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种族天赋受挑战:蜜蜂里也有“爱因斯坦”

人类种族天赋受挑战:蜜蜂里也有“爱因斯坦”这些天赋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确实都被认为是人类独有的,但事实证明只是我们一厢情愿了,数不清的动物在使用和制作工具,也有很多动物用自己的“方言”交流——鲸鱼会有明显的区域性“方言”。不过,有一个种族天赋基本还没有受到过其它动物的挑战,那就是那些单人永远无法完成的任务,我们可以通过模仿和学习同类轻松获得这一技能,有些时候这个能力会被称为集体智慧——被认为是人类独有的。比如,现在你拥有所有的手机零部件,在不知道手机长什么样的情况下,你一个人独立研究的话,你可能一辈子都不可能把零件变成手机,但是如果有人指导的话,你就可以轻松完成。这种天赋绝对是我们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有了它我们才能够把知识积累起来,从而变得越来强大。但是,现在这个天赋也受到了挑战,而挑战者是大脑只有芝麻大小的蜜蜂——一项新研究发现蜜蜂也存在集体智慧。土熊蜂MarcoAlmbauer蜜蜂的智力实验当我们谈论聪明的动物时,应该很少会有人想到蜜蜂,但蜜蜂确实比我们想象得要聪明得多,它们会使用工具,甚至可能是为数不多能数到零的动物。所以,现在有越来越多蜜蜂智力相关的研究,最近这篇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关于蜜蜂智力的研究,主角是土熊蜂(Bombusterrestris)。这项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个体蜜蜂被研究人员教导如何解决两步任务获得奖励。上图中黄色标记的部分有糖水奖励,但是蜜蜂必须通过两个步骤才能获得这个奖励,蜜蜂必须先按下蓝色的杠杆来解锁,然后才能推动红色的杠杆来打开门,以获得糖水奖励。蜜蜂无法自行计算出顺序,必须接受研究人员的训练,完成第一步后获得奖励,然后完成第二步再获得奖励,经过足够多次“培训”之后,蜜蜂就能独立完成这个任务了。第二阶段:引入新的蜜蜂,在第一步没有奖励情况下,观察新蜜蜂是否能够也能完成这两步任务获得糖水奖励。研究人员观察到,在已经学会这个任务的蜜蜂的演示下,新蜜蜂很快就学会了如何以正确的顺序完成这两个步骤。而当没有“演示蜂”来展示它是如何完成时,新蜜蜂无法通过反复试验独立解决这个难题,在完成第一步没有奖励的情况下,要完成两步对蜜蜂来说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这个实验足以证明蜜蜂确实拥有向他人学习无法单独学习的能力。无独有偶,同一天发表在《自然人类行为》杂志上的另一项研究表明,与人类关系密切的黑猩猩也存在这种能力(科学家一天内被“双杀”了)?在黑猩猩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训练了一只黑猩猩解开一个谜盒——需要三步才能打开并获得食物奖励,然后“演示黑猩猩”将这个技能传递给66只黑猩猩中的另外14只。或许,这个技能就是社会动物的标配吧,人类可能真的并没有什么太多独特之处,我们之所以走到今天,只是我们所有优势的积累。那么这种技能对蜜蜂和黑猩猩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其实,这意味着社会性昆虫的许多最显著成就,可能最初都是通过复制聪明的创新者而传播开来的。比如蜜蜂和黄蜂的筑巢结构,或者蚂蚁驯养蚜虫和种植真菌的农业行为,这些都是让人难以理解的。但是,现在看来向他人学习可以做到这些。以土熊蜂的这个实验为例,虽然完成两个任务获取奖励,对于这些蜜蜂来说很难,但是只要试错机会足够多,以及出现在一位罕见的、千载难逢的创新者——蜜蜂中的爱因斯坦,它是有可能完成的,而它一旦完成就会一直被流传下来。不难发现,人类社会应该就是这么逐渐发展到今天这种程度的。报道原文:https://www.sciencealert.com/bees-reveal-a-human-like-collective-intelligence-we-never-knew-existed文献:[1].https://doi.org/10.1038/s41562-024-01836-5[2].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7126-4...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3558.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3558.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野生黑猩猩也会经历更年期 这挑战了人类的独特性

