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称可能发现宇宙第一代恒星残留痕迹

天文学家称可能发现宇宙第一代恒星残留痕迹日本天文学家参与的一个国际团队在新一期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可能发现了宇宙诞生初期的第一代恒星在“生命”最后阶段发生超新星爆炸所留下的痕迹。这将成为研究“婴儿期”宇宙的重要线索。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2700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27009.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天文学家发现恒星死亡的新方式:碰撞

天文学家发现恒星死亡的新方式:碰撞我们已经知道,恒星可以相互吞噬,从对方身上撕扯出能量和物质,直到只剩下残渣。但是现在,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恒星之间的碰撞实际上也能引发恒星的死亡。新的证据可以在《自然-天文学》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找到,表明伽马射线暴可以由恒星碰撞产生。伽马射线暴动画来自NASA图片来源:NASAGoddard/YouTubeNASA戈达德/YouTube这些证据是利用智利的GaminiSouth望远镜和北欧光学望远镜,以及NASA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的。天文学家利用这些望远镜对Swift天文台在2019年发现的伽玛射线暴进行了回访。这些爆发被命名为GRB191019A,时间很长,持续了一分钟还多。研究人员设法找到了爆发的源头,在一个古老星系的核心深处,离核心大约100光年的地方。基于这些观察,天文学家认为,两个紧凑物体的碰撞导致了伽马射线暴的产生,而且它不仅仅是一颗大质量恒星的坍缩。相反,两颗恒星的死亡似乎为伽马射线暴提供了动力。这一发现特别吸引人,因为这个星系是如此古老,大多数足以在产生伽马射线的超新星中死亡的巨大恒星早已死亡。因此,当这个爆发将他们带回那个特定的星系时,天文学家们感到很困惑。然而,这个新的证据确实突出了一个可怕的现实--即使是恒星碰撞也会导致大质量恒星的死亡,并且这在未来可能会对其他恒星系统造成破坏。...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6780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67801.htm

封面图片

天文学家无法解释黑洞吞噬恒星多年后的“打嗝”现象

天文学家无法解释黑洞吞噬恒星多年后的“打嗝”现象据NewAtlas报道,人们已经看到黑洞会吞噬过于靠近的恒星,从而产生了明亮的恒星“表演”。但是现在,人们看到一个黑洞做了一件从未见过的事情:它在吞噬一颗恒星数年后仍会“打嗝”,让天文学家感到困惑不已。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2625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26253.htm

