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亿年前统治巴西的顶级掠食者 那时候它们还不是恐龙

2.65亿年前统治巴西的顶级掠食者那时候它们还不是恐龙2.65亿年前,Pampaphoneusbiccai是南美洲的顶级掠食者。在巴西发现的一块保存完好的化石让人们对这一史前巨兽有了新的认识。Pampaphoneusbiccai的艺术再现。图片来源:MárcioCastro原作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林奈学会动物学杂志》(ZoologicalJournaloftheLinneanSociety)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揭示了在巴西南部圣加布里埃尔(SãoGabriel)农村地区发现的距今2.65亿年、保存精美的物种化石Pampaphoneusbiccai的惊人发现。这块令人惊叹的化石包括一个完整的头骨和一些骨骼,如肋骨和臂骨。Pampaphoneus属于被称为恐龙头目的早期有尾目动物,生活在地球历史上最大的生物大灭绝事件之前,那次事件消灭了全球86%的动物物种。在大灭绝事件之前,恐龙头目动物是在陆地上繁衍生息的大型陆生动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它们属于中型到大型动物,既有肉食性动物,也有草食性动物。恐龙头足类的头盖骨很厚,因此该类动物的名字在希腊语中译为"可怕的头"。虽然这些动物在南非和俄罗斯很有名,但在世界其他地区却很罕见。Pampaphoneusbiccai是巴西唯一已知的物种。新的Pampaphoneusbiccai标本的头骨。图片来源:FelipePinheiro"这块化石是在二叠纪中期的岩石中发现的,该地区的骨骼并不常见,但总是能带来惊喜,"领衔作者、潘帕联邦大学(UNIPAMPA)古生物学实验室研究生马特乌斯-科斯塔-桑托斯(MateusA.CostaSantos)说。"在这么长时间之后找到一个新的Pampaphoneus头骨,对于增加我们对这种动物的了解极为重要,以前很难将这种动物与其俄罗斯近亲区分开来"。来自UNIPAMPA和南里奥格兰德州联邦大学(UFRGS)的古生物学家经过一个月每天艰苦的野外工作收集到了这块化石。由于大流行病的影响,化石的清理和彻底研究又花费了三年时间。共同作者、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古脊椎动物学与哺乳动物学馆长、有机体与进化生物学系斯蒂芬妮-皮尔斯(StephanieE.Pierce)教授参与了对该动物的研究,这是她目前与资深作者、实验室负责人费利佩-皮涅罗(FelipePinheiro)教授(巴西国家考古研究院)共同研究巴西二叠三叠纪化石记录工作的一部分。皮尔斯说:"这种动物长相狰狞,一定会让任何与它擦肩而过的动物感到恐惧。它的发现是了解有史以来最大的生物大灭绝之前陆地生态系统群落结构的关键。这一壮观的发现证明了巴西化石记录的全球重要性。"2019年收集Pampaphoneusbiccai新材料的发掘现场图片来源:FelipePinheiro新标本是在南美洲发现的第二个Pampaphoneus头骨。它也比第一个标本更大,并且由于其骨骼保存得非常完好,提供了有关其形态的前所未有的信息。皮涅罗说:"Pampaphoneus扮演着与现代大型猫科动物相同的生态角色。它是我们所知的南美洲二叠纪最大的陆生食肉动物。这种动物的犬齿大而锋利,适合捕捉猎物。它的牙齿和颅骨结构表明,它的咬合力足以咀嚼骨头,很像现代的鬣狗。"虽然Pampaphoneus的头骨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完整头骨,长达近40厘米,但研究表明,以前未发现的化石可能代表了第三个个体,比新发现的头骨大两倍。虽然后者只能从其下颚的一块碎片中得知,但它确实有足够的特征来确定其为Pampaphoneus。研究人员估计,最大的Pampaphoneus体长可达近3米,体重约400千克。它是一种技能熟练的捕食者,能够以中小型动物为食。在发现该化石的同一地点,还发现了它的一些潜在猎物,如小型双齿兽Rastodon和巨型两栖动物Konzhukovia。新的Pampaphoneus标本以及在该地区发现的其他动物表明,潘帕地区具有发现重大化石的古生物学潜力。...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8416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84169.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出土超罕见6600万年前恐龙胚胎化石 姿势前所未见

