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机 难成“速效救芯丸”

量子计算机难成“速效救芯丸”跻身美国“优先打击”技术领域,反映出量子计算的特殊应用潜力和战略价值也已得到官方重视。不过与先进半导体、人工智能领域不同,外界对量子计算的发展仍存在诸多误读、曲解,近期不乏自媒体乃至专家鼓吹量子计算可以跳出美国“包围网”,实现所谓“换道超车”。引而待发的外部遏制,将对我国量子计算产业发展带来怎样的挑战?量子计算,又能否成为某些人期待的高性能计算“特效药”?“对华人面孔都非常警惕”仿佛为了迎合各自受众的趣味,中美两国分析机构往往都津津乐道于量子技术竞赛中国“领跑”的故事,并有论文、专利、政府拨款等数量指标为证,一些自媒体甚至基于这样的认知欢呼雀跃,声称围堵遏制将加速中国量子计算“黑科技”跃进,让美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看似“全面领先”的中国量子科技)然而数量指标并不能直接等同于科研与产业化的真实质量,必须正视的是,美国在量子计算领域仍然占据着产学研用的明显领先地位,其细密狠辣的围堵,对我国相关机构影响不容小觑。在资本流动上,除了试图切断海外资本对中国量子计算领域的投资,早在去年9月,美国总统拜登就已经签署了14083号行政令,史无前例地向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下达指令,强调该委员会需持续定期审查其程序、做法和法规,以确保它们对不断变化的国家安全威胁保持反应,在“事关美国国家安全的技术领域”收紧对中国资本赴美投资的审核尺度,CFIUS需考虑交易是否涉及这些领域的制造能力、服务、关键矿产资源或技术,量子计算也赫然在列。除了双向资本流动的收紧,去年以来美国对中美间量子计算学术、人员和商业往来也已经开始施加各种或明或暗的限制,有美国学者就谈到,量子计算(QC)方向的中国留学生越来越难获得签证。长期跟踪量子技术发展的光子盒创始人顾成建,向集微网细述了去年以来骤然袭来的“寒气”:“我们不少前沿科技领军人才,都是从国外学习回来,美国现在对人才也是封锁的,包括现在已经在那边的人,他不让你回来。交流方面更加如此,美国现在本土所举行的量子领域学术会议、产业界会议,都不允许中国的公司来参加,甚至对于华人面孔都非常的警惕。”联合研究和学术交流受限,我国机构独立开展量子计算技术研究与产品转化,也同样面临关键核心设备、器件“卡脖子”问题,对美国等西方国家仍有相当依存度。2021年11月,科创板上市企业国盾量子被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列入实体清单,该公司对外回应中坦言:“国内部分高端仪器设备研发周期较长、技术壁垒高,现阶段公司部分高端仪器仍有对外进口依赖,有可能对公司后续经营造成不利影响”,经历该事件后,公司主要募投项目也出现了大幅调减投资金额,推迟建成时间的现象。顾成建分析,以目前技术上最为成熟的超导量子计算机为例,在稀释制冷机、高性能示波器等量测设备、特种线缆、极低温电子元器件上均存在较为明显的短板,贸易禁运和技术封锁会带来较大影响,如稀释制冷机“这个设备目前全球只有两家公司真正能提供商用产品,两家加起来占了99%的市场份额,一家就是芬兰的BlueForce,一家是英国的牛津仪器,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这两家已经在美国要求之下,也对中国进行了禁运禁售”。顾成建还谈到,目前,国内也有多家科研院所和初创企业在量子计算领域关键核心设备、器件上展开攻关,但正如在国内半导体产业所看到的,全部补上基础能力短板尚待时日。如果说基础创新上短板明显,那么在量子计算机系统和应用层面,中国机构的创新能力目前又处在怎样的水平?能否成为大算力芯片遭限后的“速效救芯丸”?“这个形势非常的严峻”“量子计算机目前的发展程度相当于什么阶段的经典计算机?”对于这个问题,顾成建给出的判断是“相当于仙童公司成立前”(上世纪五十年代)。他指出,目前尽管国内外多家机构研制的系统已经相继宣布实现了“量子优越性”,但基本不具备实用意义,接下来至少5到10年时间,学术与工业界仍然需要向NISQ(含噪声中等规模量子)的目标攀登。至少要进入2030年代,才能看到可编程的通用量子计算机前景。也正是由于量子计算机距离实用尚远,此前通过SPAC实现公开上市的Rigetti、IonQ、D-Wave等“网红”量子计算企业,均出现了市值大幅萎缩,Rigetti甚至近期曝出濒临退市。顾成建指出,量子计算这个赛道确实出现了严重的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甚至有二级市场估值缩水十倍的案例,在他看来,没有可供商业化的成果,没有切实的收入支撑,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因。不过即便如此,In-Q-Tel等美国政府资金加持的基金,仍然在这一领域坚持“投早、投小”,美国量子计算企业吸收风险投资的比例也高踞全球第一,相比之下,我国该领域初创企业吸收投资甚至不及加拿大、英国。顾成建也感言,目前国内民间资本对量子赛道的关注和支持还非常不足。在量子计算机开发的“马拉松”竞赛中,蓝色巨人IBM目前占据明显领先地位,去年11月,该公司公布了可操作433量子比特位的新一代量子计算机Osprey,也强烈震撼了国内同行。(IBM路线图)顾成建表示,尽管一直以来外界都是把中美并列为量子计算机研发的第一梯队,认为两国并驾齐驱,但在IBM去年公开Osprey后,“我们突然发现中国跟美国的差距至少落后了有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这个代差非常之大,我们还在实验室阶段就已经落后了两代,这个形势非常的严峻”。(阿里达摩院自研量子计算机,集微网摄)在同样不存在清晰的商业回报,相当程度上依赖政府扶持的情况下,中美两国量子计算机整机研发差距不减反增。在顾成建看来,这既与IBM等巨头的深厚技术积累和工程经验有关,也反映出国内当下一些发人深思的生态弊端。作为目前国内承担科研课题、专项的主体,各大科研院所在量子计算机研发上仍然相当割裂,尚未实现成果与知识的充分交流共享,各自闭门重造轮子,“没有一个合作的氛围在,没有真正把举国体制用起来,围绕一个目标去做一件事情”。顾成建还谈到,国内企业相较IBM、英特尔等海外厂商,也显得较为缺乏长期投入的战略定力,在股权投资或地方政府出于各自短期利益的推动下,企业往往也存在夸大宣传的情况。在量子计算业已被各主要国家视为未来战略制高点的情况下,“起了个大早”的中国,如何能够避免“赶了个晚集”,再次被欧美甩开?顾成建认为,在需要长期坚持、持续迭代的量子计算机整机研发上,可以通过组建专门的国家实验室,整合全国学术界、工业界资源,破解当前种种弊病,充分释放我国举国体制的特殊优势。量子计算机上游设备、器件,则可以通过市场化手段,吸引设备和器件厂商充分的参与进来,加速产业化进程。结语国内尚显稚嫩的量子计算机,虽然难以成为破解美国科技遏制的“速效救芯丸”,但却已日渐显现广阔的未来应用前景,这恐怕也是美国方面将之列为管制重点的原因所在。从先进半导体到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美国正试图牢牢“封死”其竞争对手挖掘利用数据价值的能力。在复杂严峻的战略技术博弈中,量子计算这一中美间力量对比相对接近的领域,或许可以扮演“破局”的关键,而实现这样的突破,则尚需产业政策更精准、更高效的推动。...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4404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44045.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日本首台量子计算机投入使用,加入中美竞争