野生黑猩猩也会经历更年期这挑战了人类的独特性上图是乌干达西部恩戈戈社区的一只雌性黑猩猩。图片来源:恩戈戈黑猩猩项目对乌干达恩戈戈(Ngogo)社区的研究表明,人类并不是唯一拥有漫长生育后生命阶段的灵长类动物。在这项研究完成之前,这些特征只在哺乳动物中的少数齿鲸和灵长类动物中的人类身上发现过。这些新的人口和生理数据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更年期和生育后存活在自然界中的原因,以及它是如何在人类中进化的。绝经后女性在社会中的作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人类学副教授布赖恩-伍德(BrianWood)说:"在世界各地的社会中,过了生育年龄的女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作为明智的顾问和照顾者。人类的这种生活史是如何进化而来的,这是一个令人着迷而又充满挑战的谜题"。伍德是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他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凯文-朗格拉伯、亚利桑那大学的雅各布-内格雷以及Ngogo黑猩猩项目的创始人兼联合主任约翰-米塔尼和戴维-沃茨密切合作。伍德说:"(研究)结果表明,在特定的生态条件下,更年期和生育后的生存可以在一个与我们的社会体系完全不同、不包括祖父母支持的社会体系中出现,"他指的是祖母假说。这一假说曾被用来解释人类绝经后生存现象的存在,它认为女性在生育后的时期可以通过帮助提高自己子女的出生率或直接照顾孙辈来传递更多的基因,从而提高孙辈的生存几率。事实上,一些针对人类祖母的研究已经发现了这些积极的作用。但黑猩猩的生活安排与人类截然不同。年长的雌性黑猩猩通常不会住在女儿附近,也不会照顾孙辈,而恩戈戈的雌性黑猩猩却往往活过了生育年龄。黑猩猩的寿命和人类的影响虽然以前在其他对野生黑猩猩的长期研究中没有观察到黑猩猩生育后的长寿现象,但有时在圈养的黑猩猩和其他灵长类动物身上却能看到这种现象,因为这些动物得到了良好的营养和医疗照顾。这就提出了一种可能性,即恩戈戈雌性黑猩猩的生殖后寿命可能是对异常有利的生态条件的暂时反应,因为这个种群享有稳定和丰富的食物供应,而且捕食程度很低。然而,另一种可能是,后生殖期寿命实际上是黑猩猩进化后的物种典型特征,但由于近年来人类的负面影响,在其他黑猩猩种群中没有观察到这一特征。兰格拉伯说:"黑猩猩极易死于源自人类的疾病,而黑猩猩对这些疾病几乎没有天然免疫力。多年来,包括我们恩戈戈在内的黑猩猩研究人员已经了解到,这些疾病的爆发对黑猩猩种群的破坏性有多大,以及如何降低疾病发生的几率。"研究小组从1995年至2016年收集的人口统计数据中研究了185只雌性黑猩猩的死亡率和生育率。他们计算了所有被观察雌性黑猩猩成年后处于生殖后状态的时间比例,并测量了66只雌性黑猩猩尿样中的激素水平,这些雌性黑猩猩的生殖状态和年龄各不相同,从14岁到67岁不等。在恩戈戈进行数千小时的实地考察,才能收集到这项研究需要的观察结果和样本。激素样本由托比亚斯-德施纳(TobiasDeschner)和梅丽莎-埃默里-汤普森(MelissaEmeryThompson)负责分析。"这项研究是大量努力的结果,"内格雷说。"我们的团队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对这些黑猩猩进行监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信一些雌性黑猩猩在停止繁殖后还能存活很长时间。我们还花了数千小时在森林中收集这些黑猩猩的尿液样本,用来研究更年期的荷尔蒙信号"。研究人员测量了与人类更年期相关的激素水平,其中包括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水平的上升,以及卵巢类固醇激素(包括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的下降。与其他黑猩猩种群和人类一样,所研究的黑猩猩在30岁以后生育能力下降,50岁以后没有生育。激素数据显示,恩哥哥雌性黑猩猩的更年期过渡与人类相似,大约从50岁开始。与人类一样,这些雌性黑猩猩活过50岁也并不罕见。14岁成年的雌性黑猩猩在其成年生活中大约有五分之一的时间处于绝经期,大约是人类狩猎采集者绝经时间的一半。伍德说:"我们现在知道,更年期和生育后存活的物种和社会生态条件比以前所了解的范围更广,这为我们考虑改善饮食和降低捕食风险在人类生活史进化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研究人员说,跟踪年长黑猩猩的行为并观察它们如何与其他群体成员互动并对其施加影响也至关重要。要开展这些工作,必须支持对野生灵长类动物的长期研究。参考文献"BrianM.Wood、JacobD.Negrey、JanineL.Brown、TobiasDeschner、MelissaEmeryThompson、ShollyGunter、JohnC.Mitani、DavidP.Watts和KevinE.Langergraber于2023年10月27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野生黑猩猩更年期的人口统计学和激素证据》。DOI:10.1126/science.add5473编译来源:ScitechDaily...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0335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03359.htm

