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始肇:采三减三重一优先策略达动态清零目标

陈始肇:采三减三重一优先策略达动态清零目标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指出,港府采取“三减少三重一优先”防控策略,致力达到动态清零目标,据香港新闻处官网消息,陈肇始昨天(22日)以中国代表团成员身份,透过视像会议出席世界卫生组织(WHO)第75届世界卫生大会(WHA)。今年世界卫生大会本月22日至28日于瑞士日内瓦举行,主题为以健康促和平,以和平促健康。除冠病疫情外,会议也涵盖精神健康、非传染性疾病、其他传染病等公共卫生议题。陈肇始说,冠病疫情继续在全球肆虐,香港第五波疫情近日已明显受到遏制,市民生活大致恢复正常。她指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绝不松懈,将继续采取“三减少三重一优先”的防控策略,即以减少死亡、减少重症和减少感染为目标,以重点人群、重点机构和重点场所为关键,并以老年人群为优先,以及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和科学精准防疫的原则,致力达到动态清零目标。她还说,在未来数日的会议中,特区政府将密切关注各会员国的专家讨论,获得更多有关冠病疫情和其他公共卫生议题的宝贵资讯和经验,以更好地保障香港市民健康。发布:2022年5月23日10:24A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港食卫局长:继续坚持以“动态清零”为目标

港食卫局长:继续坚持以“动态清零”为目标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说,政府将坚持以“动态清零”为目标,并继续采取“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及“三减三重一优先”的疫情防控策略,务求加强社会整体防护屏障,确保在复常之路稳定前行。据明报报道,陈肇始今天(8日)于立法会回应议员质询时指,政府将制订预案及密切监察输入个案与变异病毒株的情况,防范第六波疫情爆发。立法会议员陈仲尼引述报道指当局需一星期追踪群组个案,陈肇始回应说,有关报道真确程度有待考究,政府接收到市民呈报个案后便会立即展开个案追踪工作,正常不会多过一星期,现在大多数处所均设“安心出行”及“疫苗通行证”,相信追踪过程会比以往快。陈肇始说,个案追踪速度会因应确诊人士提供资讯的时间及真实性而有所影响,随着目前确诊个案增加,食卫局已要求保安局提供更多人手加强追踪工作。对于议员霍启刚提问万一再有疫情爆发,政府是否再“一刀切”关闭文娱康体处所,陈肇始回答说,限制社交距离是切断传染病传播链的重要方法,现在政府在应对疫情上有更多经验,未来有条件作更科学的决定,例如一旦要关闭都会给予更好的预警和准备时间,考虑是否关闭时,也会考虑场所的空气流通量等。发布:2022年6月8日9:10PM

封面图片

陈肇始见大陆防控专家:疫情受控但绝不松懈

陈肇始见大陆防控专家:疫情受控但绝不松懈香港食物与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昨天(8日)在政府总部会见大陆疫情防控专家时强调,虽然目前香港疫情受控,但绝不松懈,并为可能出现的第六波疫情做好准备。据香港政府新闻网报道,陈肇始昨天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阚飙及其率领的大陆疫情防控专家举行会议,介绍香港应对第五波冠病疫情的防控工作。双方也就香港疫情进行交流。陈肇始说,阚飙本次率领专家赴港指导特区政府的防疫防控工作,对香港应对现阶段疫情十分有帮助,并对此表示感谢。她提到,虽然目前疫情受到遏制,但绝不松懈,继续坚持“三减三重一优先”的阶段性工作目标,通过快速扩大公营医院的治疗能力,收治受感染人士入院并集中资源救治,同时按病人病情分流和分层治疗,特别是针对年长者。陈肇始强调,特区政府会继续做好“外防输入”及“内防扩散”的措施,同时也会做好预案,为可能出现的第六波疫情做好准备应对工作。陈肇始也借此机会感谢昨天早上离港的多位大陆专家。她说,大陆专家在应用中医药抗击冠病疫情,以及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工作方面给予了建议及指导。特区政府会借汲取专家的经验,继续做好抗疫工作,以达致减少死亡、减少重症和减少感染的目标,保障巿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另外,陈肇始近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访问时重申,香港政府仍未放弃全民检测,政府内部在检视全民检测的时机,并强调全民检测会以科学为本,将整体运作、人手部署和实验室等采样准备纳入考量。香港昨天通报新增2492起冠病确诊病例,另有96人离世。发布:2022年4月9日11:34AM

