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合建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更名 结束19年合作

中法合建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更名结束19年合作中国科学院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共同创建的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更名,标志着两家研究机构近20年的合作关系正式结束。据香港《南华早报》星期五(8月4日)报道,位于上海岳阳路的上海巴斯德研究所7月26日已更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同一天,研究所官网也被重新命名,标志着巴斯德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近20年的合作正式结束。中国科学院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在2004年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创建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但今年3月,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发出声明,宣布决定改变与中国科学院的合作关系,并暂停参与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活动。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将需要更改名字。但通报也称,鉴于巴斯德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共同开展工作的科学意义,双方仍决心继续合作。巴斯德研究所将与中科院对话,以期找到双方都满意的合作形式。报道称,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成立19年以来,已成为病毒学、疫苗开发和免疫学等领域的领头羊,曾开发出丙型肝炎、埃博拉病毒、艾滋病毒等病毒的药物和疫苗,并为中国培养许多具有影响力的研究员。因此,双方宣布停止合作关系的举动引发各种猜测,一派舆论认为这可能是中国在科技领域与西方国家脱钩的又一迹象。但也有舆论认为,中国政府仍致力于开展国际科学合作,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可能只是个案。有关中法科研机构合作中止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但法新社报道,巴斯德研究所透露,双方曾在研究所管理规则的制定上出现分歧。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宣布终止合作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将更名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宣布终止合作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将更名截止2023年,该机构已运行近20年。01.终止或许是革旧鼎新,探索新的合作模式据《自然》杂志报道,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发言人称,该组织决定于2022年12月开始停止与中科院共同领导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未来不再参与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一切活动和领导工作。他解释道,“做出这样的决定是为了找到一种更有效的合作方式去改善两个组织的关系。”据悉,未来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将由中科院全权管理,并更改新的名称。“两个研究所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友好合作关系,中科院也由衷感谢巴斯德研究所和法国科学家一直以来作出的贡献。”中科院发言人表示,“未来也将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方案,而不是采用这种“联合研究所”的形式,以更好地应对传染病研究的全球挑战。”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和中科院都没有回答关于合作终止后资金分割的问题。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是巴斯德网络中的重要一环,其33个成员机构横跨五大洲,遍布26个国家和地区,与近代历次重大疫源地重叠。“因重大病原发现、免疫机制研究有10人次获得诺奖,是当今国际社会一支不可或缺的传染病防控与公共健康国际科技组织与力量。”巴斯德研究所介绍时常写的一句话。02.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见证近20年中法科研友谊2004年,在中法两国领导人见证下,中国科学院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签署合作共建上海巴斯德所,同年10月1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正式揭牌成立。2004年10月,法国时任总统希拉克出席研究所揭牌仪式。秉持着巴斯德价值理念,上海巴斯德所遵循三大宗旨:求高水平的研究、积极参与公共健康、致力于科学教育与培训,并着手研究和聚焦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生命活动规律、重大感染性疾病的致病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近20年的发展,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以科学和公共卫生使命为纽带,和不同地区的组织积极开展着国际科技合作。截至2022年8月,研究所在职员工已达146人,博士后29人(含联培博士后5人)。研究所还设有中科院分子病毒与免疫重点实验室,微生物、发育与健康研究中心等学术单元,并开设了生物学、基础医学2个专业一级学科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如今,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面向公共健康领域理论创新和核心技术短板,在重大传染病病原致病机制、免疫应答与调节机制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因此,在新冠疫情刚结束后,宣布终止合作有些令人不解。03.来自科学界的不同声音有关中法科研机构合作中止的原因尚不清楚,但这一消息让中外科学界感到惊讶。曾与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合作的香港大学自然保护生物学家爱丽丝·修斯(AliceHughes)表示,“这可能标志着科学伙伴时代的结束”。修斯认为,过去中国在许多研究领域并不领先,为此需要引入外国组织的支持,共同领导中国的研究。而目前中国已然成为科技强国,中科院可能看不到继续与法国共同合作领导这个机构带来的价值。此次关系的中断表明了中国研究领域“国际化时代”的结束。2013年4月,法国时任总统奥朗德出席研究所岳阳路新大楼启用仪式。但也有不认可上述观点的声音。武汉大学病毒学家蓝柯,曾在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工作,他并不认可这一观点。蓝柯教授曾于2006年至2016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员,2011年至2016年任该所副所长。蓝柯表示,“这仅是个案。中国仍然鼓励国际间的科学合作,对传染病学领域更是必不可少。”过去的20年里,中国基础科学高速发展,同国外诸多学术机构建立广泛的合作,从麦戈文研究所到冷泉港会议中心,都能见到国际合作的身影。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在建立之初的确在传染病研究、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领域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工作。但近年来,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光环逐渐褪去。希望在下一个发展阶段,它能续写新的辉煌。...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4874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48747.htm

