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光伏企业东南亚基地减产停产调整 头部组件厂:当地工人可选择去美国新工厂

部分光伏企业东南亚基地减产停产调整头部组件厂:当地工人可选择去美国新工厂受“双反”关税豁免期到期影响,近期有部分头部光伏组件厂对东南亚基地进行减产停产调整。记者今日从某头部组件厂了解到,公司会统一协调安排人员变动情况。另有企业人士表示,可采取不同厂区调动支援方式,当地工人可选择办理美国签证后前往美国工厂继续工作。美国工厂正面临专业技术人才短缺情况,技术工人工资待遇还有提高。(财联社)来源:财经慢报频道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部分光伏企业东南亚基地减产停产调整头部组件厂:当地工人可选择去美国新工厂受“双反”关税豁免期到期影响,近期有部分头部光伏组件厂对

封面图片

传闻关闭东南亚工厂 多家光伏头部企业回应

传闻关闭东南亚工厂多家光伏头部企业回应国内光伏企业位于东南亚的工厂正在经历新一轮风波,包括隆基绿能、天合光能在内的头部企业相继被爆出将关闭东南亚的部分工厂的消息。针对上述传闻,隆基绿能方面提供了一份情况说明。公司称,经核实,目前行业环境错综复杂,公司持续对全球光伏市场和政策等关键因素进行洞察和研判。天合光能向记者作出回应。天合方面称,公司在泰国和越南的产能即将进入停产检修状态,并且类似检修在每年的年中都会有。据了解,光伏企业东南亚工厂关停的重要背景是美国方面针对反规避调查的豁免即将到期。(证券时报)

