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调整引发关注 业内人士:预计不会重演 2022 年 “破净潮” 现象

债市调整引发关注业内人士:预计不会重演2022年“破净潮”现象据中证报,4月最后几个交易日债市大幅波动,“伤及”银行理财投资者。然而,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轮债市调整符合预期,预计不会重演2022年“破净潮”现象。原因在于,理财产品主要持仓中短端债券资产,在短久期特性和稳估值资产的加持下,产品净值整体波动幅度可控。此外,市场学习效应明显,行业资产抗压性有所提升,应对债市调整的经验和能力也更为充足。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债市调整引发关注 业内人士:债市主线逻辑未变

债市调整引发关注业内人士:债市主线逻辑未变4月最后几个交易日债市大幅波动,“伤及”银行理财投资者。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轮债市调整符合预期,预计不会重演2022年“破净潮”现象。原因在于,理财产品主要持仓中短端债券资产,在短久期特性和稳估值资产的加持下,产品净值整体波动幅度可控。此外,市场学习效应明显,行业资产抗压性有所提升,应对债市调整的经验和能力也更为充足。主流机构对本次债市调整主要认知为消息面驱动的情绪超调,主线逻辑并未出现实质性扭转。(中国证券报)

封面图片

债市调整引发关注,理财投资者何以获得稳稳的幸福

债市调整引发关注,理财投资者何以获得稳稳的幸福4月最后几个交易日债市大幅波动,“伤及”银行理财投资者。“购买的低风险银行理财产品,配置资产大多是存款和债券。最近债市回调,理财收益也跟着跌了,手头两只产品近一周的日收益基本都是负的。”日收益再现负值,不禁让投资者小吴担忧,债市回调背景下银行理财是否还值得投?小吴是当下众多银行理财投资者的“缩影”。事实上,投资者们的担忧不无道理。作为银行理财产品的重要投资标的,债券类资产出现波动无疑会给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带来影响。然而,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轮债市调整符合预期,预计不会重演2022年“破净潮”现象。原因在于,理财产品主要持仓中短端债券资产,在短久期特性和稳估值资产的加持下,产品净值整体波动幅度可控。此外,市场学习效应明显,行业资产抗压性有所提升,应对债市调整的经验和能力也更为充足。(中国证券报)

封面图片

农商银行 “债市大户” 角色弱化 业内人士称应平衡投资收益与风险

农商银行“债市大户”角色弱化业内人士称应平衡投资收益与风险当下债市稳步走高,国债收益率迭创新低,然而在红火的债市行情之下,农商银行一改一季度“买买买”的急先锋模式,债市投资热情有所减退,在购债规模大体表现平稳的同时,长债持仓有所收敛,这是央行对债市风险的提示发挥了作用,还是农商银行资金找到了更好去处?多家农商银行透露,其仍基于市场基本面、自身资负状况,在风险指标内参与债市投资。此外,监管风险提示、所处时点等因素会影响其债券买卖。多位受访人士表示,在信贷需求有待恢复背景下,农商银行应摒弃规模情结,平衡好投资收益和风险承受能力。(中证报)

封面图片

业内人士:红利策略有望继续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业内人士:红利策略有望继续受到市场广泛关注5月17日,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宣布,将于5月21日正式发布中证500红利低波动指数、中证800红利低波动指数和中证1000红利低波动指数。今年以来,随着高股息板块在二级市场的火爆,红利指数化投资的市场认可度不断提高。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制度不断完善,上市公司更加重视分红,A股派息是长期趋势,红利策略有望继续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中证报)

封面图片

业内人士: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有利于平衡国债供需结构

业内人士: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有利于平衡国债供需结构今天(24日)上午,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正式首发。中国工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王海璐表示,超长期国债期限设置上是和“两重”项目建设周期精准对接,充分匹配项目资金需求。今年以来,保险、理财、基金等非银机构资金充裕,对超长期国债需求是比较旺盛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将有利于满足市场机构对于超长期债券的投资需要,平衡国债市场的供需结构。此外,业内人士分析,此次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将有利于构筑更加完善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发挥定价基准功能。(央视新闻)

封面图片

广东美容外科 “加项目” 引发 “A 股 6000 亿赛道沸腾”?业内人士:实际影响有限

广东美容外科“加项目”引发“A股6000亿赛道沸腾”?业内人士:实际影响有限5月22日,医美概念股集体高开。消息面上,据界面新闻报道,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于近日发布“调整省内医疗美容外科项目”的通知文件(以下简称“文件”)。“文件”显示,在美容外科一级项目“(4)其他”新增物理治疗和注射治疗,其中物理治疗包括激光治疗等多种光电项目,注射治疗则包括玻尿酸等多种产品注射。如这份属实并落地,影响究竟有多大?5月22日,记者从医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此前很多公立机构的整形外科已经开展了注射类项目,美容外科项目调整实际是为市场“正名”,虽然将带动美容外科的业务增长,但对医美市场的实际影响有限。该医美业内人士认为:更重要的是,监管的变化将加速非手术医美替代手术医美的趋势。(每日经济新闻)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