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西塞罗 | 为什么你的朋友圈,正变得越发千篇一律

我记得在微信最开始的几年里,情况还不是这样的,很多人发朋友圈很随意,很多观点犀利的好文章,会传的很广。而现在我们生活在一种“喧嚣的沉默”当中。大多数人传递的大多数信息,要么无意义,要么是虚伪、虚假的。那些小声说着真诚语言的人,却越来越难以互相听到了。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所谓正能量,是让穷人满足现状;所谓负能量;是不要问为什么这么穷!『新闻联播』千篇一律播放「伟.光.正」的煽情故事,宣传所谓的正能

封面图片

所谓正能量,就是让穷人满足现状;所谓负能量;就是不要问为什么这样穷!『新闻联播』千篇一律播放「伟。光。正」的煽情故事,宣传所谓的

封面图片

微信朋友圈诞生11年 为什么朋友圈点赞越来越少?

微信朋友圈诞生11年为什么朋友圈点赞越来越少?对此,很多网友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大家越来越注重边界感,很多事情不愿意发在朋友圈了,不想周围人知道,自己不发了,也就不怎么看了,看的人少了也就点赞少了。”“现在大多数人看到了也不一定点赞。”“自从朋友圈开始卖货,看的次数是越来越少,现在压根不看了。”据了解,在2021年微信公开课Pro的微信之夜上,腾讯高级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表示,越来越多的人在朋友圈设置为仅三天可见,可能有2亿以上的用户在这么做。作为一款国民级应用,微信其实早已不再是一款单纯的聊天App。随着微信电脑版不断增加新功能,如接收文件支持自定义修改“只读”、图片文字提取翻译、网页版文件传输助手等,微信的办公属性也越来越强。...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451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4513.htm

封面图片

半幅式方向盘末日?博主曝相关车辆一律暂停上牌

半幅式方向盘末日?博主曝相关车辆一律暂停上牌博主表示:取消了转向器和转向柱的机械连接,方向盘通过电线和电子系统连接到前轮,这对于安全性带来很高的要求。如果监管对安全开始更注重,很多事的进展预期都要往后延迟。但需要注意的是,随后博主又编辑修改了微博,称:“智己的朋友说已经恢复上牌了,这纯粹探讨的是线控转向,智己躺枪”。那么半幅式方向盘究竟允不允许呢?今年5月份,同样有汽车博主发布消息称,“刚得到消息,半幅方向盘接下来可能不允许上公告”。这里的“公告”,指的是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只有登上了这个公告,才能获批生产,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汽车的生产许可证。这条消息一出,极短时间内就吸引了众人的关注,绝大多数都表示“是个好消息”、“太好了”、“给有关部门点赞”。那么为何半幅式方向盘会被大家深恶痛绝呢?不同于F1赛车,目前无论是特斯拉还是智己配备的半幅方向盘,实际上只是简单粗暴地进行了切割,并没有配备可变转向。日常生活中,使用起来既不方便也不安全,在低速挪车、倒车入库、频繁过弯的时候,免不了会手忙脚乱;不安全主要体现在紧急情况需要救车时,尤其是反打方向,可能会一把抓空。实际上就算配备了转向比,很多人,尤其是老司机也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去适应,毕竟肌肉记忆这时候可能反而会成为了累赘甚至隐藏的地雷。为了保障安全,这种异形方向盘确实有必要被禁止,这也是很多人拍手叫好的原因所在。...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6630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66301.htm

封面图片

转帖:解释为什么要强调上图中这件事—— (对中国的重要性是一样的)