中国出土超罕见6600万年前恐龙胚胎化石姿势前所未见中国南部的赣州市发现6600万年前且保存完好的“恐龙胚胎”化石,该胚胎正准备像鸡一样从蛋中孵化,相当罕见。据《卫报》和香港01报道,这块化石是在中国南部的赣州市发现的,该恐龙属于一种无牙的兽脚亚目、或称偷蛋龙。伯明翰大学研究员在《iScience》杂志上写道“这是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好的恐龙胚胎之一。”这只恐龙胚胎的头位于身体下方、脚置于两侧且背部卷曲,这种姿势以往并未在恐龙中见过,但与现代鸟类相似。研究员指出:“未能折叠的胚胎因孵化失败而死亡的机率更高,这表明现代鸟类首先进化并起源于恐龙祖先。”恐龙胚胎折叠身体的方法可能更接近现代的鳄鱼的情况,而是采取坐姿、头部弯曲在胸部直到孵化。研究人员认为,该胚胎约处于7200万到6600万年前之间,很可能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泥石流掩埋了蛋,保护它免受侵害。研究小组成员也在声明中赞叹:“这个蛋内的恐龙胚胎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化石之一。”该团队希望使用先进的扫描技术对其进行更详细研究,包括对其包括头骨在内的完整骨骼进行成像。发布:2021年12月22日8:24PM

封面图片

中国新发现约1.5亿年前鸟翼类恐龙化石“奇异福建龙”

中国新发现约1.5亿年前鸟翼类恐龙化石“奇异福建龙”据介绍,该化石于去年10月在福建北部的政和大溪盆地发现,经过近一年的修复和分析,研究团队认为此次发现的新物种前肢与始祖鸟相似,后肢相对细长。在体形上介于恐龙和鸟类之间,是一类善于奔跑的,或生活在水边的小型兽脚类恐龙,并将其命名为“奇异福建龙”。值得一提的是,鸟翼类是由恐龙演化到鸟类过程中的一个过渡物种,我国早期发现最早的鸟翼类是在“燕辽生物群”,大概距今1.6亿年。之后,“热河生物群”发现最早的原始鸟类化石是在距今1.3亿年左右,两者演化过程中大概有3000万年的空白。奇异福建龙的发现弥补了鸟类起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部分空白,为研究鸟类起源与演化提供重要信息。...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8220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82201.htm

