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伏天开启 老人儿童孕妇较容易中暑

中国三伏天开启老人儿童孕妇较容易中暑长达40天的中国“三伏天”星期六(7月16日)开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到来了。中国多地近日出现极端高温,甚至有人因热射病死亡。据北京市医生说,老人、儿童和孕妇是更容易中暑的人群。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中暑在夏季是非常常见的一类急症,跟天气有直接关系,在天气炎热和(或)空气湿度大时更容易发生。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刘继海说,人体本身有一定自我调节能力,但如果长期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停留就可能中暑,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孕妇这些体温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的特殊人群,在遇到酷暑天气时就更容易中暑。刘继海说,按程度轻重,中暑可分成先兆中暑和中暑,中暑又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对于机体而言,这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如果最开始的轻度不适能被及时发现、处理,就不至于发展到最严重的情况。据刘继海介绍,先兆中暑者经常会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这时如能及时从高温高湿环境下转移到相对清凉的环境,再注意补水,这些症状就可以完全缓解,不用特别担心。但如没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会发展成中暑。他说,痉挛就是老百姓讲的抽筋,人体汗液里含有大量水和钠钾钙等电解质,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如果大量出汗,就会导致大量的水份和电解质丢失,造成机体肌肉痉挛。他说,热痉挛者除了感到头晕、乏力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大量出汗同时伴有肌肉痉挛,以腿部肌肉,特别是小腿肌肉痉挛最多见。很多运动员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比赛时很容易出现腿抽筋,这就是热痉挛的表现。专家提醒,出现热痉挛时,关键要让热痉挛者快速转移到相对清凉的环境下休息,同时补充水和电解质,也就通常所说的矿物质水,这样就可以有效缓解热痉挛的症状。刘继海说,如果出现以上症状还没有及时处理,病人可能就会进入热衰竭阶段。这一阶段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血压下降,持续丢失的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就会造成血压下降,同时病人全身状况就会变差,但这时患者神志还是基本清醒的。...发布:2022年7月16日8:05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今日入伏,40天超长三伏天开启

今日入伏,40天超长三伏天开启“三伏”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潮湿闷热的时段,“桑拿模式”将开启。据中央气象台,预计今天白天,新疆、重庆、湖南等地有35℃以上高温天气,局地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今年三伏从7月15到8月23共40天,是连续第10年的“加长版”三伏天。请各位群友注意防暑降温,多喝水、减少室外时间,不过也不要空调开太低哦。关注频道@ZaiHuaPd频道爆料@ZaiHuabot

封面图片

2023「加长版」三伏天开启 陆高温暴雨双预警

2023「加长版」三伏天开启陆高温暴雨双预警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b5/2023/07/11/1040352.html今(11)日,2023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时段三伏天开启。据报,今年的三伏天是「加长版」,自7月11日入伏,至8月19日出伏,这是自2015年以来连续第9年三伏长达40天。图:GREGBAKER/AFPviaGettyImages

封面图片

超长三伏天终于结束:北方退出高温行列 南方多地闷热难消

超长三伏天终于结束:北方退出高温行列南方多地闷热难消未来几天,我国北方大部暑热渐消,东北、西北多地早晚时段秋意渐显,华北等地的湿度下降,闷热感将逐渐缓解。据中国天气官微消息,随着高温“缩圈”,北方多地已经退出高温行列,但南方多地依然闷热感难耐。气温方面,18日,四川盆地、重庆、陕西南部、湖北、湖南等地气温仍较高,出现35~38℃高温天气。未来一周,随着降雨展开,南方地区的高温将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高温范围也会明显缩小,不过重庆、湖南一带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再加上相对湿度较大,闷热感明显,公众需继续注意防暑降温。上述地区公众仍需注意防暑,多喝水、多休息、多通风,增强免疫力,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避免在午后气温较高时段出门,如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暑现象需及时就医。...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815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8153.htm

封面图片

2块钱的水和20块钱的水有什么区别?真的越贵越好吗?

