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港人需储蓄760万港元才够退休

调查:港人需储蓄760万港元才够退休一项调查显示,香港市民通常会从37岁开始规划退休,并预期平均需要760万港元(下同,约130万新元)才能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据香港中通社星期二(11月21日)报道,香港投资基金公会今年8月底至9月中进行一项退休调查,共访问1001名25岁至64岁有强积金(香港退休保障计划)户口的香港居民,以及80名65岁以上有强积金户口并已退休的香港居民。结果显示,现今香港年轻人更早开始规划退休,约37岁便开始储备退休金,预期退休年龄约61岁。调查也显示,受访者平均预计需要760万港元才能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这意味着,香港市民要在24年内赚取760万港元,平均每年要储蓄31.6万港元。至于高收入的受访者估计所需金额更高,预料需要高达1008.8万港元。香港投资基金公会退休金委员会联席主席曹伟邦说,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认为退休所需金额较几年前调查的500万港元至600万港元,提升了52%,相信与目前的高通胀、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以及计划退休年龄年轻化等原因有关。至于高收入人士的生活水平高,自然需要更高的金额维持退休后生活。调查还发现,受访者平均预计储蓄仅能维持17年的退休生活,相对香港平均预期85岁的寿命,存在七年左右的落差。曹伟邦坦言,如果市民发现自己的现有资产,不足支撑退休后的生活,其中一个可行建议是延迟退休或调整生活模式等。因为相较于退休后几年后再入职场,延迟退休的难度会更小。2023年11月21日7:04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调查指港人预计约61岁退休 需要762万元维持现有生活水平

调查指港人预计约61岁退休需要762万元维持现有生活水平投资基金公会一项退休调查显示,受访的在职人士平均约37岁开始规划退休,预计约61岁退休,平均需要762万元才能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高收入受访者所需金额明显更高。调查指,受访者平均预计储蓄仅能维持17年退休生活,考虑到人口老化趋势,以本港平均预期寿命85岁计,储蓄明显不足。调查于8月底至9月中进行,透过网上问卷形式,访问了1001名25至64岁在职香港居民,以及80名已退休人士。调查发现,65岁以下的在职人士要求强积金投资的每年平均回报为11.4%,退休人士要求8.9%;在投资环境、社会及管治(ESG)和基础设施债券方面的回报,更要求高达13%和12%的回报。不过,自强积金推出至今年6月底,股票基金回报仅约3.8%,混合型基金约3.7%。2023-11-2015:37:03(1)

封面图片

调查:14%台湾中高龄者逾65岁才考虑退休

调查:14%台湾中高龄者逾65岁才考虑退休台湾人力资源公司的调查显示,14%台湾中高龄者要到65岁之后才考虑退休。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湾物价上涨,民众实质薪资倒退,面对超高龄化社会到来,中高龄者正担忧无法负担未来的生活开支。台湾1111人力银行星期五(10月13日)公布中高龄职场困境调查显示,逾45岁(中高龄)受访者中,有14%打算65岁后才考虑退休,其中有10.1%直言完全不考虑退休。不过,也有10.1%计划不到50岁就离开职场。台湾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龄为65岁,但只要工作满25年,或年满55岁且工作满15年,就符合劳基法的退休门槛。1111人力银行调查显示,平均规划退休年龄为59岁,但有67%受访者说,退休后打算继续工作,可能选择兼职、计时等比较轻松且有弹性的工作。调查显示,中高龄者期待退休后的每周工时25小时,计时工作最想投入的产业是民生服务业和百货贩售业,粗估退休后的每月生活费平均要3万5203元新台币(约1496新元)。1111人力银行公关经理黄楷元说,根据台湾内政部的人口资料显示,全台65岁以上人口已达415.8万人,占总人口的17.8%。台湾人口老化再创新高,现在正悄悄改变台湾劳动市场人口结构,推估在不久的将来,中高龄者和高龄者势必成为劳动市场主流。根据台内政部公布的去年简易生命表,台湾民众平均寿命为79.84岁,其中男性76.63岁、女性83.28岁。黄楷元认为,台湾薪资长期低落,民众寿命延长,退休族得面临现实生活问题,这也造成高达67%上班族,即使年过65岁也不敢轻易放手工作的主因。