封面图片

一项新研究首次提供了非人类野生灵长类更年期的证据

一项新研究首次提供了非人类野生灵长类更年期的证据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首次提供了野生非人灵长类动物群更年期的一些证据,从而震动了进化生物学界。研究结果表明,乌干达的一个雌性黑猩猩群落显示出荷尔蒙和人口学上的更年期迹象,它们在后生殖状态下生活长达20年之久。这项新研究的通讯作者凯文-朗格拉伯(KevinLangergraber)说,动物出现更年期迹象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动物园中的许多圈养动物在最后一次繁殖后还能存活数年。兰格拉伯认为,这是人工优化圈养的结果。"我们知道,在圈养条件下,有相当多的物种(包括黑猩猩)可以拥有相当长的生殖后寿命,许多个体在最后一次生殖后还能活相当长的时间,"朗格拉伯向《新地图集》解释道。"这是因为它们有医疗保健、丰富的食物和天敌。我们的新发现是,我们已经证明了生活在野外的黑猩猩群体在生殖后的寿命相当长。此前,只有人类和少数齿鲸物种证明了这一点"。这些新发现来自一项名为"恩戈黑猩猩项目"的长期研究。该保护/研究项目对乌干达基巴莱国家公园的一个大型黑猩猩群落进行了近30年的跟踪研究。来自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兰格拉伯自2011年以来一直担任该项目的联合主任。这项研究利用了21年来的数据,包括数十只雌性黑猩猩的数据,计算出了一种被称为"生殖后代表"(PrR)的指标。进化生物学家迈克尔-坎特(MichaelCant)在对这项新研究的评论中解释说,PrR是对动物成年后处于生殖后状态的寿命的计算。Cant写道:"对于包括其他黑猩猩种群在内的大多数哺乳动物来说,PrR接近于零(0.001到0.04)。但在恩戈戈种群中,[新研究]发现PrR为0.2,这意味着雌性黑猩猩平均有20%的成年生活在生殖后状态。这一数值接近在人类(0.3至0.47)和某些鲸类(0.24至0.4)中观察到的数值。"这些新发现提出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这个特殊的恩戈戈黑猩猩种群显示出如此显著的生殖后寿命。兰格拉伯说,可能是恩戈戈黑猩猩经历的独特生态条件使其寿命比大多数野生黑猩猩种群更长。不过,他也认为,黑猩猩寿命较长在历史上可能并不罕见。Langergraber说:"[一种]可能性是,在黑猩猩的进化史上,生殖后寿命延长的现象更为普遍。我们只是没有在其他当代种群中看到它们,因为由于人类最近的负面影响,超过50岁的存活率很低。今天研究的大多数其他黑猩猩群体都生活在比恩戈戈更加退化的栖息地中,并且遭受了源于人类的严重疾病流行。"这项新研究提出的最有说服力的问题或许是,黑猩猩种群中这种大量的PrR有什么作用。人类更年期的独特性通常用一种被称为"祖母假说"的观点来解释。这种观点认为,人类雌性在生育后的岁月里帮助抚养子女的后代具有重要价值。许多研究人员指出,祖母假说是人类更年期如此独特的有力依据。然而,众所周知,雌性黑猩猩与后代分开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分散到新的群体中。因此,"祖母假说"没有提供任何线索,说明更年期这一特征为什么会在黑猩猩群落中进化。朗格拉伯提出了另一种观点来解释恩戈戈黑猩猩出现更年期的原因。这就是代际冲突假说。朗格拉伯解释说:"在某些物种中,包括黑猩猩--更有争议的是人类--它们的性别分散系统导致雌性黑猩猩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群体成员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在黑猩猩(也许还有祖先人类)中,雄性留在它们出生的群体中,而雌性则迁移到新的群体中繁衍后代。因此,当雌性加入一个新的群体时,基本上与所有人都没有关系,但最终会有儿子留下来为它们生孙子。""想象一下,雌性之间为了争夺有限的繁殖机会而发生冲突。根据代际冲突假说的预测,年长的雌性应该把这些有限的繁殖机会让给年轻的雌性,并停止繁殖。从年长雌性的角度来看,年轻雌性生育的后代中,有一部分将成为年长雌性的孙子(即其儿子的后代)。相比之下,年轻雌性从年长雌性的繁殖中得不到任何好处。只有极少数物种有这种按年龄分级的雌性亲缘关系系统(如黑猩猩、某些齿鲸,或许还有人类),但有这种系统的物种往往也有相当长的生殖后寿命。"朗格拉伯认为,祖母假说和代际冲突假说并不相互排斥。因此,在人类更年期的进化发展过程中,这两种观点都有可能发挥作用。坎特在对这项研究的评论中还认为,代际知识传递可能是生殖期后的黑猩猩给群体带来益处的原因之一。例如,长者在追踪稀有食物来源方面的经验可能很有价值。Cant指出:"生殖期过后的雌性黑猩猩会带领群体寻找食物,尤其是在猎物稀少的时候。年长的雌性黑猩猩是否也能为群体中的其他人带来类似的好处?对生育后的Ngogo雌性黑猩猩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回答这个问题。"这项新研究发表在《科学》杂志上。...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253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2537.htm