2块钱的水和20块钱的水有什么区别?真的越贵越好吗?自来水制成的水,能喝吗?网络上有很多瓶装水评测的短视频等内容,这些内容中提到有3种瓶装水不推荐,基本理由就是:1、有些瓶装水是加了食品添加剂的净化自来水,所以不推荐;2、有些瓶装水是净化过滤后的自来水,不含矿物质,所以不推荐;3、有些瓶装水是河水、湖水的表层水,矿物质含量少,所以不推荐。根据上面这3种理由,我们大概可以将视频中对瓶装水的评价总结成一句话:不要喝自来水加工的瓶装水,要喝矿物质含量高的瓶装水。然而,净化过滤的自来水瓶装水真的不好吗?矿物质含量高的矿泉水瓶装水真的更好吗?图片截取自社交平台生活中,有些人看到“自来水”可能会有一些抵触心理,认为自来水不卫生。但事实上,自来水属于生活饮用水,是已经经过处理的水了,而瓶装水厂会对自来水再进行过滤、净化等操作,然后制成瓶装水,所以喝起来完全没有问题。其实,无论是自来水,还是纯净水、矿泉水,它们的水源都是一样的——都是从自然界中取水,比如河流、湖泊、水库等,经过滤、消毒等一系列处理,最终变成我们可以饮用的水。瓶装白开水好不好?“倒霉”的不仅是自来水。还有说法称,市售瓶装“白开水”跟家里的白开水没什么区别,不推荐购买。白开水到底是否值得喝?如果你觉得白开水不好,那你可就错了。白开水很好,比很多人想象的都要好。要知道,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我们喝水,首先推荐的就是白开水呢。相比家里的白开水,瓶装白开水最大的优势是方便。它在生产过程中经过了消毒,然后密封、灌装成瓶,拿到手就可以直接喝。如果是出门办事、旅行,尤其是去一些偏远的地方,瓶装白开水就安全方便得多。家里的白开水,一般都需要烧开之后再喝,这就有一个问题——不太方便。毕竟烧开需要时间,刚烧开太烫,放凉再喝也需要时间。所以,如果是计划出门在外,带点瓶装白开水;如果是自己在家、办公室,并没有什么特殊事情,提前烧好放着,凉了之后再喝温开水、凉白开,都是可以的。靠喝水补充矿物质,靠谱吗?在视频给出的理由中,还有一条,就是要喝矿物质含量高的水,对人体有益。矿物质,通常是指钙、镁、钾、钠、锂、锶的无机盐。这些元素都对人体有好处,也是身体需要的。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矿物质必须通过喝水获得。实际上,水在人体内的作用主要是作为代谢载体,相当于是搬运工。喝水主要是为了补水。我们人体获得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主要来源是各种丰富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米饭、肉类等,并不靠喝水。要知道,我们普通人一天饮水量一般也就2000毫升,靠喝水能够获得的矿物质实在太少。如果要靠喝水补充矿物质,就要喝非常大量的水。靠饮食补充矿物质,远比喝矿泉水更有效。以钙离子为例,中国人平均每天吃进去的钙约400毫克左右,成年人每天参考摄入量大约在800~1200毫升(我们就用1000毫克来方便计算),也就是平均有600毫克左右的缺口。而矿泉水钙含量高的也不过30~40毫克每升,如果靠喝水补钙,每天需要喝16~20升水,差不多就是一大桶桶装水的量。真喝这么多,人早就水中毒了。因此,水里的矿物质对我们普通人的健康并没有很大影响,含矿物质的水也不见得有多好。瓶装矿泉水更好吗?有说法称,矿泉水、天然矿泉水符合“国标GB8537”,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水源是天然、优质水源,更值得推荐。矿泉水真的更好吗?图片截取自矿泉水评测视频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8537-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的规定,天然矿泉水是指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钻井采集的,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或其他成分,在一定区域未受污染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污染的水。