封面图片

存保会调查:港人月均储蓄金额升至9千元 安全感止跌回升

存保会调查:港人月均储蓄金额升至9千元安全感止跌回升香港存款保障委员会的调查显示,67%受访香港市民表示有储蓄习惯,与去年相若;每人每月平均储蓄金额按年升17%,增至9000港元,创调查以来新高,反映3年疫情过去,市民经济能力改善,疫情同时促使市民更积极透过储蓄为未来做好准备。储蓄原因主要是应付不时之需、准备退休等。调查发现,今年香港人就个人现有储蓄带来的「安全感」评分为53.7分,高于去年的51.4分,结束3年跌势;港人今年平均需要拥有108万元储蓄或流动资金才有足够「安全感」,较去年的59万元升80%,是进行调查以来的最高金额。调查显示,18至29岁有储蓄习惯的受访者占比达84%,按年增加24个百分点,平均储蓄金额升近6成至7900元。另外,根据时隔5年重启的全职家庭主妇调查,有约一半受访家庭主妇有储蓄习惯,与5年前相若,平均储蓄金额为5600元,较5年前升3成。调查又显示,45%受访家庭主妇表示有储蓄「私己钱」,较5年前升14个百分点,约一半有告知家人;每人每月的平均「私己钱」储蓄为4300元,升20%,主要来自以前储起的积蓄和家用,用作应付自己或家人不时之需、以及提升安全感。调查由存保会委托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于9月至11月,透过随机抽样电话访问形式,访问1001名18岁或以上香港市民,并对401名全职家庭主妇进行深入意见调查。存保会主席刘燕卿表示,乐见整体市民每人月均储蓄金额有明显升幅,反映经济情况较疫情改善,储蓄安全感亦有上升,反映港人居安思危意识提高。2023-12-1915:46:03(2)

封面图片

投资基金公会:不能盲目追求高回报应付退休生活

投资基金公会:不能盲目追求高回报应付退休生活投资基金公会一项退休调查显示,在职受访者估计需要762万港元才能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公会退休金委员会联席主席曹伟邦表示,过往市场预计500万至600万元已足够退休,但近年通胀升温,在职人士更关注人均寿命延长,以及提早开始计划退休,并对退休期望增加,维持退休前生活的金额估算大幅上升,当中高收入人士的金额就更高。提到受访者对于强积金回报要求远高于实际水平,曹伟邦认为,高回报来自高风险,如果未能承受过高风险,就应将目标期望降低;但不应过于频密转换投资组合,以换取更高回报。他强调,不能盲目追求高回报,因为若果供款太少,实际获利金额亦可能不多;亦要视乎资产类别、退休后如何管理资产等。他又指,如果本身有强积金以外的投资资产,例如物业、股票和基金等,可以考虑调整其他资产投资策略,以改善回报。另外,公会行政总裁黄王慈明建议,强积金受托人可将不同资产类别加入现有强积金产品,以提升经风险调整后的回报。她又相信,积金易平台(eMPF)将有助降低强积金受托人行政费用。2023-11-2015:42:30

封面图片

调查:99%移民英国港人没有计划返港

调查:99%移民英国港人没有计划返港调查显示,通过BNO签证移民到英国的2000名香港人中,只有五成找到工作,但99%受访者没有计划返港。据网媒“香港01”星期三(11月22日)报道,总部设于英国的“欢迎香港人委员会”日前公布一项调查,访问了2000名经BNO签证计划移民到英国的香港人,其中36%受访者拥有硕士或学士学位,23%受访者拥有研究生学位。调查显示,65岁及以下的受访者中,只有52%受访者找到工作,47%受访者表示工作技能与经验不匹配;有24%受访者对薪水感到不满意,约20%受访者表示自己工作过度。在英港人难以进入英国就业市场,受访者认为自身的英语能力和工作资历不受认可是主要原因。调查显示,只有11%受访者认为自己的英语口语“非常好”,也有不少受访者表示他们缺乏职业建议和支持。还有八分之一受访者表示自己在英国工作时受孤立,5%受访者表示遇到歧视。另外,移民也对香港人带来经济压力,约40%受访者表示自己的财务稳定性已恶化,10%表示“严重恶化”,主要原因是生活成本高于预期。不过,99%受访者表示没有计划返回香港。2023年11月22日9:01PM

封面图片

调查:每14港人有1个千万富翁 资产均值1600万

调查:每14港人有1个千万富翁资产均值1600万花旗银行调查显示,以截至6月数据推算,全港有40.8万名千万富翁,亦即拥有千万港元或以上净资产,人数比去年底微跌0.5%,连续3年下跌;占全港相关年龄人口约7%,相当于每14位相关年龄港人就有1个千万富翁。调查显示,千万富翁净资产总值中位数1600万元,较去年底减少3%,但高于2020、2021年。流动资产中位数由去年的550万,减少18%至450万元。调查透过电话访问1700名年龄介乎21至79岁的香港居民,受访的千万富翁有46%流动资产配置于现金,股票、基金、债券分别占30%、19%及3%。另外,调查访问200名千万富翁及其年龄介乎13至18岁的子女,近7成父母愿意支持子女置业,平均金额240万元。近一半或以上父母,平均愿意分别给予38万元及21万元,帮助子女举办婚礼、旅行。首5年全职就业包括创业,亦愿意提供49万元财政支持。调查显示,4成子女期望父母在养育下一代方面作出经济支持,3成父母平均愿意给予100万元的财政支持。2023-10-1111:45:59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