封面图片

恒星的"灰烬" - 天文学家发现宇宙中第一批恒星的痕迹

恒星的"灰烬"-天文学家发现宇宙中第一批恒星的痕迹巴黎天文台-PSL的博士生AndreaSaccardi说:"有史以来第一次,我们能够在非常遥远的气体云中识别第一批恒星爆炸的化学痕迹。"他在佛罗伦萨大学的硕士论文中领导了这项研究。研究人员认为,宇宙中形成的第一批恒星与我们今天看到的恒星非常不同。当它们出现在135亿年前时,它们只包含氢和氦,是自然界中最简单的化学元素。这些被认为比我们的太阳大几十或几百倍的恒星,在被称为超新星的强大爆炸中迅速死亡,第一次用更重的元素丰富了周围的气体。后来的几代恒星都是从这些富集的气体中诞生的,反过来,它们在死亡时也喷射出更重的元素。最早的恒星现在早已不复存在,那么研究人员如何才能更多地了解它们呢?"佛罗伦萨大学副教授、今天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的研究报告的共同作者StefaniaSalvadori说:"可以通过检测它们死亡后散布在环境中的化学元素来间接研究原始恒星。"利用在智利的欧空局甚大望远镜拍摄的数据,研究小组发现了三个非常遥远的气体云,这些气体云是在宇宙只有其目前年龄的10-15%时看到的,其化学指纹与我们从第一批恒星的爆炸中所期望的一致。根据这些早期恒星的质量和它们爆炸的能量,这些第一批超新星释放出不同的化学元素,如碳、氧和镁,这些元素存在于恒星的外层。但是其中一些爆炸的能量不足以排出更重的元素,如铁,这只存在于恒星的核心。为了寻找这些最早作为低能量超新星爆炸的恒星的蛛丝马迹,研究小组因此寻找了铁含量低但富含其他元素的遥远的气体云。他们发现了这一点:在宇宙早期的三个遥远的云层中,铁的含量非常少,但有大量的碳和其他元素--这就是最早的恒星爆炸的指纹。这张图说明了天文学家如何利用像类星体这样的背景物体的光作为灯塔来分析遥远的气体云的化学成分。当类星体的光穿过气体云时,其中的化学元素会吸收不同的颜色或波长,在类星体的光谱中留下暗线。每种元素都会留下一组不同的线条,因此通过研究光谱,天文学家可以计算出中间的气体云的化学成分。资料来源:ESO/L.卡尔萨达这种奇特的化学成分在我们银河系的许多老恒星中也被观察到,研究人员认为这些恒星是第二代恒星,直接由第一代恒星的"灰烬"形成。这项新的研究在早期宇宙中发现了这种灰烬,从而为这一难题增加了一块缺失的部分。Salvadori解释说:"我们的发现为间接研究第一批恒星的性质开辟了新的途径,充分补充了对我们星系中恒星的研究。"为了探测和研究这些遥远的气体云,研究小组使用了被称为类星体的光信标--由遥远的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驱动的非常明亮的源。当来自类星体的光在宇宙中旅行时,它会穿过气体云,不同的化学元素会在光中留下印记。为了找到这些化学印记,研究小组分析了用欧洲航天局VLT上的X-shooter仪器观测的几个类星体的数据。X-shooter将光分成极其广泛的波长或颜色,这使得它成为一个独特的仪器,可以识别这些遥远的云层中的许多不同的化学元素。这项研究为下一代望远镜和仪器开创了新的可能,比如欧空局即将推出的极大型望远镜(ELT)及其高分辨率的ArmazoNes高色散埃切莱特光谱仪(ANDES)。意大利国家天体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该研究的共同作者ValentinaD'Odorico总结说:"通过ELT的ANDES,我们将能够更详细地研究许多这些罕见的气体云,我们将能够最终揭开第一批恒星的神秘面纱。"...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5797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57977.htm

封面图片

天文学家观察到光线在白矮星周围发生弯曲

天文学家观察到光线在白矮星周围发生弯曲当然,它实际上并没有在天空中改变位置,只是看起来是这样的,在天文学家的观察下,根据光线围绕白矮星的弯曲情况。这是天文学家第一次注意到像LAWD37这样的单一、孤立的恒星周围的这种特殊效应。正在测量的白矮星图片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欧空局,彼得-麦格纳特。NASA,ESA,PeterMcGill(UCSantaCruz,IoA),KailashSahu(STSCI);图像处理。JosephDePasquale(STSCI)像LAWD37这样的恒星可以让我们对恒星的演变过程有了宝贵的了解。这颗特殊的恒星是类似于我们太阳的恒星死亡的结果。当这些恒星死亡并变成白矮星时,它们的外部物质被驱逐出去,只留下空间中一个热的、密集的核心。在这一点上,恒星周围的物质开始以不同的方式行动,为天文学家带来了更多的问题以等待回答。由于这颗白矮星在天文学上看离我们有点近,我们有大量关于它的数据。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测量过它的质量。至少到现在为止没有。随着天文学家能够更多地了解这颗白矮星,我们很可能看到新的大门打开,以帮助科学家更深入地挖掘在我们整个宇宙中发现的其他孤立的恒星,这在天文学家发现这种新方法之前是不可能的。以前发现的大质量白矮星也帮助天文学家回答了关于恒星进化的重要问题。...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4317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43175.htm