转帖:解释为什么要强调上图中这件事——(对中国的重要性是一样的)现代俄罗斯有两种政治恐惧。第一种恐惧是对惩罚的恐惧。这种恐惧可以追溯到苏联时期,当时任何个人政治活动都会带来严重问题。一个人可能会因为二十年前支持托洛茨基而遭受惩罚,而托洛茨基当时是党的领导人之一、国防部长和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一个人可能会在意识形态的讨论中抓不到重点,因为在这类讨论中,不管你向左还是向右迈出任何一步都等同于破坏。一个人可能在“去斯大林化”已经开始的情况下还在美化斯大林,完全出于惯性,或者主张考虑老兄捷克斯洛伐克在自由化方面的积极经验,却不知道严打"布拉格之春"的决定已经拍板儿了……就这样,苏联人民内心对任何政策都充满恐惧。这种恐惧在20世纪80年代末似乎消失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政治化意味着有机会给不同的候选人并关注议会辩论,但是,后者很快就变得枯燥乏味了,而前者也变成了,让人加倍感觉到“普通人”无法影响任何事情。至于直接参与政治,即使在当时也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认为"普通人"不应该惹麻烦,因为“天干物燥,玩火自焚”。第二种恐惧是对不稳定和解体的恐惧。在20世纪80年代末,这种恐惧要少得多——尽管当时商店里的货架空空如也,但人们依然觉得大国不会轻易崩溃。而现在发生的都不是崩溃,而是向某种新的品质的转变,之后将意味着手足无措一片茫然。,在国内本地几乎没有影响,且颇具争议。当解体的严重性变得很明显时,戒备的情绪就会加剧。因此,俄罗斯人对反对派的态度是:大多数人认为需要反对派,但反对派是为了向当局提供建设性的替代解决方案,而不是为了争权夺利。对不稳定的恐惧还起着另一个重要作用——它往往会"强化"对惩罚的恐惧。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害怕参与政治,TA可以用政治正确的解释来掩盖——TA并不害怕任何人,实际上TA是一个“关心稳定的爱国者”。苏联解体后的几代人对不稳定和解体的恐惧相比下要小得多,原因显而易见——他们要么是1991年的孩子,要么那时还没有出生。对他们来说,苏联已经成为历史,恢复苏联的做法会引起不同的感受~从漠不关心到拒绝接受(这点是与被伤及筋骨的乌克兰年轻人不同的地方)。不过很多俄罗斯人认为惩罚的恐惧更加难以忍受,这种恐惧虽然在社会上越来越少,但始终在家庭中流传。长辈们会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上一代人的经验来约束晚辈……换言: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是无法民主化的——解体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目前的反对派/也就是“反对党”,同样做不到。什么才能做到?就是中最后提到的事。是所有这些事情的唯一要点。先打破,是达成这一要点的第一步。#纳瓦尔尼#反对派#俄罗斯#安全性#政治斗争#中国#tips#Navalny#Opposition#Russia#Security#PoliticalStruggle

封面图片

为什么蜜蜂会进化出蜂后?蜂后一生真的只交尾一次吗?