矿泉水对水源地有严格要求,需经过地矿部门勘探评价、采取水源地保护措施。有些特殊位置的水,可能也会有一定不同。所以,矿泉水也是一种矿产资源,所以通常卖得更贵,毕竟资源更少一些,物以稀为贵嘛。但和其他种类的饮用水相比,矿泉水除了有更多的矿物质成分,其他方面并无太大区别。更何况就像前文所说,靠矿泉水补充矿物质也并不现实,所以花几十块钱买瓶水图个新鲜可以,但盲目追求昂贵的矿泉水,或是想靠它们补充人体矿物质,就不太理智了。电解质水,要不要喝?说到矿物质水,很多人还会联想到电解质水,似乎也是补充矿物质的。那是不是电解质水也没有必要喝呢?电解质水和矿物质水并不一样。人体内的体液主要成分是水,其次是电解质,维持电解质平衡对人体生理功能和健康都非常重要。电解质主要成分是钾、钠。矿物质水多是强调补充一些微量矿物质元素;电解质水则主要是提供钾,钠等电解质离子,有助于帮助人体维持电解质平衡。跟其他矿物质类似,一般来说,正常健康人群通过食物就可以获得电解质的。但一些特殊情况下,电解质水还是有用的。比如:当发烧时出现大量出汗甚至腹泻等状况,会导致电解质大量流失,身体就会因电解质失衡而造成不适,这时候就需要补充电解质水了。去年经历过阳康的印象都还有吧。当人长时间或者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时,身体会排出大量电解质,可以通过电解质水来补充流失的电解质。当高温户外活动或者高温环境工作时,身体会通过大量排汗散热来调节体温,随着汗液的大量蒸发会出现水分和电解质的流失。比如,最近天气特别热,尤其是北方一些地区,北京已经有一个导游因为热射病死亡,还有一个儿童因热射病住院。如果高温环境工作或活动,可以喝电解质水帮助自己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慢性心力衰竭、内分泌疾病等相关疾病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因身体机能受损发生电解质紊乱,这些人群也可以在医生评估和指导下选择电解质水。如何喝水更健康?-喝水,选对不选贵对于正常普通人来说,凉白开就足够了;出门在外的时候,可以提前用可以随身携带的水杯/水壶带凉白开,如果需要在外面买,普通2块钱一瓶的瓶装水也足够,只选对的,不选贵的。-喝水需适量我国膳食指南建议,普通成年人每天喝水1500~1700毫升。当然,这个是推荐量,并不用恪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比如,如果是夏天,或者运动量大、流汗多,应该多喝一些;北方空气干燥,也可以适当多喝点水。体力劳动者或待在户外的人,渴得快、喝得多,也可以多喝。-喝水要注意少量多次喝水不要感到口渴时再喝,应该有意识地主动喝,少量多次,尤其是老人的感觉不敏感,更需要及时补充水。早晨起床要喝一杯水,晚上睡前尽量不要喝太多水,以免频繁起夜睡不好。-特殊情况时注意多喝水,可适当选择电解质水剧烈运动、高烧腹泻人群、泌尿系结石、高尿酸血症、痛风、糖尿病患者应多喝水,可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选择的电解质水。高温(夏季高温)环境活动或工作的人,应适当多喝水,可以喝水、盐水或者含有钾、钠等的电解质水。参考资料[1]《GB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GB19298-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3]《GB8537-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4]《GB/T13727-2016天然矿泉水资源地质勘探规范》[5]《GB/T20349-2006地理标志产品吉林长白山饮用天然矿泉水》[6]《GB/T10789-2015饮料通则》...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445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4453.htm

