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测试成功:首获航天员皮肤三维图像

中国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测试成功:首获航天员皮肤三维图像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完成了双光子显微镜的安装、调试和首次成像测试,成功获取了航天员脸部和前臂皮肤的在体双光子显微图像。这是航天员们调试设备的场景,张陆正在通过设备获取费俊龙在轨状态下前臂皮肤的在体双光子显微图像。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能以亚微米级分辨率,清晰呈现出航天员皮肤结构以及细胞的三维分布,具备对皮肤表层进行结构、组分等无创显微成像的能力。航天员可以实时在屏幕中观测到自己的皮肤角质层、颗粒层、棘层、基底细胞层、真皮浅层等三维结构。此次在轨验证不仅为航天员在轨健康监测研究提供了全新工具和方法,也为未来利用中国空间站平台开展脑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中国空间站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将持续面向社会搭载科学技术试(实)验和应用项目,开展更多在轨科学项目,并取得更多良好应用效益。...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4818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48181.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空间站看到了在轨航天员的“三维皮肤”

中国空间站看到了在轨航天员的“三维皮肤”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是基于双光子吸收及荧光激发的一种非线性光学成像技术。传统的双光子显微镜整机系统庞大,不能满足在轨实验仪器设备对多种性能的苛刻要求,此前国际上还未能实现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在空间站在轨运行与应用。2022年11月1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搭乘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成功运抵中国空间站,成为世界首台进入太空的双光子显微镜。此次在轨验证实验实现了多项第一,不仅为从细胞分子水平开展航天员在轨健康监测研究提供了全新工具和方法,也为未来利用中国空间站平台开展脑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4685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46851.htm

封面图片

神舟十八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神舟十八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在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北京时间2024年4月26日05时04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后续,两个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站进行在轨轮换。其间,6名航天员将共同在空间站工作生活约5天时间,完成各项既定工作。——

封面图片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中国神舟十八号航天员成功进驻中国空间站,将在那里驻留六个月。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星期四(4月25日)晚8时59分成功发射后,载人飞船于星期五(26日)凌晨3时32分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整个自主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按照任务计划,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并与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汇合。后续,两个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站进行在轨轮换,期间六名航天员将共同在空间站工作生活约五天时间,完成各项既定工作。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站驻留约六个月,计划于10月下旬返回地面。神舟十八号乘组在轨期间,将实施六次载荷货物气闸舱出舱任务和两至三次出舱活动。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由三名“80后”航天员组成。43岁的叶光富担任指令长,他是2021年神舟十三号任务的一名资深宇航员,34岁的李聪与36岁的李广苏都是首次进入太空。他们都曾是战斗机飞行员。2024年4月26日7:11AM

封面图片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成功返回地球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成功返回地球中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星期天(6月4日)早上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三名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全部安全顺利出舱,健康状态良好。综合新华社和央视新闻报道,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在新加坡时间3日晚上9时29分成功分离。分离前,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在地面人员的配合下,完成了空间站组合体状态设置、实验数据整理下传、留轨物资清理转运等撤离前各项工作,与神舟十六号乘组完成了工作交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于2022年11月2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目前是在中国空间站在轨驻留时间最长的航天员乘组。

封面图片

量子显微镜利用"诡异"的物理学将图像分辨率提高一倍

量子显微镜利用"诡异"的物理学将图像分辨率提高一倍但是有一个问题。波长越短,能量越高,所以当达到这些尺度时,用于对样品进行成像的光子正在破坏甚至摧毁它们。但是,由于量子物理学的诡异特性,加州理工学院团队的量子显微镜解决了这个问题。纠缠是一种奇怪的现象,在这种现象中,两个或更多的粒子可以彼此纠缠在一起,以至于没有另一个粒子就无法描述。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家们将两个光子纠缠成一个单元,称为双光子,它的行为就像一个能量较低、波长为一半的单光子。"细胞不喜欢紫外线,"这项研究的首席研究员LihongWang说。"但如果我们能用400纳米的光给细胞成像,并达到200纳米光的效果,也就是紫外线,细胞就不会有什么意见,而且我们得到了紫外线的分辨率。"加州理工学院的量子显微镜示意图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完成精心的光学设定。首先,激光穿过一种特殊的晶体,将一些光子转化为双光子。然后,这些纠缠在一起的光子对被分割开来,并被送入两条平行的路径--一个光子通过被成像的样品,而另一个则避开它。之后,这些光子被送到一个检测器,在那里可以分析数据并建立一个图像。该团队的实验表明,该技术可以在不破坏细胞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成像,并且可以通过显微镜下的"眼睛测试",即显示微米级的不同宽度的线条,以检查仪器对它们的区分程度。果然,量子显微镜技术表现出的分辨率是使用普通光子进行的"经典"测试的两倍。这比其他量子显微镜实验要好得多,这些实验只设法将分辨率提高了约35%。使用普通光子的"经典"(左)成像和使用纠缠双光子的"量子"(右)成像中的图像质量比较。研究小组说,一个缺点是,双光子的产生非常少--晶体在一百万个光子中会吐出大约一个双光子。值得庆幸的是,像这样的激光器在每个脉冲中产生的光子数量是惊人的。当然,仍有改进的余地。研究人员说,未来的工作可以将更多的光子纠缠在一起,每一个光子都会减少波长并提高分辨率。然而,那里的问题是,这也降低了每次纠缠的本已很低的概率。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5795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57951.htm

封面图片

中国将再送六名航天员进入空间站

中国将再送六名航天员进入空间站中国计划今年再将六名航天员送入中国空间站。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4日在全国政协首场“委员通道”上说:“今年年内,我们将发射两个空间站实验舱、两艘载人飞船、两艘货运飞船,再将六名航天员送入中国空间站。”周建平说,今年5月,中国将进入空间站工程的建造阶段。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两个乘组六名航天员将在太空“会师”,并共同在轨工作一周左右时间。(记者姜琳、董瑞丰)周建平还介绍,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轨道上飞行已将近140天,状态非常好,下个月将回到地球。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即将圆满收官。此外,去年9月回到地球的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很快将重返工作和训练岗位。发布:2022年3月4日9:08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