封面图片

港食卫局长:香港防疫目标一定清零

港食卫局长:香港防疫目标一定清零香港食卫局局长陈肇始今天说,港府收紧防疫措施,因为香港疫情的大前提是动态清零,若能做到就可以通关,市民可过上正常生活。香港奥密克戎个案减少,但港府昨天(14日)宣布再延长禁止晚市堂食等社交距离措施14天至大年初三。陈肇始今天(15日)在香港电台节目上透露,港府不能放宽防疫措施的六个原因,即一、奥密克戎传染力高,两周内出现六代传播;二、有带病毒而没打疫苗人士在屯门社区游走;三、有两座大厦出现垂直传播;四、全港污水监测上某些地区出现阳性;五、香港只有约三成患者无病征;六、患者的确诊地点及情况多元化。陈肇始说,香港有动态清零的目标,所以要全力遏止传播,“我哋先有好日子过(大家才有好日子过)”,若在疫情“未系好清但咁做(还未清除就放宽),会将疫情时间拖长,未能有够效堵截到”。由于奥密克戎病毒潜伏期较短,港府早前缩短奥密克戎患者的紧密接触者检疫时间至14天,针对这么做对由外地回港的检疫期仍维持21天是否不公平,陈肇始回应说,外防输入措施一定要严谨,港府一直都在留意评估,并称要放宽外防输入需要更多数据,而过去部分个案是在检疫14天后出现。对于港府防疫目标锁定动态清零,港府专家顾问、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梁卓伟今天在香港商业电台节目上说,奥密克戎传染力强,“真系要清零,系零感染,呢个差不多系不可能任务(真要清零,是零感染,这个几乎是不可能任务)”,即使全港疫苗接种率达100%,都很难停止奥密克戎的传播。针对港府新公布的疫情防疫措施,香港民意研究所昨天召开记者会,公布一项网上民意调查,在星期一至星期四(1月10至13日),透过网上问卷,成功访问5969名12岁或以上的香港市民。结果显示,63%受访者不满港府应付冠病疫情的表现,41%认为新一轮防疫措施不可能阻止疫情在社区暴发,高达99%受访者认为,新一轮防疫措施对日常生活有影响。调查也发现,50%受访者形容,港府现有的防疫措施“矛盾、难以理解”;14%形容“过松、有漏洞”;12%指“过严、扰民”,只有19%认为“必要、及时”。发布:2022年1月15日3:28PM

封面图片

动态清零应否持续?

动态清零应否持续?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指出中国的清零防疫政策不可持续。目前微博联合国发布的相关贴文在微博已被删除,#谭德塞#和#世界卫生组织#等话题页也根据法律法规未予显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不点名指责谭德塞,同时希望有关人士能够客观理性看待中国的疫情防控政策。赵立坚回答记者提问时讲到中国的“动态清零”总方针是要以最低的社会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疫情,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若放松疫情防控必将导致大量老年人死亡。但被问到为何没有采取更多措施为老年人注射疫苗或采用更有效的mRNA疫苗,赵立坚又指出中国在老年人疫苗接种方面做得相当好,并建议问建议向中方主管部门询问。国际信评机构惠誉评级估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将由原先的4.8%下调至4.3%,远低于中国官方5.5%的目标。华尔街日报说,习近平拥抱清零政策,有可能持续到10月的中共全国党代会。原文链接《联合国新闻》《中国外交部》《南华早报》(英)《美国之音》

封面图片

中国动态清零到底追求什么?

中国动态清零到底追求什么?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6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说,动态清零并不意味着全域静态管理,动态清零追求的是尽可能避免全域静态管理。在疫情早期,传播链条清晰、风险可控情况下,不必采取全域静态管理。当出现广泛社区传播,传播链条不清晰、出现暴发流行风险大的情况下,要综合考虑疫情特点、防控能力、社会经济水平、人口特征等因素,来决定是否采取静态管理,以及具体区域和范围等。为更好做到科学精准,当前还应加强疾病监测工作,做好各类应急预案,把社区防控放在优先位置。爆料投稿无聊就找:迪拜华人必备纸飞机大事件频道:【】【】

封面图片

中国卫健委主任: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

中国卫健委主任: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中国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今天(16日)在署名文章中说,要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中共中央机关杂志《求是》今天刊登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马晓伟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要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文章说,据世界卫生组织测算,截至2021年底,全球累计冠病死亡病例约1500万人。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冠病感染率、死亡率保持全球最低水平,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文章指出,实践证明,中国的防疫方针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最好诠释,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文章说,面对百年不遇的冠病疫情,良好的疫情防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最有利的营商环境。一些地区反映疫情防控影响了经济发展,对此要从全局、大局的角度看问题。现阶段,坚持“动态清零”是综合社会成本最低的抗疫策略,疫情越早得到控制,经济社会发展受到的影响越小。文章指出,冠病疫情暴发以来,中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2021年保持经济增长和疫情防控全球领先地位,良好的疫情防控形势提供了重要保障。要心怀“国之大者”,多算大账、整体账、长远账,发现一起、扑灭一起,以更快的速度、更小的代价控制住疫情,牢牢掌握住主动权。文章说,奥密克戎变异株既不是“天然疫苗”,也不是“大号流感”,必须充分认识到“躺平”“共存”政策必将付出的巨大公共卫生和经济社会代价。中国是人口大国,老龄人口多,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人均医疗资源数量、医学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一定差距,但近两年人均预期寿命稳步上升,科学有力的疫情防控功不可没。...发布:2022年5月16日12:15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