封面图片

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等单位自主研制的波浪能海洋生态监测浮标“合作者号”4月9日在大鹏海域

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等单位自主研制的波浪能海洋生态监测浮标“合作者号”4月9日在深圳大鹏海域投入使用。该浮标能够把波浪能转换为电能,为海洋仪器研发提供了具有充足能源的测试平台。在深圳大鹏海域现场了解到,“合作者号”浮标直径3.3米、高9米、重9吨,符合航标设计标准,这意味着该浮标在搭载海洋生态监测仪器设备的同时,也具有传统航标的导航功能。(新华社)

封面图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张强等与清华王向斌、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刘洋、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尤立星、张伟君等合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张强等与清华大学王向斌、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刘洋、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尤立星、张伟君等合作,通过发展低串扰相位参考信号控制、极低噪声单光子探测器等技术,实现了光纤中1002公里点对点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不仅创下了光纤无中继量子密钥分发距离的世界纪录,也提供了城际量子通信高速率主干链路的方案。5月25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中国科学报)频道:@TestFlightCN

封面图片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与理工大学等科研单位合作,研究团队利用国际首创的双光束调控聚集诱导发光超分辨光存储技术,实验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与上海理工大学等科研单位合作,研究团队利用国际首创的双光束调控聚集诱导发光超分辨光存储技术,实验上首次在信息写入和读出均突破了衍射极限的限制,实现了点尺寸为54nm、道间距为70nm的超分辨数据存储,并完成了100层的多层记录,单盘等效容量达PB量级。这对于我国在信息存储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相关研究成果于2月22日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澎湃)

封面图片

指不配合冠病调查 美国停止对武汉病毒研究所的资助

指不配合冠病调查美国停止对武汉病毒研究所的资助美国政府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不提供冠病相关文件为由,停止了对其提供联邦资助。据彭博社报道,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星期一(7月17日)向武汉病毒研究所发出通知,告知将完全剥夺其受资助的资格。该部称,自去年9月以来的评估发现,武汉病毒研究所未能符合联邦规定。“这一举措将确保武汉病毒研究所不再获得任何联邦资助,”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发言人在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表示。自2020年6月以来,武汉病毒研究所就未从与中国科学院有合作关系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获得过任何资金。《华尔街日报》今年2月26日报道,美国能源部根据新的情报,对冠病溯源问题得出的结论是,病毒从中国实验室泄漏的可能性最大。不过,《纽约时报》指美国情报机构对能源部结论的信心程度为“低度”(lowconfidence),因为情报机构对冠病源头的看法并不一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月27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冠病病毒溯源是科学问题,不应当被政治化,有关方面应当停止翻炒“实验室泄漏”论调,停止抹黑中国,停止将溯源问题政治化。

封面图片

武汉研究所专家石正丽获选中科院院士候选人

武汉研究所专家石正丽获选中科院院士候选人曾卷入冠病病毒源头风波的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石正丽获选中科院院士有效候选人。据澎湃新闻报道,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星期四(8月31日)宣布,2023年院士增选推荐工作已经结束,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合计1238人,其中知名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颜宁、石正丽等名列其中。58岁的石正丽是现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高致病性病原及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专业医学期刊《中国病毒学》主编。美国《纽约时报》2021年报道曾形容,石正丽是中国科学进步的象征,是处于新兴病毒研究前沿的“蝙蝠女侠”。她曾带领探险队进入洞穴,从蝙蝠和鸟粪中采集样本,以了解病毒如何从动物传染给人类。石正丽于2019年因在病毒研究领域的贡献,成为美国微生物学会109名科学家之一。不过,冠病疫情2020年席卷全球后,石正丽所在的武汉病毒研究所被质疑是冠病病毒的来源地。对此,石正丽同年7月接受《科学》杂志采访时,称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应为他声称冠病病毒来自她的实验室道歉。石正丽认为,将冠病疫情政治化耗尽了她对病毒起源调查的所有热情,她随后转而专注于冠病疫苗和新病毒的特征研究。她2021年受访时说:“我不知道世界怎么变成这个样子,向一个无辜的科学家持续泼脏水。”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