封面图片

天文学家发现有纪录以来最大宇宙黑洞

天文学家发现有纪录以来最大宇宙黑洞天文学家近期借助“引力透镜”效应,观察到有史以来超大质量黑洞。法新社报道,这项于星期三(3月29日)刊登在《皇家天文学会月刊》(RoyalAstronomicalSociety,简称RAS)的研究说,科学家在前景星系中发现了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其质量是太阳质量的300亿倍以上,是迄今观察到的四大黑洞之一;距离地球约有20亿光年。领导这项研究的英国达勒姆大学的天文学家南丁格尔(JamesNightingale)说,他们是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情况下,在遥远宇宙中某个星系光线极其靠近黑洞时,透过“引力透镜”发现了超大质量黑洞(Supermassiveblackhole,简称SMBH)。“引力透镜”(GravitationalLensing)是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一种现象。由于时空在大质量天体附近发生畸变,光线经过大质量天体附近时会发生弯曲,从而放大了遥远的宇宙,让遥远而暗弱的天体变得清晰。研究人员使用计算机模拟和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图像确认了这一发现,并排除其他可能性,如暗物质的过度集中等。南丁格尔说,新发现的黑洞预料是有纪录以来的最大质量黑洞,但鉴于所涉及的技术和各种不确定性,暂不能确定这一论述。超大质量黑洞位于星系的中心,利用巨大的引力像尘埃一样吞噬恒星,连光线都会被吞噬。从前,科学家经由观测黑洞吞噬恒星时释放的光型能量,或通过测量恒星经过时加速的轨道来发现这类大小的黑洞;但这些技术只对相对靠近地球的星系有效。南丁格尔说,天文学家能够通过引力透镜“发现其他99%的星系中的黑洞,这些星系目前是无法进入的”。天文学家目前已发现了500个引力透镜,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超大质量黑洞。因此,当欧洲航天局在7月发射“欧几里德“宇宙飞船到外太空后,预计天分学家将在接下来六年里,经欧几里德发现10万个新引力透镜,开启一个“黑洞大数据时代”。