封面图片

“光伏茅”隆基绿能现状:降价了、裁员 工厂关停

“光伏茅”隆基绿能现状:降价了、裁员工厂关停文  新浪财经刘丽丽在行业里各种减产、停产、放假、裁员的传闻中,近日还有前员工爆料称,隆基绿能子公司发通知让员工选择是拿赔偿走人,还是拿底薪待岗或者轮休上班。对此,隆基绿能回应,将依法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后续适时调整排产。隆基的股价已经从2021年的最高点73.2元,跌至如今的18.2元,跌幅高达75%。但它所面临的困境,只是目前很多光伏企业困境的冰山一角。四大组件厂中净亏损最多隆基绿能今年一季度的财务数据有点惨烈,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7.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64.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167.37%,一季度亏损约23.5亿元,成为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等四大组件厂中净亏损最多的企业。关于主要财务指标下滑的原因,隆基绿能表示,主要是因为组件和硅片的价格下降,联营企业投资收益下降,存货等资产减值增加。和一季报同时发布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显示,隆基绿能今年一季度对有减值迹象的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拟计提减值准备281,390.04万元,主要包括存货因主要产品价格继续下降而计提跌价准备264,925.37万元,合同资产计提减值准备1,266.42万元,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15,198.25万元。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光伏“降价潮”仍在延续,以主材为首的产业链价格进一步走低。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硅料、硅片较年初已跌去近四成,电池、组件跌幅也有20%;与去年一季度的高点相比,硅料、硅片跌超80%,电池片跌超60%,组件价格也已折半。“跌跌不休”的价格让企业经营压力持续增大,对财务数据造成了沉重打击。隆基绿能2023年的财务数据变化也体现了这样的逻辑。隆基绿能2023年1-3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是36亿、55亿、25亿,2023年4季度的营业收入超过了353亿,但4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突然变成-9.4亿。有投资者质疑这一现象的原因,隆基绿能董事、财务负责人刘学文表示,2023年4季度净利润亏损主要是因为组件、硅片市价下跌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以及计提了机器设备减值。2023年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下降了27.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下降24.82%。有投资者在业绩说明会上询问隆基绿能如何应对目前形势,在提高营收盈利方面有哪些措施。隆基绿能董事、总经理李振国回应称,一方面,会积极拓展市场,并持续推动新的BC产品迭代和量产,加快资金周转;另一方面,将持续推进组织变革,降本控费,实现公司成本的节约。虽然同行们日子都不好过,但依然有投资者对隆基绿能今年的表现表示了失望,认为在过去两个季度的价格战中,隆基的现金损失速度过快,在价格战中表现不佳,“友商在Q1甚至略有盈利”。从东南亚转战美国本土关停东南亚地区的海外工厂,隆基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自2012年美国对中国光伏产业发起“双反”调查以来,中国光伏企业找到的办法就是去东南亚开设组件和电池厂,把硅片运到东南亚工厂,再在东南亚加工成组件出口至美国,这样就规避了“双反”限制。所以,中国企业在东南亚地区生产的光伏产品,近半数最终会流向美国市场。但情况突然发生了变化。近日美国白宫宣布,自2022年6月开始的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和柬埔寨进口双面太阳能板免税政策,将于今年6月6日到期后结束。这就意味着,来自这四个国家的双玻组件将被重新征收进口关税。据统计,我国企业在东南亚地区的电池、组件产能均超过50GW(该区域大部分电池产线是中企建设,近六成组件是中企建设),还拥有26GW硅片产能。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阿特斯等主材头部企业均在东南亚配置有1个以上的生产基地。像很多光伏企业一样,隆基曾经对海外工厂寄予厚望。马来西亚是隆基出海布局的第一站。2016年,隆基绿能开始在砂拉越州的古晋和民都鲁进行光伏硅棒、硅片、电池片与组件制造。截至去年10月中旬,隆基在砂拉越州累计投资约83亿元。位于马来西亚雪兰莪州双文丹的组件厂去年10月17日投产,耗资18亿林吉特(约合人民币28亿元),两期全部建成后合计产能8.8GW,其中一期2.8GW逐步投产。没想到,形势突然变化,东南亚工厂的意义大打折扣。对此,隆基绿能总经理李振国表示,随着美国有关政策的实施,东南亚产品销往美国会受到一定影响,后续将以美国组件工厂的产品在其本土销售为主。“公司美国5GW组建合资工厂于2024年第一季度投产,目前已经实现了产品出货”,隆基绿能方面公开表示,海外市场在光伏发电经济性的驱动下将保持持续增长,因此2024年将坚持国内国外市场双线并举策略。可以推测,尽快理顺刚投产的美国工厂,是隆基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这家美国工厂有两个特点值得关注。一个是该组件工厂是美国最大的私营可再生能源开发商Invenergy和隆基绿能合资兴建的,总投资6亿美元,年产能5GW,单GW组件产能投资1.2亿美元,而其他中国光伏企业在美建厂平均每GW投资是3300万-5000万美元。另一个是该工厂技术路线的选择,目前主要为PERC产品,而不是HPBC。隆基绿能总经理李振国曾经表示,随着光伏技术的迭代加速,预计PERC产能将逐步退出市场,因此预计公司2024年组件出货量以HPBC、TOPCon新型技术为主。但为什么在美国工厂采用要退出市场的技术路线呢?李振国对此的解释是,美国合资工厂的产能为组件,组件产线具备多种电池技术的兼容性,目前供应产品根据客户需求安排生产,除了PERC产品,也能供应新型技术产品。不管是什么技术路线,赚钱是王道。据消息人士透露,因为在当地难以招到合适的人,为了加快美国工厂达产速度,包括隆基绿能在内的多家国内光伏企业,已号召员工去办美国签证,办好后去美国工厂支援,有的还给出了高额补贴和薪资激励。但美国工厂成为隆基绿能新的业绩支撑点还需要时间。...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33776.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33776.htm

封面图片

国内光伏企业位于东南亚的工厂正在经历新一轮风波,包括隆基绿能、天合光能在内的头部企业相继被爆出将关闭东南亚的部分工厂的消息。隆基

国内光伏企业位于东南亚的工厂正在经历新一轮风波,包括隆基绿能、天合光能在内的头部企业相继被爆出将关闭东南亚的部分工厂的消息。隆基绿能方面称,经核实,目前行业环境错综复杂,公司持续对全球光伏市场和政策等关键因素进行洞察和研判。天合方面称,公司在泰国和越南的产能即将进入停产检修状态,并且类似检修在每年的年中都会有。据了解,光伏企业东南亚工厂关停的重要背景是美国方面针对反规避调查的豁免即将到期。(证券时报)

封面图片

入华25年首次:本田大规模减员,丰田工厂减产 日系车不香了?