日本首台量子计算机投入使用,加入中美竞争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简称:理研)3月27日启动了日本第一台“量子计算机”,通过网上云服务开放使用。此举将促进企业和大学使用量子计算机,为未来的产业应用储备技术知识。日本打算通过加入中美主导的量子计算机开发竞争来谋求东山再起。理研在埼玉县和光市的据点设置了量子计算机。在日本国内,虽然美国IBM于2021年在川崎市设置了量子计算机,但此次是日本国产机型首次投入使用。作为计算基本单位和性能标准的“量子位”数量为64个,超过IBM的量子计算机(27个量子位)。来自:雷锋频道:@kejiqu群组:@kejiquchat投稿:@kejiqubot

封面图片

日本首台国产量子计算机投入使用

日本首台国产量子计算机投入使用64量子比特集成电路芯片与谷歌和IBM采用的技术一样,日本首台量子计算机同样使用在极低温下电阻为零的超导回路,制备用于计算的信息基本单位——量子比特,设备具有“2D集成电路”和“垂直布线封装”功能。垂直布线封装该量子计算机的量子比特数为64个,超过IBM2021年在日本推出的27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开发负责人、量子计算机研究中心主任中村泰信强调:“精度已经相当接近于世界水平。将不断提高技术,传播相关技术知识”。用户访问超导量子计算机示意图据了解,富士通接受理研提供的技术和知识,计划2023年度内开发试制机,简而言之,日本企业将全面发起反攻,中美日量子计算主导权之争将更加激烈。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合肥本源量子已研发出多台中国量子计算机,并成功交付一台量子计算机给用户使用。该量子计算机的成功交付,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备量子计算机整机交付能力的国家。这是我国继实现“量子优越性”之后,又一次确立了在国际量子计算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5137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51377.htm