封面图片

科学家发现黑猩猩和人类婴儿交流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科学家发现黑猩猩和人类婴儿交流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研究人员发现,这种能力在整个婴儿期和青春期都在发展。这种组合信号包括将玩耍的张嘴表情与笑声结合起来,在呜咽的同时触摸另一只黑猩猩,以及在吱吱作响时呲牙。研究人员说,了解这种"多模态"的交流形式可以为了解人类和我们最接近的猿类亲属的交流方式提供重要线索,并告诉我们更多关于我们自己的语言技能是如何出现的。幼年雌性黑猩猩南希在激烈的游戏中露出游戏的表情并大笑。研究发现,随着黑猩猩年龄的增长,它们更有可能将不同的交流信号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当它们回应/避免攻击或正在玩耍时。他们的研究也有朴茨茅斯大学的参与,发表在《动物行为》杂志上。研究人员在赞比亚北部的Chimfunshi野生动物孤儿院信托保护区观察了28只半野生的黑猩猩,年龄从1岁到11岁不等。虽然以前对猿猴的研究主要是孤立地观察不同形式的交流信号(手势、发声、面部表情),但新的研究结果观察了黑猩猩如何结合这些不同形式的交流,看这是如何随着年龄和不同环境而发展的。研究人员发现,黑猩猩在所有年龄段和不同情况下都持续使用独立的交流信号--比如咕哝、手臂动作或面部表情。然而,他们还表明,随着黑猩猩年龄的增长,它们更有可能将不同的交流信号结合在一起。这项研究观察了黑猩猩如何结合不同形式的交流,以了解这种交流如何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不同的社会环境而发展。研究人员说,当黑猩猩对攻击行为作出反应或正在玩耍时,情况尤其如此,在这两种情况下,它们必须明确自己在交流什么,以避免产生危险的后果。所研究的年龄较大的青春期黑猩猩也更有可能使用不同的交流信号组合,而不是单独的手势或表情,特别是在攻击性场景中。研究主要作者、达勒姆大学心理学系研究生艾玛-多尔蒂说:"当我们思考人类的语言时,我们知道它是不同类型的交流的组合,如语言、面部表情和手势。"我们交流的方式可能有很深的进化根源,与我们一些最亲近的活体亲属如猿猴共享。研究提供了证据,黑猩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越来越复杂的交流方式与我们在人类婴儿身上看到的交流发展是一致的。通过研究年轻黑猩猩这种多层次的交流方式的发展,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这背后的原因,并阐明人类和其他猿类之间潜在的进化连续性。"研究人员说,应该开展更多的工作来观察野生灵长类动物的多模式信号,以进一步了解交流的发展如何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研究多模态交流--而不是孤立地观察单个交流信号--可以为交流在猿类中如何发展提供更好的证据,并可能帮助我们了解人类交流的进化。研究的通讯作者、杜伦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ZannaClay博士说:"到目前为止,无论是人类还是其他动物,对交流的研究重点很多都是独立研究单个交流信号,但我们知道人类从婴儿早期开始就一直在结合这些信号。作为人类的近亲,猿猴给了我们一个快照,让我们了解这些信号如何演变为多模态交流,最终达到人类语言的顶峰。"...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6836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68363.htm