入华25年首次:本田大规模减员,丰田工厂减产日系车不香了?如今时过境迁,曾经这些凶猛无比的日系品牌,不得不向现实妥协了。01、史上首次大规模裁员企业再困难也不裁员,似乎是日本本土企业约定俗成的传统,在当地的企业文化里,裁员也不会是优选项。当然,这个传统只适用于日本本土。针对广本这次裁员,本田方面表示,被裁的员工均为合同工,慎重考虑后,与劳务公司终止人员派遣协议。对于涉及的劳务派遣人员,广汽本田将依法依规、及时地提供经济补偿,并积极协助相关人员再就业,并优先考虑与被解雇员工的合作。虽然是第三方派遣的员工,但本次裁员是本田汽车自1998年与中国广州汽车公司合资成立广汽本田25年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压缩裁员。而本田给出的理由也是“名正言顺”。主要因为中国的纯电汽车市场崛起,给本田的传统燃油车市场造成了冲击,相应地产量出现了减少,因此派遣合同也随之终止。另一方面本田为了迅速转向电动车市场,调整生产线,对生产线进行改造,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这些被裁掉的员工,大都是燃油车生产线的相关人员。但目前本田并没有透露哪些车型的产量会被削减。企业效益不好,裁员降薪往往是最简单直接的降本措施,而第一刀大都会先砍在不是“自家人”的劳务派遣人员身上。有意思的是,就在前不久,广汽本田刚刚结束了其一年一度的粉丝共创汽车文化节日第四届躁梦节。这次活动的主题,就是广汽本田要开启新千万智电新时代。之所以叫新千万智电时代,是因为广汽本田在国内市场达成了累计销量1000万的成绩。智电时代不言而喻,就是广汽本田面临全面转型,在国内市场加快电气化的转变。广汽本田作为国内的主流合资汽车品牌,已经成立了25年,曾经也推出过不少市场上爆款的车型,比如雅阁,飞度等,也正是凭借着这些车型的热销,才让广汽本田实现了超千万的销量成绩。但这些只是过去,如今本田在国内的销量也开始大幅下滑。2023年1-10月,本田在全球售出320万辆汽车,而占总销量30%的中国市场销售额则较去年同期下降近五分之一,减少了18.5%。02、丰田也开始减产不单是广汽本田的日子不好过,丰田在华的合资企业广汽丰田,不久前也开启了一波大规模的裁员,被裁掉的员工主要是劳务派遣人员,人数大概在1000名左右,主要是生产线上的作业工人,正式员工同样不在裁员计划内。当时丰田给出的原因是,国内市场的价格下调和销量下滑,导致利润降低。“这是正常阶段性调整,对象为部分劳务派遣员工,不涉及正式员工。”除了裁员,减产也成了丰田必须的选择。据路透社报道,一汽丰田已对其位于天津的工厂部分生产线进行暂停。目前,一汽丰田在天津共有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技术研发分公司、一汽丰田发动机(天津)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其中成立于2003年8月的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是丰田在国内最大的整车制造基地,年产能62万辆,负责生产威驰、卡罗拉、亚洲狮、奕泽、卡罗拉锐放、皇冠陆放等车型。而一汽丰田发动机(天津)有限公司,则负责生产TNGA1.5/2.0/2.5L、1.2T、NR1.5L、ZR-HV/PHEV1.8L等发动机。对于停产的原因,丰田官方给出的回答是对生产系统进行优化,“考虑到车型的老化和车身类型等构成的变化,对生产系统进行优化”。不过官方并没有指出具体暂停的是整车工厂还是发动机的生产。丰田官方发言人表示,与中国一汽合资的天津生产基地的停产是计划中的举措,丰田正在根据车型构成的变化调整生产。但日本时事通信社报道称,丰田在中国面临的竞争激烈加剧,这次停产是其应对燃油车销售疲软,而进行的重大生产调整的一部分。