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北向资金流入规模已超去年全年 专家称需乐观、理性看待北向资金波动

年内北向资金流入规模已超去年全年专家称需乐观、理性看待北向资金波动北向资金超预期大幅净流入,且截至目前流入规模已超2023年全年。数据统计显示,截至4月10日,年内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已达582亿元,远超去年全年的437亿元。对于北向资金的超预期大幅净流入,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表示:“应该乐观理性看待。”所谓乐观看待,是指中国市场对全球资金具有较强吸引力,外资流入空间巨大。从2014年沪港通开通以来,北向资金历年均是净流入无一年净流出便可看出。(证券时报)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北向资金大幅加仓 外资积极看待 A 股市场

北向资金大幅加仓外资积极看待A股市场近段时间,北向资金动向引发市场广泛关注。3月12日,北向资金当日净买入42.44亿元。与此同时,A股市场成交额再度突破万亿元。此前的3月11日,北向资金也同样大幅净买入A股,当日净买入金额达到102.61亿元。今年以来,北向资金对A股的态度逐渐转向积极,年内净买入超500亿元,已超过2023年全年。与此同时,多家外资机构近期发声表示,在国内经济平稳运行的背景下,当前A股市场格局也在发生积极变化,加之市场估值处于历史低点,中国资产投资机遇凸显。(经济参考报)

封面图片

瑞银预计今年有3000亿元人民币北向资金流入A股

瑞银预计今年有3000亿元人民币北向资金流入A股瑞银证券分析师预计,今年将有3000亿元人民币(约585亿新元)的北向资金流入中国A股。据明报2月9日报道,今年1月外资经沪深股通流入1413亿元,为历来最大单月净流入纪录,不过春节过后出现小幅流出。对此,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认为,北向资金在年初大幅净流入A股市场,主要得益于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和宏观政策放松,今年中国大陆经济有望显著反弹,而相比之下欧美经济面临衰退风险。对于近期北向资金小幅流出,孟磊分析,部分投资者正观察大陆的经济复苏力度,并等待3月两会的政策讯号,因此在短期内获利了结。孟磊预期,随着更多经济复苏证据的浮现,预期今年北向净流入可达3000亿元人民币以上。

封面图片

连续 6 日 “扫货”!北向年内净买额转正 产业资金、指数 ETF 也加速入场

连续6日“扫货”!北向年内净买额转正产业资金、指数ETF也加速入场今日,北向资金继续大幅加仓A股市场,截至收盘,全天净买入近126亿元,刷新去年12月28日以来最大单日净买额。同时,北向资金已连续增持6日,年内净买额也成功回正,全年合计回流近44亿元。分行业来看,化学制药、半导体、工程建设、银行、软件开发板块近日获其重点加仓。目前,市场资金正加速回流,除连日增持的北向资金外,代表产业资金的上市公司近期掀起“回购潮”,年内近70股回购金额超1亿元。此外,指数ETF也于近日快速放量,成为托举A股的大部队之一,从基金份额上看,易方达、嘉实、华夏基金管理的3只沪深300ETF年内基金份额实现翻倍增长。(财联社)

封面图片

上周北向资金净流入超 50 亿元,机构称 A 股结构性机会在增加

上周北向资金净流入超50亿元,机构称A股结构性机会在增加上周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53.05亿元。其中,沪股通资金净流入56.12亿元,深股通资金净流出3.07亿元。北向资金对1401只股票的持股数增加,对其中71只股票的持股数增加超1000万股。上周,北向资金加仓电子行业超51亿元。分析人士表示,A股市场短期调整幅度有限,在经历短期震荡蓄势后,中期结构性机会在增加。(中国证券报)

封面图片

本周,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逾328亿元,创年内新高,这也是近8个月来最大单周净买入。今年以来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逾706亿元,超过去

本周,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逾328亿元,创年内新高,这也是近8个月来最大单周净买入。今年以来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逾706亿元,超过去年全年。其中,沪股通净买入183亿元,连续第7周加仓,累计净买入时隔半年后再度突破万亿元,深股通净买入逾145亿元。新能源产业所属的电气设备行业受到北向资金重点关注,净买入逾52亿元;白酒股也成为本周北向资金加仓重点,所属食品饮料行业获得逾46亿元净买入;有色金属、家用电器、汽车3行业也获得超20亿元净买入。公用事业、传媒、钢铁等行业则被净卖出超亿元。(证券时报)

封面图片

北向资金再次引发讨论 业内人士建议正确认识北向资金投资行为

北向资金再次引发讨论业内人士建议正确认识北向资金投资行为受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沪深港通北向资金的动向多次引起广泛讨论。博时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专职委员于善辉表示,要客观、全面、理性、审慎看待北上资金交易信息。北向资金难以准确反映A股市场总体态势,不能简单将北向资金的净流入流出认为是市场的涨跌风向标,更不能盲目跟随北向资金动态做投资决策。过度披露北向资金交易信息,既可能由于“跟风效应”加剧国内股市波动,也可能由于“放大效应”降低市场定价效率。于善辉建议,后续应考虑适当降低披露频率或减少披露内容,让投资者有时间把更多精力放到股票基本面、产业基本面上。(证券日报)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