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家揭示猴痘病毒DNA复制工作机制

中国专家揭示猴痘病毒DNA复制工作机制中国专家在全世界首次揭示猴痘病毒DNA复制的工作机制,将为后续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提供关键结构基础。据《北京日报》星期四(2月8日)报道,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等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上发表这项研究成果。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毒性疾病,目前已造成9万2000余人感染,其基因组的复制主要由自身编码的全酶复合物完成,但该复合物的工作机制尚不明确。为此,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团队领衔开展了针对猴痘病毒DNA聚合酶全酶结构的新研究。研究团队使用石墨烯网格制备了冷冻电子显微镜,首次解析了猴痘病毒聚合酶全酶复合物处于复制构象时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揭示了猴痘病毒DNA复制的工作机制与其具有可持续合成能力的作用模式。团队称,研究成果极大地增进了对猴痘病毒基因组复制过程的了解,将为后续抗病毒药物的开发提供关键结构基础。2024年2月8日1:36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研究:猴痘病毒已在人群中传播数年且不断演变

研究:猴痘病毒已在人群中传播数年且不断演变一项新研究显示,猴痘病毒可能自2016年以来一直在人群中传播,并且不断进化,以逃避人类免疫系统。新华社报道,最近一项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的新研究发现,猴痘病毒的基因突变率,远高于人们对脱氧核糖酸(DNA)病毒突变率的预期。2022年流行的猴痘病毒有42个突变,其中多数突变似乎帮助该病毒避开了一种叫作APOBEC3的人类抗病毒蛋白。这项研究由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领衔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开展。研究人员将2018年得到的猴痘病毒基因组序列,与2022年流行的猴痘病毒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得出以上发现。此前医学界一致认为,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病原体猴痘病毒是一种DNA病毒。该疾病以往主要在中非和西非地区流行。然而,2022年5月以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发生了猴痘疫情。多地疫情显示,猴痘病毒已经发生人际传播,并广泛传播到非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病死率约为0.1%。通过利用统计模型,研究人员推断出猴痘病毒须从2016年或更早开始变异,才能逃避人类免疫系统。也就是说,猴痘病毒很可能从2016年起就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了。研究人员建议,若要在人群中消灭猴痘病毒,须要在全球范围内对其加强监控,以阻止该病毒继续快速变异。2023年11月9日10:06PM

封面图片

WHO专家就猴痘病毒变种的新名称达成共识

WHO专家就猴痘病毒变种的新名称达成共识作为使猴痘疾病、病毒和变种--或者说支系--的名称跟当前最佳做法相一致的持续努力的一部分,世卫组织召集的一个全球专家小组已经就猴痘病毒变种的新名称达成一致。他们同意使用罗马数字来命名这些支系。猴痘病毒是在1958年首次发现时命名的。那时候还没有采用目前对疾病和病毒命名的最佳做法。它所引起的疾病的名称也是如此。主要的变种则是根据它们已知的传播地理区域来确定的。目前的最佳做法是,对新发现的病毒、相关疾病和病毒变种的命名应避免对任何文化、社会、国家、地区、专业或民族群体造成冒犯,另外还要尽量减少对贸易、旅行、旅游或动物福利的负面影响。疾病:根据《国际疾病分类》和《WHO国际卫生相关分类体系》,为现有疾病指定新名称是WHO的责任。WHO正在为猴痘的新疾病名称进行公开咨询。任何希望提出新名称的人都可以在提出;病毒: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负责对病毒物种进行命名。ICTV目前正在进行猴痘病毒的命名工作;变种/支系:现有病原体变体的命名通常是科学家之间争论的结果。为了在当前疫情背景下加快达成协议,世WHO于8月8日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从而使病毒学家和公共卫生专家能够就新术语达成共识。来自全球各地的痘病毒学、进化生物学专家和研究机构的代表审查了已知和新的猴痘病毒变体或支系的系统发育和命名方法。他们讨论了猴痘病毒变体的特点和演变、其明显的系统发育和临床差异以及对公共卫生和未来病毒学和进化研究的潜在后果。该小组就符合最佳做法的病毒支系的新命名方法达成了共识。他们就如何在基因组序列库网站上记录和分类病毒支系达成共识。达成的共识是,现将原刚果盆地(中非)支系称为第一支系(I),将原西非支系称为第二支系(II)。此外,大家一致认为第二支系由两个亚支系组成。适合的命名结构将用罗马数字代表支系,用小写字母数字代表亚支系。因此,新的命名规则包括I支系、IIa支系和IIb支系。后者主要是指2022年全球疫情中主要流通的变种群。品系的命名则将由科学家随着疫情的发展而提出。必要时将再次召开专家会议。在继续进行疾病和病毒名称的工作时,各支系的新名称应立即生效。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0420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04207.htm