封面图片

IBM计算机“基准”实验显示量子计算机将在两年内超越传统计算机

IBM计算机“基准”实验显示量子计算机将在两年内超越传统计算机这项新研究的成果发表在上周的《自然》杂志上。科学家们使用IBM量子计算机Eagle来模拟真实材料的磁性,处理速度比传统计算机更快。IBM量子计算机之所以能超越传统计算机,是因为其使用了一种特殊的误差缓解过程来补偿噪声带来的影响。而噪声正是量子计算机的一个基本弱点。基于硅芯片的传统计算机依赖于“比特(bit)”进行运算,但其只能取0或1这两个值。相比之下,量子计算机使用的量子比特可以同时呈现多种状态。量子比特依赖于量子叠加和量子纠缠等量子现象。理论上这使得量子比特的计算速度更快,而且可以真正实现并行计算。相比之下,传统计算机基于比特的计算速度很慢,而且需要按顺序依次进行。但从历史上看,量子计算机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量子比特的量子态非常脆弱,来自外部环境的微小破坏也会永远扰乱它们的状态,从而干扰所携带的信息。这使得量子计算机非常容易出错或“出现噪声”。在这一新的原理验证实验中,127量子比特的Eagle超级计算机用建立在超导电路上的量子比特计算了二维固体的完整磁性状态。然后,研究人员仔细测量每个量子比特所产生的噪声。事实证明,诸如超级计算材料中的缺陷等因素可以可靠预测每个量子比特所产生的噪声。据报道,研究小组随后利用这些预测值来模拟生成没有噪音的结果。量子霸权的说法之前就出现过。2019年,谷歌的科学家们声称,公司开发的量子计算机Sycamore在200秒内解决了一个普通计算机需要1万年才能破解的问题。但谷歌量子计算机所解决的问题本质上就是生成一长串随机数,然后检查它们的准确性,并没有什么实际用途。相比之下,用IBM量子计算机完成的新实验是一个高度简化但有真实应用价值的物理问题。2019年谷歌量子霸权研究成果参与者之一、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物理学家约翰·马丁尼斯(JohnMartinis)表示,“这能让人们乐观认为,它将在其他系统和更复杂的算法中发挥作用。”(辰辰)...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6628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66285.htm

封面图片

日本团队开发出 “光量子计算机” 运算纠错技术

日本团队开发出“光量子计算机”运算纠错技术日本东京大学等的研究团队日前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成果称,开发出能自行纠正“光量子计算机”运算错误的方法。“光量子计算机”是使用光的下一代计算机,这正是这种计算机所面临的最后课题。研究量子信息科学的东大教授古泽明表示:“原理层面的开发已完成。今后将迎来新的时代。”据悉,他们将在9月成立风险企业以推动成果转化。团队此次开发出了高性能的光检测仪,成功创造出一种名为“GKP量子比特”的特殊光状态,它能在运算的同时纠错。包含大量光子的单个光信号工作原理与排列大量量子比特的状态相同,因此有望在计算机体积不增大的情况下提高运算能力。

封面图片

日本团队开发出“光量子计算机”运算纠错技术

日本团队开发出“光量子计算机”运算纠错技术日本东京大学等的研究团队日前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成果称,开发出能自行纠正“光量子计算机”运算错误的方法。“光量子计算机”是使用光的下一代计算机,这正是这种计算机所面临的最后课题。研究量子信息科学的东大教授古泽明表示:“原理层面的开发已完成。今后将迎来新的时代。”据悉,他们将在9月成立风险企业以推动成果转化。量子计算机使用信息的基本单位“量子比特”,即使是复杂的运算也能高速执行,但过程中容易出现运算错误。使用超导体或离子的计算机已开发出纠错功能,但需要大量量子比特和复杂的布线。此外还存在计算机体积变大和耗电量大的问题。团队此次开发出了高性能的光检测仪,成功创造出一种名为“GKP量子比特”的特殊光状态,它能在运算的同时纠错。包含大量光子的单个光信号工作原理与排列大量量子比特的状态相同,因此有望在计算机体积不增大的情况下提高运算能力。

封面图片

微软量子计算机运行 14000 次实验无差错

微软量子计算机运行14000次实验无差错量子计算机制造商Quantinuum的工程师团队与微软公司的计算机科学家合作,找到了一种在量子计算机上运行实验时大大减少错误的方法。在这项新研究中,Quantinuum提供H2计算机(基于离子陷阱量子比特),微软负责提供逻辑量子比特软件。他们共同使用30个物理量子比特创建了4个逻辑量子比特。该软件可在计算时诊断并纠正错误,而不会通过其主动伴随式提取技术破坏逻辑量子比特。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