封面图片

人类的双足运动可能是在树上进化的

人类的双足运动可能是在树上进化的一只雌性黑猩猩背着她的婴儿,在觅食时穿梭于一棵大林木的树冠上。尽管伊萨的黑猩猩拥有开放和干燥的栖息地,但它们仍然是高度树栖的,与生活在热带森林中的黑猩猩相比,它们在地面上行走的次数并不多,这些发现支持我们的早期祖先在树上而不是在地上进化出直立行走。资料来源:RhiannaDrummond-Clarke研究人员旨在确定这种类型的景观的开放性是否会导致早期人类的双足运动。这项研究是第一个探索savanna-mosaic栖息地是否会导致伊萨黑猩猩在地面上花费更多时间的研究,并将它们的行为与非洲其他地区仅居住在森林中的表兄的其他研究进行比较。总的来说,该研究发现,尽管伊萨黑猩猩的栖息地更加开阔,但它们在树上花费的时间与生活在密林中的其他黑猩猩一样多,而且并不像预期的那样更多地在陆地上活动。此外,尽管研究人员预计伊萨黑猩猩在开阔的热带草原植被中会更多地直立行走,因为它们不容易通过树冠旅行,但85%以上的双足行走发生在树上。作者说,他们的发现与广泛接受的理论相矛盾,这些理论认为是开放、干燥的草原环境促使我们的史前人类亲属直立行走--相反,他们可能已经进化到用双脚行走,在树上移动。研究的共同作者亚历克斯-皮尔博士(UCL人类学)说。"我们自然而然地认为,由于伊萨的树木比典型的热带森林少,而大多数黑猩猩生活在那里,我们会看到个体更经常地在地上而不是在树上。此外,由于许多传统的双足运动的驱动因素(例如搬运物品或在高草上看东西)都与在地面上有关,我们认为我们在这里也会自然地看到更多的双足运动。然而,这不是我们所发现的。我们的研究表明,在大约500万年前的中新世晚期-更新世时代,森林的退缩和更加开放的草原栖息地事实上并不是两足动物进化的催化剂。相反,树木可能仍然是其进化的关键--寻找生产食物的树木可能是这一特征的驱动力。"为了确定他们的研究结果,研究人员在15个月的研究过程中记录了13700多次对13只成年黑猩猩(6只雌性和7只雄性)位置行为的即时观察,包括近2850次对单个运动事件(例如,攀爬、行走、悬挂等)的观察。然后,他们利用基于树/地的行为与植被(森林与林地)之间的关系来研究关联模式。同样地,他们注意到每一个双足行为的实例,以及它是否与在地面上或在树上有关。作者指出,与其他"指关节行走"的类人猿相比,用双脚行走是人类的一个决定性特征。然而,尽管他们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说,为什么在猿类中只有人类首先开始用双脚行走,这仍然是一个谜。研究的共同作者菲奥娜-斯图尔特博士(UCL人类学)说。"迄今为止,关于双足进化的众多假说都认为,人类(人类祖先)从树上下来,在地上直立行走,特别是在缺乏树木覆盖的更干旱、开放的栖息地。我们的数据完全不支持这一点。不幸的是,树少等于更多的陆地生活(陆上生活)的传统观念并没有被伊萨的数据所证实。我们现在需要关注的是,这些黑猩猩是如何以及为什么在树上花这么多时间的--这就是我们接下来在拼凑这个复杂的进化难题的过程中要关注的。"...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4042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40425.htm