封面图片

现有药物被发现可治疗猴痘和天花等痘病毒

现有药物被发现可治疗猴痘和天花等痘病毒科学家发现,痘病毒利用一种细胞蛋白绕过宿主细胞的防御系统,帮助它们进行复制。针对这种蛋白质的现有药物有望限制痘病毒的传播,为包括猴痘和天花在内的各种痘病毒提供了一种持久的治疗方法。现有的药物,无论是用于免疫抑制还是治疗不同的病毒感染,都是针对这种细胞蛋白的。科学家们发现,这些药物也能阻碍痘病毒的生长和繁殖。通过以细胞而非病毒为直接靶标,这种方法大大增加了病毒产生抗药性的难度。由于这种劫持机制在许多痘病毒中都是相同的,因此这些药物将能有效治疗一系列疾病,如天花和麻疹。这项研究最近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尽管天花作为一种疾病已于1979年被根除,但天花病毒仍被保存在两个高度安全的实验室中--一个在美国,另一个在俄罗斯。由于天花病毒被用于生物恐怖主义的威胁,一种名为tecovirimat的药物获得了治疗天花的许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疾病目前仍在流行:尽管英国的感染人数已经下降,但这种与天花具有亲属关系的疾病仍然存在,尤其是在伦敦和许多其他国家。去年,特考韦利马特(Tecovirimat)被用于治疗严重的水痘病例,但这导致了猴痘病毒多种耐药株的出现。剑桥大学病理学系、牛津大学邓恩病理学学院和皮尔布莱特研究所的杰弗里-史密斯(GeoffreyL.Smith)教授说:"我们发现的药物可能比目前的猴痘治疗方法更持久,而且我们预计这些药物对包括导致天花的痘病毒在内的一系列其他痘病毒也会有效。"痘病毒一旦感染宿主细胞,就必须抵御细胞蛋白质的攻击,这些蛋白质会限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名为TRIM5α的特定细胞蛋白能限制病毒的生长,而另一种名为cyclophilinA的细胞蛋白则能阻止TRIM5α的生长。现有药物以环嗜蛋白A为靶标,从而使病毒对TRIM5α更加敏感。史密斯说:"目前有多种针对环嗜蛋白A的药物,由于其中许多药物已经通过了临床试验,因此我们不是从零开始,而是重新利用现有药物,这要快得多。"许多其他痘病毒也会影响动物,例如,"结节性皮肤病"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可能会对牛造成致命影响。史密斯补充说:"我们的研究结果完全出乎意料。我们之所以开始这项研究,是因为我们对了解痘病毒如何逃避宿主防御的基础科学很感兴趣,我们完全没有想到这可能会带来治疗猴痘病毒和其他痘病毒的药物。"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BBSRC)临时执行主席盖伊-波比(GuyPoppy)教授说:"国家猴痘病毒联盟的成立是出于英国应对猴痘病毒引起的新疾病威胁的迫切需要。至关重要的是,公共资助者和政策制定者能够灵活协调地采取行动,支持迅速的科学应对措施。BBSRC和医学研究理事会(MRC)采取'一个健康'的方法,通过英国科研机构应对感染战略主题与政策制定者合作,做出了快速反应,使英国各地的顶尖研究人员能够汇集他们的专业知识,并迅速取得有影响力的成果。"该项目始于一个简单的观察结果,即疫苗病毒感染会导致人体细胞中TRIM5α水平下降。为了找出原因,研究小组设计了缺乏TRIM5α的人类细胞,结果发现病毒在这些细胞中复制和传播得更好。这表明TRIM5α具有抗病毒活性。接下来,他们确定了TRIM5α针对的疫苗病毒蛋白质。他们还发现,病毒对TRIM5a的攻击有两种防御措施:首先,它利用另一种细胞蛋白--环纤蛋白A--来阻断TRIM5α的抗病毒活性;其次,它制造一种蛋白--C6--来诱导TRIM5α的破坏。研究小组针对包括猴痘在内的一系列痘病毒测试了一系列这些药物,结果发现它们在所有情况下都有抗病毒作用。这些药物的作用原理是使病毒对TRIM5α更加敏感。...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653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6539.htm