在这次停产之前,一汽丰田曾于11月发布了《致经销商伙伴的一份信》,称将通过减产的方式帮助经销商缓解库存和资金压力。据悉,为了缓解库存压力,一汽丰田在10月、11月已经大幅减产的情况下,宣布从今年12月到明年2月继续大规模减产。12月丰田的生产配额将下调到6.6万台,而明年1月和2月则分别下调到6万台和3.8万台。当时一汽丰田内部人士表示,减产是根据当前市场竞争环境的选择,并表示他们的绝对库存并不高,在1.1个月左右,但“市场价格下探太严重,销售端尽量减少经销商库存车资金成本,缓解经销商收益压力。”除了在国内减产,丰田也在其他地区的市场做了调整。据报道,丰田在加拿大的工厂已经停止生产,同时在美国也计划裁员数千人以应对销售下滑和成本压力。03、日系车,真的衰败了吗2023年1-10月份,日产汽车在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销量为62万辆,数字虽然仍然可观,但已经同比暴跌33.1%,至此已连续15个月同比下滑。从丰田到本田再到日产,这三大“日系金刚”在进入电气化时代后,都不同程度遇冷。对于仍以燃油车型为主力的日系车来说,只能眼看着自己的市场份额被中国品牌所蚕食,此前宣布退出中国市场的广汽三菱,其产能被广汽埃安接收,就是最好的例证。就连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制造总部专职副总部长、广州风神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建彬也表示,合资企业在新能源的布局上确确实实晚了,没有赶上中国汽车市场的变革。事实上,无论是生产端还是销售端,日系车都有不小的压力。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一汽丰田的累计零售销量为65.18万辆,同比仅微增0.8%,此前官方定下的2023年销量目标则是102万辆,想要完成这个目标压力很大。而减产和停产,是丰田在面对市场需求变化之下,不得不作出的应对调整。与此同时,这两年日系车在国内的光环,似乎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也开始消散。销量下跌、份额减少、唱衰之声此起彼伏,日系车是真的不行了吗?如果从国内市场看,确实如此。但放眼全球市场,日本的车企还是挺能赚钱的。以丰田为例,上月初丰田公布的2024财年Q2财报显示,丰田汽车销售收入为11.43万亿日元,约人民币556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9.22万亿日元增长24%,净利润达到622亿元人民币。作为对比,同样是国内汽车标杆的比亚迪,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222.75亿元,实现净利润213.67亿元,营收接近丰田的八成,而净利润却只有丰田的三分之一,净利润率水平也远低于丰田。不夸张的说,丰田汽车一家的净利润就相当于多家中国汽车企业的利润之和。再看一组数据,2023年3月-9月,丰田全球产量与销量均突破500万辆,又创下了历史新高。此外,丰田还重申了2024全年1138万辆的销量预期,但丰田也很实际的将纯电动汽车的销量预期,从此前的20.2万辆下调至12.3万辆。虽然丰田这个全球第一大汽车制造商,在电动化转型上依旧平平无奇,但从财报数据来看,丝毫不影响丰田的赚钱能力。这么来看,日系车更容易用燃油车赚钱,但市场终不可逆,新能源车普及终将到来,日系车还能笑多久?...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0187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01875.htm

