数据的研究。研究小组发现,在过去二十年中,已知的大型猫科动物栖息地面积减少了11%,从2001年的约102.5万平方公里(39.6万平方英里)减少到2020年的约91.2万平方公里(35.2万平方英里)。东南亚国家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过去的20年里,大型猫科动物从三个国家消失了:研究人员报告说,柬埔寨、越南和老挝的大型猫科动物消失了。这些国家的栖息地也在减少,不过研究小组表示,目前还不清楚老虎数量减少的原因是否仅仅是栖息地的丧失。这些动物也可能被非法猎杀,或随着食物来源的消失而减少。该地区的其他国家,如泰国,也出现了老虎栖息地减少的情况。但在泰国东部的部分地区和一个名为西部森林群的大型保护区,该国的老虎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这项研究发表在2023年12月的《保护科学前沿》(FrontiersinConservationScience)杂志上。在野生动物保护协会(WCS)的领导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生态保护计划的资助下,该团队开发了一个工具,利用Google地球引擎和NASA地球观测数据来监测老虎栖息地的变化。其目标是利用VIIRS和MODIS传感器以及Landsat卫星上的数据,近实时地帮助保护工作。本页顶部的地图显示了截至2020年1月老虎栖息地在其本土分布区(棕褐色)的状况。橙色区域表示已知有老虎栖息的适宜栖息地区域。研究小组认为,这些区域需要保护和扩大,包括猎物种群。绿色区域是"空旷森林",据了解最近没有老虎生活在这里,但由于这些区域过去适合老虎栖息,而且面积仍然足够大,可以支持老虎种群,因此是老虎恢复的潜在区域。其余颜色表示栖息地可能适合但老虎居住地未知的区域(棕色),以及栖息地过于破碎无法养活老虎的区域(黑色)。请注意大片潜在的老虎恢复栖息地(绿色)。科学家们报告说,如果老虎能够通过自然散布或主动放归的方式到达这些地区,并假定它们有足够的食物在那里生存,那么"老虎的栖息地将增加50%"。"不久前,人们还认为老虎将在野外灭绝。但世界上老虎的生存空间比老虎专家们想象的要大得多,"领衔作者埃里克-桑德森说,他曾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高级保护生态学家,现任纽约植物园城市保护部副总裁。"我们之所以能够弄清这一点,是因为我们汇集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所有数据,并将其与实地信息进行了整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地球观测站的图片,由WanmeiLiang使用Sanderson,E.等人(2023)提供的数据拍摄。照片由ANOWCS和锡霍特-阿林生物圈保护区提供。编译来源:ScitechDaily...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30450.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30450.htm

封面图片

自着色细菌纤维素的技术突破为制造绿色纺织品铺平道路

自着色细菌纤维素的技术突破为制造绿色纺织品铺平道路 由自着色细菌纤维素制成的钱包--除黑色外,其他颜色正在制作中传统牛皮的生产,以及牛肉和牛奶的生产,肯定不会留下完全"绿色"的足迹。首先,大量的自然景观必须被开垦为牧场和种植牛饲料的田地。另一方面,饲养场集中排放的粪尿是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此外,从全球范围来看,奶牛打嗝时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皮革的鞣制过程也存在问题,因为它消耗大量的水,并产生大量废物。其中一些废物以有毒合成染料的形式出现,用于给材料上色。考虑到这些弊端(以及道德方面的问题),不同的团体开始利用实验室培育的牛细胞、蘑菇、丝绸和细菌等原料生产皮革。就后者而言,特殊的细菌被哄骗着生产出片状的皮革"细菌纤维素"(BC)。话虽如此,但如何找到一种耐用、经济、无毒的染料替代品,仍然是个问题。这就是新研究的意义所在。在汤姆-埃利斯(TomEllis)教授和肯尼斯-沃克(KennethWalker)博士的领导下,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培育出了一株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Komagataeibacterrhaeticus细菌,这种细菌的普通版本已经用于制造BC。新菌株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这种微生物在制造出片状BC后,会产生一种叫做eumelanin的黑色色素。用一片新型细菌纤维素制成的鞋面伦敦帝国学院这一过程包括首先将细菌置于生长培养基中,然后让它们在14天内产生一片BC。一旦它们完成了这一过程,生长培养基就会被移除,取而代之的是含有黑色素合成所需试剂的溶液。然后,在30ºC(86ºF)的温度下轻轻摇晃BC48小时,促使细菌产生黑色素,将材料永久染成黑色。最后,将萃取物放入乙醇浴中消毒,浸泡在5%的甘油溶液中,然后放在模具上晾干。在目前进行的测试中,这种材料的薄片被缝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钱包,还有一片被模压成了鞋子的鞋面。此外,一块黑色BC样品在作为"活动演示品"穿戴42个月后仍能保持颜色不变。科学家们目前正在研究如何让这种细菌产生其他颜色的色素。事实上,他们已经设计出了一种不同的细菌菌株,这种菌株在蓝光照射下会产生彩色颜料。这样,只需将蓝光投射到BC材料上,就可以在该材料上"染"出商标或其他图案。埃利斯说:"微生物已经在直接解决动物皮革和塑料皮革的许多问题,我们计划让它们准备好扩展到新的颜色、材料,也许还有图案。我们期待着与时尚界合作,让我们穿的衣服在整个生产线上都更加环保。"有关这项研究的论文最近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6228.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6228.htm

