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二、三、四号官方消息:小行星火星取样返回、首次造访木星

天问二、三、四号官方消息:小行星火星取样返回、首次造访木星天问二号的主任务将实现对这颗小行星的采样返回,这也将是中国首次从行星际取回样品。顺带,天问二号还探测一颗新近发现的主带彗星。张荣桥表示,与火星不同,小行星上没有明显的重力,航天器无法环绕飞行,只能在茫茫宇宙中追上它并伴飞,期间进行附着,择机取样。此外,中国还规划了天问三号和天问四号任务。其中,天问三号任务将从火星取样返回,天问四号任务将探测木星系。张荣桥指出:“天问三号和天问四号任务的难度非常大,眼下还要通过两三年的时间进行关键技术攻关。”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2021年2月10日与火星交会,2021年5月15日软着陆在火星表面,2021年5月22日释放祝融号火星车2021年11月8日,天问一号环绕器成功实施第五次近火制动,准确进入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天问一号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首次实现通过一次任务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巡视三大目标,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的科学探测,实现了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而进入世界先进行列。...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5643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56431.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官方宣布天问四号:一次看完木星、天王星、小行星

中国官方宣布天问四号:一次看完木星、天王星、小行星天问一号造访火星,拉开了我国深空探测的序幕。在近日巴黎召开的第73届国际宇航大会上,天问一号任务团队获得国际宇航联合会的最高奖项——2022年度“世界航天奖”。此前2020年6月,嫦娥四号任务团队也曾获得此奖项,那也是70年来中国航天科学家首次摘得此荣誉。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2019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20191.htm

封面图片

中国计划2030年前后去火星采样并返回 技术基础已具备

中国计划2030年前后去火星采样并返回技术基础已具备孙泽洲表示,火星采样返回存在两大困难:一是在火星表面获取样品,然后起飞上升;二是在轨道上完成两个目标之间的交会和样品的转移。在系统设计上,对探测器智能化要求相当苛刻,不过目前我国已经具备技术基础。根据此前央视新闻中公布的我国深空探测任务后续规划,我国将在2022-2030年持续对月球和火星进行探测。具体如下:探月工程:嫦娥六号(2025年前后发射):实施月球极区着陆并采样返回验证月基导引高精度着陆技术。嫦娥七号(2026年前后发射):对月球极区的地形地貌,物质成分,空间环境进行综合探测。嫦娥八号(2030年前发射):开展关键技术月面实验完成科研站指挥中枢技术验证,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深空探测:天问二号(2025年前后发射):完成近地小行星伴飞、附着、取样返回和主带彗星绕飞,并为小行星起源及演化等前沿科学研究提供数据和样品。天问三号(2030年前后发射):火星取样返回,开展火星着陆区形貌和物质成分、火星形成演化研究。天问四号(2030年前后发射):具备实现木星系环绕和天王星到达的能力,为深化对木星系和行星际的相关科学研究提供科学探测数据。此外,2026年还计划发射“羲和二号”卫星,发射后将探索太阳活动区磁场的起源、演化和研究太阳爆发对地球的影响。这将是国际首次将一颗人造探测器发射至日地L5点,开启我国太阳立体探测时代。...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259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2591.htm

封面图片

中国计划2030年前后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

中国计划2030年前后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星期三(4月24日)说,中国已经开始筹划建设世界首个火星样品实验室,2030年前后发射天问三号,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根据澎湃新闻报道,吴伟仁在中国航天大会主论坛上介绍中国深空探测重点任务和国际月球科研站有关情况时说,中国计划在2025年前后发射天问二号,对地球4000万公里的一颗小行星进行伴飞探测和取样返回。他说,目前纵观世界各个国家的进展,中国有望成为第一个火星采样返回的国家。目前,中国已经开始筹划建设世界首个火星样品实验室,同时深化论证天问四号探测任务,实现木星及其卫星环绕探测,随后抵达天王星。报道指出,目前,正在开展的火星采样返回计划主要是美国的“火星采样返回”(MSR)。美国宇航局(NASA)4月15日宣布将向旗下各中心和产业界征集新的“火星采样返回”(MSR)设计方案,计划将进行调整,降低其成本并加快工程进度。方案征集到5月17日截止,此后NASA很快将授予为期90天的研究合同。除了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吴伟仁还介绍了中国一些其他深空探测计划。吴伟仁说,在本世纪中叶,中国将计划发射新型动力航天器,飞抵80-100AU太阳系边际,对极远、极暗、极寒的未知区域开展科学探测,有望在人类认识宇宙的历史上树立新的丰碑。2024年4月25日4:09PM

封面图片

探索木星的同时“天问四号”任务将捎带上天王星探测器

探索木星的同时“天问四号”任务将捎带上天王星探测器随着“天问四号”航天项目的官宣,我们得知定于2030年前后发射的中国航天器,已经把天王星也纳入了新一轮观测的任务表中。有趣的是,尽管此前许多航天器的任务相当单一,但天问四号却同时带上了用于木星和天王星任务的两个探测器。此外尽管天文学家们已经对天王星持续研究了数十年,但却迟迟没有航天机构向这颗遥远的太阳系行星发送探测器。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2020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20201.htm

封面图片

中国成立首个深空探测实验室 望2030年前实施火星采样返回

中国成立首个深空探测实验室望2030年前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中国政协委员、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说,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深空探测以及航天领域的前沿技术研究,中国成立了首个深空探测实验室。这个位于安徽省的实验室是一个实现科学、技术、工程融合发展的新型科技研发机构。根据央视新闻报道,吴伟仁受访时说,(实验室)是支撑国家深空探测的重大工程,并开展在深空领域的前沿性、基础性、战略性研究,同时要承担研究论证以及形成一些力量,能够对后续比如深空探测的一些工程进行深入论证,提出实施方案。吴伟仁说,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实验室、开放性的平台,同时也面向国际,希望能够吸引国际上一些人才到这个实验室来工作。深空探索这是一个和平的事业,是人类共同的事业,所以这方面它不受到什么限制。吴伟仁还说,中国在完成天问一号任务后,还将规划多个天问系列行星探测任务,探索浩瀚太空。还会有天问二号、天问三号、天问四号等等陆续出台。后续的主要任务,一个是要对深远空间的小行星进行探测,把小行星的样品能够采集回来。小行星采样过后,还要准备在火星采样返回,希望也是在2030年前后能够实施火星采样返回。发布:2022年3月10日4:21PM

封面图片

“目前纵观世界各个国家的进展,我们国家有望成为第一个火星采样返回的国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中国航天大

“目前纵观世界各个国家的进展,我们国家有望成为第一个火星采样返回的国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中国航天大会主论坛上表示。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火箭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送入太空,中国行星探测时代拉开帷幕。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中的“祝融号”火星车首次在火星留下中国印记。对于未来深空探测计划。吴伟仁透露,我国计划在2025年前后发射天问二号,对地球4000万公里的一颗小行星进行伴飞探测和取样返回。2030年前后发射天问三号,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澎湃新闻)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