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媒:不宜夸大CPI阶段性回落影响

中国官媒:不宜夸大CPI阶段性回落影响中国7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步收缩,引发外界对经济可能陷入通货紧缩的担忧。但中国官媒称,中国经济情况不符合通货紧缩典型特征,CPI阶段性回落的影响不宜夸大。中国官媒《经济日报》星期六(8月12日)刊登评论文章,称中国经济总体来看保持正常增长态势。从各项经济指标和市场反映情况看,7月份CPI虽然同比下降,但环比转为上涨,当前物价已呈触底企稳态势,预计年内物价拐点已现,8月份后CPI有望开始逐步上行。文章说,局部领域价格涨幅为负、物价涨幅暂时为负等现象值得重视,但不应将其简单与通货紧缩划等号。中国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明显快于去年3.0%经济增速,也明显快于过去三年4.5%年均增速;流动性也保持了合理充裕,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人民币各项贷款均同比增长并保持在高位。文章称,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货币供应量,都不符合通货紧缩的典型特征。历史上中国也曾多次出现CPI阶段性下行现象,均未明显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走势。文章称,今年以来,CPI涨幅总体回落,主要受到输入性、周期性因素和去年同期高基数等多重因素影响,也反映出供需恢复不匹配的现状,但更多积极信号已显现。在服务消费恢复带动下,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比上个月扩大0.4个百分点,超出市场预期;7月份核心CPI的明显回升,表明中国居民消费需求正在持续恢复。但文章坦言,也要看到今年以来对通缩的担忧,反映出对总需求不足的关注。当前中国经济运行面临来自国际国内新的困难挑战,国际市场需求减弱,国内需求不足。要更好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大力推动就业等措施,增加居民收入,把促进消费恢复的系列政策措施落实落细,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官媒:物价稳定并非通货紧缩

中国官媒:物价稳定并非通货紧缩中国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走弱,对此,官媒发表评论称,物价稳定并非通货紧缩。《经济日报》星期三(7月19日)发表署名“金观平”的文章称,今年以来,国内物价持续低位运行,引发了关于中国经济是否陷入通货紧缩的讨论。文章称,通货紧缩一般具有物价水平持续负增长、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等特征,且常伴随经济衰退。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稳步恢复,广义货币保持较快增长,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人民币各项贷款分别同比增长11.3%、9.0%和11.3%,均处于高位,与历史上的典型通缩存在明显差异。文章写道,今年以来,CPI同比涨幅震荡回落,7月份可能还会下行,这是需求恢复时滞和基数效应导致的阶段性现象。中国货币条件合理适度,居民预期稳定,随着政策效果不断显现,供需缺口将进一步弥合。加之去年同期高基数因素逐步消除,价格涨幅将逐步回归合理水平。文章称,去年以来,中国出台了一揽子稳经济政策措施,但投资扩张向最终消费的传导需要一定时间。疫情期间,居民收入普遍受到影响,也存在一个“补”储蓄的过程。相关数据显示,去年出台的支持性金融工具已逐步形成实物工作量,预计后续将进一步提升居民部门收入。文章称,虽然短期内物价出现一定程度下行,但并不意味着中国进入了通缩阶段。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以及近些年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实现物价稳定奠定了中长期基础。文章最后写道,接下来,要用好现有货币政策空间,保持货币条件与经济潜在增速和物价基本稳定的要求相匹配,兼顾好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同时,也要看到目前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要着力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全社会经济活力,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中国国家统计局7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CPI同比增速从5月的0.2%降至零。扣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6月份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4%,涨幅比5月回落0.2个百分点,显示商品和服务需求低迷。有分析认为,价格普遍下降可能进一步打击中国国内本就脆弱的信心,使经济陷入需求疲软与价格下跌相互作用的恶性循环,通货紧缩的风险加大。

封面图片

中国国家统计局强调不会出现通货紧缩

中国国家统计局强调不会出现通货紧缩面对中国通货紧缩压力不断加大,中国国家统计局大派定心丸,强调下阶段价格低位运行状况将会逐步缓解,不会出现通货紧缩。中国官方最新数据显示,中国10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下降0.2%,再度陷入通货紧缩区间。第一财经报道,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星期三(11月15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上述数据公布之后,外界对物价形势都普遍关注。她说,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物价形势有三点基本认识需要强调。第一,物价结构性特征明显。刘爱华指出,食品价格降幅扩大是带动价格水平回落的主要原因。从环比看,食品价格环比是由上月上涨0.3%转为下降0.8%,与近十年平均是持平的季节性水平相比,降幅是比较大的,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4个百分点。从同比看,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降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75个百分点。在食品中,猪肉价格影响较大,猪肉价格10月份同比下降30.1%,降幅扩大8.1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55个百分点。食品价格的回落主要是受到全国大部分地区在10月份天气晴好、农产品供应比较充足,再加上节后消费需求回落等因素的影响,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从非食品价格看,涨幅比较平稳,非食品当月上涨0.7%,涨幅和上个月相同。第二,核心价格总体稳定。刘爱华说,10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环比持平。1至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4%,其中核心CPI同比上涨0.7%,涨幅和1至9月份持平,价格总体还是比较平稳的。第三,影响物价水平的主要因素趋于改善。刘爱华说,从总体经济运行情况和主要指标变动来看,经济运行整体上延续着恢复向好的态势。从需求变化来看,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都是在持续恢复的。从货币条件看,广义货币保持较快增长,市场流动性总体合理充裕。刘爱华强调,基于这些因素判断,下阶段价格低位运行的状况将会逐步缓解,不会出现通货紧缩。2023年11月15日11:09AM