封面图片

老虎被指只能吃草维持生命 济南野生动物世界:太胖对健康不利

老虎被指只能吃草维持生命济南野生动物世界:太胖对健康不利有网民星期四(7月28日)通过社交平台爆料称,济南野生动物世界的老虎只能吃草维持生命。济南野生动物世界工作人员星期五回应称,老虎通过吃草的方式促进胃消化,帮助食物残渣排出体外,并称老虎太胖对其健康会造成不良影响。根据九派新闻报道,网民拍摄的视频显示,一只体型瘦削的孟加拉虎在低头吃地上的草,缓慢移动间,四肢关节处的骨骼突出,腹部皮毛随动作摇晃。济南野生动物世界工作人员对此解释说,老虎也是吃草的,为了促进消化。老虎光吃肉不易消化,通过吃草的方式刺激胃部,把不易消化的食物排出体外。同时,该工作人员还提到,不存在不给老虎吃东西的情况,在圈养条件下,老虎太胖对其健康会造成不良影响。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工作人员回应媒体查询时说,不同区域的老虎体型、体格具有差异性,其高矮胖瘦不能一概而论,如果野生动物世界的饲养员和兽医按照管理制度人工繁育物种,不会存在太大问题。报道引述上海动物园上海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刘群秀博士曾说,虽然老虎是食肉动物,但是老虎吃草这种行为经常会出现。从科学角度分析,老虎吃草有两个因素:一是有助于它把阻碍消化的一些东西很快速地排下去。膳食纤维对于人来讲,有助于肠道的蠕动,对于动物来讲也是这样。二是在食物太单调的情况下,它可能要做一点其他的选择。发布:2022年7月30日2:15PM

封面图片

霹雳州南北大道 罗厘撞死老虎

霹雳州南北大道罗厘撞死老虎马来西亚霹雳州的南北大道发生罕见意外,一头老虎在南北大道椰壳洞休息站附近被罗厘撞死。据马新社报道,霹雳州主管科学、环境及绿色科技的行政议员(州内阁部长)郑国霖说,野生动物局官员星期四(11月9日)凌晨零时30分接获南北大道方面的通知,指在椰壳洞休息站附近有只老虎被一辆罗厘撞死。他说,官员赶到现场时,发现被撞死的是一只八岁至十岁的雄性老虎。他相信这只老虎,就是早前在金宝一带出没并攻击当地居民饲养动物的老虎。郑国霖指出,这老虎的尸体已经送往国家野生动物救援中心(NWRC)作进一步检测与研究,包括研究老虎从栖息地出走等方面的研究。2023年11月9日5:20PM

