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发现首例持续活跃重复快速射电暴

“中国天眼”发现首例持续活跃重复快速射电暴“中国天眼”观测发现了首例、也是迄今唯一一例持续活跃的重复快速射电暴。据中新社报道,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消息,“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李菂研究员领导的国际团队,通过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多科学目标同时巡天”(CRAFTS)优先重大项目,观测发现了首例、也是迄今唯一一例持续活跃的重复快速射电暴,命名编号为“FRB20190520B”。相关研究成果论文,昨天(8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研究团队通过组织多台国际设备天地协同观测,综合射电干涉阵列、光学、红外望远镜以及空间高能天文台的数据,将FRB20190520B定位于一个距离地球30亿光年的贫金属的矮星系,确认其近源区域拥有目前已知的最大电子密度。快速射电暴(FRB)是宇宙中最神秘、最明亮的射电爆发现象。这一重要发现,揭示出活跃重复暴周边的复杂环境有类似超亮超新星爆炸的特征,挑战了对快速射电暴色散分析的传统观点,为构建快速射电暴的演化模型、理解这一剧烈的宇宙神秘现象奠定坚实基础。发布:2022年6月9日12:31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贵州天眼FAST首次发现快速射电暴 1毫秒释放太阳一年辐射能量

贵州天眼FAST首次发现快速射电暴1毫秒释放太阳一年辐射能量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贵州本土单位依托国家大装置开展前沿科学研究发现的第一例快速射电暴。据了解,从1987年开始,地球上一些射电望远镜就开始探测到一些来自宇宙中短暂且强烈的无线电波脉冲,这些脉冲被称为快速射电暴。作为宇宙中一类神秘的爆发现象,快速射电暴可在1毫秒的时间内释放出太阳大约一整年才能辐射出的能量。据中国科学院介绍,去年6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菂领导的国际团队,通过中国天眼FAST的“多科学目标同时巡天(CRAFTS)”优先重大项目,发现了迄今为止唯一一例持续活跃的重复快速射电暴FRB20190520B。团队综合射电干涉阵列、光学、红外望远镜以及空间高能天文台的数据,将FRB20190520B定位于一个距离我们30亿光年的贫金属的矮星系,确认近源区域拥有目前已知的最大电子密度,并发现了迄今第二个FRB持续射电源对应体。...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8890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88907.htm

封面图片

获多个国际首次发现 中国天眼有望确定快速射电暴中心引擎机制

获多个国际首次发现中国天眼有望确定快速射电暴中心引擎机制作为宇宙中偶发的射电爆发事件,快速射电暴(fastradioburst,FRB)自2007年首次被发现至今已经观测到数百个,但其起源、能源机制仍然成谜,吸引全球天文学家持续观测研究,更因其可能为外星人向地球发送信号的猜测广为流传而备受大众关注。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1911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19119.htm

封面图片

“中国天眼”揭示快速射电暴的表现与太阳耀斑的区别

“中国天眼”揭示快速射电暴的表现与太阳耀斑的区别“中国天眼”FAST的强大观测能力结合创新的分析方法,能够深入刻画宇宙间的神秘爆发信号,有望最终揭示其起源。4月12日,该研究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综合性期刊《科学通报》上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快速射电暴是一种来自宇宙深处短暂而强烈的无线电波爆发。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快速射电暴在千分之一秒的时间内能够释放巨大的能量,足够驱动人类社会万亿年。2007年,人们第一次发现快速射电暴,但至今为止,人们还不知道这些强大的能量是如何产生的。科学家猜测蕴含着极高能量密度的所谓致密天体,比如中子星或者黑洞,很有可能是快速射电暴的起源。中子星的信号像灯塔一样,规律地扫过地球,非常稳定。如果快速射电暴也是由这样的天体发射出来的,那么能否看到规律出现的快速射电暴信号呢?遗憾的是,以往的诸多研究中,寻找快速射电暴在毫秒到秒量级的周期的努力都失败了。这要求我们重新考虑快速射电暴的发射方式。《科学通报》杂志同期发表了快速射电暴领域理论专家美国内华达大学张冰教授的点评文章,称“这一创新方法促使理论家深入思考爆发现象的物理机制,从而进一步应用于FAST的大数据集合,检验其揭示的物理规律的普适性。”...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7142.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7142.htm

