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损失4230亿美元 联合国报告点出全球经济“新隐患”

每年损失4230亿美元联合国报告点出全球经济“新隐患”由来自49个国家的86名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发布了一份为期四年的评估报告,评估了约3.7万种有害入侵物种对全球的影响,他们发现目前每年至少造成4,23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外来物种入侵在60%的动植物灭绝中起着主要作用,也是16%动植物灭绝的“唯一驱动因素”。研究发现,至少有218种外来入侵物种导致了1,200多个物种灭绝,并指出入侵物种对本地物种的影响有85%是负面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的这份报告发现,入侵物种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五大“直接驱动因素”之一。其他驱动因素包括土地和海洋利用的变化、物种的直接利用、气候变化和污染。IPBES联合主席、生态学家HelenRoy说:“我们也知道这个问题将变得更加严重。”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导致的气温升高预计将进一步推动入侵物种的扩张。入侵物种经常随着人类活动而四处移动,这些动植物在环境中站稳脚跟并产生有害影响。引发的问题包括原生野生生物的逐步消亡、破坏基础设施并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活。科学家们发现,那些影响往往是缓慢实现的,但一旦实现,可能是灾难性的。例如,上个月夏威夷发生的致命野火是由易燃的“入侵草”引起的,这些草是从非洲作为牲畜牧场带来的。此外,入侵的蚊子物种也可以传播登革热、疟疾、寨卡病毒和西尼罗河等疾病。撰写报告的团队领导人之一、智利生态与生物多样性研究所的AnibalPauchard说:“入侵物种不仅影响自然,也影响人类,造成可怕的生命损失。”预防措施有助于阻止未来的入侵不过,该研究也指出,预防措施可能有助于阻止未来的生物入侵。Pauchard表示:“好消息是,对于几乎所有背景和情况,都有真正有效的管理工具、治理选项和有针对性的行动。预防绝对是最好、最具成本效益的选择,但根除、遏制和控制在特定情况下也是有效的。”“生态系统恢复还可以改善管理行动的结果,并增强生态系统对未来外来入侵物种的抵抗力,”他补充道,“事实上,管理外来入侵物种有助于减轻其他变化驱动因素的负面影响。”...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8169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81695.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国际专家联名主张采取紧急行动 应对不断升级的入侵物种威胁

国际专家联名主张采取紧急行动应对不断升级的入侵物种威胁Quagga贻贝会迅速扩散,超越本地贻贝,并堵塞水管。本文重点介绍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关于外来入侵物种及其控制的专题评估报告的主要结论,还强调目前观察到的外来入侵物种的影响很可能低估了未来影响的程度。此外,生物多样性驱动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很关键,因为任何驱动因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国际合作与见解国际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国际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联合主席和主要作者、英国教育和卫生部及埃克塞特大学的海伦-罗伊(HelenRoy)教授说:"这篇论文汇集了外来入侵物种评估的整个专家团队,这个多元化的团队横跨多个学科,从世界各地的视角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即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应对外来入侵物种这一日益严重的重大威胁。随着外来入侵物种数量的增加,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外来入侵物种评估提供了证据基础和备选方案,为立即和持续采取行动提供了依据。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跨国界的协作、交流与合作,还需要国家内部的协作、交流与合作"。来自安大略理工大学的PeterStoett教授是IPBES国际生物多样性评估的联合主席,他补充说:"跨学科性是IPBES评估成功的关键。看到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专家与入侵生物学家和其他自然科学家在社区建设过程中进行互动,这将为今后的政策决策提供依据,这真是太好了"。增长趋势与环境影响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威胁预计将继续上升。目前,全球每年大约有200个新的外来物种因人类活动而被引入到以前没有记录的地区。即使没有人类活动引入新物种,已经形成的外来物种也会继续自然扩大其地理范围,并扩散到新的国家和地区,其中许多会造成负面影响。根据今天观察到的外来入侵物种的影响进行简单推断,很可能会低估未来影响的程度。生物多样性丧失驱动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正在扩大生物入侵,没有任何驱动因素是孤立起作用的。气候变化是促进外来入侵物种在以前荒凉地区建立和传播的主要驱动因素。例如,气候变暖使水生和陆生外来入侵物种得以建立并向极地扩散,包括北极和南极地区。此外,在一些山区,气候变化与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其他因素共同作用,使外来入侵物种以两倍于本地物种的速度向高海拔地区扩展。全球合作战略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入侵物种评估首次在全球范围内对证据进行了全面综合,得出结论认为,生物入侵的威胁是巨大的,但可以通过紧急的跨部门合作和协作行动加以缓解。与包括政府和私营部门利益攸关方、土著人民和当地社区在内的多个利益攸关方共同制定管理行动,对于成功解决生物入侵问题至关重要。国际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外来入侵物种评估联合主席、智利康塞普西翁大学教授AníbalPauchard强调了评估中包容性的重要性:"这不仅是迄今为止关于外来入侵物种的最全面的全球评估,而且专家的遴选和证据的收集也是在最高的包容性标准下进行的,最终形成的报告为所有利益相关者提供了重要的见解。"加强公众参与和响应非本地物种秘书处等协调机构可以确保不同利益相关群体之间的有效合作。事实上,为应对亚洲大黄蜂(Vespavelutina)入侵英国而采取的管理行动就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以确保在发现该物种后信息的快速流动,从而对巢穴进行有效控制。该文件认识到,通过提高认识运动、教育和社区科学平台让公众参与进来,也有助于建立管理生物入侵的共同责任。在数字识别工具的支持下,社区科学倡议对外来入侵物种的快速检测非常重要。在英国,公众通过"亚洲大黄蜂观察"应用程序提交的记录为Vespavelutina(亚洲大黄蜂)的早期预警和快速反应做出了重大贡献。DOI:10.1038/s41559-024-02412-w...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3338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33389.htm