封面图片

人类的青春期出现的身体生长高峰并非独一无二

人类的青春期出现的身体生长高峰并非独一无二在科研工作中,研究人员采用了三种方法:他们首先概述了尺度问题以及对体长(线性)和体重(体积)增长率的不正确比较如何导致误导性解释,实际上是将苹果与桔子进行比较。通过在有机玻璃管中测量前臂长度来确定倭黑猩猩的身体生长情况。资料来源:JeroenMGStevens随后,研究小组对258只在动物园生活的倭黑猩猩的大量数据集采用了比例校正方法。这些数据包括体重和身长的增长,以及与生长和青春期有关的几个生理指标。"我们发现雌雄倭黑猩猩的体重和体长都出现了明显的增长高峰。青春期的雌性倭黑猩猩。图片来源:VerenaBehringer第一作者、兽医大学康拉德-洛伦兹选育研究所(KLIVV)的安德烈亚斯-伯格海内尔(AndreasBerghänel)在谈到研究结果时说:"体重和身长的增长曲线相互对应,睾丸激素和IGFBP-3水平的模式与人类青春期激素激增的模式相似。"第三步,对其他非人灵长类动物研究发表的数据进行了重新解读。结果显示,体重和身长的青春期突增不仅发生在倭黑猩猩身上,也很可能发生在其他猴子身上。倭黑猩猩的剪影。对前臂上红色标记的区域进行了测量。图片来源:VerenaBehringer德国灵长类动物中心内分泌学实验室的科学家、这篇论文的资深作者VerenaBehringer总结说:"我们的研究结果强调了在解释一般生长曲线时考虑比例定律的重要性。此外,我们的数据还表明,不仅倭黑猩猩,许多其他非人灵长类动物也可能存在体重和体长方面明显的、类似于人类的青春期生长高峰。"...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970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9705.htm

封面图片

不断进化的智慧:黑猩猩会从小持续学习使用工具的技能直至成年

不断进化的智慧:黑猩猩会从小持续学习使用工具的技能直至成年野生西部黑猩猩使用棍棒工具提取高营养食物。图片来源:LiranSamuni,塔伊黑猩猩项目(CCBY4.0)法国认知科学研究所的马蒂厄-马勒贝及其同事今天(5月7日)在开放获取期刊《PLOS生物学》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黑猩猩成年后仍在继续学习和磨练自己的技能,这种能力对于复杂多样的工具使用的进化可能至关重要。人类有能力在一生中不断学习。据推测,这种能力是人类超常灵活使用工具的原因,也是人类认知和文化进化的关键因素。在这项研究中,马勒贝及其同事通过研究黑猩猩如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工具技术,探讨了黑猩猩是否也具有这一特征。作者通过几年来在科特迪瓦塔伊国家公园收集的视频记录,观察了70只不同年龄的野生黑猩猩使用棍棒拾取食物的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黑猩猩能更熟练地使用合适的手指夹来处理木棍。这些运动技能在黑猩猩六岁时就能完全发挥作用,但直到成年,它们仍在不断磨练自己的技巧。某些高级技能,如用棍子从难以触及的地方提取昆虫或调整握力以适应不同的任务,直到15岁才完全发展成熟。这表明,这些技能不仅仅是身体发育的问题,也是学习新技术技能的能力,并一直持续到成年。因此,将学习能力保留到成年似乎是使用工具的物种的一个有利属性,这也是黑猩猩和人类进化的一个关键启示。作者指出,要了解黑猩猩学习过程的细节,例如推理和记忆的作用,或者与同伴的指导相比,经验的相对重要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作者补充说:"在野生黑猩猩群体中,复杂的工具使用学习一直持续到成年。这种模式支持了一种观点,即整个类人猿的大大脑允许在生命的头二十年继续学习"。编译来源:ScitechDaily...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30034.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30034.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