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造车突围记:全固态电池、智能座舱和碳化硅芯片

广州造车突围记:全固态电池、智能座舱和碳化硅芯片“我们坚持EV(纯电)+ICV(智能网联),因湃电池和锐湃电驱都实现了量产,这两个领域现在都是新能源车的核心技术。”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古惠南在4月11日透露上述信息。他表示,公司在三电系统和智能网联方面具备全面自研能力以及产业化能力。埃安是广州汽车业寻找突围和转型的缩影。目前,广州汽车制造业生产仍处于承压,1-2月实现增加值同比下降2.4%。这座“汽车第一城”,试图通过发力汽车电子、动力电池、智能座舱实现弯道超车。(界面新闻)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科技部副部长张雨东:大力布局前沿和颠覆性技术 加大对全固态电池、智能网联等前沿技术的支持力度

科技部副部长张雨东:大力布局前沿和颠覆性技术加大对全固态电池、智能网联等前沿技术的支持力度科技部副部长张雨东今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上表示,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能源汽车,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体现出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充分体现出其新质生产力的特性。下一步,科技部将加强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深入研判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把握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总体需求,系统谋划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的总体战略布局;二是大力布局前沿和颠覆性技术,加大对全固态电池、智能网联等前沿技术的支持力度,并持续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积极破解重大科学问题,推动形成性能跃升的前沿和颠覆性技术成果;三是积极推动跨部门协同创新。科技部将更好地发挥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统筹协调职能,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积极谋划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形成全国一盘棋,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合力。

封面图片

全固态电池预计 2030 年大规模量产装车

全固态电池预计2030年大规模量产装车“固态电池的安全性会逐步提高,目前认知还很不全面,能否达到本质安全还需要从正极、负极等多个路径进行充分验证。”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泓坦言。5月31日,由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主办的新体系电池技术主题峰会召开,会上新能源电池领域专家和企业高层就固态电池发展现状、产业化应用探索和未来趋势等展开了讨论。有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固态电池技术还处于产品导入前的萌芽阶段,预计全固态电池在2027年可实现小规模示范装车,2030年实现大规模量产装车。(中证报)

封面图片

安森美 2023 年碳化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4 倍

安森美2023年碳化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倍安森美最新发布2023年业绩显示,公司全年实现收入8.25亿美元,毛利率47.1%,其中,全年汽车业务收入创纪录达43亿美元,同比增长29%;2024年一季度预计实现1.8亿美元至1.9亿美元。安森美总裁兼首席执行官HassaneEl-Khoury介绍,公司过去一年汽车业务收入创历史新高,碳化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倍。展望未来,安森美除了在硅和碳化硅领域推动创新,还将推出模拟与混合信号平台,以进一步巩固在智能电源和智能感知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先地位。

封面图片

中信证券:随着半固态电池装车逐步取得进展 全固态电池未来可期

中信证券:随着半固态电池装车逐步取得进展全固态电池未来可期中信证券严重指出,12月17日,蔚来CEO李斌实测搭载150kWh电池包的蔚来ET7,单电芯能量密度360Wh/kg,实测全程续航1044公里(剩余CLTC里程36公里),其中智能驾驶里程为957公里,全程综合百公里电耗为13.2度,在实测续航达成1000公里时,剩余电量百分比为7%,这是半固态电池车型首次公开直播实测。固态电池兼具安全和能量密度优势,随着半固态电池装车逐步取得进展,全固态电池未来可期,我们认为随着固态电池产业链降本和产业化程度提升,固态电池各环节将充分受益。

封面图片

晶盛机电:目前 6、8 英寸碳化硅衬底片已实现批量销售

晶盛机电:目前6、8英寸碳化硅衬底片已实现批量销售晶盛机电在互动平台表示,碳化硅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典型代表,具有高禁带宽度、高电导率、高热导率等优越物理特征,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轨道交通、航天航空、国防军工等领域的应用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2023年11月4日,公司举行了“年产25万片6英寸、5万片8英寸碳化硅衬底片项目”签约暨启动仪式,旨在加快半导体材料端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国产化替代,这一举措标志着公司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积极推进项目进度与产能提升,目前6、8英寸碳化硅衬底片已实现批量销售。

封面图片

采用新型电沉积方法的全固态电池技术取得突破

采用新型电沉积方法的全固态电池技术取得突破通过底部电沉积机制稳定锂金属阳极全固态电池的示意图。资料来源:POSTECH应对电池安全挑战在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等各种应用中,二次电池通常依赖于液态电解质。然而,液态电解质的易燃性带来了火灾风险。这促使人们不断努力探索在全固态电池中使用固态电解质和金属锂(Li),从而提供更安全的选择。在全固态电池的运行过程中,锂被镀在阳极上,利用电子的运动产生电力。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锂金属会经历失去电子、转化为离子、重新获得电子和电沉积回金属形态的循环过程。然而,锂的任意电沉积会迅速耗尽可用的锂,导致电池的性能和耐用性大幅降低。阳极保护的创新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团队与浦项制铁N.EX.THub合作开发了一种由功能粘合剂(PVA-g-PAA)[2]组成的全固态电池阳极保护层。该层具有优异的锂转移特性,可防止随机电沉积并促进"底部电沉积"过程。这可确保锂从阳极表面底部均匀沉积。研究小组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了分析,证实了锂离子的稳定电沉积和分离[3]。这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锂消耗。研究小组开发的全固态电池还证明,即使锂金属薄至10微米(μm)或更薄,也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电化学性能。领导这项研究的SoojinPark教授表达了他的承诺,他说:"我们通过一种新颖的电沉积策略设计出了一种持久的全固态电池系统。通过进一步研究,我们的目标是提供更有效的方法来提高电池寿命和能量密度。在合作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浦项制铁控股公司计划推进锂金属阳极的商业化,这是下一代二次电池的核心材料。"说明电沉积通过电解液中的电流将金属沉积到浸没在电解液中的电极上的方法PVA-g-PAA聚(乙烯醇)-接枝-聚(丙烯酸)脱离脱离或分离,金属锂失去电子并转化为锂离子的现象编译自:ScitechDaily...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4772.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4772.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