封面图片

联合国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持续放缓

联合国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持续放缓(早报讯)受冠病疫情、劳动力市场、供应链、通胀压力等因素影响,联合国预计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持续放缓。中新社报道,联合国周四(1月13日)发布的《202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测,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4.0%,2023年增长3.5%。世界银行此前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也提出了类似判断,估计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4.1%,2023年增长3.2%。报告指出,受强劲消费增长和资金回流的推动,2021年全球经济复苏强劲,货物贸易超过疫情前水平。但随着货币和财政刺激效果开始减弱,供应链出现中断问题,到2021年底,全球经济增长势头大幅放缓。许多经济体通胀压力不断上升,给经济复苏带来额外风险。此外,奥密克戎毒株引发的新一轮疫情构成新挑战,疫情造成的人员和经济损失预计再度增长。报告估计,在未来两年乃至更长时间,就业情况仍将远低于疫情前水平。《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是联合国关于全球经济趋势预期的旗舰出版物,由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牵头、有关联合国机构合作完成。发布:2022年1月14日10:14AM

封面图片

联合国发报告指全球经济强劲复苏前景仍然暗淡

联合国发报告指全球经济强劲复苏前景仍然暗淡联合国发表报告,显示在通货膨胀、利率上升及不确定因素加剧的情况下,全球经济强劲复苏的前景,仍然暗淡。报告名为《2023年中期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预计世界经济在2023年增长2.3%,比1月份预测的数值,增长0.4个百分点,而2024年就会增长2.5%。报告对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率的上调为5.3%,美国上调至1.1%,欧盟经济预计将增长0.9%。报告分析,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预测,虽然都有改善,但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信贷条件紧缩和外部融资成本上升,导致增长前景恶化;另外由于新冠疫情影响持续、气候问题恶化的影响及宏观经济结构性挑战,世界经济仍面临长期低增长的风险。2023-05-1701:08:40

封面图片

联合国机构报告:迁徙动物物种灭绝风险增加

联合国机构报告:迁徙动物物种灭绝风险增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CMS)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全球迁徙动物的物种数量正在减少,其灭绝风险增加。这份报告说,虽然CMS所列的一些迁徙物种的生存状况有所改善,但其中近一半物种的数量正在下降,22%的物种濒临灭绝,几乎所有被列入CMS的鱼类都面临灭绝威胁;全球范围内的迁徙物种,包括那些未列入CMS的物种,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灭绝风险;列入CMS的物种中,有75%受到栖息地丧失、退化和碎片化的影响,还有较多物种受到有意捕捉和意外捕获的影响。

封面图片

中国首次截获全球新物种 或携带未知病原体传播疾病

中国首次截获全球新物种或携带未知病原体传播疾病中国广东海关在中山港口岸的进境原木中,截获拉丁蠊属蜚蠊种,为全球首次报道的新物种。“中国首次截获全球新物种”的词条星期二(11月15日)登上微博热搜第一。根据央视财经报道,中山港海关、珠海保健中心病媒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中山港口岸对一批自法属圭亚那进口的原木进行联合检疫时,截获一头蜚蠊,现场关员迅速取样送实验室鉴定,并对同批次货物实施检疫处理。广东拱北海关保健中心病媒实验室工程师陈健表示,通过DNA条形码技术及形态学鉴定,均未匹配到已知的蜚蠊种类,经进一步研究,依程序确认该头蜚蠊为未被描述过的拉丁蠊属蜚蠊物种,为全球首次报道。据介绍,蜚蠊,俗称蟑螂,目前已知的种类有4000余种,是海关口岸监测的重要病媒生物之一,具有极强的适应力、繁殖力。作为外来物种很容易在入侵地定殖,对入侵地生态环境造成威胁,还可能携带未知病原体传播疾病,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甲虫、蜥蜴、蛇等“异宠”受到不少人青睐。“异宠”种类繁多,饲养“异宠”呈现出多样性、个性化的特征。生态环境部发布公报显示,目前中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对农林业生产安全、粮食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目前,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多项法律法规中,对禁止非法引进外来入侵物种有明确规定。为了全力“封堵”外来物种入侵,中国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今年联合发布了《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并于8月1日起施行。其中就明确了对非法引进、携带、寄递、走私外来物种等违法行为进行打击,并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发布:2022年11月15日10:01PM

封面图片

联合国报告:全球食物浪费超过10亿吨

联合国报告:全球食物浪费超过10亿吨联合国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浪费了10.5亿吨食物,食物浪费和损失令人担忧。据新华社消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星期三(3月27日)发布的食物浪费指数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人均浪费132公斤的食物,占消费者可获得食物总量的五分之一。与此同时,世界上仍有约7.83亿人遭受饥饿,这些被浪费的食物用“最保守评估”测算出的可食用部分,可为世界上受饥饿影响地区的每个人每天提供1.3顿饭。报告指出,食物浪费并不仅仅出现在富裕国家,无论收入水平高低,食物浪费程度都相当严重,发生在家庭中的食物浪费情况尤其严重。根据报告,2022年全球浪费的食物中,60%源自家庭。饮食服务行业占28%,零售业则占12%。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安诺生说:“食物浪费是一个全球性的悲剧。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发展问题,而且正在给气候和自然造成巨大代价。”报告数据显示,食物损失和浪费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年度排放量的8%至10%,是航空业排放量的五倍。报告建议制定政策,在各个层面解决食物浪费问题,并将这纳入应对污染、气候变化和栖息地丧失的国家行动计划。2024年3月28日2:51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