封面图片

为了皮毛 英国人将河狸赶尽杀绝 又花重金引入

为了皮毛英国人将河狸赶尽杀绝又花重金引入在过去,人们为了皮毛和肉,疯狂猎杀河狸,在人类采取保护之前,过度猎杀几乎导致河狸灭绝。16世纪,英国的土地上几乎没有河狸的身影了。现在,英国正在多地区分批重新引入这些小家伙,原因很简单,希望它们可以免费帮英国改善湿地环境!河狸?海狸?河狸,是一种半水生的啮齿动物,体型很大,一般体重可达50公斤,仅次于水豚,是目前现存的第二大啮齿动物。很多人容易混淆河狸和海狸,其实它们是同一个物种,百度百科中两者名字是通用的。有时候,人们也会把海狸鼠叫成是“海狸”,海狸鼠和河狸属于啮齿目下两种动物,河狸是河狸科河狸属的。海狸鼠的是海狸鼠科海狸鼠属,还有一个差异是在尾巴上,海狸鼠尾巴就长成一般老鼠的样子,圆管状的,但河狸是扁平的,更适合游泳。目前,河狸有2种,美洲河狸和欧亚河狸。美洲河狸原产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北部,栖息地比较集中,而欧亚河狸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欧亚大陆的多个区域。我们新疆部分河流就生活着欧亚河狸,除了我们这,蒙古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这些国家都曾有大量欧亚河狸。欧亚河狸的分布和美洲河狸不一样,栖息地是不连续分散的。这两种河狸外形相似,但染色体数目不一样,美洲河狸是40条染色体,但欧亚河狸是48条。这意味着这两种动物不可能种间育种,之前俄罗斯有对这2种动物进行了超过27次的杂交,但都失败了。为了皮毛和肉,被无情猎杀,几乎灭绝!按照现在的种群分布来看,河狸属于无危物种,但在过去,人们为了一己私欲,差点让河狸灭绝。河狸是不冬眠的,而且经常需要潜水游泳,因此有一身非常保暖的皮毛,不仅毛发密度高,而且是双层的,外层的毛发又长又粗,而内层则是柔软的小绒毛。河狸的皮毛很漂亮,看起来油亮油亮的,一般是红棕色的,有的是黄棕色或者是接近黑色。其实人类一直都有在猎杀野生动物,包括河狸,但早期猎杀主要是为了河狸香。河狸香是从河狸身上的一种腺体中提取出来的,可以用来制作香水,甚至可以用来制作药物。原住民也会因为肉猎杀河狸,据说吃起来和牛肉差不多。但总体上还是属于平衡之中,真正让河狸处于灭绝风波之中的,只有皮毛,而且是多个国家参与的北美洲皮毛贸易。水獭也是受害者之一。皮毛商人用最低的价格从原住民这收购,再高价卖给欧洲人。河狸毛做成的皮毛大衣,以及皮毛毡帽,是当时欧洲最流行的时尚单品,皮毛商为此赚得盆满钵满。这让人们就像发了疯一样,进入了一场皮毛竞赛,谁都想在这场贸易中获得更多的财富,而河狸就在这场竞赛中由广泛分布,沦落到了几乎灭绝的地步。尤其是零散分布的欧亚河狸,19世纪末,欧亚河狸在多地灭绝,预估只有1200只活了下来。法国只有100只,德国只有200只,瑞士灭绝,荷兰灭绝......英国灭绝得更早,16世纪就灭绝了,最后一次野外看到是在1526年,而英国在皮毛竞赛中也是疯狂的参与者之一。为了恢复环境,英国押宝河狸当河狸在多地灭绝之后,人类才意识到河狸对自然生态是多么重要。河狸是生态系统的工程师,它最大的特点是筑坝和挖运河。一般来说,河狸会将巢穴建在水中,入口在水下,但生活区域则是水面之上,就像这张图片:如此设计,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防范天敌(例如狼和熊),河狸不冬眠,在这个位置筑巢,也有利于保护自己的幼崽生存。为了满足这个设计,水位要求比较高,但大自然中的水渠很小,所以在筑巢之前,它必须先改造一下这个水渠,拦水筑坝就是其中一个。河狸筑坝和筑巢的方法是差不多,会使用大量树枝,以及石头和泥巴各种材质,堪称动物界的基建狂魔。有了窝,河狸为了运输木头方便,还会顺便挖通一条长长的河道,河狸主要吃一些嫩树枝和树皮,它用牙齿将粗壮的树木咬断之后,就可以利用水的浮力轻松将木头带到家里,同时还能躲避天敌。科学家们发现,河狸创造的湿地比普通的湿地更有活力。它挖的水渠又大又深,食物更充分,物种也更丰富,最重要的是,可以吸收更多的碳。于是人类就萌发了重新引进河狸,来“免费”维护和管理湿地环境。最早实施河狸引入计划的是瑞士,其他国家紧跟其后,一番操作之后,河狸的数量已有回升。2003年的欧亚河狸种群数量大约有639000,比1200是多很多了。英国觉悟比较晚,到2009年才开始保护和引入河狸,而且在实施的时候,面临了多方的阻拦。官方认为引入河狸不是“优先事项”,没有得到鼎力支持;农民担心河狸会吃庄稼,随便“砍伐树木”,甚至有可能因为它们的拦坝行为导致洪水,他们害怕引入河狸对他们的土地造成的负面影响。尽管如此,科学家们还是押宝到了河狸身上,他们认为放生河狸,对人类来说,好处绝对大于坏处,并提出了“半野化”放生,也就是给河狸设置围栏。河狸会被自己咬断的树木压死最后如果英国想在2030年前实现保护30%的陆地和海洋,那么重新引入河狸这样免费的劳动力,绝对不亏!总的来说,以目前的结果来看,引入河狸带来的影响也都是好的。河狸的遭遇,让我想起一句中国俗语:“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回想现在的处境,当初又何必赶尽杀绝呢!报道原文:https://www.cbc.ca/news/world/to-the-delight-of-eager-u-k-ecologists-london-welcomes-its-first-baby-beaver-in-centuries-1.7009202...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0508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05081.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