封面图片

宁德时代:全固态电池有望2027年小批量生产

宁德时代:全固态电池有望2027年小批量生产“2027年,宁德时代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机会很大,但受成本等因素制约,大规模生产尚不能实现。”吴凯表示。今年以来,全固态电池不断掀起热议,而此次重庆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也专门开设了全固态电池技术讨论专场,会场中座无虚席,不少人席地而坐,足以显示市场和公众对这一崭新电池技术的关注。“十余年来,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已在核心技术、市场规模、成本价格方面取得先发优势。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消费者对动力电池还有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寻找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兼得的动力电池是我们的主要研发方向,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各条技术路线上,全固态电池具有巨大的潜力,是下一代动力电池重要发展方向。”在演讲中,吴凯表示。从国家层面上来看,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欧盟均出台相关发展规划和战略,各国重兵投入,其本质是希望能够在全固态电池技术上率先取得突破,来改变目前动力电池的市场格局。从产业链布局来看,上游基础材料及设备,中游全固态电池研发和制造,下游应用,我国企业参与的最多,产业链上企业都很有热情,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海外企业在全固态电池专利布局上具有一定优势,需要尽快迎头赶上。在吴凯看来,全固态电池之所以吸引了全世界的投入,其核心价值在于其能够在安全底座保证的前提下较大幅度的提升能量密度,帮助动力电池在应用中有明显改善,而其他体系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比较困难。据介绍,世界范围内的研究,对固态电池按照电解质区分,主要是3个路线,聚合物、氧化物和硫化物。理想的电解质需要拥有较好的离子电导率,对高电压正极、锂金属负极有较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并且制造安全和便捷,当然也要兼顾成本的可负担性。吴凯认为,目前来看,解决方案进展比较快的硫化物路线,率先量产的可行性较大。但他也承认,目前我们所研究的路线中,没有一种电解质十全十美,比如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和氧化稳定性都较差,氧化物电解质太坚硬,会导致刚性界面接触问题。硫化物电解质容易与空气中的水产生有毒气体,制备工艺复杂且成本较高。当然在各国科学家的努力下,各个路线都有一些针对性的技术出来。全固态电池需要解决四大层面问题今年1月,欧阳明高院士表示,全固态电池市占份额替代1%,就已具有突破性意义。“我们也一直在向着这个方向努力。我们认为要实现这个目标,要率先解决四大问题。”吴凯说。第一是固-固界面的问题。正极材料与电解质之间固固界面接触不充分,阻碍离子传输;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体积膨胀大,导致固-固界面的动态损伤,难以修复,持续恶化固-固界面。这些都严重影响全固态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倍率性能。第二是锂金属负极的应用问题,使用锂金属负极可以使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高的优势充分发挥。但是锂金属的高活性和其表面钝化层的锂离子扩散能垒较高,会促进锂枝晶的形成,枝晶会引发短路并造成电池失效,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固态枝晶形成与生长的机理,并加以克服。第三是针对最有希望的硫化物电解质路线,硫化物电解质在空气中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电解质在空气中水分子的作用下会发生水解生成有毒的H2S气体,在水解的过程中电解质结构还会发生坍塌, 离子电导率急剧下降。另外硫化物电解质的合成成本问题,其原材料硫化锂价格高,而制备这些原材料的特殊工艺也增加了成本负担。这些都将是全固态电池推广中的障碍。第四是全固态电池的生产难题,极片制造工艺不成熟,湿法工艺的核心是粘接剂与溶剂选取,如果溶剂与电解质化学不兼容,可能降低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干法工艺存在膜片分散性、均匀性挑战。在电芯致密化成型过程中,电芯内部存在孔隙缺陷,致密度低会降低固态电池性能发挥,极片边缘受压导致搭接短路等问题也需要解决。宁德时代已经建立10Ah级全固态电池验证平台,3年后真正量产据吴凯介绍,宁德时代针对固态电池已经有十余年的研发积累,目前我们组建了一支近千人的全固态电池研发团队,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和经验。针对正极的界面问题,宁德时代研发了单晶正极多层级全包覆技术,第一层无机氧化物包覆层可以抑制界面副反应,第二层固体电解质包覆层,提升界面离子扩散。多层设计可以大幅提升界面结构稳定性,目前高面容三元正极克容量可达230mAh/g。我们还研发了多功能复合粘结剂,帮助稳定极片导电网络。复合正极可以实现6000次循环。针对锂金属负极使用时候的锂枝晶问题,宁德时代认为相变自填充技术是可行方案,相变介质可通过改变其固/液物理状态灵活修复固态电解质缺陷,达到增强电解质结构,抑制锂枝晶的效果,锂金属临界电流密度有效提升至20mA/cm2。我们通过引入合金金属改变界面层的亲锂性,可以诱导锂金属均匀沉积到表面。同时优化锂金属负极的多相导锂界面,构筑界面离子传输“高速公路”,使锂金属负极循环平均库伦效率>99.9%。针对硫化物电解质的环境稳定性问题,宁德时代开发表面疏水层可逆包覆技术,实现高空气稳定性电解质的制备,包覆后电解质可在-40℃露点环境稳定,包覆层还可以在电池制备过程中除掉,并且几乎不影响电解质材料的性能。同时我们也在开发新型合成路线和低含锂量材料,目前电解质的价格,1公斤都在5万以上,新的合成方案可以降低量产成本。针对制造工艺的难点,宁德时代打通了干/湿法极片制备和电芯一体化成型工艺方案,创新了高柔性核壳结构粘结剂、纤维化过程量化控制技术、超薄电解质转印技术、等静压一体成型技术等,已经建立10Ah级全固态电池验证平台。“全固态电池的研发和量产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我们为此也是集聚了各方力量,广泛的与产业链上的各方、高校等开展联合攻关。从全固态电池的技术成熟度和制造成熟度来看,有望在未来3年逐步进入成熟期,真正开启量产化进程。”吴凯说。0到1的原创性创新最后谈到对全固态电池的思考时,吴凯表示,全固态电池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首先,具有革命性突破的技术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内在动力,全固态电池的研发不是1到2、2到3的渐进性创新,而是0到1的原创性创新,原创性创新往往拥有很高的势能,能够开辟出新的赛道,并对产业全局产生关键影响。其次,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保障,全固态电池的研发和制造用传统的研发试错方法或者企业的封闭式的单打独斗是行不通的,我们需要大量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手段,更广泛地开展多种资源的协调、多条线路的协同和众多团队的合作,将各类优质生产要素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流向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效率。最后,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要素的产业载体。全固态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链,我们认为应该具备低碳、高效、高质量、高附加值、强标准、自主可控、可持续等特征,将牢牢占据市场领先地位,成为汽车强国、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的重要支撑。...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890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8909.htm

