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发现2例罕见RhNULL血型 全球不足50例

江苏发现2例罕见RhNULL血型全球不足50例近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接诊了一名重度贫血女子,该女子血型全球罕见,全球不足50例。该院输液科主任高灵宝介绍,通过调查发现患者亲姐姐的血型也和其一样。据介绍,早在一年前,家住泰州的王女士就感觉身体不舒服、小便颜色发黄,吃饭不香,近日感觉症状加重,于是到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就诊。常规检查后提示其重度贫血,黄疸指数高。该院输血科在对王女士进行血型和血型抗体检查时发现,她不仅仅是RhD阴性(俗称熊猫血),而且其RhC、Rhc、RhE、Rhe均为阴性(RhNULL),再加上其ABO血型为O型,红细胞上再也没有任何血型抗原。这就意味着如果她作为献血者的话,可以将自己的血提供给任何一个需要输血的病人,而不管这个受血者是啥血型。很遗憾的是,这种血型的人一旦生病需要输血,往往只能接受与其同样血型的血液。自检测出这个血型后,作为救治医院的输血科工作人员,为王女士寻找能够匹配的血液就成为他们工作的一部分。好在王女士虽然重度贫血,但在没有相合的血液使用前,尚能坚持。RhNULL血型,被称为黄金血型,人群中的概率是六百万分之一。该血型自1960年发现以后,全球不足50例,国内报道仅有4例,江苏省内未见报道。而O型RhNULL更少,现在泰州市连续发现2例尤为珍贵。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1017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10177.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长沙发现一例类孟买B型血型 出现概率仅十万分之一

长沙发现一例类孟买B型血型出现概率仅十万分之一“熊猫血”大家肯定不陌生,指的是Rh阴型血,因极其罕见,也被称为“熊猫血”,不过,你听说过比“熊猫血”更稀有的“恐龙血”吗?据报道,近日,长沙市第四医院检验科发现一例类孟买血型。该血型比熊猫血更稀有,被称之为“恐龙血”。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3002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30021.htm

封面图片

研究人员成功用细菌酶剥离血型 创造万能献血者血液

研究人员成功用细菌酶剥离血型创造万能献血者血液每个血型(A、B或AB)或类型都是通过红细胞表面糖(寡糖)链上的A和B抗原来识别的。O组血细胞不带抗原。输血时,献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必须匹配。否则,免疫系统会攻击并破坏捐献的血细胞,从而引起潜在的致命反应。丹麦科技大学(DTU)和瑞典隆德大学(Lund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常见肠道细菌产生的酶来清除红细胞中的A抗原和B抗原,使他们离制造通用献血者血液更近了一步。这项研究的共同通讯作者、DTU生物技术与生物医学系科学家MaherAbouHachem说:"新的酶组合不仅首次清除了已被充分描述的A抗原和B抗原,还清除了以前未被认为对输血安全有问题的扩展变体。"如前所述,"血型"一词指的是存在于人的红血球表面的抗原组合。阿布-哈切姆(AbouHachem)所说的"扩展变体"指的是自120多年前经典的四种血型以来发现的血型抗原。国际输血协会(ISBT)将血型系统定义为由一种或多种抗原组成的基因离散系统。截至2023年11月,共有45个公认的血型系统,包含362个由50个基因决定的红细胞抗原。研究人员研究的细菌是Akkermansiamuciniphila,它是健康人体肠道内壁的常见居民。顾名思义,这种细菌喜欢黏蛋白,黏蛋白是肠道黏膜产生的黏液的主要成分。它利用酶来分解粘蛋白,创造碳、氮和能量来源。巧合的是,除了出现在红细胞上,血型或ABO抗原也存在于这种粘膜衬里中。细菌酶将A和B组红细胞转化为通用献血者血液的示意图马蒂亚斯-延森AbouHachem说:"[肠]粘膜的特殊之处在于,能够在这种物质上生存的细菌通常都有特制的酶来分解粘膜糖结构,其中包括血型ABO抗原。"研究人员在数百份血液样本上测试了24种细菌酶,发现它们能高效地将A组和B组血液转化为通用献血者血液。它们对B抗原的作用比对A抗原更有效,其中一种候选酶能将B抗原消耗到负对照水平。AbouHachem说:"我们即将能够从B组献血者中生产出通用血液,而在转换更为复杂的A组血液方面仍有工作要做。现在的重点是详细调查是否存在其他障碍,以及如何改进我们的酶,以实现通用血液生产的最终目标。"研究人员说,他们的发现对未来输血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的另一位通讯作者马丁-奥尔森(MartinOlsson)说:"通用血液将提高献血者血液的利用效率,同时避免错误输注ABO血型不匹配的血液,否则会给受血者带来潜在的致命后果。当我们能够制造出ABO血型通用的献血者血液时,我们将简化运输和管理安全血液制品的后勤工作,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血液浪费"。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员在研究中并未提及Rh因子。除血型外,血液还可进一步分为Rh阳性(红细胞携带Rh抗原)或Rh阴性(红细胞不携带Rh抗原)。例如,有人可能会说自己是"AB阴性"。首次向Rh阴性的献血者输注Rh阳性血液会使他们产生抗Rh抗体,因此,随后的输血可能会产生类似于向B型血者输注A型血所产生的反应。也就是说,献血者的血细胞会被破坏。研究人员已经为新酶及其治疗方法申请了专利。他们希望在接下来的三年半时间里进一步开展研究,然后再对患者进行对照试验。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微生物学》杂志上。编译来源:ScitechDaily...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9156.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9156.htm