封面图片

全球最大锂矿将减产并更改定价模式 中国锂盐商正夺回澳矿定价权

全球最大锂矿将减产并更改定价模式中国锂盐商正夺回澳矿定价权同时,该矿生产的锂精矿的长协包销定价模式也发生了更改,目前将参考发货月上一月的锂盐均价(M-1)为基准结算,之前的结算方式为参考上一个季度的锂盐均价(Q-1)为基准计算。1月29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国内某头部锂盐生产商内部人士处了解到,澳州锂精矿的定价模式,目前行业内已经有M和M+1的方案,“即按照当月和下一月锂盐价格为基准。”“但格林布什毕竟是世界顶级矿,所以即便是M-1,定价机制的转变也有重要的意义。”该人士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该人士进一步解释,“无论是M-1,还是M和M+1,在当前的周期内,对于锂盐商而言是降低成本,但更准确的说法是,锂精矿的价格变动将更贴近锂盐的价格节奏。”澳洲锂矿减产继续目前,澳大利亚是全球最大的锂精矿生产国,全球约47%的锂产量来自西澳大利亚州。据澳大利亚工业、科学和资源部(DISR)发布2023年9月版《资源和能源季刊》报告,2022-2023财年,澳大利亚的锂总产量为405,000吨碳酸锂当量。此次澳矿减产风暴,从1月上旬开始刮起。1月12日,澳洲锂矿生产商CoreLithium突然宣布,为应对持续下行的锂矿价格,公司将暂停旗下Finniss锂项目中Grants露天矿的采矿作业,以优先处理库存为主。CoreLithium是上轮锂价上涨周期中澳洲首家新投的锂矿生产商,于2023年2月产出首批锂精矿,公司原2024财年产量指引为8-9万吨锂精矿。而最新减产的格林布什矿山,全球锂业巨头美国雅宝公司(Albemarle)持有49%股权,另外51%由天齐锂业和IGO的合资实体持有,其中天齐锂业拥有26.01%股权。根据天齐锂业此前公告,格林布什矿山是全球储量最大、品位最高的在产锂矿项目,也是全球成本最低的锂辉石矿山,其锂资源储量约为824万吨碳酸锂当量。格林布什矿山目前有四个在产锂精矿加工厂,预计2025年计划产能为210万吨/年。根据此前各方协定,格林布什矿山生产的技术级锂精矿首先销售给天齐锂业和雅保,再由天齐锂业和雅保对外销售;化学级锂精矿主要销售给天齐锂业和雅保,其中,天齐锂业采购的化学级锂精矿主要用于自产或委托加工成锂化工产品。据IGO的最新公告,格林布什的锂辉石项目精矿产量将在本财年降至130—140万吨,此前为140万吨—150万吨,减少约10万吨。同时,随着库存的增加,下半年的销量将比产量低20%。在业内看来,在新能源汽车原材料市场短期内低迷的情况下,全球锂资源端供应的宽松已是明显趋势。根据全球咨询机构伍德麦肯兹数据显示,预计未来短期全球锂供给增量的70%以上将来自于澳洲、智利和中国等国家。中期来看,随着南美、非洲、北美以及中国绿地项目逐渐建成投产,预计2032年全球锂资源供给将达到234万吨碳酸锂当量,锂资源供给项目将增加至87个,锂资源开发将逐步走向分散化和多元化。在此情况下,中信证券指出,澳矿减停产是上一轮锂价止跌的重要原因,澳洲锂矿因其供应规模和灵活的产销策略对锂供应有着重大影响,本轮澳矿减停产规模不排除进一步扩大的可能。在格林布什锂矿山宣布减产后,JARDENSECURITIES分析师乔恩毕晓普也表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是全球锂辉石成本最低廉的生产方,对于他们来说,削减产量显得有一些面子上的因素。而如果目前的价格环境持续,其他的锂矿公司也会考虑减少一些锂矿的产量。”1月29日,据上海有色网最新报价,国内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上涨300元报收9.69万元/吨,近5日累计涨300元,创逾一个月新高,电池级氢氧化锂持平报收8.46万元/吨,近5日累持平。中国锂盐商增加原材料定价话语权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伴随全球最大锂矿山减产的,还有锂精矿定价机制的转变。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碳酸锂生产国,但长期以来上游原料锂精矿对外依存度较高。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援引海关数据统计,2023年1—12月,我国进口锂精矿约401万吨,主要来源于澳大利亚、巴西、津巴布韦等国,同比增长约41%。其中,澳大利亚98%的锂出口至中国,澳洲锂矿占据中国锂原料供应的55%。与此同时,锂精矿的定价话语权,此前也主要由上游供应商掌握。但从去年10月开始,在国内锂盐价大幅走跌、锂矿价格仍然较为坚挺、锂盐厂承担较大亏损的情况下,国内的锂盐商开始启动了与澳洲锂矿商的M+1价格谈判,澳矿报价开始松动。而在业内看来,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运行的广期所碳酸锂期货,在对于上游价格的指引和发现方面,或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广期所的碳酸锂期货上市之前,全球有五大主要的碳酸锂报价平台,Fastmarkets、BenchmarkMineralIntelligence、S&PPlatts、亚洲金属网和上海有色网,其中亚洲金属网和上海有色网是中国的报价平台,也是目前国内客户在签订长协合同时,约定交付价格的主要参考标准。而期货市场由于交易参与者数量多,在价格形成过程中,最终形成的成交价格自然更接近于供需双方对当前条件下合理价格的预期。来自广期所的消息显示,1月18日,广期所碳酸锂期货首个合约LC2401顺利完成交割,交割量共计11,351吨,交割金额11.12亿元。其中,滚动交割10,776手,占比94.93%;一次性交割575手,占比5.07%。首次交割的顺利开展,意味着碳酸锂期货经历了完整的运行周期,运行平稳,功能得到初步发挥。1月29日,国内碳酸锂期货2402报收9.75万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0.05%。...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1488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14885.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