封面图片

摩洛哥一化石遗址揭示了4.7亿年前节肢动物的统治地位

摩洛哥一化石遗址揭示了4.7亿年前节肢动物的统治地位虽然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分析这些碎片,但是根据描述的标本可以得知,这些巨型节肢动物可能长达2米(6.5英尺)。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说,该遗址及其化石记录与之前描述和研究的80公里外的其他费祖阿塔页岩遗址非常不同。他们说Taichoute(被认为是更广泛的"Fezouata生物群"的一部分)为古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开辟了新途径。新生代节肢动物的大型碎片。资料来源:BertrandLefebvre来自洛桑大学和云南大学的第一作者FaridSaleh博士说:"这个地方的一切都很新--它的沉积学、古生物学,甚至化石的保存--进一步突出了Fezouata生物群在完成我们对地球上过去生命的理解方面的重要性。"来自埃克塞特大学和云南大学的马小雅博士补充说:"虽然我们发现的巨型节肢动物还没有被完全确认,但有些可能属于以前描述的Fezouata生物群的物种,有些肯定是新物种。尽管如此,它们的大尺寸和自由游动的生活方式表明它们在这些生态系统中扮演了一个独特的角色"。Fezouata页岩最近被选为全球100个最重要的地质遗址之一,因为它对了解大约4.7亿年前的早奥陶纪时期的演变非常重要。在这些岩石中发现的化石包括矿化元素(如贝壳),但有些也显示出特殊的软体部分,如内部器官的保存,使科学家能够研究地球上早期动物生命的解剖学。从Fezouata页岩新发现的地点。位于摩洛哥扎戈拉地区的Fezouata页岩的动物生活在浅海中,经历了反复的风暴和海浪活动,这些活动埋葬了动物群落,并将它们保存在原地成为特殊的化石。然而,在Fezouata生物群中,新潮动物(或自由游泳的)总体上仍然是一个相对较小的组成部分。这项新的研究报告了Taichoute化石的发现,这些化石保存在比扎戈拉地区的化石年轻几百万年的沉积物中,并且以巨型节肢动物的碎片为主。洛桑大学的RomainVaucher博士说:"尸体被水下滑坡运到了相对较深的海洋环境中,这与以前发现的在较浅环境中保存的尸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尸体被风暴沉积物埋在原地。"同样来自洛桑大学的AllisonDaley教授补充说:"诸如腕足类的动物被发现附着在一些节肢动物的碎片上,这表明这些大型甲壳一旦死亡并躺在海底,就充当了海底居住群体的营养库。"来自捷克科学院的LukášLaibl博士,有机会参与了最初的实地考察,他说:"Taichoute不仅因为大型新生物节肢动物的主导地位而显得重要。即使涉及到三叶虫,在Taichoute也发现了Fezouata生物群中迄今未知的新物种。"来自里昂大学的BertrandLefebvre博士是这篇论文的资深作者,他在过去20年里一直致力于Fezouata生物群的研究,他总结说:"Fezouata生物群不断给我们带来新的意外发现"。这篇发表在《科学报告》杂志上的论文题为:《早奥陶纪Fezouata生物群的新化石组合》。...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5943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59437.htm

封面图片

中国首次发现2.55亿年前真钱伯兽化石

中国首次发现2.55亿年前真钱伯兽化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团队在内蒙古大青山发现的一件“怪物”化石,最新研究确认是已灭绝的、约2.55亿年前的兽头类动物“真钱伯兽”。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这个真钱伯兽可能不具备相关纪录片所描述的毒杀捕食能力。据中新社报道,这是中国境内首次发现真钱伯兽化石,也是真钱伯兽化石发现至今近百年来世界上迄今所知的第三件化石标本,此前仅在南非发现两件真钱伯兽头骨化石。内蒙古大青山二叠纪晚期(距今约2.56亿年至2.52亿年)地层中发现的真钱伯兽化石,是一件近乎完整的带下颌的头骨标本,由中科院古脊椎所刘俊研究员团队在野外科考时发现,经过精细修复和形态对比研究,认为其属于真钱伯兽属,但形态与南非的化石标本存在差异,故建立新种,并按学界惯例以发现者姓氏命名为“刘氏真钱伯兽”。“刘氏真钱伯兽”化石发现及最新研究进展论文,由刘俊研究员与阿根廷阿卜杜拉教授合作完成,并于当地时间7月13日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生物学快报》在线发表。刘俊近日在北京受访时介绍说,真钱伯兽这种远古动物,已知最大头长仅约10厘米,是最独特的一种兽头类。在英国广播公司(BBC)出版的纪录片《与怪物同行》系列中,水龙兽被一种叫真钱伯兽的兽头类所捕食,提到它用毒来杀死猎物,类似科摩多巨蜥。那么,真钱伯兽是有毒腺的兽头类动物吗?刘俊说,研究团队对真钱伯兽是否存在毒腺进行探讨认为,“刘氏真钱伯兽”目前的形态研究支持前颌骨窝容纳气味腺而不是毒腺的假说,因此,真钱伯兽可能不具备纪录片所描述的毒杀并捕食成年水龙兽的能力。他指出,在与南非相距万里之外的中国发现第三件真钱伯兽头骨化石,虽有些出乎意料,但对于二叠纪晚期也很正常,此前在中国新疆就发现过南非很丰富的双刺齿兽,内蒙古大青山也有苏格兰首先发现的埃尔金龙以及老挝首先命名的老挝鳄等动物化石。...发布:2022年7月14日9:05PM