封面图片

首批人类患者接受实验室培育的血细胞的输注 可调整成任何血型

首批人类患者接受实验室培育的血细胞的输注可调整成任何血型献血可以拯救生命,尤其是对患有镰状细胞贫血症的人。但是,需求远远超过供应,而且匹配血型是一个额外的麻烦,往往导致患者错过,甚至浪费捐赠的血液。一个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是在实验室里大规模生产红细胞,这些红细胞可以被调整为需要的任何血型。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现在已经取得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首次将实验室培育的血液输给人类患者。该技术仍然从献血者的血液开始,但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家所追求的不是红血细胞--而是造血干细胞。这些细胞被分离出来,放在营养液中18至21天,鼓励它们繁殖并发展成更成熟的血细胞。然后进一步纯化和储存,准备输血。细胞培养液的烧瓶,孵化红细胞以备输血NHSBT这项名为RESTORE的新临床试验旨在测试输注这些人造血细胞的安全性,以及它们在体内的持续时间。红细胞的寿命通常为120天左右,但传统的捐赠血液包含不同年龄的随机细胞样本。另一方面,实验室培育的血液都是"新鲜"的,所以它应该都能可靠地持续保存120天。RESTORE试验将涉及至少10名参与者接受"迷你"输血,安全起见首次试验只只包含5到10毫升(一到两茶匙)的红细胞。他们每人将接受两次这样的迷你输血,间隔四个月--一次是实验室培育的血细胞,另一次是标准捐赠的血液。然后他们将被监测是否有任何副作用,特别是检查实验室培育的血液是否像预期的那样持续时间更长。到目前为止,作为试验的一部分,两名参与者已经接受了实验室培育的血细胞的输血,科学家报告说,他们没有显示出任何不良的副作用。随着进一步的发展,实验室培育的血细胞可以提供比传统献血更多的优势。对于那些需要定期输血的人来说,较长的细胞寿命应该有助于让他们在输血之间有更长的间隔。而且,它可以减少献血者和受血者之间匹配血型的需要,从长远来看,可能会缓解血液短缺。虽然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在实验室定期培养输血之前,仍有许多工作要做。同时,献血者仍有很大的需求。...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3199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31991.htm

封面图片

迈向通用器官的一步:剑桥科学家展示改变供体肾脏血型的新技术

迈向通用器官的一步:剑桥科学家展示改变供体肾脏血型的新技术据NewAtlas报道,器官移植可以拯救生命,但由于需要匹配血型,许多人只能在漫长的等待名单上等待,而器官却被浪费。剑桥大学的科学家们现在展示了一种技术,通过将捐赠的器官转换为O型血,有朝一日可以使捐赠的器官通用。血型是由它所包含的抗原种类决定的--标记为A型或B型--如果检测到错误的抗原,将启动免疫反应,可能导致器官移植排斥等并发症。这使得O型血患者的血液和器官特别有价值,因为它们可以被移植到任何人身上。因此,在新研究中,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测试了一种将器官转化为O型的方法,这可以大大扩展可用于移植的器官库。关键是一种名为GH110B的细菌衍生酶,它就像一把“分子剪刀”,可以“剪除”器官血管内的抗原。该团队使用常温灌注机将这种酶注入器官,常温灌注机将含氧的血液冲过捐赠的器官,以更好地保存它们。最终的结果是一个有效的O型器官,使其能够被移植到任何需要它的病人身上。该团队首先在人类肾脏组织的碎片上测试了这项技术,然后转向三个血型为B型的完整肾脏。这个过程大约需要6个小时,并且发现器官中的血型抗原减少了90%以上。该结果与今年早些时候的工作相呼应,当时科学家们使用类似的酶灌注技术来清除人类肺部的A型抗原。他们还更进一步,通过引入高浓度抗A型抗体的血液来模拟不相容的移植,并发现器官受到的免疫损伤很小。这一重要步骤是新研究的研究人员尚未做到的,但他们说这是清单上的下一步。如果成功的话,它最终可以为需要器官移植的人,特别是那些来自少数族裔背景的人,打开缩短等待名单和拯救生命的大门。最近关于防止器官移植排斥的其他工作研究了血管的特殊涂层,将器官从免疫系统中"隐藏"起来的纳米颗粒,以及将器官"重新细胞化"的蛋白质浴。这项研究将很快发表在《英国外科杂志》上。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0542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05423.htm

封面图片

中疾控公布,2023年6月2日至30日,中国内地(不含港澳台)新增报告106例猴痘确诊病例,其中广东48例、北京45例、江苏8例

中疾控公布,2023年6月2日至30日,中国内地(不含港澳台)新增报告106例猴痘确诊病例,其中广东48例、北京45例、江苏8例、湖北山东各2例和浙江1例,无重症、死亡病例。中疾控称,此次疫情绝大多数病例为男男性行为人群,主要通过男男性接触传播。性接触外的绝大多数密接未感染。大部分病例系就诊时发现,少数为密接追踪筛查发现。绝大多数病例临床表现典型,主要为发热、疱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转自竹新社投稿人:软软投稿:@ZaiHuaBot频道:@TestFlightCN

封面图片

本澳新增2例于管控中发现的输入关联确诊个案

本澳新增2例于管控中发现的输入关联确诊个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表示,本澳昨(30)日新增2例于管控中发现的输入关联确诊个案,该2名阳性个案分别已在11月28日及11月29日接受管控,故引起社区传播的风险较低。据调查资料,首名阳性个案为54岁男性本澳居民,任职机场保安导师,曾于11月27日约晚上7时,前往“生记海鲜饭店”进食晚餐,与11月28日公布的阳性个案的士司机有共同活动轨迹,被列为非核心密切接触者...https://www.gcs.gov.mo/detail/zh-hant/N22LAAjG6Z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