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局准许社会力量利用文物建筑开办民宿客栈等

中国文物局准许社会力量利用文物建筑开办民宿客栈等中国国家文物局发文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其中明确提出,社会力量可利用文物建筑开办民宿、客栈、茶社等旅游休闲服务场所。同时也强调,不得利用文物建筑开设私人会所、高档娱乐场所等。根据澎湃新闻报道,文物局印发的《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的意见》称,文物建筑具体是指“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建筑”。《意见》称,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建筑,是中国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这些文物建筑日常管理维护难度大,保护任务量大面广,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也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中国76万余处不可移动文物中文物建筑有40万余处,其中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低级别文物建筑占95%以上。此类文物建筑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产权复杂,保护管理难度大。加上一些地方政府投入不足、基层保护管理力量薄弱,部分文物建筑长期无人看管,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面临坍塌和消失的危险。因此,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的保护利用。该负责人称,近年来,各地针对低级别文物建筑保护利用进行了有益探索。但是从目前情况看,各地尚未取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低级别文物建筑保护利用问题依然很突出,亟需出台相关政策性文件予以规范和引导。《意见》明确了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以及参与内容、方式和程序等,对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进行规范和引导。《意见》指出,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坚持保护第一、政策引导、试点先行、价值导向,充分发挥文物建筑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中,关于试点先行,《意见》提出“各地根据文物建筑类型和地域分布特点等,选择若干县(市、区)作为试点区域,先行先试,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发布:2022年7月23日3:49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国家文物局召开数字藏品座谈会: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正规授权方式利用文物资源进行合理创新创作】

【国家文物局召开数字藏品座谈会: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正规授权方式利用文物资源进行合理创新创作】4月13日消息,国家文物局有关司室在北京组织召开数字藏品有关情况座谈会,针对数字藏品发展现状,围绕文博机构的公益属性、数据安全、消费者权益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正规授权方式利用文物资源进行合理的创新创作,以信息技术激发文物价值阐释传播,文博单位不应直接将文物原始数据作为限量商品发售;要建立权责清晰、程序规范、统筹有力的管理制度,牢牢把握正确的意识形态导向,确保文物信息安全。消费者应选择合理合法、健康有序的收藏方式,维护自身正当权益,远离因盲目炒作产生的风险。

封面图片

国家文物局:2023 年依法查处各类文物行政违法案件 338 起

国家文物局:2023年依法查处各类文物行政违法案件338起据国家文物局消息,国家文物局通报2023年度文物行政执法和安全监管工作情况。2023年,全国文物行政部门和综合执法机构联合开展文物执法巡查,依法查处各类文物行政违法案件338起,其中按简易程序改正处理24起,按一般程序立案查处314起;涉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3起,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7起,其他178起。

封面图片

国家文物局发布紧急通知,加强主汛期文物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国家文物局发布紧急通知,加强主汛期文物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国家文物局6月18日发布关于加强主汛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通知提出,各级文物行政部门要重点排查古桥、古城墙、木结构建筑、石窟寺、土遗址等易受灾害影响的不可移动文物,以及开放文博单位与文物保护工程工地、考古发掘工地等场所的安全隐患,发现险情要及时采取围挡、遮盖、加固、支顶、排水等针对性措施。要特别关注此前已受灾文物及文物建筑、石窟寺内彩塑壁画的防护,控制险情发展。桥梁文物应按照我局《关于加强桥梁文物防灾减灾工作的意见》落实应急措施。对位于低洼位置或易受城市内涝影响的文博单位,要与市政、应急等部门提前沟通,告知设防需求,并备足水泵、沙袋、挡水闸等应急物资。

封面图片

中国文物局:十年来1800多件套海外流失文物回归

中国文物局:十年来1800多件套海外流失文物回归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饶权星期三(8月24日)说,中国流失海外文物追索返还工作成果丰硕,1800余件(套)流失文物回归祖国。根据央视新闻报道,饶权在“中国这十年”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成效显著,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饶权介绍,十年来,中国文化遗产资源家底逐步摸清。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58个,备案博物馆6183家;中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余名,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62名;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3026部,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203家;世界遗产56项,位列世界第二;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总共42项,位列世界第一。饶权还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文物保护工程、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和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深入实施,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稳步推进。流失海外文物追索返还工作成果丰硕,1800余件(套)流失文物回归祖国。他也提到,中国文化遗产进一步“活起来”,“考古热”“博物馆热”“非遗热”“古籍热”蔚然成风,国潮国风成为年轻人新时尚。发布:2022年8月24日9:06PM

封面图片

文化局与河南省文物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文化局与河南省文物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文化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与河南省文物局于今日(4月5日)签署《河南省文物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由澳门文化局局长梁惠敏、河南省文物局局长任伟共同签署,将加强双方在文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河南省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透过协议,豫澳双方将就展览、文博活动、文物保护和利用、古建筑修复、研学、培训及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https://www.gcs.gov.mo/detail/zh-hant/N24DEFamFu

封面图片

中国今年将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中国今年将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国国家文物局宣布,今年将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国家文物局官网星期二(8月8日)在官网发布《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准备工作的通知》,作出上述宣布。通知称,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是“十四五”期间最大规模的文物保护行动,所需经费将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负担。通知提出组织梳理并建立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名录;全面归集不可移动文物认定公布文件,建立已认定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全面梳理2012年以来考古工作中新发现文物,建立新发现文物线索清单。据澎湃新闻报道,国家文物局已成立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专班推进普查筹备工作。另据新华社报道,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在今年1月的全国文物局长会议上说,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计划用三到四年的时间全面掌握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保存现状等情况,建立国家不可移动文物总目录,为系统廓清中国文物资源家底、准确判断文物保护形势、科学制定文物保护政策提供依据。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司长邓超介绍说,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对象是中国境内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重点对已登记、认定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同时调查、登记、认定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自2007年4月开始,到2011年12月结束,全中国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超过76万处。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