封面图片

中国官媒:中国不存在长期通缩基础

中国官媒:中国不存在长期通缩基础对于中国经济是否会陷入通缩,中国官媒发表评论称,中国不存在长期通缩基础。《经济日报》星期天(4月21日)发表署名“金观平”的评论文章,题为《我国不存在长期通缩基础》。文章称,中国物价涨幅自去年以来低位运行,引发一些人对中国经济是否会陷入通缩的担忧。文章写道,当前物价低位运行是结构性、阶段性的,是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的结果。文章称,价格指标属于经济运行的滞后指标。当前中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下一阶段,随着基数效应逐步减弱,商品和服务需求稳步恢复,市场信心不断增强,加上部分农产品价格到了调整拐点,假日消费继续带动旅游出行类消费价格回暖,预计CPI有望从低位温和回升。文章还写道,中国发展具有坚实基础、诸多优势和巨大潜能,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恢复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供需条件有望持续改善,货币条件合理适度,居民预期稳定。从基本面看,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抵御风险挑战的韧性和后劲充足。对物价水平低位运行的问题需要重视,但其影响不宜夸大。受到节后消费需求季节性回落、市场供应总体充足因素的影响,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在3月有所回落。中国国家统计局官网4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CPI同比涨幅从2月的0.7%,收窄至3月0.1%。2024年4月21日1:39PM

封面图片

节后消费需求季节性回落 中国CPI同比涨幅收窄

节后消费需求季节性回落中国CPI同比涨幅收窄受到节后消费需求季节性回落、市场供应总体充足因素的影响,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在3月有所回落。中国国家统计局官网星期四(4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CPI同比涨幅从2月的0.7%,收窄至3月0.1%,低于接受路透社调查的经济师所预测的上升0.4%。3月全国CPI环比则下降1.0%,低于经济师预测的下跌0.5%。2月CPI环比上涨1.0%。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说,3月份,受节后消费需求季节性回落、市场供应总体充足等因素影响,全国CPI环比季节性下降,同比涨幅有所回落。董莉娟也说,CPI环比下降与同比涨幅有所回落,主要是受到食品和出行服务价格回落的影响。另一方面,3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8%,与市场预期相同,2月为下滑2.7%。2024年4月11日10:12AM

封面图片

国家统计局:CPI回落属阶段性 料有望逐步回升

国家统计局:CPI回落属阶段性料有望逐步回升内地7月通缩0.3%,是近两年半以来首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按月由跌0.2%,转升0.2%。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按年升0.8%,升幅较6月扩大0.4个百分点。期内,食品价格按年由升2.3%转为跌1.7%,其中,猪肉价格急挫26%,跌幅显著扩大近19个百分点;鲜菜价格则由升10.8%转为跌1.5%。非食品价格由跌0.6%转为持平,其中,机票价格由跌约6%转为升约12%,宾馆住宿和旅游价格升幅均扩大至逾13%。国家统计局指,7月居民消费需求持续恢复,CPI按年下跌主要受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影响,认为回落属阶段性。随著内地经济恢复向好,市场需求稳步扩大,供求关系持续改善,加上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逐步消除,CPI有望逐步回升。另外,内地7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按年跌4.4%,跌幅较6月收窄1个百分点,连跌10个月;按月跌0.2%,跌幅较6月收窄0.6个百分点。统计局指,受内地生产供应总体充足、部分行业需求改善,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传导等因素影响,PPI按年及按月跌幅均收窄。主要行业价格跌幅收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跌逾21%,收窄约4个百分点。2023-08-0910:28:10

封面图片

调查:中国经济或将避免日本式通货紧缩

调查:中国经济或将避免日本式通货紧缩一项独立调查显示,中国的物价正在回升,这提供更多证据表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糟糕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并暂时缓解中国将陷入日本式通货紧缩的疑虑。根据彭博社,数据公司WorldEconomics的数据显示,中国9月全行业物价指数达50.9,创14个月来最高水平。WorldEconomics在一份声明中称,这表明对于中国可能像日本一样经历通货紧缩的疑虑可能是夸大了。“中国近几十年来毫无疑问是世界第一增长引擎,如今重拾增长的迹象看来更加积极一些。”中国政府先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经济在8月份升温,得益于夏季旅游热潮和规模更大的刺激措施。上个月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都超过预期,信贷需求也改善,但随着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挑战仍然存在。WorldEconomics的调查显示,服务业推动了反弹,9月的物价指数攀升至53.2。——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