为什么蜜蜂会进化出蜂后?蜂后一生真的只交尾一次吗?蜜蜂总科是一个大类群,全世界大约有2万种,种群数量可能超过2万亿只,而它们中绝大多数甚至都不是群居的,它们在没有蜂后或蜂群的情况下也能过得很好。这些无蜂后的蜜蜂,雌性独自在一个简单的巢穴中产卵——要么在植物茎中,要么在地下隧道中。它们只为每个卵提供一个花粉球,其中混合了她从花朵中收集的花蜜,然后让卵自己孵化和发育,整个过程不需要任何帮助。Sharadpunita这些蜜蜂的外观通常非常美丽,是许多作物和植物的重要传粉者,只是许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它们也是蜜蜂而已。那么有趣的问题是,既然许多蜜蜂在没有蜂后的情况下也能成功地生活,那么蜂后到底如何如何进化的?蜂后、工蜂和雄蜂除了采蜜蜜蜂之外,蜂类中还有两种拥有蜂后,一种是除澳大利亚和南极洲以外所有大陆上都有分布的大黄蜂,以及主要在热带地区发现的无刺蜂。采蜜蜜蜂的蜂巢最多可以拥有超过5万只蜜蜂,而肉食性的大黄蜂群体通常只有几百只,无刺蜂群则通常更小,但有些和最大的蜂巢一样大。这些蜂类的社会结构除了产卵的蜂后之外还有两个共同的“岗位”——工蜂和雄蜂。很多人可能并不太了解蜂群的各个岗位到底是如何分工的,这个其实相当有趣。蜂后毫无疑问就是产卵的——整个蜂群的蜜蜂都来自蜂群中的蜂后,但是它还有一个工作就是初步调节工蜂和雄蜂的数量比例。我们看到的蜜蜂基本是工蜂MarcAndrighetti所有的工蜂都和蜂后一样是雌性——是由蜂后的受精卵发育而来,蜂群的所有工作都是由工蜂完成,包括打理蜂群,收集食物,捍卫巢穴……等等。虽然工蜂很少产卵,但是确实有许多研究都发现了它们也会产卵,只是工蜂产下的卵会迅速被其它工蜂吃掉,这种情况被认为是为了确保蜂群中的工蜂和雄蜂的比例不会紊乱。之所以必须严格控制工蜂和雄蜂的比例,是因为雄蜂在蜂群中除了吃饭啥也不会做——甚至连吃饭都要工蜂来喂养,是妥妥的资源消耗者。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发育来的,是单倍体,它们连尾刺都没有,但是体型却更大,它们的唯一职能就是传播蜂群基因。图:标记上的这个就是蜂后,和普通工蜂没啥差别被孤立的“女王”也许你会想象一个王或者后掌管一切,命令所有人的存在,但对于蜂群社会而言,这样的事情不存在的,蜂后不像人类的王和后那样领导他们的人民,蜂后不会统治他们的工蜂。相反,蜂后在蜂巢中发生的事情是相当隔绝的,它就像是个机器,只负责产卵,以及产什么卵,它会根据蜂群需求通过产下受精或者非受精的卵来初步调节工蜂和雄蜂的比例。但是,仅仅只是初步的调节,最终的决定权还在于工蜂,它们会根据蜂群的资源情况,来选择性喂养或者杀死雄蜂。另一方面,一旦蜂后产卵能力下降,它就会被工蜂杀死,这个时候工蜂会在所有的受精卵中选拔一枚来成为下一个蜂后,只要在它孵化之后喂它食用蜂王浆即可。很多人可能都知道,一只蜂后一生只交尾一次——所以随着时间推移产卵能力都会下降,或许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原因特别简单,因为蜂后的交尾风险非常高,蜂群没有理由让同一只去完成多次交尾。图:背上有圆点的就是备选蜂后,工蜂在鼓励它婚飞蜂后交尾的时候会进行雄蜂选拔,一只备选蜂后在前面飞行,数千只来自不同蜂巢的雄蜂在后面追,这个被称为婚飞。婚飞是蜂界最壮观的集体表演,一大堆捕食者对此虎视眈眈,试图吃掉它们(关于蜜蜂婚飞有个有趣的事实,它们每年都在同一个地方开始,没人知道蜜蜂如何做到的)。所以,蜂群不可能让同一只蜂后飞两次,选拔出多个备选蜂后,在老蜂后产能归零之前找到新蜂后会是更好的选择。图:这个是个蚁巢你敢想象吗,来自巴西切叶蚁那么到底为什么要有蜂后呢?其实,不止是蜜蜂,其他动物也生活在社会分工明确群体中——它们也在繁殖和维持群体成员之间进行明确分工,比如蚂蚁、白蚁,甚至是裸鼹鼠,同时它们也都进化出了“王后”。在自然界,如果生物存在只有一个目的的话,那肯定就是将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生物体传递基因的一种方式是自己生育后代,这是相当常见的,而另外一种方式是帮助近亲,而不是独自生育。虽然,不用自己生育来传递基因,听起来很不靠谱,但实际上很多动物都被观察到在这么做,甚至连生物的利他行为很可能就是这么进化的,其实这个原因很简单,因为你的近亲和你有相似的基因。那些分工明确的社区动物,很明显就是将帮助近亲繁殖做到了极致。你可能还会问,它们到底为什么会走向“蜂后”这种极端。我这边找到的答案是,复杂的巢穴结构,以及明确的劳动分工,这两个是促进“王后”进化的主要因素。这些动物的祖先,要么为了搭建更复杂的巢穴来维持种群,要么为了促进劳动分工,也可能两者同时发展,最终走向了“王后”这种生存模式。...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8128.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8128.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