封面图片

首次有证据表明恐龙曾经以哺乳动物为食

首次有证据表明恐龙曾经以哺乳动物为食生物科学系副教授和论文的共同作者CorwinSullivan说,找到恐龙饮食的确凿证据是极其罕见的,因为恐龙的肠道内容物是很难被保存下来的。恐龙化石中的哺乳动物脚他指出:"人们一直对[小盗龙]的饮食感兴趣,因为以前有一些标本在肋骨内含有不同脊椎动物的残骸,但我们找到了第一个含有哺乳动物的身体部分。"这具小盗龙化石是在现在中国东北的侏罗纪和白垩纪的湖泊沉积中发现的。此前在该地区发现的小猛龙标本含有鱼、鸟和蜥蜴的肠道内容物,这表明这些小型恐龙有不同的饮食。然而,目前仍不清楚小盗龙是在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关系中食用这些内容物,还是通过拾取来食用。研究人员只能确凿地说,小盗龙是肉食性的。Sullivan说,关于恐龙饮食的信息是了解它们在地球上漫游时的情况的一个关键部分。"我们正在慢慢收集关于这些过去的生态系统和居住在其中的动物的信息碎片。因此,这一发现所做的是填补了一点信息,即它表明小猛龙的饮食比我们以前认为的更广泛,甚至更通俗。""这告诉我们关于这种动物的一些情况,并延伸到告诉我们,在这些古老的生态系统中存在着通用的食肉动物。"小盗龙的效果图资料来源:拉尔夫-阿塔纳西亚三世...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4208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42083.htm

封面图片

1.2亿年前的恐龙化石的胃里藏着令人惊讶的食物

1.2亿年前的恐龙化石的胃里藏着令人惊讶的食物周二发表在《古脊椎动物学杂志》上的这一发现,建立在之前对辽宁朝阳早白垩世九佛堂地层中发现的小猛禽化石的研究之上。那块化石缺少身体的中间部分,但肋骨是可见的,而且在里面,不到半英寸大小的一只小小的右脚的骨头,被完美地保存下来。伶盗龙是三趾的肉食性恐龙,占据了古代地球的树木以栖息,是已发现的最小的恐龙之一。不同种类的微盗龙的化石显示,每个肢体上都有长长的羽毛,这可能是用来滑翔的。正如你所期望的,被吃掉通常不会产生保存得非常好的化石遗迹。所有的咬合和咀嚼,再加上消化,通常很少留下吃饭的痕迹。然而,由于胃里有未消化的残余物的化石,科学家对微盗龙的饮食有了相当好的了解。一只鸟、一条鱼和一只有鳞类动物,包含蜥蜴和蛇的一类动物--以前都被发现过,但新的发现有助于更完整地描绘史前大餐时胃里的情况。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古生物学家、这项新研究的第一作者大卫-霍恩说:"在恐龙体内找到食物的例子非常罕见,所以每一个例子都非常重要,因为它提供了他们吃什么的直接证据。"虽然科学家们可以知道一只脚最终进入了微型猛禽的胃,但他们不确定它属于哪个物种。纤细的指头类似于微小的、已灭绝的、类似负鼠的哺乳动物,被称为Sinodelphys或更像老鼠的Eomaia。然而,这些指头还没有长到足以成为这些物种中的任何一种。另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是,小猛龙是否捕食了哺乳动物,或者它是否只是拾取了这只脚。这一点在这块化石上不可能说得清楚,但一些科学家认为,微盗龙的羽毛状肢体可能使该物种能够从树枝上滑行到地面,以捕食陆生物种。哺乳动物的脚的大小表明,该生物应该是在微盗龙的猎物的预期大小范围内。这个令人震惊的化石建立在以前的证据之上,这些较小的三趾恐龙可能是机会主义的杂食者,会以周围的任何东西为食--它们甚至有可能偶尔也会吃植物。...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3581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35815.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