封面图片

中国“怀柔一号”卫星发现伴随快速射电暴的X射线暴

中国“怀柔一号”卫星发现伴随快速射电暴的X射线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10月15日晚发布消息说,该所科学家当天通过“怀柔一号”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中文昵称“极目”,英文缩写GECAM)卫星发现一个跟神秘的快速射电暴(FRB)相关联的X射线暴,并确认其来自银河系内的磁星SGRJ1935+2154。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2754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27549.htm

封面图片

我国科学家提出研究快速射电暴新方法

我国科学家提出研究快速射电暴新方法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消息,利用中国天眼FAST的丰富数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菂研究员带领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分析构架“Pincus-Lyaponov相图”,得以量化爆发事件的随机性和混沌性,揭示了快速射电暴的时间-能量表现与地震和太阳耀斑等存在本质区别,这种差异挑战了快速射电暴的星震起源。基于全新的相图,团队发现快速射电暴在时间-能量二元空间上游走接近所谓的布朗运动,也就是表现出了高度的随机性。而同样不可预测的地震、太阳耀斑等却表现出远为显著的混沌性。快速射电暴的高度随机性可能由多种机制或者多个发射位置组合形成。中国天眼通过中国天眼FAST的强大观测能力结合创新的分析方法,未来科学家或将能够深入刻画宇宙间的神秘爆发信号,有望最终揭示宇宙的起源。这项研究工作于北京时间2024年04月12日,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综合性期刊《ScienceBulletin》上作为封面文章发表。

封面图片

天文学家将已知的重复快速射电暴的数量增加一倍

天文学家将已知的重复快速射电暴的数量增加一倍一幅艺术家的作品描绘了CHIME望远镜全年探测快速射电暴的情况。资料来源:CHIME/FRB合作,由LukaVlajić进行艺术补充。现在,一个庞大的天文学家团队,包括来自麻省理工学院Kavli天体物理学和空间研究所以及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的几位天文学家合作开展了破解FRB起源和性质的工作。他们最近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的开放性文章报告说,发现了25个新的重复FRB源,使科学家已知的这些现象的数量增加到50个。此外,研究小组发现,许多重复的FRB是不活跃的,在每周的观测时间内产生不到一个爆发。由加拿大领导的加拿大氢气强度绘图实验(CHIME)在扫描整个北方天空时,对探测数以千计的FRB起到了作用。因此,与CHIME/FRB合作的天文学家们开发了一套新的统计工具来梳理大量的数据集,以找到迄今为止探测到的每一个重复源。这为天文学家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用不同的望远镜观测同一个源,研究发射的多样性。"我们现在可以准确地计算出两个或更多来自类似地点的爆发的概率,这不仅仅是一个巧合,"邓拉普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研究所的邓拉普博士后研究员、这项新工作的通讯作者ZiggyPleunis解释说。研究小组还得出结论,所有的FRB最终可能会重复出现。他们发现,无论是从爆发的持续时间还是从发射的频率范围来看,被视为只爆发过一次的无线电波与被视为爆发过多次的无线电波都有所不同,这巩固了这些无线电爆发确实具有不同起源的观点。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DanieleMichilli和博士生KaitlynShin都是麻省理工学院助理教授KiyoshiMasui的同步无线电实验室成员,他们分析了来自CHIME的1024个天线的信号。Michilli说,这项工作"使我们能够毫不含糊地将一些信号源确定为中继器,并为其他观测站提供准确的坐标以进行后续研究"。Shin说:"现在我们有了一个更大的重复FRB样本,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我们可能观察到一些FRB是重复者,而另一些显然是不重复的,以及对更好地理解其起源有什么影响。"Pleunis补充说:"FRB可能是由爆炸性恒星死亡的遗留物产生的。通过详细研究重复的FRB源,我们可以研究这些爆炸发生的环境,更好地理解恒星生命的最后阶段。我们还可以更多地了解在恒星消亡前和消亡过程中被排出的物质,这些物质随后被送回FRB所处的星系。"...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6487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64871.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