封面图片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成功分离猴痘病毒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成功分离猴痘病毒据中国生物官微消息,近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成功从感染患者临床样本中分离出猴痘病毒毒株,助力猴痘疫情防控的各项科研攻关工作。2022年7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2921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29215.htm

封面图片

中国生物成功分离猴痘病毒 开始疫苗药物相关研究

中国生物成功分离猴痘病毒开始疫苗药物相关研究中国国药集团下属的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宣布成功从感染患者临床样本中分离出猴痘病毒毒株,并开始疫苗药物相关工作研究。据“中国生物“官方微信公号星期四(10月20日)消息,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近日成功从感染患者临床样本中分离出猴痘病毒毒株,助力猴痘疫情防控的各项科研攻关工作。消息称,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病毒性人兽共患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其既往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当前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最重要的正痘病毒。公开资料显示,针对已灭绝的天花病毒(smallpox)的疫苗对猴痘也有一定预防作用,其中由丹麦BavarianNordic公司开发的天花疫苗Jynneos,是目前唯一获批的猴痘疫苗。不过,世界卫生组织称,只有高危人群(例如与猴痘患者密切接触的人)才应考虑接种疫苗,目前不建议大规模接种疫苗。世界卫生组织7月23日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截至10月19日,全球共累计报告了75141例感染病例,100多个国家发现猴痘病例截至目前,中国大陆没有通报猴痘本土感染病例,重庆市则于9月16日通报首例确诊境外输入猴痘病例。发布:2022年10月20日4:21PM