封面图片

天文学家发现前所未见的摧毁恒星的方法

天文学家发现前所未见的摧毁恒星的方法恒星死亡的本质宇宙中的恒星通常以可预测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这取决于它们的质量。像太阳这样质量相对较低的恒星在衰老过程中会脱落外层,最终褪色成为白矮星。质量更大的恒星燃烧得更旺盛,在超新星大爆炸中死亡得更快,会产生中子星和黑洞这样的超密集天体。如果两颗这样的恒星残骸形成双星系统,它们最终也会发生碰撞。然而,新的研究指出了一种假想已久但从未见过的第四种选择。这幅艺术家印象图展示了天文学家是如何利用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OIRLab负责操作的双子座南望远镜来研究强大的伽马射线暴(GRB)的,他们可能发现了一种前所未见的摧毁恒星的方法。与大多数由大质量恒星爆炸或中子星偶然合并引起的GRB不同,天文学家得出的结论是,这个GRB是由恒星或恒星残骸在一个古老星系核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周围的拥挤环境中碰撞产生的。揭开新发现的面纱在寻找长持续伽玛射线暴(GRB)的起源时,天文学家利用智利的双子座南望远镜(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OIRLab运营的国际双子座天文台的一部分)、北欧光学望远镜和NASA/ESA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了恒星或恒星残余物在一个古老星系的超大质量黑洞附近的混乱而密集的区域中发生类似拆迁的碰撞的证据。荷兰拉德布德大学天文学家、《自然-天文学》(NatureAstronomy)杂志上一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安德鲁-莱万(AndrewLevan)说:"这些新结果表明,恒星可能会在宇宙中一些密度最大的区域遭遇灭顶之灾,在那里它们可能会被驱动发生碰撞。这对于了解恒星是如何死亡的,以及回答其他问题都是令人兴奋的,比如有哪些意想不到的来源可能会产生引力波,而我们可以在地球上探测到这些引力波。"观测证据和发现远古星系早已过了恒星形成的鼎盛时期,即使有巨型恒星,也所剩无几,而巨型恒星正是长GRB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的内核却充斥着恒星和各种超密集恒星残骸,如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天文学家长期以来一直怀疑,在围绕着超大质量黑洞的汹涌蜂窝中,两个恒星天体迟早会发生碰撞,从而产生GRB。然而,这种合并的证据一直难以捉摸。天文学家利用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OIRLab运营的国际双子座天文台研究一个强大的伽马射线暴(GRB)时,可能观测到了一种前所未见的摧毁恒星的方式。与大多数由大质量恒星爆炸或中子星偶然合并引起的伽玛射线暴不同,天文学家得出的结论是,这个伽玛射线暴是由恒星或恒星残骸在一个古老星系核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周围的拥挤环境中碰撞产生的。资料来源:国际双子座天文台/NOIRLab/NSF/AURA/M.Garlick/M.扎马尼2019年10月19日,美国宇航局尼尔-盖尔斯-斯威夫特天文台(NeilGehrelsSwiftObservatory)探测到了一道持续一分多钟的明亮伽马射线闪光,这是此类事件发生的第一个蛛丝马迹。任何持续时间超过两秒的伽玛射线暴都被认为是"长脉冲"。这种爆发通常来自超新星的死亡,其质量至少是太阳质量的10倍--但并非总是如此。研究人员随后利用"双子座南"对GRB逐渐消失的余辉进行了长期观测,以进一步了解其起源。通过观测,天文学家们将GRB的位置精确定位在距离一个古老星系的核心不到100光年的区域,这使得它非常靠近该星系的超大质量黑洞。研究人员还没有发现相应超新星的证据,而超新星会在双子座南研究的光线上留下印记。洞察GRB的起源莱万说:"我们的后续观测告诉我们,这次爆发并不是一颗大质量恒星的坍缩,而很可能是由两个紧凑的天体合并引起的。通过把它的位置精确定位到先前确定的一个古老星系的中心,我们首次获得了恒星走向灭亡的新途径的诱人证据。"双子座南望远镜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OIRLab运营的国际双子座天文台的一半,从一个令人眩晕的高度可以看到双子座南望远镜的全部规模和偏远程度。双子座南望远镜位于海拔2715米(8900英尺)的CerroPachón山上,得益于当地稳定的大气条件。在背景中绵延的智利安第斯山脉之上,几乎可以感受到干燥的空气,这种空气可以减轻望远镜的"视力"。这张照片还拍摄到望远镜的8米镜面透过穹顶结构探出头来,这在白天是很不寻常的。图片来源:国际双子座天文台/NOIRLab/NSF/AURA/T.Matsopoulos在正常的星系环境中,中子星和黑洞等恒星残骸碰撞产生的长GRB被认为是非常罕见的。然而,远古星系的内核并不正常,可能有一百万甚至更多的恒星挤在一个只有几光年宽的区域里。这种极高的恒星群密度可能足以导致偶尔发生的恒星碰撞,尤其是在超大质量黑洞的巨大引力影响下,它会扰乱恒星的运动,使它们向随机方向飞去。最终,这些不听话的恒星会相交合并,引发巨大的爆炸,在遥远的宇宙空间都能观测到。这种事件有可能在宇宙中类似的拥挤区域经常发生,但直到现在才被人们注意到。它们之所以不为人知,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星系中心充满了尘埃和气体,这可能会遮挡住GRB的初始闪光和由此产生的余辉。这次被确认为GRB191019A的GRB可能是一个罕见的例外,它让天文学家能够探测到这一爆发并研究其余辉。未来研究和影响研究人员希望发现更多有关这些事件的信息。他们希望能将GRB探测与相应的引力波探测相匹配,这将揭示更多关于这些事件的真实性质,并确认它们的起源,即使是在最阴暗的环境中。维拉-C-鲁宾天文台(VeraC.RubinObservatory)将于2025年投入使用,它在这类研究中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莱万说:"研究像这样的伽马射线暴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说明了从探测伽马射线暴,到用双子座这样的望远镜发现余辉和距离,再到用整个电磁波谱的观测结果对事件进行详细分析,许多设施的合作确实推动了这一领域的发展。"国家科学基金会国际双子座天文台项目主任马丁-斯蒂尔(MartinStill)说:"这些观测为双子座的丰富遗产增添了新的内容,加深了我们对恒星演化的理解。"这些时间敏感性观测证明了双子座天文台的灵活运作和对宇宙中遥远的动态事件的敏感性。"...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959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9599.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