封面图片

爸妈,最近空调真的要该开就开,不然……

爸妈,最近空调真的要该开就开,不然……在炎炎夏日,我们时常会听说因屋内未开空调而中暑的老年人被紧急送往医院,也有老年人因为贪凉过度吹空调而导致面瘫前来就医。因为老年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不如年轻人那么有效,并且很多人本身就有基础疾病,更容易遭受高温带来的负面影响。高温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极端天气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是全面且显著的,调查显示,极端高温对老年人的自我感受、日常活动和慢性病的负面影响甚至大于极端低温。《柳叶刀倒计时全球报告》显示,过去20年里,全球与高温相关的老年人死亡人数上升了54%。2018年,全球有29.6万名老年人因高温而失去生命。2019年,65岁以上老人暴露在热浪风险下的天数增加了29天,是之前最高纪录的两倍。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受到高温天气的威胁① 老年人对温度突然变化的适应能力不如年轻人人体有适应温度变化的一套机制,尽管外界温度变化,人体温度能相对保持恒定。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变得衰老,这套机制会变得越来越弱:出汗是人体应对高温散热的主要方式,但是老年人每个汗腺产生的汗液量减少,整体出汗率就会降低,散热比年轻人更困难,导致体内储存更多热量,核心温度就更容易高至危险水平。体温调节自动控制示意图。图片来源:医学百科要想带走核心温度,从心脏流向皮肤的血液量也很关键。研究发现,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在给定的核心温度变化下,皮肤血流量增加得更少,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人的皮肤血流量也不如年轻人增加得快。②他们更有可能患有慢性疾病,从而改变身体对热的正常反应老年人更有可能患有疾病,而高温天气可能会导致本身的疾病恶化,尤其是心脏病患者。高温和高湿度会导致更多的血液流向皮肤,导致心脏跳动更快,同时每分钟循环的血液量是正常一天的两倍,这些都会给心脏增加压力。③他们更有可能服用影响身体控制体温或出汗能力的处方药很多药物也是会影响人体的体温调节的,比如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和高血压的普萘洛尔导致心输出量下降,到皮肤血流量降低;治疗心衰、肾病的利尿剂促进脱水,而脱水本身也是高温时期的危险并发症;治疗过敏、帕金森病的苯海拉明会降低出汗率,降低散热。老年人如何应对高温威胁?高温是巨大的健康威胁,甚至有可能威胁生命。面对高温,老年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关注天气预报,减少高温天出门频率和时间老年人更应该关注天气预报,在高温天气应减少出门的频率和时间,如果一定要出门,建议结伴出行,并避开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段(比如10点~15点),尽量多在背阴处活动或休息,避免太阳直晒。②选择轻薄、具有防晒功能的衣服外出时,衣服、裤子选择轻薄、宽松、具有防晒功能的衣服,务必携带足够的水,大汗之后要补充电解质水,避免出现低钠、低钾血症,可能造成无力甚至昏迷,无论哪个在高温天气下都是非常危险的。如果感觉自己乏力、恶心、头昏、心跳加快、口干舌燥等都需要警惕,这些都是危险的信号,赶紧找到阴凉处或者凉快的室内躲一躲,并找人求助。③开空调,不要为了省电而硬撑在室内的时候,要记得开空调,避免造成室内高温,虽然没有太阳直射,也是会中暑的。不过,老人开空调,不建议温度调得太低、时间也不建议太长。温度上,让室内外温差保持在7°C左右最为合适,每隔2小时关掉空调,开窗通风,同时在吹空调时多喝些温水,减轻由于房间窗户关闭导致的空气干燥、水分流失问题。此外,空调的出风口一定不要直对着人吹。尤其是老年人在吹空调时要注意保护好肩颈、膝盖等重要部位。每年在用空调之前,注意更换滤网,因为空调机内部长时间不清洗容易滋生各种细菌、霉菌,随着空气散入室内,抵抗力弱的老年人和儿童可能出现空调相关的肺炎。应对高温威胁,预防大于一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降低风险。...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34702.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34702.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