封面图片

揭开猴痘病毒的秘密:A10在其中的关键作用

揭开猴痘病毒的秘密:A10在其中的关键作用痘病毒核心蛋白A10的结构。三聚体的三个亚基(颜色不同)表示为模拟低温电子显微镜表面。每个亚基的低温电子显微镜表面越来越清晰可见。图片来源:©JesseHansen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NatureStructural&MolecularBiology)杂志上,有助于未来针对痘病毒核心的治疗研究。天花病毒是最臭名昭著的痘病毒,也是危害人类最致命的病毒之一,它因引发天花而造成严重破坏,直到1980年才被根除。之所以能成功根除,得益于使用另一种牛痘病毒开展的广泛疫苗接种活动。2022-2023年猴痘病毒的再次出现和爆发再次提醒我们,病毒总会想方设法重返公共卫生威胁的前沿。重要的是,这凸显了有关痘病毒的基本问题,而这些问题至今仍未得到解答。其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正是问题的核心所在:"我们知道,痘病毒要具有感染性,其病毒核心必须正确形成。但这个痘病毒核心是由什么组成的,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又是如何结合在一起并发挥作用的呢?"该研究的通讯作者、国际科学与技术协会助理教授弗洛里安-舒尔问道。舒尔和他的团队现在找到了缺失的环节:一种名为A10的蛋白质。有趣的是,A10是所有临床相关痘病毒的共同蛋白。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A10是痘病毒核心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这些知识有助于今后针对痘病毒核心的疗法研究。整个Vaccinia病毒的冷冻电子断层扫描图。病毒和核心的侧视图。核心内壁呈粉红色,病毒DNA呈绿色。图片来源:©JuliaDatler病毒核心是所有传染性痘病毒共有的因子之一。"该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之一、国际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生朱莉娅-达特勒(JuliaDatler)说:"以前的病毒学、生物化学和遗传学实验提出了痘病毒的几种候选核心蛋白,但没有实验得出的结构。"因此,研究小组首先利用现在著名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分子建模工具AlphaFold对主要候选核心蛋白质模型进行了计算预测。与此同时,Datler利用她的病毒学背景和舒尔小组的主要专业技术:低温电子显微镜(简称低温电子显微镜),为项目奠定了生化和结构基础。整个Vaccinia病毒的冷冻电子断层扫描图。病毒和核心的俯视图。核心内壁呈粉红色,病毒DNA呈绿色。图片来源:©JuliaDatler"我们将当今最先进的低温电子显微镜技术与AlphaFold分子建模技术相结合。这让我们第一次看到了痘病毒核心的详细全貌--病毒内部的'保险箱'或'生物反应器',它包裹着病毒基因组,并将其释放到受感染的细胞中,"Schur说。这项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博士后杰西-汉森(JesseHansen)说:"这有点像一场赌博,但我们最终还是找到了研究这一复杂问题的正确技术组合。"ISTA助理教授FlorianSchur(左)与共同第一作者JuliaDatler和JesseHansen。图片来源:©ISTA国际科学与技术协会的研究人员从各种可能的角度,对"活"的Vaccinia病毒成熟病毒和纯化的痘病毒核心进行了研究。Datler说:"我们将'经典'的单粒子低温电子显微镜、低温电子断层扫描、子图平均和AlphaFold分析结合起来,获得了痘病毒核心的整体视图。利用低温电子断层扫描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在逐渐倾斜样本的同时获取图像,从而重建与整个病毒一样大的生物样本的三维体积。""这就像是对病毒进行CT扫描。低温电子断层扫描是我们实验室的'专长',它使我们能够获得整个病毒、病毒核心和内部的纳米级分辨率。"此外,研究人员还能将AlphaFold模型像拼图一样拼入观察到的形状中,并确定构成痘病毒核心的分子。其中,候选核心蛋白A10脱颖而出,成为主要成分之一。Datler说:"我们发现,A10定义了痘病毒核心的关键结构元素。"这些发现是解读过去几十年中产生的结构和病毒学数据的重要资源。研究报告的作者在ISTA。从左至右FlorianSchur、Victor-ValentinHodirnau、LukasBauer、JuliaDatler、JesseHansen、AndreasThader、AloisSchlögl。图片来源:©ISTA获得这些发现的道路并不平坦。"我们需要从一开始就找到自己的道路,"Datler说。Datler利用她在生物化学、病毒学和结构生物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分离、繁殖和纯化了Vaccinia病毒样本,并制定了纯化完整病毒核心的方案,同时优化了这些样本的结构研究。"从结构上讲,研究这些病毒核心极其困难。但幸运的是,我们的毅力和乐观精神得到了回报。"ISTA的研究人员坚信,他们的发现可以为未来针对痘病毒核心的疗法提供一个知识平台。"例如,我们可以考虑使用药物来阻止病毒核心组装,甚至在感染过程中分解和释放病毒DNA。"舒尔总结说:"归根结底,这里所做的病毒基础研究能让我们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爆发的病毒。"编译来源:ScitechDaily...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1628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16287.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