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资本业务加速消耗券商的资本金,上市券商频繁通过再融资“补血”。不过,自监管部门表态行业应走资本节约型道路后,多家上市券

近年来,重资本业务加速消耗券商的资本金,上市券商频繁通过再融资“补血”。不过,自监管部门表态行业应走资本节约型道路后,多家上市券商选择主动终止配股或定增计划,另有部分券商选择等待相关再融资计划有效期满自动失效。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表示:“券商审慎对待再融资事项,是积极响应监管部门导向的体现。减少通过定增、配股等方式来进行大额融资的情形,一方面有利于券商优化自身的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确保稳健经营;另一方面体现了券商对市场负责的态度,聚焦主责主业,更加注重长期价值的创造而非短期的资本扩张。(央视新闻)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响应监管部门 “节约资本” 等引导 多家券商终止再融资

响应监管部门“节约资本”等引导多家券商终止再融资近年来,重资本业务加速消耗券商的资本金,上市券商频繁通过再融资“补血”。不过,自监管部门表态行业应走资本节约型道路后,多家上市券商选择主动终止配股或定增计划,另有部分券商选择等待相关再融资计划有效期满自动失效。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记者表示:“券商审慎对待再融资事项,是积极响应监管部门导向的体现。减少通过定增、配股等方式来进行大额融资的情形,一方面有利于券商优化自身的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确保稳健经营;另一方面体现了券商对市场负责的态度,聚焦主责主业,更加注重长期价值的创造而非短期的资本扩张。”(证券时报)

封面图片

重资本业务发展的关键要素是充足的资本金,为此,券商持续通过再融资向重资本业务“输血”,但频繁的再融资不仅压制了券商净资产收益率及

重资本业务发展的关键要素是充足的资本金,为此,券商持续通过再融资向重资本业务“输血”,但频繁的再融资不仅压制了券商净资产收益率及估值水平,也使券商风险管理压力日益增加。笔重、轻资产业务发展不均衡,投行、财富管理、资管等轻资本业务专业能力的提升并不显著,是导致目前国内券商,尤其是上市券商“大而不强”的原因之一。如何将业务重心由重资本业务向轻资本业务倾斜,是券商需要思考的问题;推动各项业务均衡发展,也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封面图片

年内券商发债 “补血” 超 3400 亿元 行业再融资趋于审慎

年内券商发债“补血”超3400亿元行业再融资趋于审慎据证券日报,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券商往往需要充足的资本金作为展业动力。今年以来,在行业再融资放缓的趋势下,券商充分运用债务融资工具,通过发行普通公司债、次级债、短期融资券累计募资超3400亿元,还有多家券商于近期获批大额发债申请。同时,为优化发展理念,监管部门要求券商合理确定融资规模和时机,严格规范资金用途。在此背景下,券商对待再融资态度更为审慎。

封面图片

随着重资本业务的不断发展,券商“补血”需求旺盛。去年至今,发债融资逐渐成为券商补充资金的重要渠道,今年以来,共有49家券商获批发

随着重资本业务的不断发展,券商“补血”需求旺盛。去年至今,发债融资逐渐成为券商补充资金的重要渠道,今年以来,共有49家券商获批发债,合计规模已超2100亿元。与此同时,券商还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在境外发行中期票据。今年以来,广发证券已实际发行债券达180亿元,位于首位;中信证券紧随其后,实际发行债券共168亿元;中信建投和国信证券分别实际发行157亿元和151亿元,中国银河和海通证券实际发行债券规模均超百亿元。(证券日报)

封面图片

再融资从严从紧 多家上市公司定增 “搁浅”

再融资从严从紧多家上市公司定增“搁浅”据上证报,再融资新规从严从紧,部分上市公司知难而退。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11月8日沪深交易所就优化再融资监管安排出台5项具体举措以来,已经有至少16家公司公告终止定增事项,其中不乏高达百亿元的巨额定增“搁浅”。从申万行业分类来看,农林牧渔领域的公司终止定增最多,共有3家,电子行业次之,有2家。不少公司表示,无法满足再融资新规是定增“搁浅”的重要因素。尤其是12月以来,上述情况更为明显。有公司在公告中提及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比例较低,从而导致定增终止。也有公司表示,公司当前股价处于低位,未来现金流充足,从而终止定增。而从资金投向来看,部分公司募集资金的用途单纯为补充流动资金,与新规中“投向主业”的要求相悖,这也成为这些公司定增“折戟”的重要原因之一。

封面图片

从严监管再融资 倒逼上市公司练好内功

从严监管再融资倒逼上市公司练好内功近日,多家上市公司宣布终止定增计划。谈及定增未能实施的原因,不少公司均提到了监管政策的影响。可以看到,继8月底证监会对再融资作出监管安排之后,11月8日,沪深交易所出台优化再融资的具体措施,设定了五条“红线”:一是严格限制破发、破净情形上市公司再融资。二是从严把控连续亏损企业融资间隔期。三是限制财务性投资金额较高上市公司的融资规模。四是从严把关前次募资使用。五是严格把关再融资募集资金主要投向主业的相关要求。笔者认为,当前从严从紧监管再融资,在优化资金配置,引导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经营状况良好的优质上市公司的同时,也倒逼上市公司打破对融资的盲目依赖,专注练好内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